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戈壁水世界

龍騰世紀 第二卷 覓地再起 第106章 小額助農貸款 文 / 彎腰的人

.    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洋人的節日到了,祝所有意!)

    到了八月,隨著李大山銷售業務的增多,他在銀行的存款也逐漸增多,而銀行又暫停了大額貸款,造成存貸差越來越大,寧強為此事已經多次找到李大山協商。為了安撫寧強,也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李大山決定專門把他叫到一起商量解決此事。

    接到電話,寧強就風風火火的趕了過來。才進辦公室,寧強就說道:「兄弟!你這賺錢速度也太快了,我都沒法接受了!前段時間,今年那批灘羊你賣了十萬隻給烏塞得姆,回款超過了三億。你那『壯陽藥』鮮鹿茸上市以來,獲利二億元,加上以前賣掉的一億二千萬鮮鹿茸,光是鹿茸你就賺了不止三億!更不要說八鯉牌鮮魚了,嘿,那傢伙可是印鈔機轉世,也不知道為什麼人們那麼喜歡吃這魚!?現在農場存放在銀行的現金就已經超過了十二億,又不能拿來投資,光這筆錢的利息我都難付啊!」說這話時,他渾然忘了那鮮魚自己也愛吃得不行,每次來都要帶走好幾條。

    聽他一進門就開始訴苦,李大山笑了:「別,別!你以前不就喜歡我多存點錢在哪裡嗎?上次我要把錢轉到其他銀行去,你又不幹,能怪得了誰?」

    寧強嘴巴不饒人:「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不是特殊時期,沒法投資嗎?而且要是你把錢存在別的銀行,我們這銀行也就不用開了。連你這個大老闆都跑了,我得馬上回去告訴大家趕緊跑路!」

    李大山壓了壓,說道:「好了,好了。我今天叫你來,就是商量這件事情的。現在市裡面檢查了好幾次,也沒有現任何問題,雖然他們一直將我們的貸款利息壓著不給,但是我覺得貸款的風險已經小了很多尤其是中央在草原市投資建設的重點項目。前幾天,你不是說,馬上就要修建一條從靈遠市經草原市到北部鄰國的高速公路嗎?我看這個項目可以投資!」

    寧強站起來說道:「嘿,太好你真的同意投資這個項目嗎?要是我們參與這個中央投資並主持建設的大工程,那麼銀行現在結餘的九億元閒錢就都可以投進來!」

    李大山擺手,說道:「你想錯了,不是全部,還是只能投入一部分。這條高速公路全長165公里,工程預計總投資約95目建設期預計為三年半,但是還款全部依靠公路收費。雖然這條公路在靈遠和全國主要高速公路網聯通,但是由於鄰省人口稀少,經濟薄弱,我想以後的運營情況並不會很好,預計這筆貸款的還款期限會很長。所以我們不能孤注一擲,最多只能投資八億元。」

    聽了話,寧強差點一頭栽倒在地。因為他原以為李大山說這公路盈利能力不好,最多投個三四億是哪裡知道李大山最後竟同意投資八億元。李大山見他一頭霧水的樣子,心裡一陣好笑:「貸款期限長,我們獲得的利息就越多。這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你想想,隨著農場的業務越來越大,以後閒置的資金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不能找到這些展前景好、期限長的好項目,那這些錢就只能留在銀行生霉了。你也知道,現在國際上金融危機那麼嚴重,銀監部門又不許我們這種小銀行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而且我也覺得那玩意兒風險太大如投資實業安全可靠。之所以要留下一億元,是我有個新的計劃要實施。你先看看這份報告。」

