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熱血官途

第三集 第二百一十六章 評價 文 / 釣魚

    鄭大偉道:「還有就是我們市裡景點的規模、可玩性、檔次都還不夠,景點的開發工作還有欠缺,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這兩年一直在做工作,但是成效並不顯著,李少你覺得,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如何開展工作?」

    李辰看了一眼身旁的施詩,小姑娘就算是見到了鄭大偉和何晨安,也非常平靜,鄭大偉在說話的時候,她聽得很認真,幾次欲言又止。[.]

    李辰笑了笑道:「施小姐,你在保護區工作,而且,通過這兩天的接觸,我覺得你對下面的景點都非常瞭解,今天鄭書記和何書記都在這裡,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鄭大偉看了施詩一眼,他關心的是李辰的想法,以及能否通過李辰的關係,和申城那邊搭上關係,借此打開申城的旅遊市場,申城作為華夏最大的城市,這裡的旅遊市場非常可觀,單說那麼多企事業單位每年組織的集體旅遊,就很客觀,可惜榆州的景點在申城得到的關注非常可憐。

    只是李辰開口了,他也就沖施詩點了點頭:「小施來自基層,你就說說吧。」

    施詩早就想說了,聞言也不客氣:「鄭書記,我要是說錯了,或者有什麼不中聽,你可不能生氣啊!」

    鄭大偉微微一笑:「不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我想聽聽不同意見。」

    鄭大偉仔細看了施詩一眼,也發現這個小姑娘,似乎有那麼一點不簡單。

    施詩道:「這兩年,市裡和縣裡確實加大了對旅遊開發的熱度,但是我覺得吧,我們缺少的不是規模、力度,我們最缺乏的就是擁有足夠亮點的特色。」

    「其實,也不是我們榆州沒有特色,我們的特色很鮮明啊,鶴和鹿,除了東北的那個保護區,全國還有哪個地方有?可是東北的保護區能夠跟我們比嗎?我們怎麼說也是在東部,從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到交通情況,到周圍地區的旅遊消費潛力,哪個不比他們強啊,可是即便如此,很多人提到丹頂鶴,提到麋鹿,知道的卻是龍江保護區,這也太杯具了吧?」

    施詩的年齡比李辰還要小一歲,說話直言無忌,而且怨氣很大,弄得鄭大偉、何晨安等人的怨氣都很大。

    這些情況,在這兩天的接觸當中,施詩也曾經說過,李辰早就知道了,倒沒有覺得有什麼意外。

    施詩全然不顧鄭大偉等人的臉色,又接著說道:「鶴、美麗而優雅,是高貴、吉祥和長壽的象徵,甚至有仙鶴的美名。」

    「鹿也是富貴的象徵,在神話裡面,鶴與鹿經常一起出現,是仙家的一種象徵,這樣的形象,對於我們宣傳形象,實在是太方便,也太有吸引力了,想想看,到我們這裡,能夠騎鹿而行、與鶴共舞,這該是多好的事情啊,我想,只要我們宣傳到位,申城啊、江南啊,那些地方的人,肯定趨之若鶩吧,他們距離我們這裡,又不是很遠。」

    鄭大偉臉上露出苦笑:鶴鹿之鄉,這個主題形象確實非常好,榆州這兩年搞旅遊,還真是沒抓到點子上,那麼多專家,旅遊局的官僚,加起來還抵不上人家一個小姑娘。

    施詩卻沒有在意鄭大偉等人的想法,而是繼續又說道:「這兩年,縣裡是搞了不少旅遊項目,像我們鶴鄉在縣城西邊搞了個射日公園,還有華中工委紀念館,在東邊搞了個射陽島公園,以及度假村,市裡在榆東、大縱湖都在搞開發,市區也挖了幾個湖,搞了幾個公園。」

    「要我說,我們錢花了不少,效果卻沒有什麼,而且東一鎯頭、西一棒子的,能夠形成什麼品牌?什麼規模?」

    施詩說話很不客氣,鄭大偉沒有計較,何晨安卻有些緊張,他解釋道:「射日公園是考慮縣城沒有一處大型公園供市民休閒,射陽島公園和度假村,是想發展會務旅遊,初衷都是好的。」

    這些項目,都是何晨安來鶴鄉之前搞的,與他的關係並不大,他之所以要站出來解釋,也是幫市裡解釋,畢竟以鄭大偉的身份,不好直接站出來跟施詩爭辯。

    施詩不屑地撇了撇嘴:「所以我才說啊,我們的目標根本就不明確,市民是需要公共綠地,但是射日公園搞起來以後,有多少人去啊?也沒什麼人去吧?而且,公園建在縣城西邊,現在縣城又開始向東發展了,東邊又要建公園,一點規劃都沒有,這些錢要是都用來宣傳,幾個億下去,鶴鹿之鄉的名氣早就出來了。」

