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領導

第一卷 南雲卷 第855章 兩條船 文 / 大司空

    和謝寒煙纏綿到了會所打烊的時候,王學平這才依依不捨地和她道別,各自登車離去。*lvex.*《《》》*

    經過昨晚的偶遇,交鋒,糾纏,謝寒煙得了兩年之約的承諾,很自然地不再躲著王學平,把她的常住地址以及聯繫電話一股腦地告訴了他。

    乘車回家的路上,王學平微微地閉著眼睛,心裡暗暗下了決心,絕不放棄謝寒煙!

    在女人方面,王學平的心態一向是,寧可我負天下人,毋使天下人負我,具有高度的獨佔欲。

    假使,謝寒煙真的有一天離他而去,王學平並不介意利用各種手段,讓那個娶她的男人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

    男子漢大丈夫,如果連自己深愛著的女人都無法留在身邊,未免也太窩囊了吧?

    上午,開過省委常委例會之後,王學平滿身疲憊的回到組織部辦公室。

    今天的常委會,為了地方鐵路發展規劃的嚴重分歧,導致硝煙瀰漫。

    王學平在會上一言沒發,受職權所限,他這個組織部長,不太方便在具體的經濟事務方面,有太多的主見。

    人在政壇,手不能伸出太長,否則,就是犯了大忌諱。

    雖然沒有在會上表態,王學平心裡卻明白,省裡的地方鐵路規劃,看似十分合理,卻因為忽略了軌道部客貨運調度的人為障礙,而顯得考慮不周。

    在後世,各地的地方鐵路。在經營方面難度非小,其面對的核心矛盾,主要是:軌道部始終不肯下放最關鍵的調度權。

    換句話說,地方鐵路的建設。軌道部即使批准開工建設,卻也會採取種種人為手段,設置很多經營方面的障礙。這其中,最典型的制約措施就是,盡量不安排省內鐵路承擔更多的客貨運任務。

    客貨運流量決定了一條地方鐵路的經營命脈,然而這條至關重要的命脈,恰好被軌道部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從未放過權。

    站在王學平角度。他認為,完全可以和鄰省協商一致,將兩省各自修建的兩條地方鐵路聯通,從而為江海省找到一條貫通大西南的出海口。

    當然了。目前的沿省境北面修建的地方鐵路規劃,也不能盲目地認為就是做錯了。畢竟,一條載貨量大的鐵路,對於發展貧窮落後的江海省北部地區的經濟,必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相對於造價高昂。收費巨貴的高速公路,王學平認為修建低成本的地方鐵路,不失為利民的一項好政策。

    書記和省長的意見不一致,副書記和常委們。按照各自的政治立場紛紛站隊。

    也許是見王學平沒有表態,除了因病無法參會的省紀委書記吳關天之外。括肖彬、蔣鴻遠以及省軍區司令員劉濤在內,好幾位常委只是敷衍了事。都沒有明確表態。

    對於政治同盟軍的鼎力支持,王學平顯然很滿意。既然是政治盟友,很多事情就應該事先協調彼此之間的立場,一致對外。

    「老闆,葉自明同志的追悼大會,定於明天上午九點整舉行。」戴戰恭敬地匯報了新的行程。

    王學平點了點頭,說:「我最近事多,明天上班後,記得提醒我一下。」

    「好的,老闆。」戴戰當即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了王學平的這個要求。

    王學平見戴戰猶豫著並沒有馬上離開,馬上意識到,戴戰很可能有話要說。

    「有事?」王學平信口問戴戰,戴戰臉色一肅,小聲說,「昨天我老婆看見李部長和省廳的常務副廳長張剛坐在一起吃飯……」

    王學平一臉平靜地聽戴戰把整個情況說完,淡淡地說:「好!」

    戴戰面上絲毫不露,心裡卻明白,他今天匯報的這個情況,令王學平非常滿意。

    上次,因為選調生招考的問題,王學平把張剛的兒子張小剛整得很慘,永遠失去了報考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資格。

    這件事,早就傳遍了整個省直機關,戴戰即使當時還坐著冷板凳,也知之甚詳。

    李長山不是一般的小幹部,他不僅是省委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更是省委副書記司馬安一手提拔起來的幹部。

    類似李長山這麼一位敏感的人物,居然和司馬安的死敵,郭懷民的心腹坐到了一起。

    只要是玩政治的人,如果不懂其中的奧妙,就應該出局了!

    對於戴戰的情況,王學平瞭如指掌。他老婆是洪光市政府接班辦的科長,因為工作需要,他老婆經常出入市裡的各大賓館、酒店、茶樓、飯館。

    來自於戴戰的消息,引起了王學平的高度重視,他第一時間就聯想到,司馬安有無與郭懷民聯手的可能性?

