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屠

第五卷 反腐利劍 第七百一十九章 籌算一番 文 / 幻狐

    第七百一十九章籌算一番

    對於在京城開瑪莎醫院分院的事情,陳子華有些猶豫不決,當初拐彎抹角的開設瑪莎醫院,目的不過是為陳力的母親治病,後來在龍溪見過陳力的母親後,陳子華心裡那一絲重新見到前世母親的念想便徹底破滅了。

    陳力的母親如今已經康復,不但陳力,連陳子華前世的妻子裴晴,如今也已經在瑪莎醫院就職,與陳力同時效力於特勤局的實驗室,而且兩人也都還沒有結婚,一直都是單身,不過陳子華的心思已經不在那裡了。

    瑪莎醫院現在最大的用途,就是幫陳子華的地下研究中心當掩飾,醫院自身沒有多大的意義,雖然說是非贏利性醫療機構,但瑪莎醫院因為自身制度的原因,已經從一開始的斂財機器變成了吞金獸,光是每天虧欠的醫療費、藥費,累加起來就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並非所有交不起醫療費和藥費的人都是沒有償付能力,但瑪莎醫院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將沒有支付費用的病人拒之門外,依舊堅持先救人的原則,只是有太多的人在走出搶救室後就消失無蹤,寧肯去別的醫院掏錢做後期的恢復,也不願意支付瑪莎醫院的醫療費。

    因為瑪莎醫院的醫療制度有空可鑽,即使不付錢也可以先治病,抱著有便宜不佔就是傻瓜的念頭,讓瑪莎醫院成為了超級慈善機構,也是陳子華的一個越來越沉重的負擔,從其他地方賺來的錢開始源源不斷的填進這個無底洞。

    所以,讓陳子華將瑪莎醫院開到京城來,他是很有些遲疑的,但就這麼直接拒絕潘邵暉的話,又有些不妥,畢竟,他是代表大老闆提出來的,因此,陳子華以考慮一下給拖延下來。

    回到酒店之後,陳子華開始琢磨起瑪莎醫院開分院的得失利弊起來,如果要開設分院的話,那種借鑒香港等國外醫療機構的制度就要改變,向國內的其他同行看齊,實行先收錢後治病的策略,只是這樣做,實在有違陳子華開設醫院的初衷。

    鄭秀秀推門進來,倒了一杯茶給陳子華,然後匯報道:「老闆,金泰集團那邊已經收網了,弗蘭卡請示接下來的投資方向。」藉著亞洲金融風暴的機會,陳子華手下的金融團隊橫掃日韓以及東南亞,金泰集團在這次風暴中損失慘重,遭受狙擊之後被人惡意收購,然後拆分出售,如今已經星流雲散,消失得一乾二淨,日本柳氏家族也在這次風暴當中完蛋大吉。

    陳子華「哦」了一聲,道:「李靜恩有消息沒有?」春節前李靜恩就請假離開國內,繞道香港去了日本,一直在大陸投資的柳宗明,在金泰集團轉手後返回韓國,他還不知道已經有個超級殺手已經去他家裡等著他了。

    鄭秀秀搖搖頭,道:「還沒有。」她雖然不知道李靜恩的去向,但卻掌握著陳子華的通訊工具,除非是打到陳子華身上的那部手機上,其他的電話都是由她接聽安排的,陳子華現在基本上過著半隱居的生活,表現的極為低調。

    陳子華揉了揉腦門,隨口問道:「瑪莎醫院在京城開一家分院,好不好?」

    鄭秀秀微微一怔,這種事情陳子華是極少徵詢她的意見的,哪怕是林月虹、譚卿等人也不會參與這類事情,更不用說出謀劃策了,但她接管陳子華的財務之後,免不了要與這類事情打交道,知悉很多內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卻也屬於正常。

    稍微沉吟了一下,鄭秀秀道:「老闆是擔憂醫院的經營狀況吧?」作為陳子華的錢袋子管家,鄭秀秀對於瑪莎醫院的財務狀況自然知之甚詳,明白陳子華心裡想的是什麼,「也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其實醫院那邊已經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了。」

    陳子華「哦」了一聲,道:「說說看。」因為根本不在乎對於瑪莎醫院財務上的填補,陳子華之前也根本就沒想過改變這種狀況,瑪莎醫院作為掩飾,還是需要保持門庭若市的狀態的,他也沒指望過依靠醫院來盈利,想賺錢,方法多的是。

    鄭秀秀道:「只需要將醫院的門診進行分類即可,把急診科單獨劃出來,只接收急症和危急患者,其餘的患者則採用通常的方式,掛號、繳費、收治病人,同時提高收費標準,這樣就解決了目前的問題,」頓了頓,鄭秀秀又接道:「在京城開分院的話,可以採用其他方式。」

