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二章十六章 脫控的警醒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青島戰事暫時平息了,沒有正式宣戰。(八度吧)也沒有正式停戰,這場戰事就以這樣一種奇怪的結局收場。但對於中日兩國的展卻是影響巨大。中國藉著戰事,全面對日本採取了禁運。也對中國境內,特別是江東、河北境內日本浪人的間諜活動予以了無情打擊,共遣返回國近千人。

    戰事的勝利,使得中國一片歡騰,無數民眾湧上街頭,進行勝利大遊行,無數人扯破了嗓子在那裡歡呼,無數人拍紅了巴掌,無數人的眼眶裡面湧滿了淚水。在這咋,時候。每個人的胸膛都已經被喜悅和自豪充滿。這種自豪的感覺是如此的銳利,似乎就要撕破自己的胸膛迸飛出來一樣。

    甲午戰爭中日本打垮了這個老大而且在沉睡的國家,使中國蒙受了最沉重的恥辱和負擔。近代國家屈辱的歷史,讓很多人一度覺得這個國家沒有指望了。覺得這咋。民族沉淪了。人們變得麻木。變得和光同塵。但現在,戰事的勝利調動出了這個國家每個人潛藏在心裡的自尊和自強的感情,吸引了無數的熱血的年輕人去為國家的強大而獻身。在短短幾年裡,雖然中國剛剛展起來,但是人們的心理已經完全改變了,大家看到了崛起的希望,看到了復興的可能。(八度吧)全國義務兵役制的法案趁著民心沸騰的浪潮中迅的通過頒了下去。明年的軍費預算雖然提高了近百分之三十的額度,但通過也無懸念。經過這場戰事。民眾們都明白,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安全就沒有保障,而6海軍的表現,也向他們證明,錢花到他們身上,值得。

    在世界局勢劇烈變動的情況下,擊退了最兇惡的敵人日本。中國終於贏得了可貴的和平展地機會,而且處於極為有利的國際環境之中。

    中國海6軍在戰爭中表現出了全新的裝備和戰術戰法,再加上雄厚得令人恐怖的人力資源,展的潛力讓世界為之側目。德國駐華公使辛慈拚命拉中國參加德奧陣營,英、法、俄則期盼中國參加對德作戰,只有美國勸說中國不要急於參戰,希望能與美國保持一致。

    肖志華作為國務卿,在列強之間周旋。充分揮了他的才智,為國家拚命撈取著利益。

    俄國原來最擔心的是日、德聯合。腹背受敵,保證其後院西伯利亞的安全,是整咋,大戰期間沙俄的遠東外交綱領。如今日本受挫,注意力轉向了太平洋,而中國卻在東北西北不斷加強著軍力配置,這個變化使俄國非常不安。

    鑒於中德兩國曖昧的關係,俊國有如此憂慮也並不過分。

    隨後,在與中國政府的外交試探中,肖志華很真誠地表示無意於針對俄國的軍事行動,並暗示中國可以與俄國進行軍火方面的商業交往,而俄國與日本的親近,將導致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

    這是一嚇,善意的信號,起碼俄國對此表示歡迎,並立即向中國方面訂購了三千萬子彈,以向德國動持續進攻,緩解英法聯軍的危機。

    對於英法兩國,肖志華則表示因為國力原因,暫時無意於參加歐戰,但英法兩國渴望得到的坦克,飛機、青黴素。中國政府在條件得到滿足後,可以供應或轉讓了而且中國政府開出的條件也並不過分。要求庚子賠款全部緩付十年且不付利息;提高關稅稅率至百分之十五;廢除《辛丑和約》中關於京津鐵路沿線及天津地區駐軍的規定。

    對德國方面,肖志華則將中國海軍使用「狼群」戰術的心得和經驗全盤托出,並傳授了潛艇佈雷的新技術。讓德國方面受益匪淺。同時有意無意地將中德方面的會談內容透露給英法等國,藉以抬高身價。對協約國施加壓力。

    日本雖然暫時退卻,但依然是中國最大的威脅。在上海。中日兩國的談判代表正開始談判,這個談判過程。估計要延續一兩個月才能有個結果。雙方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日本方面並不因為失敗而少其驕氣半點。而中國政府的策略便是加強與美國的合作,甚至以劃分市場的小要求。不惜將青黴素的生產技術無償轉讓給美國,以換取美國對中國的支持。

    由於巴拿馬運河已於舊舊年通航,美國海軍不必再考慮困擾其多年的艦隊部署難題,而美**事力量在太平洋的存在和加強,使日本不得不更嚴肅地考慮美國的傾向。並協調同美國的利益衝突。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再次頒布了一系列工商優惠政策,並動用金融儲備,加強工廠企業的生產能力。並且與南洋華商密切聯繫,做好了對亞洲各地的商品輸出準備。

    英、法、俄、德等國全都傾力於歐戰。他們對亞洲的商品輸出必然急劇減少,其結果必然是幾乎全太平洋地區都生商品匿乏的現象。中國商品將與日本商品進行競爭。主要戰場就是亞太市場。由於中國的資源優勢。和遍佈亞太地區的華僑華商,這場商品大戰似乎不應該落在下風。

    萬事俱備,肖志華誠心誠意地祈禱歐戰能夠持續下去。因為現在歷史的展正在越來越脫離他的預想,巴黎被攻陷,英法聯軍節節敗退,一戰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看不懂,真的看不懂了。肖志華望著地圖,抓耳撓腮,替英法兩國著急。頂住。一定要頂住,只有戰爭陷入膠著,才有大戰爭財的可能。

    法國如果被擊敗,是不是就會演變成與二戰相似的另一個版本。英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利用其強大的海軍,與德國展開一場持久戰。德軍掉頭東進,痛宰俄國佬,然後會變成什麼樣……

    肖志華突然覺得自己似乎走入了歧途。歷史的轉向對他來說未必不是一種警醒,投機取巧終不是長久之計,只有使人民的思想得到振奮,國家的實力得到增強,政治、經濟的展走上正軌,才是正道,才是持久之路。

    無論如何,現在,他的強國之夢終於露出了端倪,中國已經甩脫了歷史上的軟弱和混戰,那些屈辱和心痛的記憶或者不會再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