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558章 理念 文 / 大司空

.    在王家大宇吃討晚飯後,王敬國把王學平叫講了書房王學平這還是第一次走進副國級領導人的書房,進門後,他迅速地掃了眼四周的環境。

    他發現,這間書房其實並不大,不過20平米罷了,室內的陳設也很簡單,除了三面到頂的書架之外,也就是一張書桌,幾張老式沙發而已。

    「坐吧。」,王敬國坐到沙發上後,招手示意王學平坐到他的身邊來。

    王學平坐定之後,服務員進來敬了茶,然後,不聲不響地離開了書房,出門的時候,她信手關緊了房門。

    「學平,我知道你的煙癮很大,我也是,想抽就抽吧,在我這裡你可以隨意。」王敬國把身子向後面靠了靠,習慣性地翹了二郎腿。

    都是一家人,即使王學平不想承認他是王敬國到兒子,也無法割裂開濃於水的血緣關係。

    王學平抓過桌上的熊貓煙,磕出一支,敬到了王敬國的手邊。

    王敬國笑了笑,說:「我這還是第一次抽你敬的煙啊!」,抬手接過了香煙,就著王學平那只zdppo打火機的火焰,點燃了煙卷。

    王學平點上煙,吸了。,發覺,這盒煙不僅過濤嘴較長,而且比一般的熊貓煙味道要淡得多。

    「學平,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王敬國沒有和兒子繞圈子,而是開門見山,直接就問他的計劃。

    「我的話,下面將以大力發展民營實體經濟,大幅度降低稅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啟動收入倍增計利,不搞政績工程為原則。當前,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狠抓防汛的籌備工作」確保仁江全市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呢………」既然是談工作,王學平也就按照向上級匯報的方式,言簡意垓地闡述了他的執政理念。

    「哦,收入倍增?怎麼增?社會保障體系怎樣完善?這些都是極其重大的尚有很大爭論的高難度課題啊!」王敬國皺了皺眉頭,覺得很新鮮。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強調以gdp為綱,爭先恐後地上大項目」尤其是特大項目,他這個半道撿回來的兒子,居然不談gdp,卻強調收入倍增,一下子就勾起了他的興趣。

    中*央和內閣都曾三令五申,要求給民營企業和農民減負,可是,執行的情況卻非常的不容樂觀。

    身為內閣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王敬國心裡也很清楚,自從實行了分稅制之後,地方的財政收入日益枯竭,而財政開支卻逐年大增。

    如果不是靠著賣地的收入和銀行貸款的支持」很多地方政府其實已經在經濟上破子產。

    「父親,我仔細分析過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仁江市歷年的農業稅的收入情況。我發現,為了徵收區區兩千多萬的農業稅,市裡的各個區縣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最高峰的時候,竟然派出了三萬多人的幹部隊伍,挨家挨戶上門催征」民怨極大,收穫卻很小」不如不征……」,王學平只用了十分鐘的時間,就把農業稅的各項弊端,分析得一清二楚王敬國暗暗點頭,面上卻不露絲毫痕跡,他皺緊了眉頭,追問道:「農業稅雖然是地方稅種,可也不是你們小小的市級政府,隨意做主的,必須上報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批准。」

    「父親,辦法其實很簡單,在各個鄉鎮的信用合作社,設立專戶,採取先征後退的方式,就可以避開政策方面的限制了……」,王學平已經考慮了很久,思路已經基本成熟,所以,講述起來,有條不紊,簡明拖要。

    「父親,不僅如此,我還打算,等時機成熟之後,在全市範圍內,徹底取消禍害農村數十年的三提五統。鄉鎮政府,以及村委會的工資獎金,辦公開支等費用,一律由市級財政統籌撥付,嚴禁向農民亂伸手,亂攤派,亂罰款……………」經過現代公民意識熏陶的王學平,對於農村在徵收「三提五統」,經費的過程中,所發生種種令人髮指的醜惡現象,一向是深惡痛絕的。

    如今,王學平既然掌握了仁江市的行政大權,基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指正理念,他很自然的就要盡最大的可能,斬斷縣、鄉、村這三級幹部們,屢屢伸向農民的無數只黑手。

    相對於農業稅來說,由鄉鎮幹部和村幹部負責徵收的「三提五……」,對農民利益造成的侵害,大到了令人瞪目結舌的地步。

    有些地方的鄉鎮政府,為了徵收三提五統,組織起了龐大的收稅隊,比電影的還鄉團還要凶殘十倍不止。這些批著官皮的「土匪」,們,不僅把農民家裡值錢一點的東西,統統搶走,甚至還把人給抓走,交了錢才能把人贖走。

