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戈壁水世界

龍騰世紀 第229章 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二) 文 / 彎腰的人

.    第229章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二)

    到那時,北庭省的每一個人都將是八鯉集團的用戶,哪怕每人每年只繳納五十元錢,全省1000多萬人總計下來,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而且管理維護費用並不是很大。更何況廠礦、企業、大型農場用水量非常大,一年下來的水費也是相當驚人的。同時,以他和北庭省的良好合作關係,要想將現在零散分佈在私人和企業或者政府手中的大小水利設施收購過來,難度也不是很大,更何況未來自己能開出的水價絕對比大家想像的還低,畢竟成本在那裡管著呢。

    而整個水系的總樞紐和總控制中心,則可以考慮設在八鯉湖旁邊,因為只有這裡的幾十億立方米儲備水,才能滿足前期的水系供水需要。而且從地勢上來說,雖然北庭省北部是荒原,南部多山,但其實海拔卻是非常明顯的北高南低,利用此自然現象,可以大幅減少電能消耗和人員管理。

    除了此項工程以外,就是應對自然條件惡化,海平面上升的問題。雖然已經找到了對應的解決辦法,但是李大山知道,這同樣也是自己趁勢擴張的一個好機會。一是自己可以大量儲備生活急需的物質,在緊急情況供應市場,獲取超額利潤;二是災難來臨時,沿海的土地、資產都會大幅貶值,甚至歸零,如果自己願意出錢,相信能廉價買到不少好東西。等到災難過去,自己就可以出手牟利。當然,這些手法,他都只是想針對國外那些發達國家,賺窮人的錢,對他來說,實在沒有任何意義。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有錢人用不完的錢,拿來給那些沒有錢用的人。

    雖然李大山已經知道如果沒有根本性的拯救措施,日後地球將重新變成水世界,但是他也知道,隨著氣候的日益惡化,不僅是冰雪雨水天氣會增多,間或的乾旱及暴風天氣也會隨時光顧。平時看新聞就能發現,最近一段時期,各種惡劣的天氣已經是越來越頻繁了。相比以前,可能增長了數倍不止。

    不過,李大山所設想的幾個大事情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前段時間,因為找不到好的辦法,八鯉集團對外捐贈了30億元的現金支持試驗區的民生事業。雖然李大山到現在也一點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但是八鯉集團現在可以動用的資金確實是不多了。隨著春天的臨近,靈石農場的改造即將開始,前期結餘的幾十億元基本上都要供應它。

    除此以外,牧業學校老校區的商業化改造工程也到了關鍵時期,儘管很快就可以開始樓盤預售,但是之前的建設資金還是要集團墊付才行。為了資金問題,楊一平一直在克服各種客觀難題,加快工程建設。從目前的進度來看,開春復工以後,再有三四個月,商業樓盤就能達到預售的要求。到那時,整個資金鏈就全活了。四周的商業樓盤開發之後,中間的酒店項目就將進入衝刺階段。

    從樓盤銷售部收集的情況來看,該項目的商業樓盤將會出現火爆的搶購行情。目前,全國的樓市都非常熱,這一方面是經濟面向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國人對不動產的強烈愛好。雖然有很多人要求訂購某某位置的鋪面,並願意繳納幾萬至十幾萬不等的定金,但李大山還是沒有答應這種變相的炒樓花行為。因為他希望日後購買鋪面的人就是經營鋪面的人,至少他也應該是長期持有出租的投資客。不然,自己的鋪面在炒客們的惡意炒作之下,肯定會出現二次價格飆升,隨之帶動該地帶的租金大幅上揚,這對日後真正的經營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該商業樓盤出手以後,八鯉建設至少能夠進賬六十億元。但這對李大山的計劃來說,顯然不夠。為此,回到家中的李大山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籌集到最大額度的資金。看著李大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忙碌不已,李春花非常納悶。以至於在早春即將來臨之際,李春花為他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李大山也沒有將心思全部放到小傢伙身上。除了晚上一定會陪她們母子倆以外,白天他都在召集人手,不知道在分析研究些什麼。

    特別是草原商業銀行那邊,李大山已經讓寧強停止一切大額貸款(除政策性貸款以外),集中精力籌集資金,為即將到來的災難做最充分的準備。雖然寧強不知道李大山的動機的什麼,但是因為李大山從來不做無準備之事,而且每次的提早謀劃都為集團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所以現在他的決定在集團上下總能得到最徹底的貫徹落實,寧強也是一樣,立即按照他的要求行動起來。

    經過測算,目前草原商業銀行還有可貸款餘額280多億元,央行授予的300億元信貸支持,再把一些臨時性貸款收一收,加起來大約能集中到600億元。草原商業銀行之所以能在幾年時間內發展得如此之快,全都得益於寧強的辛勤付出和試驗區的照顧性政策扶持。當然,李大山和八鯉集團的好名聲也為銀行開展業務打下了很好的信譽基礎。

    因為李大山也不知道真正的危機什麼時候會來,所以他和寧強商議決定,成立一家金融期貨投資公司,將這600億元全部轉移到該公司,進行金融產品投資。公司交由寧強全面負責,專業人員也由他招聘,銀行這邊的運行體制已經很順暢,而且大額貸款停了以後,他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對於李大山的這個決定,寧強是高興得直想跳,因為對於金融及期貨投資他已經研究了很久了,但是李大山一直在進行實業投資,資金吃緊,而且李大山比較求穩,那時候根本不可能讓他去搞金融投資。不過,現在形勢很危急,李大山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乾脆孤注一擲,讓寧強去嘗試一下。600億元對於金融市場來說雖然不算很大一個數字,但是考慮到其槓桿效應,應該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