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辰的底細 文 / 釣魚

    方輝道:「我跟成蕊去過西部,親眼目睹了李辰當初工作的地方,確實是太窮了,條件非常艱苦,李辰搞的那個啟明星行動,我也參加了,當初成蕊也跟我說,真的想留在西部多做一點事情,不過後來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都放棄了。」

    「說實話啊,我這個人挺小資的,我覺得自己受不了那個苦,在那邊幾天沒有洗澡,我都受不了,後來我想明白了,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需要李辰這樣做大事的人,也需要我們這些幫襯的小角色,對不對?所以每個月都會拿出一點工資,捐給啟明星行動,如果有其他可以信賴的慈善組織,我也會捐一點。」

    成蕊也笑著道:「是啊,我也很佩服師父的,不過我做不了,我貪圖享樂啊,也只能盡一點小小的心意。」

    李辰道:「追求個人享樂,其實並沒有問題,只有每個人都這樣追求,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進步,當然了,在追求個人享樂的同時,能夠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去照顧一下那些沒有條件享樂的人,那就是善了。」

    「方輝說得很對,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角色,每個人扮演的都不一樣,如果每個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麼這個世界會很好。要說幫助西部那些地方脫貧致富,其實是當地政府的責任,鄉里的、縣裡的、市裡的、省裡的,乃至國家的,這是他們應該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職責,不應該要求普通老百姓,去承擔,特別是過多承擔這樣的責任,我們不應該鼓勵這種行為。」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不贊成英銘你辭職,出來專門搞這件事情,你不在其位,沒有責任,同樣也缺乏必要的資源來做這件事,費力而且低效,你可以利用你工作的空閒和便利,來參與一些慈善活動。」

    「你要記得,你生長在這個世界,首先要對你的父母負責,然後才是那些幫助過你的人,做好了這些,你可以嘗試對這個世界多承擔一點,否則,做好你自己,就是最大的負責。」

    鄧英銘撓了撓頭:「怎麼聽你說得越來越玄乎,我的鬥志也變得越來越弱了?」

    大家哄笑,李辰也笑道:「英銘,你不著急做決定,先考慮考慮,特別是你想好沒有,如果辭職的話,你想做什麼呢?」

    鄧英銘道:「其實,這個我也想過,我就是想去那邊投資,搞個工廠什麼的,一方面能夠幫助當地老百姓增加收入,同時也能自給自足,如果能夠賺錢的話,再做點慈善。」

    李辰點了點頭:「你這個思路,還是不錯的,你要做慈善,就必須要自給自足,自己賺錢,千萬不能拿家裡的錢去貼補,那不是慈善,是對你父母家人的傷害。」

    「我知道!」鄧英銘點了點頭。

    「我也沒說馬上就辭職,我想等陳琳、劉漢文他們回來,跟他們好好聊聊以後,再做決定。說起來,李辰你在這個方面就太不夠意思,在西部做的那些事情,都不跟我們具體說,還要我從別人那裡打聽。」

    李辰道:「我不都跟你說了,啟明星行動還是我告訴你的。」

    陳小藝好奇地道:「什麼是啟明星行動啊,主任你沒有跟我們說。」

    余瑤羽、孟楚楚、柳依依也都好奇地看向李辰,余瑤羽道:「主任,我們都不知道你在西部的事情呢,聽起來,你好像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一樣。」

    李辰搖了搖頭:「哪裡,我做的事情,跟咱們管委會不能比,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充其量引進了幾百萬資金,咱們管委會,幾百萬的項目基本都不屑一顧啊!」

    成蕊道:「這個哪裡能比,平德縣那個地方,基本沒什麼投資,何況是長壩一個鄉啊!」

    說到這個,鄧英銘就來勁了:「你們還不知道吧,我就說你們主任有點悶騷,什麼事情都藏在心裡,我跟你們說啊,啟明星行動就是李辰他們幾個,在西海省什麼平德縣服務的幾個志願者,搞的一個慈善活動,通過募捐,幫助當地的山村建設學校。」

    「這個活動,是我見過的最透明的慈善活動了,每一筆捐款都及時公佈,每一分錢花銷,用在什麼地方,都寫得清清楚楚,所以在網上很受追捧啊,現在已經開始第三次募捐了吧?」

    方輝也一直關注這個項目:「對,第一期募捐是建了一個村小,第二期是三個,這一期還是三個,據說執委會考慮要控制募捐額度,一次募捐的數額不要太大。」

    「李辰,這個我就不是太明白了,如果放開來募捐,大家熱情這麼高,肯定不止三五十萬,幾百萬都是有可能的,錢多了,不是能建更多學下嗎,你們怎麼就不接受呢?」鄧英銘抱怨道。

    「而且現在還限制每筆捐款的數目,一個人一次最多只能捐五千,多捐還不行。」

    李辰笑道:「你以為我們願意啊,說實話,這也是被國內的慈善環境給逼的,我們除了想搞好這個項目,還想給大家做一個表率,探索如何讓慈善資金的籌集和使用,變得更加科學和規範。」

    「控制規模,這是因為我們到目前為止,並不是一個經過批准,註冊了的慈善基金,我們還是針對具體項目的募捐,前者要有關部門批准,要求很多,後者比較自由,國家對這方面沒有具體的規定,我們現在達不到基金的要求,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做。」

    「國內搞慈善的大環境不好,質疑比較多,公信力不夠,所以我們採用了這種全透明的運作方式,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大家做得也很累,每一分錢都計算著花,這沒有什麼,對捐贈者負責嘛,但是你們要知道,在國內做事,有時候不是那麼簡單的,有時候靠正規途徑解決不了的問題,怎麼辦?可能我們也要請客吃飯,送送禮什麼的,不送不行,這些帳就不好公開了,我們問心無愧,但是會得罪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