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四章 處理辦法 文 / 釣魚

    接下去,唐信陽等人談國外的見聞,李辰談他在西部看到的風土人情,郭建生則講起機關中的一些趣聞軼事,大家相談甚歡。

    郭建生借一則機關軼聞,看似無意地提及:「李主任,你這一來,肩上的擔子就不輕啊,最近管委會對園區產業進行調研,進行產業調整,你們責任重大。」

    李辰笑道:「這是領導們要考慮的問題,我只負責執行,做具體的事情。」

    李辰知道,今天的戲肉終於要來了。

    果然,郭建生接著說道:「具體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嘛,我聽說李主任最近就園區各種扶持基金的使用情況,做了一份報告,我們科技創新處就有這方面的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拜讀一下,也好學習提高。」

    唐信陽等人也一臉關切。

    李辰微微一笑:「這份報告暫時還只是初稿,有些問題,還需要深入調研,現在肯定不能公佈,郭處長也不要急,我們會等到這次調研結束以後,才拿出最終報告,最終報告會更準確、更深入,現在這個初稿,還是不要看了,未免有偏頗之處。」

    郭建生、唐信陽等人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均感到心中一突,還要深入調研,越深入,無疑問題越多、越清晰。

    鄭碧彤笑了笑道:「李辰啊,姐姐在創投工作,專門管基金的,我對你們這份報告,可是非常關切的啊,說實話,這兩年創投的工作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做創投的越來越多,搞項目的也越來越多,業內優秀的創業團隊,基本上都有人、有地方在搶,而各種項目也競爭激烈,同一個軟件項目,可能國內有十幾個團隊在做,我們不做,就可能錯過機會,投入力度小了,就會被其他地方超過,投入到位了,項目在激烈的競爭中,也可能沒有脫穎而出。」

    唐信陽也道:「是啊,根據我們這些年積累的數據,搞創業的項目,十之**是失敗的,創投做的項目,十之**也是要虧本的,特別是咱們政府做創投,好項目要做,不好的項目也不能視而不見,也要扶持,相應的,效益就更差了。」

    郭建生道:「我們政府的扶持基金,並不要求盈利,主要是考慮支持產業的發展,從表面上看是虧了,效益不明顯,但是成功孵化一家,對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看到郭建生等人都在強調創投不好做,李辰不由笑了笑:「是,根據我們這次調研的數據,我發現我們扶持的企業,確實有很多並不成功,有的連續投入了好幾年,還是沒有成效。」

    「而且,我還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東江園區的創業型企業,這幾年不是多了,而是呈下降的趨勢,照理說,現在新經濟發展方興未艾,新的熱點不斷湧現,應該並不缺少創業項目才對。」

    李辰說的這兩個問題確實存在,事實上,東江高科技園區近年來發展活力逐漸減退,但由於之前的積累,東江園區擁有一批特大型、大型骨幹企業,實力依舊很強,只是發展的勢頭已經被津城、鵬城、江城等地趕超。

    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市裡、新區才會考慮對東江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產業調研,調整發展規劃,謀求新的發展。

    不僅是東江,事實上同樣的調研工作會在整個申東新區進行,市裡這一次是打算動真格的,目的就是保持申東的發展活力,建設申城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

    郭建生等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與東江最初那批開拓性官僚相比,現在東江管委會的幹部,包括各大公司的高管,都不再具有那種開拓性的精神,而是變得跟大部分官僚一樣,逐漸庸碌起來。

    郭建生道:「這個問題,其實跟園區的發展環境有關,譬如東江高科上市以後,迫於業績壓力,於去年出售了幾棟物業,其中一部分是東江集團回購後,繼續用於低價租賃給創業型的中小企業,但是像科苑大樓等物業,則是賣給了外面的公司,很多入駐的小企業不再享有低廉租金,當時就有很多企業搬離了東江。」

    「近兩年來,東江的房價漲得很快,商務成本明顯抬高,很多創業型的中小企業,都不願意選擇東江,所以這兩年像江城的光谷、長安高新區等發展得很快,原因就是我們的商務成本高了,競爭力下降了。」

