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241章 利害得失 文 / 大司空

    小復鄉的情況,王學平知道此,不討,要論熟悉情壞,一nbsp;nbsp;周達莫屬了。

    王學平扭頭盯著周達,肅然問:「老周,你的轄區裡,有哪幾個村子靠近大山?」

    周達不明白王學平的意思,皺緊了眉頭,思考了好一陣,才說:「我們鄉西部的舊個村,都背靠著南山。」

    南山是南雲縣境內最大的一座山脈,從東向西蜿蜒數百里,橫跨李官鄉全境。

    舊個村子,王學平暗暗苦笑一聲,南雲縣是個人口大縣,李官鄉又是個人口大鄉。按照戶籍的統計資料顯示,李官鄉最小的一個行政村,就有兩千多人,十個村的總人口至少有三萬多人。

    狠命地吸了口煙,王學平心裡有些糾結,把近三萬人從家裡轉移出來,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算有嚴明高在市裡給他撐腰,恐怕,政治後果也會極其嚴重。

    可是,眼睜睜地看著無數村民被泥石泥整個地吞噬進去,王學平無論如何不忍心。

    孟秋蘭這次無心的安排,給王學平出了個大難題,無論插手還是放任,他都難脫干係。

    畢竟,在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李官鄉的防汛救災工作,已經被小分到了他的名下。

    思來想去,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同時也為了一個村的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王學平決定,先去找孟秋蘭溝通一下。

    如果實在和她說不通,王學平甘願冒險,下令把十個村子的村民,趕緊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人命關天,絕非兒戲!為了往上爬,盡快地掌握更大的權勢,王學平不惜與魔鬼合作。可是,做人終究還是需要有道德底限的,王學平無法做到棄之不顧!

    「老周,根據省氣象局的權威專家預測,你們李官鄉近期很有可能生泥石流下滑的危險情況。所以,你回去後,趕緊佈置下去,把靠近山區的村民轉移出來。有親戚的先去投靠親威,沒有親戚的去找朋友,實在沒有去處的,你安排人在鄉政府的四周搭建臨時帳篷。」王學平說話的神態,明確告訴周達,這絕非兒戲。

    周達猶豫了一會,小心翼翼地問王學平:「王縣長,這可是好幾萬人吶,不是個數目,一旦出了砒漏,後果不堪設想。如果」如果有縣委的指示,事情就好辦多了」

    王學平明白周達的心思。周達只是個鄉黨委書記,只憑王學平口頭上的一句話,就幹出這麼大的動靜來,萬一出了問題,頭上的烏紗帽肯定不保。

    縣委真要追究起來,搞不好連公職都有耳能不保,周達的確不願去冒這個險。

    王學平提起筆,在紙上寫了一行字,簽了名之後,交到了周達的手上,囑咐說:「時間不等人,你拿著我的指令,回去後,馬上召集班子成員以及各個相關的村支書和村主任,做好轉移群眾的準備工作。

    王學平居然寫了親筆的字據,周達呆呆地望著紙條上清晰的字跡,十分驚訝地問王學平:「王縣長,這」,這合適麼?」

    「怎麼不合適?有了我這張條子,如果有萬一的話,你就把責任全部推到我的身上。你有證據在手,還怕我不認帳?」王學平的視線盯在周達的臉上,臉色十分平靜。

    周達有些不甘心地試探著問道:「事情真的糟糕到了非要轉移群眾的程度?」

    王學平望著周達,將手裡的筆輕輕地放在了桌子面上,歎了口氣說:「我也不想出現這種雖壞的情況,可是,老周啊,人命關天吶,咱們不得不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要真的出了大事,你這個鄉黨委書記,恐怕當其衝,要到霉啊!」

    周達心裡一寒,他也算是嚴明高的人,只是,和王學平比起來,在老嚴心目中的地位,孰重孰輕,卻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我回去就馬上辦這事,誰不走,老子派民兵抓他個越日的。」周達十分熟悉王學平的性格小王是那種只要認準了,就敢放開手腳去幹的主。

    周達想得很清楚,如果不按照王學平說的辦,鄉里真要出了大事,連個替他說話的人都沒了。

    現在,按照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的決定,王學平全權負責搶險救災第三組的各項工作,從理論上來講,有權力下達緊急撤離的命令。即使稍微有些越權,但也總比坐等大難臨頭要好得多。

    手裡捏著王學平批的條子,周達肩膀上的責任也就很自然地減輕了許多,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傻子都明白,何況是周達這個一鄉之呢?

