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716章 私訪 文 / 大司空

    嚴冰拿到了薛文親自送過去的手機,第一時間就給王學平打來電話,其實也沒啥事,就是想試試效果。

    王學平哭笑不得,仔細地叮囑了嚴冰一番,就掛斷了電話。

    鑒於不想暴露身份的考慮,王學平陪著李小靈說了會話,就乘車趕回了總局招待所。

    第二天一早,秘書張天祥和司機趙光明一起來接王學平上班。

    王學平登車前本想告訴張天祥,讓他以後直接去辦公室就行了,想了想還是算了。

    安排張天祥當秘書,王學平自有打算,多接觸一下,瞭解會更清晰。

    現在,官場上的風氣越來越不好,除了配備生活秘書的中央首長之外,一般領導的秘書,必須具備一專多能的服務素質,才能保證自己不會失去領導的賞識。

    接下來的幾天,王學平除了參加局黨組會議之外,一直待在辦公室裡看文件,以便盡快地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這幾天裡,王學平的辦公室裡顯得很熱鬧,他所分管的部門領導,紛紛跑來亮相。

    王學平這邊暫時沒有動靜,李忠誠也很能沉得氣,並沒有追問聯繫空管辦的進展。

    這天,王學平又和往常一樣,上班之後,就開始閱讀文件。

    秘書張天祥敲門走進室內,站到辦公桌的左側,小聲匯報說:「王局長,剛得到了一個消息,負責審定航班時刻的評審委員會在開會的時候,有人拍了桌子。」

    王學平依然翻閱著文件,沒有任何表示,張天祥卻知道自家老闆在等著他匯報下問,就說:「運輸司和機場司,這兩個部門自從新任領導上任以來。就矛盾重重。類似的爭吵已經發生過好幾次。」

    輕輕地放下手裡的文件,王學平心想,張天祥這話很有點內涵。

    張天祥雖然沒有明說。王學平卻從他描述的情況,得出了一個結論,運輸司長和機場司長的不和,已經表面化。

    運輸司和機場司都不歸王學平分管。但是,由14個部門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卻和王學平分管範圍內最大也是最重的權力——航線時刻,息息相關。

    這張天祥是個曉事的,王學平信口問道:「後來呢?」

    張天祥見王學平開口發問,心裡懸著的那塊石頭,緩緩地落回到肚內。

    「我在局裡的時間不算短。隱約知道一點情況,分管運輸司的楊副局長,好像和分管機場司的賈副局長,在很多問題上。意見相左。」張天祥大著膽子揭開了總局領導之間的矛盾,這既是一次試探,又是顯示忠心的一種表達方式。

    王學平拿起打火機,自顧自地點上了煙,張天祥觀察到,自家老闆的臉色平靜如常,他不由暗暗鬆了口氣,又過了一小關。

    「大前年。總局有位副局長退了下來,那時候。楊副局長還是運輸司的司長……」張天祥仔仔細細地介紹了常務副局長楊惠和副局長賈武之間的恩恩怨怨。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有人的地方。肯定就會有利益之爭。

    王學平聽完了張天祥所講的「歷史故事」,心裡暗暗一歎,現行的提拔體制如果不改,嚴重的內耗必將沒完沒了。

    在所謂的集體決定的招牌之下,行政問責成了徹頭徹尾的空話。

    王學平從頭到尾都只是默默地傾聽,沒有任何表態,但是張天祥卻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按照大機關的通行法則,大領導能夠騰出寶貴的時間,聽一個部下講半個小時的「故事」,也就意味著領導其實很關心。

    「我看你的煙癮也不小。」王學平信手扔了支煙給張天祥。

    張天祥手疾地接過了那支煙,輕輕地握在了手心裡,並沒有馬上點燃。

    一支煙而已,本不是什麼大事,但張天祥心裡卻很亮堂,能夠坐在領導辦公室裡吸煙,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待遇。