    寧疑惑的拿起李大山遞給他的報告書。「羅平區陽平鎮小尾寒羊養殖業調查報告」看名字,寧強就明白了李大山的用意。笑著把這份報告書看完,寧強覺得從報告可以現,李大山的理論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一個高中生通過自學,能達到這個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報告中,李大山通過劉福和劉善成的講解和指點多次實地走訪、考察、座談之後,描繪出了當年陽平鎮小尾寒羊養殖業的全貌。截至疫情生前鎮已建成規模養殖場54,小尾寒羊存欄量539萬隻年出欄達11萬隻。全鎮從事小尾寒羊養殖的農戶達12余戶,250多人,另外從事小尾寒羊買賣、防疫治病、羊毛羊皮加工的人員也有20多人,所有與羊有關的村民人數佔到全鎮總人口的右。鎮政府前幾年還貸款850多萬元興建了集飼養、交易、調撥於一體的小尾寒羊交易市場。據估算,疫情生前,小尾寒羊養殖、加工、銷售產業拉動陽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三成多。

    但是疫情生以後。當地如同當初李山預料地一樣。絕大多數養殖戶都放棄了小尾寒羊地養殖。而且少數恢復養殖地人因為沒有市場銷路。已經忍痛將引進不久地種羊全部低價處理了。現在可以說。整個陽平鎮出了劉福和劉善成在從事與羊有關地產業。其他人都是談羊色變。再也不敢碰這個「危險地東西」了。但是由於當地老百姓除了養羊。並沒有其他地種養殖本領。加上年齡、家庭等原因。很多人又不願意外出打工。所以當地地農民生活相比以前。困難了很多。如果任由這種局面延續一段時間。那麼這個鎮將再次成為貧困區。

    為此。李大山提出了一種地貸款模式。他在報告中這樣寫道:「陽平鎮地2500多名小尾寒羊養殖在長期地商業化養殖中。學習掌握了部分現代養殖知識。對養殖地密度、品種、結構。餵食地時間、數量及成分配備有了初步認識。但是由於圈捨環境管理不嚴。養殖知識掌握不全面等原因。最終生了嚴重地疫情。我認為。如果能給他們在資金上提供支持。在技術上給予指導。在管理上加強考核。陽平鎮地這部分農民能夠像日新村地村民一樣。掌握八鯉農場所倡導地綠色、生態、科學地新型養殖技術。」

    看了這份報告。寧強也覺得這個方法很好。貸款要地就是本金地安全果放款人能夠全程監督並確保貸款人具備還款能力。那麼這筆貸款將會非常安全。並且帶給投資人高額地回報。「嗯。不錯!不過。我

    要加上一條——陽平鎮這些農戶培訓合格後。要和五至十年地供貨協議。不然這麼大地投資就太不划算了。」李大山仔細想了一下。到時候這些農戶肯定是養殖農場提供地灘羊。如果任其到市場上銷售。肯定賣不出好價錢且還會導致農場高品質灘羊銷售市場陷入混亂。所以他也同意了這個條件。隨後。兩人又就一些具體細節進行了磋商。拿出了一份切實可行地「陽平鎮養羊專業戶小額貸款扶助計劃書」。最後經農場決策層會議。特別是徵求劉福和劉善成地意見後。形成了最終地決議。

    由於現在八鯉農場和陽平鎮地兩個村開展了實質性地合作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加上李大山和當地鎮政府地王書記、劉鎮長互相熟知。雖然算不上好朋友。但是已經有了很好地合作基礎。在李大山將農場形成地小額貸款扶助計劃書交給王劉二人時們地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前段時間。因為推動樓坪村與農場合作。王劉二人已經受到了上級地表彰。如果李大山現在提出地這個方案能夠最終實現。那麼陽平鎮將恢復往日地榮光。甚至很快就將超過當年地展規模。畢竟有八鯉農場做後盾。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快速解決。到那時。王劉二人肯定會馬上進入上級地考察圈子。提拔重用。所以兩人仔細看完文本以後表示會全力支持配合。農場有什麼要求管提!

