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二集 風生水起 第七十三章 商談合作 文 / 釣魚

    羅源接著說道:「冬蟲夏草的養殖,投資可大可小,規模大點,投資就多一點,規模小一點,投資就少一點,但是你們要做,規模肯定不能太小,初期投資看你們那裡的條件,一百多萬肯定是要的。」

    羅源又簡單介紹了冬蟲夏草的養殖技術,並不是很複雜,但是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這就需要適宜的自然環境,以及科學的技術知道。

    陸永明、康勝志一直在聽,大概聽明白李辰想從羅源這裡,引進一個冬蟲夏草的養殖項目。

    康勝志笑著道:「李老弟,你們鄉里的投資有沒有問題?我們正大集團,可以考慮投資。」

    長壩鄉、甚至平德縣肯定沒有錢搞投資,哪怕投資額只是一百多萬。

    李辰的目的是發展長壩鄉的經濟,並讓當地的老百姓賺到錢,雖然最好是當地人投資,但是當地沒有錢,也沒有辦法,只能引進外來資金。

    引進外來資金,同樣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當地的老百姓也能從中得到好處。

    華夏的發展,就是從引進外資開始的。

    李辰笑著道:「康總來投資,鄉里肯定大力歡迎,就怕這麼個小項目,康總不會感興趣。」

    康勝志道:「哈哈,投資嘛,當然是不會嫌項目小的,而且羅教授剛才也說了,這個項目可大可小,只要是好項目,我們就不妨做大,那也是沒有問題的。」

    陸永明看了康勝志一眼,他知道康勝志並不清楚李辰的身份背景,但是此人眼光極為銳利,顯然是從什麼地方看出李辰的不一般之處。

    「康總做事,向來極有見地,我們做投資的,也有一句老話,投資的不是項目,而是人,」陸永明笑著說道。

    李辰就舉起杯子:「那我就歡迎康總、陸總來我們平德、長壩投資項目。」

    與陸永明相比,康勝志在正大集團中主要負責投資這一塊,春東正大廣場就是他的投資項目,眼下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爆,但也潛伏危機,正大集團對地產之外的投資越來越重視。

    羅源並不認識陸永明和康勝志,以為他們是李辰找來的投資商,羅源的目的是幫助家長獲得發展,對於誰投資,他也沒有什麼意見。

    幾個人一拍即合,羅源提供技術,康勝志、陸永明提供資金,李辰和地方政府組織當地資源,來推動這個項目的進行。

    當然,在酒桌上,大家不會談得很深,只是達成一個意向,具體的細節,還要深入討論,並且進行實地考察,才能夠決定。

    不過如此一來,飯桌上的氣氛就變得非常輕鬆。

    施毅祥道:「冬蟲夏草是珍稀的名貴滋補中藥材,作為滋肺補腎、止血化痰、保肺、化痢、止癆嗽等調補的食品,還是很不錯的,而且還能夠增強免疫能力,老、少、病、弱、虛者皆宜,比其他種類的滋補品有更廣泛的藥用價值,你們這件事要是能夠做成了,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李辰就道:「如果冬蟲夏草能夠養殖成功,那當然最好了,不過,我覺得我們不能只做養殖,最好是能做成品,譬如蟲草膠囊。成品的利潤率更高,能為當地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

    羅源道:「不錯,最好是形成產業鏈,做保健品最好,老施你是這方面的專家,這件事你不要想推辭。」

    「喂,老羅啊,你是西海人,我可不是,想要我給你打白工?沒這麼便宜的事情,」施毅祥笑著說道。

    羅源瞪起了眼睛:「怎麼的,你還想跟我要錢?」

    康勝志連忙笑著表態:「只要這個項目具有可行性,作為投資商,我們肯定不會虧待各位的,在這個時代,技術就是金錢,兩位盡可以開個價。」

    「算了,我的這個養殖技術,不想敝帚自珍,希望用的人越多越好,老施你可以開價,不讓你打白工,」羅源擺了擺手,他想得很清楚,如果收了康勝志的錢,那麼這項技術就屬於康勝志公司的,而他想要的是這項技術普及推廣,惠及更多的人。

    施毅祥嘿嘿笑了兩聲:「蟲草膠囊,也不是多難的東西,這個技術,我就送給小李,不過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施毅祥笑呵呵地看著李辰。

    李辰奇怪道:「施教授有什麼事情,請儘管直說,至於技術授權所得,那是您該得的,您得拿著。」

    「說送你就送你了,囉嗦什麼?」施毅祥不滿地說道。

    「我要說的事情,就是你的這種酒,我要釀製的配方和方法,當然,我保證只用作研究,絕不外傳,怎麼樣?」施毅祥是營養學專家,對藥酒也特別感興趣,李辰給他喝的這種酒,口味很獨特,而且還有保健功能,他很想研究清楚。