    張天祥走後,王學平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小張是個聰明人。

    王學平有理由相信,在安排秘書的事情上,總局辦公廳主任何敏是有私心的。

    這從何敏提交的名單上,王學平就看得很清楚,所有候選人無一例,全都有在辦公廳工作的經歷。

    老話說得好,人熟是個寶,在大機關裡邊,權力和地位都是表相而已,人脈才是最重要的財富。

    可惜的是,何敏忘記了一件事,王學平太年輕了,這才三十四歲,就已是總局領導之一。

    換句話說,即使王學平的官運不佳,始終無法晉陞為正部,至少還有二十多年的台上生涯。

    只要張天祥不是傻瓜,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向王學平靠攏,爭取成為心腹。

    王學平重新拿起文件的時候,張天祥很知趣地起身告辭。

    臨下班前,王學平給李忠誠打了個電話,提出想下去走走看看的要求。

    領導幹部下去調研,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李忠誠自然滿口答應了下來。

    王學平並沒有提及聯繫空軍空管辦的事宜,李忠誠也很有默契沒有問。

    按照機關辦事的邏輯,一把手安排下來的事情,總要給副手留下足夠的時間去處理關係,否則就不是幹事,而是刁難。

    放下電話後,王學平把何敏叫進了辦公室,和他打了個招呼。

    何敏小聲問道:「您下去調研,這可是大事,我晚上召集人開個會,商量下具體的行程,以及接待標準……」

    到了王學平這個級別的領導幹部,一舉一動都具有濃厚的象徵意味,格外的引起系統內的注意。

    王學平擺了擺手,笑道:「既然是下去調研,我想的話,最好能夠拿到基層單位的一手資料,具體的行程就不要通知下去了。」

    何敏靈活地轉動著眼珠子,對於王學平打破常規的舉動。心裡覺得很稀罕。

    聯想到李忠誠的囑咐。何敏覺得沒必要這種無關大局的事務上違拗王學平的心意。

    從李忠誠對王學平的態度上,據何敏的揣摩,合作應該是主流。

    「只是。李局長萬一問起來,我們辦公廳……」何敏故意只說了半截話,意思卻很明顯,王學平的行程他們辦公廳不能一問三不知。

    按照有關規定。總局領導不管去哪裡,都要給辦公廳打個招呼,以免上級首長需要的時候,居然找不到人,那就要出大事。

    王學平點了點頭,說:「我的行程安排,小張都會通知你的。」

    何敏眼神微微一閃。王學平只提到通知,卻沒說事先,看來這裡邊有些文章啊。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要王學平不觸及到何敏的切身利益,他才懶得理會下邊那些人的死活。

    下班後,王學平回到招待所,簡單地吃過晚餐,就去找了薛文,把出去調研的事情,告訴給了他。

    薛文想了想,說:「別的沒啥。南琳或是林猛,必須跟著一起去。」

    王學平笑著說:「即使他們跟著我一起去了。畢竟不是總局的幹部,沒辦法跟著我一起進人家航空公司的會議室。」

    「那也得跟著一起去。」薛文的態度異常堅決。王學平也拿他沒辦法,只得點頭同意了。

    第二天,王學平帶著張天祥,在事先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直接殺到了民航科技研究中心。

    經過研究中心的傳達室的時候,王學平看見三個人圍坐在一起。他們一邊磕瓜子,一邊聊得熱火朝天,竟然都沒都發現王學平和張天祥已經進了大院。

    走進辦公大樓,王學平抬腕看了看手錶,已經是上午十點鐘。

    從進大門開始,一直到進入辦公區,所到之處竟然無一人上前盤問,任由王學平和張天祥長驅直入。

    王學平在樓內隨意性的轉了轉,辦公室大多緊閉,處於無人辦公的狀態。

    張天祥發覺王學平的臉色有些難看,心裡也是重重一歎,今天恐怕有人要倒霉了。

    以張天祥的瞭解,眼前這家民航總局直屬的事業性質科研單位,日子非常好過。

    民航科研中心享受著充足的財政撥款,其辦公條件日新月異,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即使是京城內最難解決的職工住房問題,在這裡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是,這麼些年來,民航科研中心能夠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幾乎沒有。

    王學平沿著樓梯,上到三樓,隔著老遠就聽見「啪」的一聲,彷彿是重物砸落的聲音。

    緊接著,就聽見樓道裡傳來了歡笑聲,「將軍!」

    王學平不動聲色地朝著聲源方向走了過去,張天祥砸了砸嘴,心說,上班時間竟然敢在辦公室裡下象棋,膽兒夠肥吶!