    在請示區領導同意以後,為了早日實現計劃書中的目標,王劉二人連續兩天召開陽平鎮三級幹部(鎮、村、社)擴大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精神以及農場提出的貸款合作方案,動員幹部群眾參與此項計劃。按照計劃草原商業銀行為每個年齡低於50歲,有一年以上養羊經驗意經培訓後養殖灘羊的農戶,提供3—萬元的啟動貸款。

    在參加八鯉農場的培訓合格以後些農戶按照農場的要求改造圈捨,引進灘羊進行養殖物則是改造好的圈捨和灘羊。由於是合作貸款,所以利率非常低,只有25%,期限為三年,這個利率甚至比國家政策性扶貧貸款5%右的利率要低上一倍(只是這種政策性貸款財政會貼息)。而農戶從繁殖出第一批小羊羔之時起算,五年內只能將準備出售的牲口(不僅僅是灘羊)賣給八鯉農場及其下屬的子公司。農場則根據當時一個月內羅平區本地市場交易平均價,和農戶結算貨款。

    由於此項計劃並不帶壟斷性的霸王條款,反而是一項非常公平的合作計劃書,加上陽平鎮當地黨政幹部傾盡全力的宣傳、動,做到了全鎮群眾人人知曉,很多村幹部更是在鎮領導的指示下,率先和農場簽訂了合作協議。所以,全鎮各地參加此項計劃的農民非常多,除去年齡較大不符合要求以及外出打工暫時不能回來的,工的農民聽到消息,辭掉外地的工作,趕了回來,最後一共有2000人參加了農場的合作計劃。

    在張拓元、唐柯和辦公室人員的協調下,2000人的簽約、貸款等事宜很快就辦理完畢。為了讓這些人親身感受一下八鯉農場對於養殖的具體要求,李大山組織所有人到日新村參觀學習。由於人數太多,最後分成四批參觀。日新村的村民對陽平鎮的村民並不陌生,因為李大山曾經帶他們去看過當地疫情過後的慘景。加上現在大家都屬於八鯉農場這個大家庭,所以日新村的老百姓非常耐心細緻的給他們講解養殖的一些基本要求以及小技巧。而正在日新村接收培訓的四個村600多名村民也「現身說法」,讓這些人消除了對養殖培訓的恐懼感和陌生感,增強了養殖的信心。

    按照規矩,這些人還是先參加牧業學校為期一個月的統一培訓,然後到日新村村民家裡接受為期半個月的實習培訓。他們這個也只算短期實習,因為另外四個村的600多名村民在日新村接受的是為期二個月的實習培訓。李大山也是考慮到這些人和自己農場的核心成員畢竟有所不同,而且人員太多,如果實習兩個月,怕是要多半年才能培訓完。

    接到李大山的電話,羅校長非常開心,因為全市只有李大山一個農場主這麼重視員工的培訓,加上李大山付款大方、及時,所以全校的教師都喜歡去他那裡講課,一可以掙些外快,二能夠在農場舒適的自然環境中「療養療養」,吃些綠色的高檔食品。聽說這次培訓的人數高達2000人,羅校長還詳細的打聽了來龍去脈,聽了以後他對李大山的此項計劃給予高度讚揚,認為是利人、利己、利國的大好事。培訓還是在農場的大禮堂進行,這些農民分三批聽課。如果遇到新穎點的課程,李大山還會要農場的所有員工旁聽。由於現在農場的農民養殖技術都很出色,更不要說正式員工,所以來講課的教師都非常認真,講義都是仔細檢查核對,生怕說錯了什麼,被農場的人當場指出來,那就太丟人了。

    這些農民也像當初日新村的村民一樣,自認為有一點養殖技術,但是一開課才知道,教師講授的那些內容,自己一點也沒聽說過,更不要說掌握了。這下子大家才開始認真起來,經過培訓,大家以前在實踐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型的東西都有了理論支撐,養殖技術開始系統化、科學化。李大山相信,經過實習培訓以後,這些村民應該能達到農場的最低養殖要求。

    經過培訓以後,這些農民購買種羊、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就全部交由福成公司辦理。劉福本身就是陽平鎮人,這些農民對他是聞名已久,聽說歸由他管理,大家都非常樂意。此事過後,這段時間不知道鼓搗著什麼實驗的黃教授也誇李大山這事兒辦得好,他還說,農場現在展非常快,專業人才儲備工作也很重要。農場的正式員工相當於正規軍,四個村的村民則是民兵,而陽平鎮的2000人就只能算是少兒先鋒隊了。不過,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實踐,這些人會逐漸達到農場的要求,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養殖工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