    李辰對郭建生的這個說法,有些不以為然,東江的架子很大,也確實有些大企業,但是在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這一塊,一直都不怎麼樣,相比東江的標桿,京城中環村,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中環村擁有幾十家創業板企業,東江只有幾家。

    特別是近幾年來,東江的發展後勁明顯不足,也難怪市裡要進行調整。

    李辰當然不會跟郭建生等人在這方面進行辯論,那就是當面打臉了,他只是笑了笑道:「是啊,我們東江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要想維持之前的增長速度,肯定很難了,所以這次市裡和區裡想要動作一下,就是想破解眼前的困局,化解這些不利因素,園區的工作,肯定要有一個新局面。」

    郭建生等人對視一眼,眼中說不出的憂慮。

    郭建生試探著問道:「李主任,你是不是聽到什麼消息了?」

    李辰自失地笑了笑:「這個嘛,確實有這方面的說法,陶市長對申城現在的經濟發展狀況,並不是很滿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曾經提到過,另外津城濱海新區發展的勢頭很猛,上頭的壓力也很大。」

    李辰說的這些情況,郭建生等人也聽說過,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大調整,要調整的首先就是人,他們恐怕難免會受到影響。

    想到這裡,大家又想到李辰手上那份報告,一旦拋出來,那就是大殺器,上面正好有理由動刀子。

    想了想,唐信陽對李辰道:「李主任,你是園區領導,我們這塊工作,還要請你多指導,如果有什麼做得不對、不好的地方,還希望你能給我們一個機會。」

    郭建生立馬在旁邊接上:「李主任,我和唐總、鄭總他們,是多年的老相識,他們的能力很強,人也很好,肯定會支持你的工作的。」

    鄭碧彤笑道:「李主任,以後你的事情,就是做姐姐的事情,你儘管吩咐。」

    李辰知道,唐信陽等人這是開始表決心了,話說到這個地步,他再不表明態度,也不行了。

    李辰笑了笑,道:「謝謝鄭姐,也謝謝郭處長、唐總、陶總和賈總,你們放心,工作上的事情,不管是對還是錯,有沒有問題,我肯定找大家一起商量著辦,我雖然年輕,但要怎麼做事,心裡還是清楚的。」

    李辰開口給了眾人一顆定心丸,唐信陽等人果然都鬆了口氣。

    李辰索性將話攤開了說:「這次調研科對園區產業進行全面調研,發現了很多情況,我就基金管理這塊,整理了一份報告,具體情況,不是那麼樂觀,回頭我給幾位每人發一份,大家幫我看看,上面的情況是不是確實,應該要怎麼解決,我想,有問題我們自己能夠解決,是最好的,對不對?」

    郭建生點了點頭:「李主任說得不錯。」

    李辰道:「這一次產業調研,雖然是我們園區管委會辦公室牽頭,但是市、區統計局,商務局、稅務局等都有參與,而且聘請了幾家獨立的咨詢公司參與調研,最終做報告的不是我們園區,而是新區和市裡,有些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與其等上面查下來,不如我們自己先動起來,該做的工作要做到位,該調整的做法要調整,上面這一次的決心很大,我們不能撞到槍口上。」

    郭建生、唐信陽等人的臉色再度嚴肅起來,正如李辰所說,哪怕他將手上這份報告壓下來,有些事情,可能也是遮蓋不住的。

    上面這一次的動作確實很大,東江發展情況不好,肯定是要找出一些問題出來的,這些問題要落到誰的身上?很不好處。

    郭建生等人自然不願意去做那個替罪羊,事實上東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基金管理的問題,可能影響最大的,還是園區的管理機制和政策環境。

    但是基金這一塊,確實最容易追究責任,如果說東江管委會的機制不好,政府主導力量太大,特別是幾家企業都是強國企,管理體制不靈活,缺乏活力,這個無法追究責任,要追究可能也是上面的決策失誤,但是上面不可能承擔這個責任,要承擔責任,肯定是下面的人承擔。

    基金的管理問題就很容易被抓住不放。

    好在現在調研還在進行,結論還沒有出來,大家都有機會調整,起碼可以做出一個積極的姿態,進行一些向上的改變,上面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就會考慮。

    甚至有可能在這個非常時期,因為積極的改變,成為東江產業調整中樹立的新標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