    王學平見周達急著要走,趕緊出言攔住了他:「老周,你的助機不會沒電池了吧?」

    周達抬手拍,洲引二旬的中女漢顯王剛機,笑著說!「今天上午剛換討,舊,沁兌放心好了,電量足得很!」

    王學平點著頭說:「你回去後,先把相關的人員都召集起來,研究好轉移群眾的方案,但別急著馬上來取行動。我這就去找縣委孟書記。」

    走出王學平的辦公室,周達仰面朝天,大大地鬆了口氣。只要縣委書記孟秋蘭親自下達了轉移群眾的命令,他需要負的責任就會大大減輕。

    送走了周達,王學平抓過桌上的那部紅色電話機,撥通了孟秋蘭辦、公室的電話。

    電話鈴聲剛響過兩聲,孟秋蘭清脆悅耳的聲音,就出現在了話筒那邊,「我是孟秋蘭,請問哪位?」

    「孟書記,我是王學平,有件關於防汛救災的急事,需要馬上向您匯報一下!」王學平一開口,就拿話堵住了孟秋蘭的嘴巴,讓她不敢因為私人問題。而拒絕他的匯報。

    防汛無小事的道理,孟秋蘭比誰都明白,而且,王學平不是一般的幹部,而是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沒有特別重大的理由,她不好拒絕王學平的要求。

    王縣長,你過來吧,我在辦公室裡等你!」孟秋蘭放下電話,略帶疲憊地衝著坐在對面的前任秘書楊正華揮了揮手,說,「今天就談到這裡吧。」

    楊正華恭敬地站起身,彎著腰說:「書記,那我先毒了。」他也已經聽見了王學平和孟秋蘭之間的對話。

    楊正華走後不久,王學平敲開了孟秋蘭的辦公室大門,孟秋蘭衝他點了點頭,示意王學平坐到了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

    王聳平十分認真地匯報說:「孟書記,李官鄉靠近南山的幾個鄉鎮存在著生泥石流的可能性,當地的老百姓需要馬上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孟秋蘭不禁微微一楞,皺緊了秀眉,反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王學平早有準備,解釋說:「是省地質局的專家通知我們縣政府的,這是他們來的傳真。」他從包裡拿出了那份傳真,輕輕地推到了孟秋蘭的面前。

    這份傳真其實被王學平動過了手腳,公章確實是省地質局的,但是內容則迥然不同。

    為了保障山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他自己的前途,王學平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了對他自己最不差的措施。

    為了防汛安排群眾疏散出去,即使沒有生泥石流,上再追究起來,他也有大把的說詞可以解釋得通。

    可要是,不安排疏散群眾,一旦出現了泥石流滅村的慘劇,王學平至少要承擔領導責任,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事情了,政治前途堪憂。

    孟秋蘭仔細地看了看那份傳真,現「確實」是省地質局出的通知,傳真上面只是說明了根據李官鄉的地質條件,有生泥石流的可能性。

    「學平同志,你也算是縣委領導了,應該知道縣委決策的基本原則。我們不可能因為這種不確定的通知,幹出勞民傷財的事情。」孟秋蘭心裡也有些擔心,但是,因為來匯報的是王學平,她不得不多長個心眼,所以,反好了王學平一軍。

    王學平心裡明白,孟秋蘭既想轉移群眾,又不想承擔這個責任,骨子裡其實是對他的排斥。

    「孟書記,泥石流的危害其實不比洪水破壩的輕妾少,甚至有時候還要過不少,一旦出了大事,後果不堪設想。作為搶險救災第三組的組長,我請求縣委考慮,把安排群眾轉移的全權交給我,因此產生的一切經濟和政治後果由我一人承擔。」王學平表情嚴肅地把孟秋蘭堵在了半山腰,進退維谷。

    「學平同志,這麼大的事情,即使我是縣委書記,也不太好擅自做主。過幾天,常委例會的時候,咱們議一議,好麼?」孟秋蘭心裡已經願意支持王學平的意見,可是,她就是見不慣王學平那副咄咄逼人的氣勢,有心壓一壓他的囂張氣焰。

    王學平歎了口氣,說:「孟書記,時間不等人吶!萬一在此期間出了事,這個責任誰來負?」

    孟秋蘭惱怒已極,脫口而出:「我是縣委書記,真出了事,我負一切責任,和你無關。」

    話剛出口。她心裡暗暗吃驚不已,不知道這是怎麼了,火氣怎麼會這麼大?

    王學平衝著孟秋蘭點了點頭,一言語不地起身離開了孟秋蘭的辦、公室。

    雙腳剛剛離開孟秋蘭的辦公室,王學平的臉上忽然露出了一絲笑意,探手摸進了包裡,輕輕地關到了一直保持錄音狀態的那部錄音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