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混在抗戰

章 節目錄 第534章 炮擊香港? 文 / 古龍崗

    秦衛之前有個兩廣會戰副總指揮的頭銜,不過在越南北部那三個師團的日軍被日本人弄走之後,他的這個職務也就交卸了。可這一回因為要營救麥克阿瑟一群人,他又被老蔣派了回來。但這一回不再是什麼副總指揮,而是第四戰區副司令長官。

    其實第四戰區一直存在,不過在此之前,第四戰區的司令長官是何應欽。因為要管著國防部,所以不能直接到任。這就跟陳誠遙領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而薛岳這個代司令長官才是實際的前線指揮官這種情形一樣。這也是為什麼白祟禧、徐庭瑤,還有秦衛會在兩廣會戰的時候分別擔任會戰正副總指揮,而不是直接出任司令長官的原因之一。而既然說起第四戰區,就不能不說起余漢謀。

    余漢謀,前面也提過,武漢會戰的時候,老蔣不停地從這位仁兄手下調兵遣將,致使日軍突襲廣州的時候,這位仁兄手下幾乎無兵可用,讓日本人輕鬆佔領廣州,截斷了當時中國唯一的對外交通線,使得保衛武漢失去了意義,也使得國民政府最終下定決心放棄武漢,搬遷至重慶。

    按理說,余漢謀雖然有過,但這過錯也是情有可原,真正要為廣州失守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老蔣。因為老蔣在接二連三得到了日軍有意偷襲廣州的消息之後,依舊堅持他自己的觀點,說什麼日本人已經在武漢戰區集中了大批的部隊,不可能再派出多餘的人手去進攻廣州。結果就這樣被人一刀封喉,百萬大軍幾乎白白鏖戰數月。

    可老蔣是不可能承擔這個責任的,所以,余漢謀這個當時的廣州省的最高軍事長官就成了主要責任人。而老百姓由於不瞭解實際情況,也將廣州失陷的主要責任都算到了余漢謀和時任廣東省長吳鐵城,廣州市長曾養甫三人身上,還編了一句民謠:「余漢無謀,吳鐵失城,曾養無譜」。

    不過余漢謀總算不像老蔣那麼不靠譜。在廣州失陷之後,他率麾下第十二集團軍剩餘的12萬將士,在廣東北部堅持抗戰,面對日軍的進攻,鬥志昂揚,接連取得了兩次粵北會戰的勝利,挫敗了日寇利用廣東切斷粵漢鐵路,威脅湘桂後方,最終迫使南方各省投降的戰略,並且有力地配合支持了桂南會戰,振奮了兩廣軍民的人心。而這兩場會戰,也為余漢謀雪了恥辱,使他重拾了一名軍人的信心和榮譽。同時,也或許是因為老蔣一直對他心中有愧,就有意讓他接任何應欽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

    可是余漢謀運氣真的不怎麼好,戰區司令長官的位置在他眼前晃了晃,最後卻還是飛了,落到了第二兵團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的頭上!

    這位張發奎將軍在整個中國革命史上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別的不說,葉挺**團就是張發奎麾下「鐵軍」第四軍所屬,北伐時打出來的名聲不比白祟禧和李宗仁手下的「鋼軍」差多少;南昌起義,葉挺、賀龍等人就是造的這位老兄的反,而在此之前,**的目標就是張發奎本人,希望能策動張發奎跟他們一起起義。可惜張發奎更加親近汪精衛。他發現了**的計劃之後,試圖將葉挺和賀龍誘上廬山,解除兵權,然後改編兩人的部隊。可沒想到這個計劃卻被在他手下當參謀長的葉劍英告了密,於是,南昌起義就那麼爆發了。起義之後,葉挺、賀龍率部離開南昌,張發奎本想率部追擊,可最後又聽取了葉劍英的意見,放任起義部隊離開。當然,這並不是說張發奎面對起義部隊無所作為,他曾試圖追回起義軍第25師,也就是周士第(1955年獲銜上將)的部隊,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張發奎乘火車南下追擊的時候,他自己的衛隊也起義了,把個「鐵軍」軍長嚇得跳車而逃。

    不過,如果從南昌起義中的表現就斷定張發奎沒什麼本事,那可就太小看這位老兄了。先不說他在北伐時期帶出了一支「鐵軍」,多次擊敗北洋名將吳佩孚的部隊,抗戰時期,在面對日本人的侵略的時候,張發奎也多次率軍與之激戰,並多有勝績。尤其是在第四戰區司令長官任上,他指揮兩廣的**與敵激戰多次,收復多處失地,也不負其先前闖下的「鐵軍」之名。

    且張發奎的個人聲譽很好。

    汪精衛***清共的時候,在會議上公開叫囂「寧可錯殺一千,不許放過一人」,顯示了其凶殘的本性。可張發奎雖然也贊成汪精衛的主張,卻遲遲不在自己的部隊進行清共,這固然是因為張發奎的部隊裡面**所佔的比例太高,他不敢輕舉妄動,其中也有張發奎不願意亂殺人的原因。而且,張發奎這人不念舊惡。對朋友或者部屬的過失,說說罵罵便了,而從不存心算賬,所以其部下都很有安全感。另外,張發奎敢用人,能用人。葉挺、葉劍英、賀龍都能在他手下獲得重用就可見一般。而自從帶兵以來,張發奎就極為嚴格地約束自身,生活相當儉樸,從不浪費軍帑。

    這些都讓秦衛對張發奎頗有好感,也讓他覺得自己能跟張發奎好好的合作。不過他沒有想到,從一開始,張發奎就給了他一個「驚喜」!

