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戈壁水世界

龍騰世紀 第061章 新村扶貧 文 / 彎腰的人

.    回到家中,李大山又開始了有規律的生活和工作。每天他都要領著多多一家兩狼狗、灰系列四狗、四隻獵隼徒步繞農場轉上一圈,看看自己的領地有什麼新的變化。回來的時候獵隼就不會跟著他,而且不知飛到什麼地方獵食去了,到了晚上才會飛回來。另外,他還存有一個小心眼,那就是看能不能再次遇到像「收編」野駱駝那樣的好事。不過,直到農場的第一場雪下來,李大山也沒有新的發現,但是每天轉一圈的習慣卻是養成了。

    現在八鯉湖的魚大多已經長到了一斤左右,李大山也在控制餵食量,盡量讓它們吃湖裡面長出來的水草和蟲子。一是因為沒有多少錢買糧食餵魚了,二是自然生長的魚肉質更好。不過就是這樣,李大山需要開支的費用也比較高,已經搞得他有些狼狽了。但是等到天冷水面結冰就可以不用餵魚了。

    三千隻灘羊也已經生下了九千多隻小羊羔,都已經在圈捨裡面圈養起來。由於環境改善,加上沒有天敵,二百多隻母馬鹿也生了差不多二百隻小鹿,李大山把它們都安排在牛圈裡面。這麼多羊羔、鹿仔,每天把養殖大隊忙得不可開交,李大山只好臨時抽調其他部門的人員幫忙,不過幸好飼草充足。有時甚至李大山、李春花等場領導也要上前線。

    幸好這些牲口都沒有生病,不然這麼點人手還真忙不過來。吳諾等人本來準備好給小傢伙們醫病的,他們早就申請購置了不少藥物和醫療器械。但是結果沒有一個顧客上門,搞得他們平時也得幫著餵養牲口,專業得不到發揮,一個個鬱悶不已。李大山只是心裡偷著樂,這獸醫室除了平時管理供水系統,本來就沒有多少事情,一齊給我養牲口去吧!

    按照李大山的意思,野駱駝本來準備分別飼養在兩個倉庫裡面的。但是這群野駱駝感情深得很,一旦分開,焦躁不安,吼叫個不停,最後李大山只好安排人把他們都集中到一起。雖然擠了點,但是這些牲口一個個都安靜了下來。把農場一班人搞的莫名其妙:怪了,這人都希望一人一個單間甚至套間,只有牲口才這麼有集體觀念,要求一起生活。

    忙活了一些日子,剛生養的小傢伙基本上都能自主進食開始吃牧草、粗糧了,大家才輕鬆了下來。到了十一月底,李大山終於接到市政府工作人員的電話,要他趕到草原市開會,商量新村扶貧的事情。其實這段時間,李大山一直都在等這個電話,本來還以為這事兒黃了,沒有想到何書記一追到底,還真有了眉目。

    趕到會場,參會的都是扶貧、農業、國土、建設、招商等相關部門,另外長風縣、安豐鎮、日新村的負責人也在座,李大山發現參會的人基本上自己都認識,只有少數幾個新面孔。李大山連忙上前一一打招呼、散煙。何書記、張副秘書長今天並沒有來,會議是由古市長親自主持的。

    古市長說道:「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主要是討論一個全新的課題。這事兒是何書記跟李總協商出來的,後來我知曉後,對此種模式也非常感興趣。前段時間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很忙,所以直到今天才開成這個會。本來何書記是要來參加這個會議的,但是省上突然召開緊急會議,他就只能缺席了。」古市長一番話就把事情的重要性說了出來,雖然大家還不知道是什麼內容,但是兩個主要領導感興趣、想支持的事情,自己怎麼能唱反調呢?

    「事情是這樣的。李大山在給何書記在匯報工作時,提出想幫助日新村的鄉親脫貧致富,但是他目前正處於發展的關鍵階段,沒有精力也沒有資金來完成這個任務。而且扶貧本身就是政府的重要職能,由一家私人企業完全操辦還是顯得不怎麼合適。所以何書記和我商議之後,擬定了這麼一個方案。」

    「因為日新村嚴重缺水,目前草場退化嚴重,荒漠化日益顯現,在原址搞扶貧開發肯定是不合適的。而李總的八鯉農場有一個面積超過二千畝,水深四五十米,儲水量近七千萬個立方的大湖泊,所以他就建議把日新村整體搬遷至靠近農場防沙林帶、屬於日新村的荒灘上去。新村的基礎建設(包括三通一平和住房、圈捨建設)資金都由草原市政府和長風縣政府負責,室內生活用品部分由政府買單,但是基本生活用具由村民自行負擔。」

    「李總負責將日新村的合格勞動力招為八鯉農場的員工。但是並不在農場上班,而是每個員工在家按照農場的規定和要求,負責飼養一定數量的牲口,達到基數就發給基本生活費。牧草也由農場提供。每年根據繁殖情況,繳納一次或幾次可供上市的牲口,最終按照市場價格的一定比例核發效益工資。」

