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戈壁水世界

龍騰世紀 第210章 學生大比武(二) 文 / 彎腰的人

.    第210章學生大比武(二)

    可以說,現在這個畢業出路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共識。只要進了八鯉集團,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實踐,員工可以選擇去靈石農場承包牧場,也可以選擇在集團上班,如果幹得好,說不定還能享受分配股份的特權。無論是哪種,自己的一生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兩種方式都大大刺激了這些年輕人埋藏已久的雄心壯志。從學校收集的情況來看,暑假這段時間,很多學生都沒有回家,而是留在學校給自己補課充電,另外還有很多學生選擇到各個農場去實習,甚至還有些人到靈石農場那些承包戶牧場裡義務幫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盡最大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按照羅校長的話來說,這是他當牧業學校校長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但就是這樣,李大山也覺得還不夠。因為年輕人都有一個很輕率的想法,那就是只有等到了快畢業的時候,才開始憂心自己的前途和未來。要想讓有些自卑、思想還很單純的懵懂少年,從剛進入校門的時候就樹立起對自己專業的信心,努力勤奮的學習,還得想些辦法才行。想來想去,李大山最後還是覺得只有採取獎學金和助學金的辦法。不過,他要對這兩種資金的考核發放方式進行重大改革。

    首先,就是要大幅提高獎學金的標準。比如,一個專業一個年級設立一個特等獎,獎勵其中學習成績最好,動手能力最強的學生。由於這是一個具有指標意義的標桿,所以李大山決定將這個獎項的獎金定為十萬元。他上網查了查,發現這個數額可能是目前國內大專院校針對普通學生發放的最高獎金了。但是這樣他反而覺得很好,不發則已,發就發個痛快,讓那些優秀學生真正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對於得到這個最高獎項的學生,只要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違規行為,成績也在中等以上,八鯉集團將免試錄用其為正式員工。李大山相信,有了這兩個刺激因素,沒有一個學生會不努力學習。

    在特等獎之下,李大山還準備設立一等、二等、三等獎學金。獎勵數額逐步擴大,爭取這三個獎項涵蓋每個班級的30—40%的學生。一等獎暫定為每人每年一萬元,每個班級2名,二等獎每人每年六千元,每個班級8名,三等獎四千元,每個班級10名。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學校的生源比較差,如果沒有大面積的獎勵措施,那些自認為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也不強的學生,可能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其次,就是廣泛推廣助學金發放制度。牧業學校的生源比較差不說,大多還是來自西北當地貧困牧區的學生。以前在制定學費標準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牧業學校的學費也一直維持在2500—3000元每人每年之間。儘管這樣,很多學生家裡都拿不出這筆錢,最後都是拖欠到畢業很久才能還清。甚至有部分學生,從來就沒有換過。當然,這些人的畢業證也一直壓在學校手裡。

    很多學生為了節省開支,每天都只是吃一些簡單的食物,比如饅頭、鹹菜什麼的,很少吃肉食。所以搞得很多正在長身體的學生看上去面黃肌瘦的,這樣的身體情況,怎麼能專心學習?隨意李大山準備推廣助學金製度,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過上比較好的生活,至少也要吃飽穿暖,能安心在教室裡學習。

    李大山現在的設想是助學金的發放不設定範圍,只要符合學校制定的標準,家庭經濟確實困難,一律可以享受每月300元的生活補助。家庭特別困難、或是生病需要巨額支出的,還可以申請臨時補助。這一塊也不設定上限,又教職工代表大會派員進行審查,根據實際情況發放相應比例的補助。總之,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所有的學生能徹底放下其他的包袱,排除萬難,聚精會神的搞好自己的學習。

    再次,李大山準備對牧業學校的教師、學生伙食實行貼補政策。在不賺錢的基礎上,學校後勤服務對外公開招標。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要確保3元錢能讓學生吃到至少一個葷菜,二個素菜,並且能夠吃飽。教師則是採取每月定補的方式,根據職務和職稱大約每月200—500元不等,並且讓他們能在食堂吃上小灶。根據這個標準,讓應標人自己測算,最後差額部分由學校進行補貼。

    有了這個初步方案以後,李大山和羅校長、宋長田會長等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大家都沒有想到李大山在前期投入已經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會加大投資力度。要知道,如果李大山的這些設想全部付諸實踐,那麼八鯉集團作為大股東,將不得不為此買單。初步概算一下,每年的補貼金額就在三千萬以上。

    羅校長也疑惑的問李大山:「大山,你這個投入太大了。要知道,你是個生意人,不是專門做慈善的。雖然每年的開支並不算很大,但是如果這樣長期補貼下去,還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哦!我覺得你要想清楚,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

    羅校長這話說得很誠懇,可以說把李大山當成了自己的子侄。宋長田也在一旁思索起來,顯然他也有同樣的擔心。李大山的出發點確實很好,但是沒有一個良性的財政運行機制,光靠補貼,這個學校的前途是不明朗的。只要李大山旗下的八鯉集團倒下,這個學校也將倒下,這讓已經徹底愛上了牧業學校的宋長田很是擔憂。

    李大山見他們如此表情,面色輕鬆的說道:「兩位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我也仔細想過。要說我這麼做,沒有一點慈善意味,恐怕大家都不認同。我自己是個孤兒,當年考上了大學卻沒有錢去念,成為一生的遺憾。我現在還有些能力,就希望幫幫同樣家境不好的學生。老實說,錢對我來說,不過是個數字而已,留著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我覺得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而教育就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