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246章 工兵連 文 / 大司空

    輛接著一輛的軍車。源源不斷地駛入了鄉政府大院。吼」大的空間擠得滿滿當當,以至於後面的軍車只能停在馬路邊上。

    這時,只見一條熟悉的身影,從第一輛軍車上面,鑽了出來。王學平定神一看,敢情張文天親自趕了過來,他二話不說,冒著瓢潑大雨趕緊迎上前去

    「張兄,你怎麼親自過來了?」王學平儘管已經猜到了張文天送人情的想法,心裡卻也不能不感激,什麼叫作雪中送炭,這就走了。

    「學平老弟。軍地共建可不僅僅是嘴巴上說一說就算了,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嘛。關鍵時宏不頂上來,那怎麼行呢?」張文天豪爽地哈哈一笑。抬手拍了拍王學平的肩膀,「咱們兄弟之間。廢什麼話呢?」

    王學平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笑道:「那是,你是我大哥嘛。」

    大雨之中。張文天眼神一閃,意味深長地說:「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咱們辦正事要緊,那些虛的東西,就不必多說了。」

    王學平領著張文天進了鄉黨委的會議室,站在門口的柳銀河也知道王學平和張文天的關係不淺,伸出雙手,笑道:「張部長,你再次承擔了及時雨的重任啊!」

    「是縣局的柳局長吧?」張文天握住了柳銀河的手,輕輕一搭,就縮了回去,扭頭問王學平。

    「張兄真是好眼力,是柳局,我的一位老大哥。」王學平很有技巧性介紹了他和柳銀河之間的關係。

    張文天衝著柳銀河點了點頭,表示了親近之意,柳銀河心裡明白,張文天壓根就沒有把他這個一局之長放在眼裡。

    王學平也看到了這一幕場景,類似張文天這種軍方大老的子弟,只要不擺架子。就算是高看一眼了,沒什麼好苛求的。

    屁股剛挨上板委,張文天就問王學平:「老弟。說說看,怎麼安排

    王學平抓過桌面上商量好的轉移群眾的計劃,遞到了張文天的面。

    張文天接過計劃書,一日十行地瀏覽了一遍,然後晃了晃手裡的計劃」笑道:「這是我見過的最完備的防汛計劃。不錯,有搞頭!」

    「這一次。我不僅帶來了軍用帳篷,還帶來了一個工兵連。」張文天笑瞇瞇地望著王學平,補充說,「我和那些戰士們,現在都聽你的指揮了。」

    王學平多少有些驚訝,張文天為了籠絡住他。確實費了一番苦心。看樣子,療養院和干休所裡邊,一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大秘密。

    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必須先把眼前的難關過了再說,王學平收拾起心神,笑道:「張兄,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

    張文天一把拉開了風紀扣,擼起袖子,罵道:「賊老天,外面下暴雨,裡邊熱得要命。我說。老弟,你就別囉嗦了,需要我幹的事,儘管說話。」

    「張兄,那我就不客氣了。現存,我們需要在空曠的地帶,把軍用帳篷盡快搭建起來,再把老鄉們一一安置進去。」王學平說出了他的計哉。

    張文天叼了支煙在嘴裡,笑道:「我就猜到了是這麼回事,所以軍區的工兵連也給帶了來。那幫兔崽子們,手腳麻利,幹活實誠,度非常快。」

    「是啊,張兄。你幫了我的大忙了。」王學平由衷地表示了感謝。

    張文天單手夾住煙,臉色猛地沉了下來,怒道:「再搞這些虛的東西,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柳銀河在一旁看得十分真切,他心說,這位張大部長,還真是會。

    隨著相處的時間越長,王學平現,張文天身上帶有一股子匪氣,想起來也有些好笑。出身老張家的子弟,居然帶有土匪習氣,真是不好說啊!

    商量妥當之後。張文天走到會議室的門口,招手把省軍區工兵連長叫到了身前。仔細地叮囑了一番。那位連長複述了一遍張文天的命令之後,快步跑到達兵車前,下達了搭建帳篷的緊急命令。

    李官鄉的三所學校的操場被迅地徵用過來,省軍區工兵連的戰士們,在學校的院內開始搭起了一座座綠色的帳篷,然後沿著大路一側蔓延了開來。

    事先得到消息,已經離開了家園的村民們,以村和家庭為單位,被一一安置進了軍用帳蓬內。

    這時候。派去採購食品和飲用水的郝剛帶著十幾輛大卡車,趕到了李官鄉。

    人多嘴雜的複雜情況之下,儘管出現了一些局部的小混亂,但整體來說,安置工作還是相對比較平靜的。

    鄉政府的幹部職工,以及村裡的幹部們,都被周達組織了起來。按照王學平的安排,村裡的幹部們主要是做好清點人數以及安撫村民情緒的工作,鄉里的幹部們則負責分食物和飲用

    在和柳銀河商量過之後,錢楓帶來的一個排的武警戰士,除了留下四名戰士配合縣局的幹警保護帶來的巨款之外,其餘的戰士以兩人一組,開始在周邊的區展開巡邏工作,以避免有趁亂做惡。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各個村子撤出來的村民,越來越多。搭建軍用帳篷的度,遠遠趕不上人員增加的度,情況越來越糟糕了。