    陳子華琢磨了一會兒,覺得鄭秀秀的方案可行性很高,點了點頭道:「那就按照這個思路,交由醫院具體完善之後實施吧,再說說分院的事兒,有什麼好方式可供採用?」

    鄭秀秀琢磨了一會兒才道:「這要看老闆開分院的意圖和目的了。」

    作為陳子華掌管錢財的心腹,鄭秀秀是能接觸到所有核心的幾個人之一,對於瑪莎醫院目前的主要用途心知肚明,她有些不明白,自己的老闆幹嘛淨想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居然想把這麼一門沒有絲毫油水的生意做到京城來。

    陳子華沉吟了一下,道:「主要還是為一些大領導服務。」

    從潘邵暉透漏的信息當中,陳子華很敏銳的把握到了一絲機會,但他不想做得太顯眼,更不打算像其他同行那樣,大張旗鼓的為瑪莎醫院開設分院,因為面對的人群不同,其實說穿了,就是專門為中央領導和一些特殊人物做服務的,不一定就是治病。

    鄭秀秀很快就領會了陳子華的意圖,稍微琢磨了一會兒便拿出一個方案來:「換個方式就成,選一塊山明水秀環境清幽的地方,建一所高檔次小規模的療養院,嗯,就跟瑪莎醫院別墅區差不多模式的形式那樣,甚至不一定要建在京城。」

    陳子華沉吟了一會兒才道:「這個思路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但是,既然是為特殊人群服務的,就要考慮到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習慣和方便,所以,遠離京城是不行的,也不能選在太過繁華的地段,唔,高檔私人會所的形式倒是可以考慮。」

    跟鄭秀秀相互補充了一會兒,大致的雛形就出來了,畢竟是在歐美留學過幾年的人才,見多識廣,鄭秀秀在這方面還是很有天分的,兩人商議出個大略的雛形之後,陳子華並沒有急著給潘邵暉回復,而是帶著鄭秀秀一起飛往龍溪。

    朱元華擔任安東省委副書記、省委常委、龍溪市委書記之後,龍溪市的升格問題也提上日程,班子成員基本上都已經調整到位,甚至中基層需要動上一動的也都進行了調整,所以剩下的就是程序問題了,在戰勝去年下半年的洪災之後,龍溪市又出了一次彩。

    雅華國際公司則完全按照馮雅君之前的思路,將救災工作全部交給了省裡和市裡,囤聚在手的海量救災物資最終幫了朱元華的大忙,讓他在這次全國性的抗洪救災運動中出了大彩,使得龍溪市的形象又獲得一次大的提升。

    送這麼大一個政績給朱元華,當然不是白送的,陳子華與朱元華之間的關係自不必再提,這個人情可就太大了,而且這一筆買賣馮雅君也不吃虧,沒少從中得到好處,只是朱元華得到的好處更大一些罷了,一方賺錢,一方得政績,大家皆大歡喜。

    若非朱元華是初到安東,履任時間極短,光是憑著這次出眾的政績,就能促使他更進一步,甚至坐上省長都有可能,正因此之故,在朱元華正式立足龍溪之後,立即加緊了與雅華國際的合作,儘管馮雅君的方針政策是盡量收縮投資規模,卻還是讓朱元華抓住不少機會。

    察覺到馮雅君似乎對金絲峽有意,在朱元華的運作下,以金絲峽為中心,方圓上百公里的山區盡數劃給了雅華國際,承租期七十年,用於生態園林的開發,翠湖鎮沿翠湖周邊的荒野灘涂不算,光是正式的耕地面積,就一次劃給雅華國際八百餘畝。

    朱元華等於是用這種方式將雅華國際徹底綁在了龍溪市,所有的費用完全拿那些物資沖抵了,另外還給了雅華國際足夠的優惠政策,讓雅華國際公司不得不將總部設在了翠湖鎮。

    陳子華從朱元華的一系列動作當中察覺出,自己的很多隱秘恐怕在朱元華心裡已經一清二楚,比如與雅華國際之間的關係,所以對於他的一些做法也就很容易理解並接受了,畢竟這也是自己一直所期望的事情,他也沒想著能一直都保持隱秘,該顯露的時候,還是要露的。

    翠湖賓館頂層的小型宴會廳裡面,陳子華與朱元華兩人笑語如珠,馮雅君與朱元華的妻子周影在一邊喁喁低語,鄭秀秀親自守在門口做著服務工作,今天是陳子華將朱元華夫婦專程請過來相聚的。

    潘邵暉說的事兒,讓陳子華心裡有了別的打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