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675章 密談 文 / 大司空

.    匯報會結束之後,高曉林笑瞇瞇地對王學平說!「人是鐵飯鋼,

    一頓不吃餓得慌,你的特色大鍋菜蠻有味道,今天拿出來給秦部長嘗嘗鮮?」沒有絲毫的不快。

    一旁的劉勘測牟想,高老的這位三公子,城府不是一般的深。

    坐在長條桌比較靠後位置的張文天,也對高曉林超脫一般的表現,感到十分驚訝。

    以往,高曉林在公子圈子裡邊,一向以不近人情,蠻橫霸道而聞名。

    張文天將高曉林今天的不凡表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大起警惕之心。

    上次,仁江防汛最危急的時刻,高曉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前來督陣,曾經吃過特色的大鍋菜。

    既然高曉林想裝廉潔,王學平自然樂得奉陪到底,他扭頭囑咐市委秘書長劉勘測:「就按照高省長的意思辦,上大鍋菜。」

    一旁的秦大海,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身為農業部的副部長,他這一次來西部省視察工作,在明面上,至少是代表了朝廷而來,應有的體面必不可少。

    那曾想,到了仁江之後,王學平並沒有拿秦大海這個副部長當一盤菜。轉眼間,秦大海便由此行的主角,變成了無足輕重的配角,換誰的心裡都不可能好受。

    礙著高曉林的大衙內黨身份,秦大海不好公然批評仁江市的農業工作。

    這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等到了餐桌的跟前,秦大海堅決不坐首位,理由卻很充分:「咱們『共產』黨人,不能搞封建官場的那一套嘛,大家都隨便坐吧。」他老兄一屁股就坐到了背對門口的下首位置,把一屋子人都擱到了半空中,上不得,下不來。

    高曉林心裡暗暗好笑,這個老秦分明是想給王大少一個下馬威。

    由於擔心秦大海知道了王學平的底細,不敢輕易表態,高曉林故意「忘記」介紹王學平的雄厚家世。

    以至於,這位秦副部長誤以為王學平是一般意義上的市委【書】記,可以隨意由他拿捏。

    王學平按捺住心中對秦大海的不屑情緒,笑著對高曉林說:「高省長,秦部長給咱們省裡的接待工作,開創了一個良好先例,從今往後這靠門邊的位置,就是首長級的大領導的專座。」

    令高曉林沒想到的是王學平這個時候,竟然將了他一軍。

    高曉林尷尬之餘,笑了笑,說:「學平說得有理,以後乾脆把規矩改了。」說完話他順勢坐到了秦大海的左側。

    結果,市委小招的宴會廳裡,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一幕奇景:職務最低的官員坐到了上席,大領導們都背對著房門。

    秦大海心中大恨,今天這事要是傳到了朝廷裡邊,中央首長們不可能責怪負責接待的王學平,只可能認為他仗勢欺人,不守規矩。

    向耘暗中連連點頭,1小王同志還沒正式出手,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秦大海一個要命的把柄。

    破壞官場接待規矩這事可大可小,影響的是上級首長們對秦大海的各自不同的看法。

    這年頭的領導們,誰沒有幾個不對付的敵手?

    趕上提拔或是應景的時候,一旦對手把這事拿出來做文章,足夠秦大海喝一壺的。

    儘管心情很壞,秦大海很快調整好了心態含笑頻頻衝著王學平舉杯,彷彿剛才吃了暗虧的不是他,而是不相干的別人。

    高曉林心裡好笑,他心想老秦啊,你這套小兒科的把戲還是別在王少的面前演了。

    王學平不動一兵一卒,就趕了鴨子上架,兜頭讓秦大海吃了個大虧,在場的省市領導都是明眼人,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坐在第二桌的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朱貢獻,一直暗中關注著主桌的情況。此時,他心裡暗自慶幸不已,得幸當初多長了一個心眼,把寶押到了王學平的身上。

    否則,以王學平如今的威勢,要想整治屁股底下頗不乾淨,更站錯隊的老朱,還不是手到擒來的小事一樁?

    領導們聚集一堂的酒桌之上,同樣是官場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酒酣耳熱之餘,天知道,有多少骯髒的交易和見不得人的陰謀出爐?

