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九章 調整 文 / 釣魚

    國慶節前夕,申城市委書記、市長陶堅視察申東新區,期間,他走遍了申東的濱江、東江、新橋等各大功能區,聽取地方的工作匯報和發展計劃,並一再指出,申東必須解放思想,適應新的形勢,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每一個區,陶堅都要花費一到兩天的時間,聽匯報,實地考察,並與當地的幹部群眾、企業代表談話,歷時半個月的考察,大部分時間陶堅都是只看不說,只提出要求,不對具體事項進行安排,也少有地發了幾次火,對當地的發展情況極為不滿。[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

    而在市政府辦公會上,陶堅對這一次考察進行了總結,明確指出,申東的問題很大,最大的問題就是故步自封,活力不足,在吃老本。

    申東新區前面十幾年,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幾乎可以媲美特區的成長經歷,但是經過前期的高速發展,申東新區也成為了可以和申西媲美的地方,而且高樓林立,市容比申西還要好,大家都覺得申東是發達地區了,已經不需要開拓進取了。

    陶堅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他認為申東新區要發展,要始終站在全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就需要不斷地開拓進取,開拓創新,否則,幾年一過,說不定申東就變成了老去,就像現在的東三省一樣,以前是國家的工業基地,經濟排頭兵,後來就成了國家的負擔,落後地區。

    而且,申城和東三省還不一樣,申城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一旦落後,就要被淘汰,我們現在不是已經發達,而是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距離,而後面,兄弟省市也在奮起直追,如果我們不能繼續大踏步地向前,就會被前面的發達國家越拋越遠,也會被後面的兄弟省市趕上來。

    陶堅要求,市裡和申東新區都要深入思考,重新激發申東新區的發展活力,要讓申東繼續在全國保持領先。

    陶堅的這個要求,無疑就是針對津城而去的,津城的濱海新區,已經通過國家規劃,這兩年發展的勢頭很猛,已經隱隱有超過申東的苗頭,申城不能夠容忍其在國內的地位被超越。

    以前,申東新區曾經作為超越者,超越過特區一次,他們現在不希望成為被超越者,要繼續努力,不甘落後。

    陶堅在辦公會上特別指出,這次視察,申東幾個功能區的工作,做的都不是很滿意,也只有東江高科技園區的工作做得很扎實,對園區產業調研進行得很深入,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很有建設性的發展規劃。

    市政府決定,組織精幹力量,首先完善東江高科技園區的新規劃,並迅速啟動,打造新的增長點。

    並以此為範例,推動申東新區其他地區的全面革新與發展,要將東江打造成為一個新的亮點和範例。

    而東江的革新主要有兩點,一個就是整頓各種產業扶持基金,這個工作,園區已經在做了,目標就是讓產業扶持基金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扶持中小企業的創新和在園區內的發展,要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型企業群,爭取發展一批特色的、行業領先的創新企業。

    另一個就是要在東江打造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提法,國內也尚沒有專門的產業基地,東江可謂是搶在了前面。

    而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當前最主要的也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網游極其周邊,包括了動漫,以及上下游的相關產業。一個是智能手機應用開發,主要吸引和鼓勵相關企業入駐基地,這個產業與軟件園比較相關,不過軟件園主要做電腦軟件,相比較而言,手機軟件這一塊,更注重創新和創意,規模一般都比較小,所以暫時放在創意產業基地這個平台之上。

    為了更好地推動東江高科技園區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對東江管委會的班子進行了調整,原東江管委會主任丁一磊,不再擔任管委會主任一職,改任申東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同時兼任東江管委會黨組書記,彭山松不再擔任東江管委會黨組書記一職,而是填補空缺,成為申東新區常務副區長。

    申東新區常務副區長的空缺已經有一段時間,一隻都是彭山松和兼任濱江金融貿易區管委會黨組書記的副區長侯先進之間在競爭,這一次彭山松抓住機會,藉著陶堅考察的機會,表現突出,成功勝出。

    丁一磊留下的空缺,則由唐寒松接替,副主任吳希瑩則接替了唐寒松常務副主任的職位,這也算對侯先進一系的補償,畢竟彭山松、丁一磊和唐寒松都得到了提升,也要給對方一點好處。

    至於吳希瑩的位置,則暫時空缺,想來上面一時之間,還沒有確定人選。

    而對於李辰來說,也有一個好消息,上面決定成立一個獨立的信息咨詢室,與其他處室一樣,作為管委會直接管轄的副處級機構,暫時由常務副主任吳希瑩兼任信息咨詢室主任,李辰還是副主任,不過日常工作都是李辰在負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吳希瑩這個兼職也是暫時的,是為了李辰接替做準備,只不過李辰現在的資歷太淺,所以必須要過度一下。

    信息咨詢室下面不再設科室,這樣一來,雖然二級機構增加了,編製非但沒有增加,領導職務反而減少了,卓巖峰可悲地成為了正科級調研員,李辰則將信息咨詢室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上。

    東江新的產業發展規劃對原來的產業,並沒有進行太大的調整,那是勞民傷財,原來的產業扶持政策依然繼續,依然是要繼續打造幾大支柱產業,突出的變化主要體現兩點,一個是對創新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強,方式更加靈活,在政府強力投入的情況下,盡可能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

    另一個就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集群,也就是創意產業,目前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和其他創意產業。

    為此,東江集團將尋找合作夥伴,成立東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著力打造創意產業的扶持和運營平台,包括一個產業孵化器、一個公共研發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

    政府搭台,吸引企業加入唱戲,這將是創意產業基地的發展模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