    樓道的盡頭,一間辦公室門虛掩著,王學平藉著門縫朝裡看,就見一個高個中年人,眉頭緊鎖地盯在棋盤上,舉棋不定。

    張天祥本以為王學平會勃然大怒,當場就會找研究中心的領導算帳,可是,他卻料錯了。

    王學平在整個辦公大樓內,完整地轉了一圈,他發現,包括院長辦在內,所有院領導的辦公室都是大門緊閉,無人辦公。

    據張天祥暗中觀察,離開研究中心後,直到坐進街邊的一家小飯店,王學平的臉色始終很正常,沒有絲毫動怒的跡象。

    「王局長,研究中心的情況確實很糟糕,應該好好地整頓一下。」張天祥實在忍不住,憤憤不平地發起了牢騷。

    王學平喝了口茶,淡淡地說:「你在京城內待的時間比較久,各個部委的科研機構情況怎樣?」

    「資金方面倒是很充足,有些單位的辦公條件,比咱們總局的研究中心還要好上幾倍。也許出了不少成果,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領獎之日,就是科技成果束之高閣之時。」張天祥摸不透王學平的心思,索性把別的科研機構一起拉下了水。

    王學平笑了笑,問張天祥:「你知道星球大戰計劃麼?」

    張天祥一楞,心裡有些狐疑,搞不明白王學平為何提及這麼老的話題?

    「當時,蘇聯擁有比米國更強大的核攻擊力量和導彈破防能力,米國的星球大戰計劃顯然是要縮小差距。蘇聯人認為受到了威脅,趕緊投入巨資應對。這麼一來二去的,對抗的最終結果是,蘇聯玩不下去了,轟然解體。」王學平拿起筷子佳起一根油麥菜,笑著說,「這場競爭注定是蘇聯敗,米國勝,沒有任何懸念。你知道這是為什麼?」

    張天祥有感於民航科研中心的糟糕狀況,歎道:「恐怕和管理體制有關?」

    「沒錯。僵硬的中央集權體制,使得前蘇聯的航天開發陷入一場沒有盡頭的資金消耗,名副其實的窮兵黷武,人民沒有得到半分好處。而米國的星球大戰計劃絕不僅僅是一個武器研製,也絕不僅僅是航天部門獨自表演,而是全國的鋼鐵、機械、電子、新材料、軟件、通訊等各行業都被帶動到了新的高度。」

    王學平頓了頓,接著說:「米國作為太空探索領域的領軍國家,完成了人類的首次登月,主導了國際空間建設。但在這些成就背後,米國宇航局(nasa)最多只能算做最佳導演,眾多民間高科技公司才是這場航天大秀中的主要演員,也正是這些『民企』的百花齊放才奠定了今天米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地位。民營科技企業的參與,市場的調節讓不但讓nasa的太空探索世界領先,也讓參與到航天計劃中的商業企業憑借技術優勢成長為行業的領袖,這才使得米國太空探索和企業共同發展的形成良性循環……」

    王學平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憂色,視力越過窗外,歎道:「同樣的龐大計劃,在米國的結果是,國家和私營企業達成了完美的雙贏。而對於前蘇聯來說,就是沉重的負擔,民生凋敝……」

    「反過來看民航研究中心的狀況,他們做研究的目的,一是為撈政績,二是為了花光財政撥款……由此可見,科研行政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放下筷子的同時,王學平一針見血地點明了國有科研機構的重大弊端。

    張天祥隱約明白,王學平繞了一大圈後,目的是想徹底改變民航科研中心的管理體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