    何晨安只好苦笑,他總不能跟施詩解釋,縣裡規劃的改變,是因為領導變了,還因為上面政策和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

    最早鶴鄉規劃縣城向西發展,是因為西邊有一條高等級的省道連接鶴鄉縣城與榆州市區,而且向西還有通向其他兩個縣的公路,東邊是大海,顯然是向西比較好。

    誰知道過了幾年,上面開始提港口的事情,而且鶴鄉原來規劃的幾個產業,集中在西部,想要依托市裡搞的紡織、機械等產業沒有搞起來,倒是東部臨海的化工業風生水起,加上海港成為發展重點,於是就改變了原來的規劃,開始向東發展。

    沒過幾年,國家規劃修建沿海高速,高速途徑鶴鄉西部,現在縣裡又在考慮,如何依托這一條高速進行發展了。

    施詩說他們瞎折騰,倒也並不為過。

    施詩說的這些,其實也是李辰的想法,不過他不好直接說出來,畢竟,他也是體系中人,要是直言不諱鄭大偉等人難免會心中不高興。

    施詩一個小姑娘,就算鄭大偉等人不高興,也不會計較什麼。

    施詩道:「還有那個什麼會務旅遊,會務旅遊要什麼啊,要酒店、會議室、游泳池、溫泉、ktv、運動場這些,我們這壓根沒有這些東西嘛,我們鶴鄉有什麼,就算我們建起來了,花了很多的錢,跟別人比,也沒有什麼優勢啊,人家有山,我們有嗎?人家有藍色的大海,我們有嗎?我們有的,只是濕地和灘涂,就算是搞會務旅遊,也有扣住這個特點啊!」

    看到鄭大偉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柳俊不得不站出來:「施小姐,你可能不知道,我們榆州的會務旅遊收入,幾乎佔到了當前旅遊收入的半壁江山,這說明我們的會務旅遊還是搞得不錯的。」

    施詩不屑地看了柳俊一眼:「柳秘書,這個問題我本來不想說的,可是你既然提了出來,那我就隨便說兩句了,你說會務旅遊收入佔到旅遊收入的半壁江山,那是因為我們榆州的旅遊收入總量太少了,並不說明會務旅遊這一塊做得有多好。」

    「當然,這一塊規模就算做得再大,都未必是好事,市裡的會務旅遊收入,基本上都是市裡、縣裡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型企業,以及極少幾個合資企業帶來的吧,收入越多,就說明你們的會議越多,這個收入,我看還是不要的好。」

    柳俊頓時就被憋住了,鄭大偉和何晨安的臉色也變得極為難看,李辰見狀,連忙說道:「施小姐,既然你認為會務旅遊這個方向不行,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呢?」

    施詩道:「休閒旅遊,我們的旅遊資源,保護區的特點就是地方大,適合悠閒地在裡面晃蕩,挖挖灘涂上的野菜、抓抓小魚、撿小螃蟹,跟鹿和鶴嘻玩遊戲,非常適合放鬆。」

    柳俊抓住這個機會,說道:「如果單單是休閒的話,大家在市內的公園就可以解決,跑這麼遠,就是休息的話,恐怕很多人會覺得不值得。」

    施詩道:「不盡然吧,大家旅遊是為了什麼?不就是遊山玩水、放鬆自己嗎?這幾年,有些景點每逢節假日都人滿為患,而在國內旅遊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以後,很多人也對外出旅遊感覺疲倦了,看的不是風景,而是人,大家寧願在家裡休息,我們這個項目只要運作好了,肯定能吸引這些人過來。」

    李辰見施詩說得也差不多了,擔心他和柳俊繼續爭下去,會發生更加激烈的衝突,便出言打斷了他們的爭論:「市場這個東西,其實是最實際的,不管我們怎麼分析,得到的結論,到了實際當中,可能都會出現偏差,我覺得,市裡要做旅遊開發,可以委託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進行一次深入的調研,得到具體的數據,我想這個可能會比我們坐在這裡空談,要合適得多。」

    鄭大偉馬上道:「李少這個建議非常好,以前,我們很多決策,都是領導拍腦袋的結果,也存在小施剛剛說的這些問題,沒有長遠規劃,經常朝令夕改,我想,能夠做一次客觀、深入的市場調研,應該有利於我們對旅遊產業的發展,進行更為合理的規劃。」

    「對了,李少好像就是做這方面工作的吧,有沒有合適的調研機構可以介紹?」鄭大偉笑著問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