    由於秦大海突然之間來了酒興,一頓表面上熱鬧,實則沉悶的午宴,居然延續了兩個多小時才宣告結束。

    按照事先的安排,王學平陪著高曉林進了早就準備妥當的大套間,市長向耘則笑容滿面地把秦大海請進了隔壁的另一個大套間。

    在黃小齊和程輝任【書】記期間,市委小招的二十幾棟貴賓樓,除了一號樓至五號樓之外,其餘的小洋樓基本上被幾位市委副【書】記和常委瓜分殆盡。

    其實,市裡從未下文明確分配過這些小洋樓。只不過,因為市裡的領導各自經常使用的緣故。哪十幾棟小洋樓逐漸成了有主的名樓。

    奇怪的是,自從王學平上位【書】記之後,市委的領導們不約而同,放棄了對這些小洋樓的專用權。

    分管市委小招的劉勘測,故意把這事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談,描述給了王學平。

    王學平聽了之後,笑了笑,沒吱聲。

    劉勘測卻從王學平含笑信手散煙給他的動作,判斷出來,王老闆必定是聽進去了。

    老話說得好,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在劉勘測看來,正因為學平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才是導致領導們放棄佔用小洋樓的根本性原因。

    畢竟,沒人願意只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壞了自家的前程。

    這些年,細心的劉勘測,經過比對之後,他發現,往往,一些**的大案,同時又是窩案。

    試想一下,一把手貪婪成xing,賣官畿爵,作風不正,下邊的幹部只能靠行賄才能獲得提拔,這個地區或是部門的吏治有可能很好麼?

    【書】記,在領導班子裡邊,俗稱為班長。

    老百姓不知道太多的官場內情,他們評價市裡的一把手,一般情況下,只有感性的認識,好或壞。

    老百姓更感興趣的是,官場上的一些花邊消息,這些八卦新聞在傳統上,屬於民間茶餘飯後固有的談資。

    以王學平在市裡的良好風評,毫無疑問的屬於好班長的一類,只是令劉勘測沒有想到的是,王老闆成了仁江王之後,對於仁江官場的影響力竟然如此之大。

    要知道,這年頭,凡是到了領導們嘴裡的利益,如果不是面臨巨大的形勢壓力,絕難主動吐出來。

    進了房間後,高曉林摒退左右的工作人員,擺出了和王學平私下交流的架式。

    「我說兄弟,隨便坐,我有些掏心窩子的話,要好好地和你說道說道。」高曉林主動拉住王學平的手,滿臉堆笑地將他摁到了沙發上,親熱無比。

    王學平心裡暗暗好笑,也想看看高曉林玩出什麼花樣來,他索性裝癡充楞,大模大樣地就靠到沙發上,這還不算,竟然翹起了二郎腿。

    對於王學平太過隨意的表現,高曉林心裡多少有些不爽。只是,他進入官場的時日也不短了,隨著官位的提升,城府也跟著日深。

    高曉林親自出手,泡了一杯茶,遞到了王學平的手邊。

    王學平趕緊起身,雙手接過茶杯,連聲道謝:「您太客氣了,我這個做晚輩,可不敢當吶。這要是傳了出去,讓我爺爺知道了,還不得打斷我的狗腿啊?」

    「哈哈,老弟,你當我是鄉野的村夫?你們家老爺子既是鋪路,又是架橋,還不都是為了你的將來?」高曉林話裡有話,若有所指。

    一直含笑坐在一旁的狗頭軍師王大光,暗暗點頭不已,這才是高家三少的領袖風範嘛!

    「省長我」王學平剛張開嘴巴,高曉林面色一沉,插話道「這裡沒有所謂的省長記之分,你硬要鬧生分,那咱們今天就到此為止。」

    王學平心想,你老兄就別豬鼻孔插根蔥∼

    裝象了,別人不清楚你的底細,我還能不知道麼?

    「咳,從我爺爺那一輩算起,您好像和我父親同輩吧?」王學平故意欲言又止,用意就是慫恿高曉林繼續演戲。

    高曉林明知道其中大有不妥,卻偏偏因為此前一直和王學平稱兄道弟,以示親近之意,一時間無法改口。

    他只得乾咳了一聲,笑瞇瞇地說:「江湖無大小,你是你,你爸是你爸,沒外人的時候,咱們各交各的。,…

    一旁的王大光品出了高曉林的話外音,暗暗領首不已,只要劃分好了場合,私下裡隨便怎麼叫都行,這才是大氣磅礡呢。

    王學平等的就是高曉林故意放低身段的表示,他立馬順著竿頭往上爬,笑瞇瞇地說:「曉林哥,這裡也確實沒啥外人,1小弟一定仔細地聆聽教誨。」

    高曉林翻了個白眼,一口氣沒順過來,劇烈的咳嗽不止。

    王大光暗暗皺眉,1小王啊,小王,虧你還是頂級世家的子弟,怎麼連基本的禮貌,都丟到了腦後呢?

    喝了。水,高曉林勉強壓制住了心中的嚴重不滿,笑著對王學平說:「說句老實話,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我這次下來,就一個目的,想和老弟你說幾句知心話。」

    嗯「哼,大戲即將開鑼,王學平臉色不變,笑容依舊,就等著看高曉林會拿出什麼好東西,用來交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