    李辰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情,只要你能保證不傳出去,這件事我可以答應你,不過你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就是將研究結果與這種酒的配方所有者共享,並且對配方做出改進和完善,當然,該付的報酬,咱們也不會虧待你的。」

    「好,我答應你了,咱們乾一杯,這件事就算定下了,」施毅祥端起酒杯,高興地說道。

    李辰也很高興,這件事雙方可謂各取所需,長壩鄉要發展,不管做什麼,哪怕是釀製麥酒,想要規模化生產,也要技術支持,能夠與施毅祥這樣的專家聯繫上,當然是一件好事。

    對於施毅祥來說,也是如此,一方面,他對麥酒的釀製,確實很有興趣;另一方面,這年頭找個好項目也不容易,特別是在保健品市場已經相對飽和的情況下。

    李辰道:「今天,陸總、康總,還有施教授、羅教授、柳教授你們都在,我原來的想法,就是搞一個保健品公司,原來設想的產品是保健麥酒,這是長壩鄉的特色,大家也都喝了,這種酒的口感不錯,保健功能也很實在,我想不比市面上那些保健酒差,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生產的標準化和規模化,施教授,您看這個問題好不好解決?」

    施毅祥道:「還沒有實地考察,我不敢說好不好解決,但既然是藥酒,那麼大致原理和做法應該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兩件事,一個是酒,一個是藥,當地釀酒的條件如何,還有藥材品質如何,只要這兩個方面沒有問題,那麼規模化生產就沒有問題。」

    李辰道:「長壩幾乎家家釀酒,大山村有一個酒窖,鄉里有一個酒廠,規模不大,這就是我所擔心的,怕酒的產量上不去。」

    「我雖然不知道麥酒釀製的具體過程,但是麥酒和白酒不同,藥酒對用來浸泡的酒的要求,也不一樣,我想對窖池的要求不會太高,只要對窖池要求不高,就可以實現規模化,關鍵就是投資,投資到位,就沒有問題。」施毅祥雖然不是專業搞釀酒的,但是對這方面的工藝技術,大致瞭解。

    「那就好,這件事可能還要施教授幫我們看看,」李辰道。

    施毅祥擺了擺手:「這件事我也不專業,你們那裡不是靠巴蜀麼,找個釀酒的師父問一問,對了,這件事其實也不要找別人,你們是獨家的配方,釀酒的人肯定清楚,我只是研究酒的營養成份,看看是不是需要調整和完善。」

    李辰想想也對,總之這件事需要投資到位以後,再組織推開。

    「這次回來,多虧柳教授提供的信息,才讓我知道羅教授的研究,冬蟲夏草這個項目能夠做起來,那就更好了,一方面,這個項目比較高端,而且市場接受程度比較高,可以做出規模,做成產業;另外就是形成產業鏈,可以搞冬蟲夏草的養殖,惠及更多百姓,對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作用很大,」李辰說道。

    「我是這樣想的,要做就要做大的,將保健品公司做起來,暫且就包括保健麥酒和蟲草膠囊這兩個主打品牌,然後可以帶動上游的冬蟲夏草養殖,還有藥材的種植,具體模式可以再商量,我覺得可以考慮公司加農戶,這種乳品生產模式,也可以搞農業合作社,總之,就是形成一個產業鏈。」

    羅源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好,不是辦一家廠子,而是要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

    李辰笑著道:「是,我也是羅教授這樣的想法,不過,就是不知道兩位投資人是什麼想法?」

    「什麼模式都無所謂,只要賺錢就成,」康勝志擺出一副奸商的嘴臉:「當然,作為一個商人,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還要考慮社會效益,我們正大集團每年在慈善上的投入,也有上千萬,所以做這樣一個項目,我們不會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我們會盡量融入當地社會,實現與地方的共同發展,而不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啪啪啪!」陸永明拍了拍手掌:「康總說的真是太好了,共同發展這個提法非常好,我看可以成為我們企業共同遵循的基本價值觀,這個我也支持,而且我相信,只要我們這樣做了,不但不會賺不到錢,還能賺到更長遠的錢。」

    大家都笑了,柳興海道:「康總、陸總都是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我們做學問的,也要向你們學習,回頭我們就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僚,組成一個團,去西部看看,看看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發揮餘熱的。說起來也汗顏啊,我們這些老傢伙,為西部做的事情,還沒有小李這個年輕人做得多。」

    李辰連忙道:「柳教授您客氣了,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是什麼事情也做不了,我要代表西海的百姓,謝謝你們。」

    說完保健品公司的事情,康勝志又對李辰道:「小李,你的計劃不會只有一個保健品吧,還有什麼想法,都說一說,說不定我跟你們陸總,還能幫你解決一些。」

    李辰就道:「說實話,我這次回來,就是想在這次shhc論壇上,找些人到西部投資,既然康總、陸總有心,那我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先拿出來亮亮,不過是不是給你們做,那可不一定啊!」