    他剛一到任,第一個計劃就是派兵去香港「助防」。第四戰區司令部的那些人剛一聽到他的這個提議的時候,都是很不可思議,接著就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之聲,可張發奎卻當場跟這些人拍了桌子,也不問他什麼理由,就兩個字:派兵!

    ……

    「可現在這幫洋鬼子不給面子啊,」張發奎留著兩撇小鬍子,整個人都顯得挺精神。他把剛剛接到的電報往秦衛面前一送,「老弟,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向華將軍又怎麼看?」秦衛看了一眼電報。這是海軍陳季良和155師師長鄧鄂聯合署名的報告,內容也很簡單:香港方面拒絕他們的「支援」,尤其是拒絕155師的陸軍進入香港,港督楊幕琦甚至直接派兵到碼頭上阻止士兵下船。

    「當然不能退。退了,你我二人的臉面不都丟盡了?」張發奎冷哼道:「而且英國人早就是昨日黃花,現在又被日本人壓著,要不是咱們,他們早被酒井隆收拾了。居然還敢這麼囂張,我看就得給他們點兒顏色瞧瞧,讓他們知道知道現在的時局。」

    「那您覺得咱們應該怎麼辦?」秦衛問道。

    「首先得要個合適的理由。」張發奎抖了抖小鬍子,「先前咱們說是支援洋鬼子,可現在人家不給面子,咱們就得另想一個……可這怎麼才能說得過去呢?這香港可是英國人的地盤兒,那楊幕崎又擺出一副愣種的模樣,好像誰也不怕,不好弄啊。」

    「您看……『保護中國公民』這個理由怎麼樣?」秦衛笑呵呵地問道。

    「保護公民?」

    「就跟那些洋鬼子整天叫囂著的那個什麼『保護僑民』一個意思。」

    「……好。」張發奎怔了一下,接著就是大喜,「這個理由找得好!哈哈,保護僑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看他們洋鬼子還怎麼說。就這個了,保護僑民!」

    「不是僑民,是中國公民。香港雖說是殖民地,可那也是咱們自己的領土。老百姓在那兒不能叫『僑民』,就是中國公民!」秦衛說道。

    「對,公民!中國公民!」張發奎大笑,「老弟,早就聽說你點子多,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見笑見笑,不過是拾洋鬼子的牙惠罷了。」秦衛笑呵呵地朝他拱了拱手,又沉思道:「不過理由雖然有了,那個楊幕崎如果堅持不讓咱們的士兵下船,這問題也就還是沒有解決啊。」

    「哈哈,老弟,這個你就不懂了。」張發奎笑道,「這些洋鬼子就只會玩虛活兒,你別看他們自己整天**的,可你只要有了理由,再表現的強硬一點兒,他們也就沒轍。就像當初那賀鬍子……就是現在共黨那邊兒的賀龍,那傢伙在湖南澧州當鎮守使的時候,扣下了英國人的走私商船。結果英國領事找上門兒,不依不饒的不說,還說要他承擔後果。可那賀鬍子又是好惹的嗎?使了點兒計策,就把貨扣了,還把走私的商人也抓了,還讓英國人有苦說不出,無可奈何,只能乖乖認栽。」

    「這件事兒我以前好像是聽說過,不過這跟咱們的事兒可不太一樣。」秦衛笑道,「那回就是一點兒軍火和鴉片,這回楊幕崎面對的可是咱們的『陰謀』!他是生怕咱們去了就不走了,肯定會死撐著不鬆口的。」

    「那老弟你給我說句實話,」張發奎也是笑呵呵地看著秦衛,「你這次主張派兵支援香港,是不是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您既然都看出來了,又何必再問?」秦衛笑道,「而且我也沒打算瞞著誰。我就是擺明了要欺負英國人現在拿我沒轍。」

    「有種!」張發奎朝他伸了伸大拇指,又接著笑道:「不過既然這主意是老弟你出的,這問題也得你解決才行。老哥我腦筋慢,頂多就是出了事兒跟你一起扛。」

    「呵呵,扛不扛的,還真不是個事兒。」秦衛笑道,「不過對付這個楊幕崎嘛……您看命令海軍開炮怎麼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