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四卷 龍溪攻略 第五百四十二章 鄉黨 文 / 幻狐

    第五百四十二章鄉黨

    有了這一次的先例,接下來的幾天,在針對龍溪氧化鋁廠的問題上,無論是商春雲還是鍾思明,都收斂了自己的小動作,緊接著龍軋廠之後,龍溪氧化鋁廠的兼併談判也順利啟動。

    比龍軋廠能好點兒的是,氧化鋁廠的銀行貸款只有三億,兩個國企的沉重包袱是扔掉了,但龍溪市政府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身上一下子背上了十七億的銀行債務。

    不過,誰都沒有想到,陳子華對於這些債務居然是絲毫都沒有擔心,反而加大了在舊城區改造和高等級公路方面的投資力度,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龍溪徹底變成了一個超級大工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造工程。

    市人代會順利召開,就在兩會期間,龍軋廠和氧化鋁廠的改制工作進入實質性的階段,兩個廠不約而同的開始了搬遷工作,在龍溪市東北方向,新建的龍溪新工業園區,成為兩家企業的首選之地,隨後不久,市區的紡織廠、水泥廠、造紙廠等企業也開始陸續搬遷。

    這些變化大家都看在眼中,對新一屆的政府班子也都充滿了信心,代市長商春雲以及幾個補上來的副市長、常務副市長等的任命,都在人代會上獲得順利的通過,至此,商春雲算是名正言順的坐上了市長的寶座,常務副市長段一恆等人就更不必說了。

    轉眼間,半年時間匆匆而過,龍溪市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市容市貌的日新月異,站在市區的大街上,再也看不到當初亂七八糟的景致。

    陳子華與李倩蓉抱著女兒行走在大街上,心裡亦是充滿了喟歎,道:「當初剛到龍溪的時候,很難想市區會像今天這麼乾淨,雖然城市規劃方面甚至還比不上藍山縣,但與去年這個時候相比,進步已經很大了。」

    李倩蓉笑道:「看把你美得,不過還真別說,確實比以前好多了,但要趕上關西那樣的大城市,恐怕不是三五年能達得到的,何況,你也未必能在龍溪幹那麼久。」

    陳子華將女兒倒了個手,讓她能夠更好的欣賞街邊的景致,然後道:「老城區想要完全改觀,確實不是短時間能奏效的,不過,我卻可以為以後的城市規劃打好基礎,市東北不是建了工業園區嘛,我有個想法,打算以東河區為中心,再擴建一個高科技園區。」

    李倩蓉想了一下才道:「是打算將城市功能進行細化吧?」

    陳子華點了點頭,道:「高科技園區建成之後,從東河區到瑪莎醫院這一段,將形成新的城市中心,逐步取代龍溪老城,不出二十年,一座新的現代化城市就聳立起來咯。」

    李倩蓉「哦」了一聲,道:「難怪從省城過來的新高速公路,都是通到東河區,然後才與市區的迎賓大道連到一起,看來是早有打算了。」

    陳子華笑了笑,他剛當上代書記的時候,就開始有了這方面的想法,很難想一個髒亂差的城市會有多麼大的吸引力,小處見大,連最基本的市容市貌都搞不好,從何而談管理這麼大一個城市?所以,他很快就提拔重用了當時受排擠的錢安祥。

    所有的這些規劃整理實際上都是出自錢安祥的手筆,他不過是小小的支持了一把而已。

    沒想到錢安祥的能力還真沒得說,這才僅僅半年時間,就已經初見成效。

    指了指街邊的一家小餐館,李倩蓉道:「哎,什麼時候這兒開了一家米皮店?」

    陳子華側頭一看,果然,路邊不遠處有一家新開的小餐館,門臉兒不大,窄窄的入口,門側從上到下掛著一方牌子,不過最醒目的卻還是二樓窗口掛的一方橫額,看到橫額上的三個字,陳子華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真味居,竟然是藍山縣的那家真味居的牌子。

    李倩蓉道:「進去看看吧?」

    自從到南方工作之後,陳子華已經極少有機會吃到家鄉的涼皮了,想必李倩蓉也是一樣,雖然在藍山呆的機會不是很多,但在關西幾年,李倩蓉多少還是養成了一些當地人的飲食習慣,這個米皮,就是她最喜歡吃的當地小吃之一。

    陳子華也是心思微動,有心看看這個真味居是不是藍山縣的那家真味居,何況大熱天的,吃這個正好,方才看到牌子的時候,他就已經舌口生津了。

    小餐館的門臉兒雖然很小,只有一個類似過道一樣的門口和小半間門面的大櫥窗,裡面卻不小,足足有將近一百幾十個平方的營業面積,廚房還在更裡面,而且還是上下兩層,看樓梯口的提示,二樓佈置的都是小包廂,看這個小餐館下的本錢還真不少。