    聽到這裡,大家都議論開了。大家都很奇怪,這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這李大山是不是辦農場辦傻了,怎麼不想著自己發財,光想著為他人考慮呢??而日新村的唐書記卻激動得有些坐不住了,站起來一個勁的鞠躬感謝。李大山是什麼用意他不知道,但是從他願意領養兩個孤兒來看,至少不是壞人。而且現在村裡的人日子過得實在是苦,早就想搬家了,只是一沒錢,二沒地,無法搬遷而已。

    見大家議論紛紛,古市長咳嗽兩聲,大家都安靜下來,繼續聽他講話:「本來,李大山是沒有要求什麼回報的。不過何書記考慮,沒有獎勵,就沒有動力。所以已經初步商議,如果李總把這個項目搞成了,村民實實在在脫了貧,得了實惠,市裡面就將日新村的將近一萬畝土地無償劃撥給他使用,期限七十年。」聽到這裡,大家還是不理解,那荒地荒灘的要著能有什麼用?這事兒怎麼算怎麼不划算。

    古市長說道:「接下來,我們就主要商議這個事情,一是看有沒有可行性,二是如果可行,具體怎麼操作。」其實這事兒沒什麼好議的,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如果李大山和日新村的人都同意,政府就是出一筆資金搞基礎建設也不是什麼大事,而劃撥一塊荒地更不會有問題,反正它閒著也是閒著,不如給李大山,說不定他還能利用起來。

    幾個部門發言下來,大家都是支持。長風縣和安豐鎮的領導也都同意,反正市裡面實施的決策,最後出錢大頭肯定是市裡面。搞成了自己沾光,搞不成就算了。而日新村唐書記的發言更是代表全村老百姓表示堅決同意,同時告訴了大家李大山領養日新村兩個孤兒的事情,這不僅解釋了李大山搞新村扶貧的起因,也說明李大山是真心幫助鄉親,唐書記對他非常放心。在座的各位領導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都覺得這事做得地道,對李大山的印象更好了。

    見與會的各級領導都同意實施,李大山也藉機表態,把自己對何書記講的違約責任說了出來,這下大家更放心了。以後就是李大山沒有搞成,也不用各級政府給他擦**。會議開到這一步,算是取得了大方向的共識,接下來開始討論細節問題。

    基礎建設這一塊不需要討論,政府出錢,按照統一的樣式和標準給村民蓋房子和圈捨,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市、縣兩級政府都有很豐富的經驗。大家主要商議的是李大山以何種方式、何種標準與村民達成合作協議,以確保村民脫貧,甚至致富。對此,李大山一點也不擔心,他給與會的領導列舉了一系列數字:改良灘羊年產羔率在300%左右。每個勞動力至少可以照看50頭灘羊。按照1:10的比例,母羊45頭,年產小羊羔135只,年內可育肥一半也就是67只左右,每隻體重55公斤左右,市場交易價至少在八元以上,也就是,可以賣出29480元,另外67隻羊的羊毛和羊皮還能賣幾千元錢。

    李大山告訴大家,目前他考慮的月基本工資大約在300元左右,而一個員工一年賣羊的30000多元收入,自己至少會分配20%給他們,也就是一年六千多元,大約是基本工資的兩倍。綜合算下來,這些村民,一點成本不出,坐在家裡放羊,就能收入近一萬元。而且村民只負責按要求放養,另外就是按照飼養量到農場,在管理人員的配合下自己收割牧草,帶回家餵養。繁殖、銷售、疾病防治等工作都由李大山的農場負責。

    而且李大山現在給出的數字僅僅是每人養殖50頭灘羊的方案。等到村民養殖經驗豐富,一個人可以養殖100—150頭羊,或是其他效益可觀的牲口,那樣他們的收入將達到每人一萬五千元甚至二萬元以上,遠遠超過了一般農民的收入水平。而日新村目前的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才不到1500元。

    不過李大山特別強調了一點,就是村民必須在經過上崗業務培訓以後,必須嚴格按照農場的規定飼養,並經常性的把羊帶到外面放牧,同時不得餵養合成飼料,注意圈捨衛生等等。不然,一旦被李大山發現有人違規,將解除勞動合同,農場也不再要他放羊。

    在座的各位領導聽了李大山的介紹,覺得他準備得很充分,方案很細緻,可操作性非常強,應該能和村民達成合作協議。而對養殖規定,大家也都知道農場標準化養殖的基本要求,對此也沒有異議。唐書記現在是一心想著未來的好日子,對李大山的要求都是一口答應下來。

    議定了以上條款,會議就結束了。古市長告訴李大山,他和市政府的協議以及他和村民的協議,很快就會整理出來,到時候再給他看,然後這件事情還要上政府辦公會和市委常委會。畢竟這是一個新鮮事物,多聽聽其他領導的意見,最後搞民主集中要穩妥一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