    王學平得知情況之後,心急如焚,就問身邊的張文天:「張兄,搭建帳篷的度還能再快點麼?」

    張文天想了想。說:「我知道事情緊急,只是,我們的人手有限,按照現在的進度。十分鐘搭起一座帳篷來,度已經相當快了。」

    一在現場指揮維持治安的柳銀河忽然插話說:「咱們其實可以把民兵組織起來,幫著搭帳篷。」

    比較熟悉情況的周達搖了搖頭,解釋說:「原來還好說,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各村的民兵力量日漸萎縮,一個村也就那麼幾個人。壯勞力大多出外打工去了,剩下的都是勁凹部隊了。」

    上世紀函年代末以來,改革開放所釋放出來的巨大生產力,使得天朝的經濟和社會展突飛猛進。隨著,農民持續大規模進城,全面衝擊了「男耕女織」的傳統生存方式。

    然而,受戶籍、教育、住房等制度或條件的約束,一名草根農民,要攜家帶口在城市立足並不容易。許多農民被迫把家裡人留在農村,單槍匹馬到城裡闖蕩,由此形成了一個。以婦女、兒童和老人為主體的龐大留守人群。俗稱「努引叨部隊」

    王學平想了想,說:「情況緊急,乾脆招聘臨時工,來幫著搭帳篷。只要願意幹的村民,每人每天力塊錢工資,這是其一;其二,麻煩張兄安排一下,工兵連的幹部戰士,採取一個帶幾個的方法,進行搭建工作。」

    張文天眼並一亮。笑道:「這個方法不錯,單個搭建帳篷的度可能減緩了,但總量卻增大了許多倍,不錯,好,好!」

    王學平覺周達的臉色變了變,當即猜到了他的心思,補充說:「凡是參與這次搶險救災的幹部,無論是鄉幹部還是村幹部,只要工作努力,不出問題,每人兩百塊補貼。」

    周達想的正是這個事情,招來的臨時民工都可以每天拿力塊錢,堂堂國家幹部們,怎麼可以沒有補貼呢?

    有了錢做潤滑劑,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各個村裡剩餘的壯勞力紛紛報名,一時間,搭建應急帳篷的度,比之前快了幾十倍。

    張文天帶來的帳篷,都是省軍區儲備的野戰帳篷。一座帳篷,至少可以解決一個排的住宿問題。

    當然了,條件就相對要艱苦一些了,帳篷裡的人們只睡在大通鋪上了。

    臨近黃昏的時候。暴雨忽然停了下來,天空漸漸放晴,情緒多少有些緊張的王學平不由輕輕地吁了口氣。

    一直守在會議室裡的周達,不斷地接到各村的轉剔情況報告,他搓了搓臉,走到王學平的身邊小聲匯報說:「十個村子的村民都動了起來,只是人數太多了。一天之內很難撤完。而且,有些年紀比較大的村民,死活不願意離開村子。派下去的幹部,有些人不的已」

    周達的話只說了一半,王學平卻已經明白,下面生了暴力轉移的

    件。

    王學平思考了半晌,終究沒有下令阻止很可能普遍生的暴力轉移事件。這個時代。鄉鎮的幹部們,工作方法還處於簡單粗暴的原始狀。

    從實際情況來考慮,也確實有些年紀偏大的村民,戀家的情緒特別濃厚。偏偏。現在,時間就是生命,只要出現了傷亡,王學平主導的這一次轉移行動,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現在,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王學平十分無奈地選擇了沉默。

    見王學平沒有責怪的意思,周達不由自主地鬆了口氣。鄉政府這幫人的素質,他這個當一把手的,不可能不清楚。

    村民們的轉移,度絕對不可能快。王學平親眼看見,走在路上的農民們,牽著家裡養的牲畜,拖著半大的娃娃,步履艱難地緩緩往前移動。

    這一刻,王學平仰面朝天,他心想,要是泥石流沒有生,他下達的指令,那就是在造孽了。

    如果不是情況萬分緊急,王學平絕對不會出此下策。他只需要邀請省地質局以及氣象局的專家,實地考察一下,就可以解決擺在面前的巨大危機。

    要是早點想起泥石流的這檔子事,就好了!王學平心裡很無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