    一家三口也沒想著去小包廂躲清靜,本來就是上街看熱鬧來的,所以就在一樓靠牆的角落選了一張空著的桌子坐下,陳子華正打算把女兒遞給李倩蓉,然後自己去點菜,卻見一個穿著白色圍裙的十六七歲小姑娘已經迎了過來,輕巧的道:「您兩位點什麼菜?」

    說著話,小姑娘已經非常熟練的擺好茶盅,將一壺茶水放在桌面上,顯然已經幹這行很久了,目光盈盈的望著陳子華和李倩蓉,不時偷偷的打量一下陳子華懷裡扭來扭曲的小丫頭。

    陳子華已經從小姑娘的口音裡面聽出家鄉的餘音,雖然聽起來是非常標準的普通話,但畢竟帶著一絲關西的方言味兒,外人未必能辨別出來,關西當地人卻是一聽就能明白,不禁笑著用關西方言道:「一大一小兩晚皮子,有黃酒的話,再來一斛吧。」

    小姑娘聞言先是一怔,隨即露出一臉的喜色:「您是關西人?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鄉黨呢,」口音已經轉換成關西方言,小姑娘有些歡快的笑了起來:「您等等,我馬上給您端過來。」

    李倩蓉望著滿臉笑容的陳子華,道:「你咋知道她是咱們那裡的人?」

    陳子華笑道:「有咱們那裡的鄉音,還不容易分辨啊,等會兒問問,八成是藍山人。」

    不大工夫,小姑娘便端了兩碗涼皮過來,身後還跟著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手裡提著一個大錫壺,滿面笑容的迎過來道:「真是稀客吶,來龍溪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碰到咱們關西鄉黨來吃飯,這是從家鄉帶過來的黃酒,兄弟來嘗嘗。」

    陳子華笑著應了,接過男子遞過來的酒碗,端起來一仰而盡,然後咂摸了一下嘴唇,笑問道:「這些酒帶過來不容易吧?」當年在藍山任職的時候,他還曾經專門研究過,這種秕谷釀造的黃酒有個毛病,不能顛簸,否則長途運輸,肯定變味兒。

    男子笑了起來,道:「原來是不好帶,不過現在容易多了,但還是沒法子大量攜帶,我正準備在這邊就地釀造一些,就是不知道龍溪的人是不是能喝的慣。」

    李倩蓉在旁邊問道:「你們是藍山人?」

    這一會兒功夫,因為兩人一直都是用的方言說話,李倩蓉多少也分辨出了一點兒。

    男子道:「是啊,還沒問,兄弟是咱們那邊啥地方的?」

    陳子華呵呵一笑,道:「我們是陳家坪人。」

    男子一愕,道:「還真是巧了,咱們這回算是正兒八經的鄉里鄉親了,兄弟看到我門前掛的牌子了吧,就是咱們縣城飲食街的真味居呢。」

    陳子華聞言道:「我就是看到真味居的牌子才進來的,對了,薛老闆是你什麼人?」

    男子道:「你認識我爹?」頓了頓才接道:「我叫薛治,家中排行老三,你說的薛老闆,就是我老子,」說到這兒,薛治轉過頭對方纔的小姑娘道:「進去弄幾個涼菜,再打兩斛酒過來!」顯然,能在這兒遇到鄉黨,薛治也是非常的高興。

    陳子華也不阻攔,正好可以趁機跟這個鄉黨聊聊,李倩蓉也覺得今天很巧合,隨便上街轉轉居然就碰到老鄉了,伸手從陳子華懷裡接過女兒,好方便陳子華與薛治喝酒。

    薛治給兩人的酒碗倒滿了透亮的淡紅色黃酒,清亮清亮的,宛若琥珀一般,光是聞上一聞,便中人欲醉,香味兒瀰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兩人端起酒碗一起干了,抹了一把嘴,薛治道:「還沒問大兄弟名字呢,大兄弟是在龍溪工作還是來龍溪旅遊的?」

    陳子華微微一笑,道:「我姓陳,這是我媳婦兒和女兒,在這邊上班呢。」他沒說自己的名字,既然薛治是藍山來的,說不準就知道他這麼一號人,說出來反而不好,索性岔開了話題,問道:「那是你女兒吧?這麼沒去上學?」

    薛治看了一眼送酒過來的小姑娘,歎了口氣,道:「怎麼沒上學?今天……唉,今天沒去,所以在店裡幫忙,說起孩子上學,這龍溪的學校還真黑!」被陳子華這麼一打岔,薛治也忘了問陳子華的名字了。

    陳子華愣了一下,道:「怎麼黑了?哦,今天好像不是週末吧?」

    薛治苦笑道:「不是週末,是這麼回事兒,丫頭今天上初三,在市三中上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