    在後世,給農民帶來了深重災難的農業稅,在全國範圍提拼了好幾年完成了免征。

    「嗯,稅的盤子確實不大,你想退稅,其實也可以做到。現在,我就關心一個問題,大幅度的減少了稅費收入,搞經濟建設的資金,從何而來……」總體來說,王敬國也是一位具有民本思想的高官,所以,對於王學平的減稅增收計劃小,他非但不排斥,反而暗加讚許。可問題是,這邊收入少了,那邊黨政機關的工資獎金,國有企業的補貼,下崗職工的安置問題,都需要大量的自己投入,錢從哪裡來,這絕不是個小問題!

    「呵呵,最近,市裡吸引了十幾個億的外商投資,投資的方向,就是資金和技術以及人員密集型的3g代工服務領域。我的計刮是,引導外資企業,將機光電垂直整合在一起,採取一次購足整體解決的方案,舉凡模具、治具、機構件、零元件、整機至設計、生產、組裝、維修、物流等等服務均涵蓋在內……」……」從王學平的嘴裡,不時地扔出了一些令王敬國感覺到比較熟悉的字句。

    王敬國雖然還不知道詳情,但仁江市招商引資的工作,正是王學平上任之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姜子龍的親口證實。

    「嗯,這些都是遠景規刑了,當前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王敬國信口問王學平。

    「父親,我認為,幹部素質的嚴重低下,是我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王學平歎了口氣,解釋說,「我縱有三五六臂,也還需要一大批得力的骨幹力量,配合我一起向前衝。」,「嗯,你井算怎麼解決這個全國性的大難題?」,王敬國有些好奇地問王學平,王敬國也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高官,對於農井的問題,也許沒有王學平瞭解得那麼深刻。

    但是,幹部隊伍的變精簡及安置問題,一向是令歷屆政府都感覺到十分頭疼的大問題。

    每一屆新政府上台後,都要進行政府機構體制改革,力圖精簡機構和人員,增加公務辦事效率。雖然每次的口號也都叫得很響亮,可惜的是,到頭來,始終都在重複「從精簡到膨脹,再精簡到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我的辦法是以軟精簡為主,硬精簡為輔……」王學平的嘴裡又扔了一個新名詞。

    王敬國心想,這小子的新鮮玩意不少,他只是望著王學半,並沒有插話。

    王學平笑了笑,說:「第一步,必須要先控制住增人增編的問題,我打算在三年內,不增加一個編製:第二步是擴建市委黨校,讓精簡下來的人員深入地學習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公務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三年為期,重新考核任用:第三步是採取包村到人的策略,把機關裡多餘的冗員,安排到各個村裡面去蹲點三年,原來的級別、待遇、收入保持不變,不過,官車是不可能帶到鄉下去了,每人配發一輛自行車代步……」,王敬國越聽越心驚,眼前卻不由得一亮,如果王學平的改革試點成功了,不吝又創出了一條精簡機構和人員的新路子啊!

    「另外,有些到了年齡的老幹部,尤其是區縣的領導幹部,我覺得應該鼓勵他們提前退休。表面上看起來,財政收入可能會多支出了一些,可是,對於節約辦公開支,其實有著很大的幫助……」王學平並沒有把話說透。

    可是,王敬國是何等了得的人物?他馬上就意識到了,王學平改革的整體性思路,其實一直圍繞著怎樣減官的問題上大做文章。

    王敬國沒有看走眼,王學平已經看清楚了天朝社會的本質,其實就是怎麼樣解決官多為患的大問題。

    在官本位的社會,養官的成本高得驚人,說白了,減官就是為老百姓減少負擔,增加收入的重要一環。

    「想必,你一定考慮過阻力會來自於何方了?」,王敬國有些意味深長地問王學平王學平笑了笑,說:「成祖爺說得好,只要是不搞改革開放,就下台!」,王敬國啞然一笑,他心想,在地市一級的平台上面,即使王學平最終搞砸了鍋,以他們老王家的權勢,收拾起來,也不算什麼難事。

    第二天一大早,王學平提前離開了京城,動身返回了仁江。

    「這小傢伙的身上有股子濃厚的人本精神啊!」王老背著手,默默地注視著正在登車的王學平,喃喃自語。

    「爸,您不是常說麼,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麼。……」王敬國笑道。

    「嗯,看樣子,你是站到了小傢伙的一邊嘍。」,王老的臉上浮上了淡淡地笑意,心想,說不定讓王學平這麼一折騰,還真有可能找出第三各道路來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