    康勝志笑著點了李辰兩下:「行,你怎麼說都行。」

    「哈哈,開玩笑的,康總和陸總能力,我肯定要歡迎,感激不盡啊!」李辰客氣了一下,才道:「平德的條件不是太好,能發展的項目,其實也不是很多,前景最好的,可能就是保健品了,另外我覺得長壩鄉的木作和木製工藝品很不錯,如果能夠出口的話,倒也可以運作。」

    「進出口的事情,我可以幫你聯繫,這方面的生意,我們正大倒是不做的,」康勝志問清楚木作和木工藝品涵蓋的具體內容,搖了搖頭。

    正大做的是大實業、大投資,這種小項目,他們確實不做。

    陸永明旗下的產業也不包括相關業務,不過沸點公司對進出口貿易的行情一直密切關注,陸永明道:「工藝品出口,市場還是不錯的,我建議你們最好搞個品牌,加強設計,走中高端,低端市場太激烈了,國內企業相互殺價,基本賺不到什麼。」

    李辰點了點頭:「陸總這個提醒,確實很重要,看來我們要在東部,最好是申城成立一個設計中心和進出口貿易公司,將設計、營銷都放在這裡,西部只要負責生產就可以了。」

    李辰又提起另外一些想法,相比保健品,確實不怎麼顯眼,而且缺乏全國性的競爭力,可能獲得一定的市場,但卻不能夠在佔領市場,做大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老弟,你說的這些項目,是打算一個個去招商,還是通過政府來操作?」聽完李辰的計劃,康勝志問道。

    李辰道:「主要還是招商,地方上可能投入一些資源,占一定的股份,不一定是政府,還可能是個人,這個並不絕對。」

    「我也知道,這些項目規模比較小,缺乏吸引力,我原來的想法,其實是引進一到兩個大企業,成立幾家公司,將這些項目打包來做,做一個風險投資或者孵化器那樣的組織,」李辰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康勝志和陸永明對視一眼,陸永明道:「小李你這個想法很好,你是打算搞一個產業基金,還是投資公司?」

    產業基金和投資公司看似差不多,不過投資公司要做的事情可能更多一些。

    李辰道:「這個我還沒有想好,主要看投資人的意思。」

    康勝志和陸永明並沒有馬上表態,這件事太重大了,也不像保健品項目的投資那樣,基本確定可以賺錢,而且做一個企業容易,要將那麼多項目綜合起來做,難度就很大,管理上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小李,我剛才也說了,對我們投資人來說,很多時候,投的不是項目,投的是人,是經營團隊,錢其實不是問題,最關鍵的是人,如果是你來做這個投資公司,那麼我們肯定願意投錢,不然的話,我們肯定要考慮,這些錢會投給誰,」陸永明道。

    李辰點了點頭,陸永明這等於是表明態度,他可以投資,但是不會直接涉足這個領域,也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來做這件事。

    這件事的關鍵不是錢,而是人,找什麼樣的人來做這件事,畢竟這些小項目的投資都不大,但是要做的事情卻非常多。

    李辰手頭上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他笑著道:「陸總肯出錢,那就是解決大問題了,回頭我一定搞這樣一個團隊出來。」

    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形成比較一致的意向,康勝志、陸永明就負責出錢,柳興海他們負責提高技術,李辰則負責找項目,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找人。

    只要找到人,可以將項目做起來,康勝志和陸永明就可以投錢,也未必就是他們兩個人投錢,以他們在投資界的人脈,還可以找別人一起來做。

    雖然並沒有將事情一下子解決,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足以讓李辰感到滿意。

    一席飯,大家吃得盡歡而散。

    吃好後,李辰拿出幾份shhc高峰論壇的邀請函:「不知道各位對這次論壇有沒有興趣,我搞到幾張邀請函,大家想去參加某個論壇,都可以去看看。」

    以康勝志、柳興海等人的身份,弄到這樣的邀請函並不困難,實際上康勝志、陸永明都有一份,憑借相同的邀請函,可以出席任何一場高峰論壇。

    但是像李辰這樣,一個人搞定五套,他們自詡也沒有能夠做到。

    柳興海、施毅祥、羅源都拿了一張,施毅祥笑著道:「哈哈,這玩意我們學校有幾張,任是沒給施某留一張,這回終於弄到了,小李你挺厲害的嘛!」

    其他人都沒有說什麼,不過心裡的想法都差不多,李辰能夠搞到這麼多邀請函,能量還真不是一般的大,不知道他有什麼來頭。

    李辰不說,他們也不好問,不過李辰的來頭越大,對他們的合作也越有利。

    康勝志笑呵呵看了陸永明一眼,怪不得自己的老同學對這個下屬另眼相待,原來果然是有原因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