    王學平考慮再三,認為李長山很可能是想腳踩兩條船,不管司馬安和郭懷民之間,是誰笑到了最後,他的地位都可保。

    正面的敵人,其實並不可怕,真正具有威脅的是,家中的內賊!

    王學平考慮著,找一個比較合適的機會,運用巧妙的辦法,把李長山暗中勾搭郭懷民的消息,透露給司馬安。

    全省的人都知道郭懷民很貪,可是,誰都沒辦法拿到直接的證據。

    王學平已經掌握了郭曉軍涉及犯罪的大量證據,要辦郭曉軍的案子,其實非常簡單。

    可問題是,郭曉軍如果抵死不把郭懷民招拱出來,反而容易打草驚蛇。

    比較麻煩的是,高曉林在其中也插了一手,王學平料敵一向是從寬。郭懷民不是普通的小幹部,沒有無法推翻的鐵證,不可能輕易拿下。

    第二天早上,王學平提前到了部裡上班,抓緊時間批閱完畢手頭的文件。

    八點過一刻,戴戰適時走進辦公室,提醒王學平:「老闆,是時候了。」

    王學平放下手裡的簽字筆,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忽然想起一件事,就問戴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是什麼時候?」

    戴戰不假思索地匯報說:「這個月的十九號。」

    「那就是說還有幾天就要動身了?」王學平點了點頭,心想,戴戰的記憶力一點也不比楊濃差,看樣子,把戴戰擺到部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所用得人!

    「是的,老闆。」戴戰補充說,「省駐京辦那邊,我已經提前打好了招呼,讓他們做好接待的準備工作。」

    王學平笑著放下茶杯,說:「我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過,咱們省的駐京辦的大好名聲。」

    戴戰陪著笑臉說:「蘇省長以前一直強調窗口工作,半分也不能馬虎,所以省財政撥了專款用於改造駐京辦大樓。」

    王學平笑了笑,也沒說什麼,邁步朝外面走去。

    秘書小曹聽見動靜,探頭看見王學平要出門,他趕緊三步並作兩步,提起公文,抓過桌上的茶杯,快步跟上了王學平的步伐。

    王學平驅車趕到省委大院的時候,省委一把手潘一群正好從常委樓內出來。

    「潘書記早。」王學平從車上下來,首先向潘一群問好。

    「學平啊,我正好找你有事。」潘一群笑望著王學平,把他叫到了一旁。

    在現場的一干省委領導們,表面上看似沒事,實際上,大家都在暗中注視著王學平和潘一群的一舉一動。

    據王學平自己的猜測,潘一群多半是為了地方鐵路的事找他。

    果然,潘一群笑道:「學平啊,跑軌道部的項目,缺了你這個大能人可不成吶。」

    王學平一聽此話,心裡就明白了,潘一群應該對他的家族情況非常瞭解。

    按照外人的理解,王學平的叔叔是軌道部副部長,如果安排他來負責跑京城的審批手續,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王學平心裡早有準備,他誠懇地解釋說:「潘書記,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是我矯情,這事如果是我出面,反而有麻煩。」

    潘一群深深地看了眼王學平,王學平的眼神清澈可以見底,他心中無鬼,自然不會慌亂。

    「嗯,對於地方鐵路建設的問題,你有何看法?」潘一群追問王學平。

    王學平故意裝傻,皺著眉頭說:「我對鐵路行業的運行機制完全不熟悉,說不出個什麼來。」

    「學平啊,我知道的,你搞經濟很有幾手真功夫,可千萬不要藏拙啊!」潘一群笑吟吟地望著王學平。

    王學平憨厚地一笑,說:「我所在的組工部門,一向都聽省委的招呼。」

    發覺潘一群一直衝著他微笑不已,王學平無意之中瞥見站在不遠處關注著他們的郭懷民,他的心思不由一動。

    壞了!王學平意識到,他和潘一群這麼親熱的交談,即使啥事都沒談成,也會給人一種王、潘聯合的印象。

    王學平望著潘一群鑽入小車的背影,心想,這姜還真的是拉的辣啊!

    由於前方有警車開道,沿途的交警也採取了臨時性的交通管制措施,潘一群和王學平一行人,很快就乘車趕到了洪光市殯儀館。

    慰問家屬的時候,王學平跟在郭懷民的後邊,和哭成了淚人的葉麗握了手。

    「……注意保重身體!」王學平對葉麗沒啥好感,索性學了郭懷民的語氣,敷衍性的說了一番空洞的套話。

    葉麗倔強地別過頭,沒看王學平,王學平心裡暗暗好笑,這種沒吃過苦頭的官宦之女,遲早要倒大霉。(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