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正文 七十九、新華醫藥(一) 文 / 憤怒之翼

    「囡囡,再堅持一下,到了上海,爸爸帶你看醫生。」羅海絕望著看著躺在懷中臉上蠟黃的女孩。

    小姑娘才五歲,隨著家人從安徽蕪湖老家逃難到南京,因為南京城戒嚴,又不得不轉道上海。路上飢寒交迫又染上了瘧疾。

    小姑娘清楚,這是父親在安慰她。她除了在南京喝過一次米湯,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

    小姑娘無力的舉起手,眼中蹦出無邪清澈的目光,摸了摸父親滿臉鬍子扎扎的臉,她似乎想笑一下,以安慰可憐的父親,可已經沒有力氣露出笑臉。隨即露出無限留戀的目光,身子一軟暈迷了過去。

    「啊。救救我的女兒!救救我的女兒!」羅海撕心裂肺的叫喊聲引起了分佈在上海郊外醫療點的注意。

    原特區新華醫院護士長郭婷,快速地從羅海手中接過小女孩。迅速翻看了眼皮下的瞳孔,及其他生理特徵。

    馬上跟跟道:「青菒素一劑,在來碗薑糖水。準備好葡萄糖和生理鹽水。」

    郭婷親自跟小女孩打上青菒素,並撬開咬緊的牙關,灌進一小碗薑糖水。見小女孩的臉色開始回暖。舒了口氣,跟羅海說道:「放心,小姑娘命大,過幾天就會恢復。她母親呢?」

    聽說羅燕脫離了危險,羅海激動的情緒舒緩了很多。聽郭婷問起她的目前,臉色一黯,答道:「幾天前死了。」

    郭婷歎了口氣,望著無邊無際正在的人群,心情沉重。抱起小姑娘說道:「你跟我來。」

    郭婷所在的醫療點,位於京滬線上最大的醫療點。難民從南京往上海逃難的必經之路。

    郭燕安頓好羅海、羅燕父女,繼續安排醫護人員收治其他的病號。

    郭婷回到自己的帳篷,拿出手機打電話:「劍行,青菒素快不夠了,趕緊安排人送過來。這邊的醫護人員也有好幾天沒休息了,我擔心這些小姑娘也頂不住,你那邊培訓的差不多的,先安排一批過來,讓她們休息一下……恩,我也會照顧好自己的。再見。」

    為了這次籌齊足夠的醫務人員,華夏工商銀行出了大價錢,不僅請了幾個醫院的醫師和護士助陣,還出資金贊助在滬的醫學專業老師和學生組成學生救濟組,沿京滬鐵路設置醫療點。

    特別行政區還專門派了新華醫藥公司的一名高管方中偉協助唐劍行調度醫藥資源。

    特區的新華醫藥公司醫藥研發進度遠遠低於預期,主要的原因是,是命運共同體中製藥專業的人太少,很多常用藥即使有配方資料,也因為缺乏可靠的製藥工藝而一拖再拖。不過,抗生素和抗瘧疾藥物因為製作工藝要求不高,最早實現了量產。

    抗生素主要以青黴素為主,整套的製作工藝簡單可控,並不需要依賴高科技生物製藥設備。目前,所有醫院高科技設備都幾乎被科學院霸佔,用於藥物研發和測試工作。

    而抗瘧疾的藥物製作更是簡單,青蒿素的核心治療成分就是酒精萃取的新鮮青蒿汁液活性成分。

    設計的產能是足夠的,但是青蒿素的材料新鮮青蒿並不容易搞到。這種中藥材世界各地都有分佈,但是,即使到2034年,也被認定全世界只有重慶酉陽的青蒿所含有的青蒿素才有工業利用價值。由於,特區在酉陽目前以收購為主,開發種植的進度起碼要兩年後才會開始產出青蒿,所以,到現在特區才提取到三十幾公斤的青蒿素晶體,製成藥物也只能供一萬人左右使用的給藥量。

    在保證特區藥物使用的前提下,新華製藥公司把三千人份的青蒿素提供給了這次救濟行動。顯然,這些藥份比起龐大的感染人數,遠遠不夠。治療點每天分到的青蒿素極其有限。

    雖然,醫療組的醫生和教授對這種藥神奇的藥效很吃驚,但是他們被告之這種藥物非常珍貴,不是危重病人,不建議使用。一般病人和體制稍好的病人用普通中藥,保守治療方案。只有極重病人和體弱病人才能被使用這種藥。

    一般來說,沒有其他併發症的話,瘧疾病人用藥之後,當天就能治癒瘧疾。很多醫院的醫生曾向郭婷打聽過,這種藥的價格,是否可以賣一些給他們醫院。得到的答覆是,每個療程的價格是398美元,所有參加這次救濟行動的醫院每年能夠獲得一百個療程的購買額度。也就是說給上海的額度為三千多份,幾乎佔到可用於出口的全部。

    聽說這些藥產量極少,除了他們世界其他國家都沒有這種特效藥。這些醫生都覺得撿到寶了。即使自己醫院用不完,一轉手賣給洋人估計能賣十倍的利潤。

    而另一種藥,青黴素則在特區大量生產,因為這種藥生產工藝簡單,而且容易大規模制取。所以,新華醫藥公司的產量很大。不過這東西,主要是給特區內醫療衛生系統使用,對於命運共同體那些超級耐藥變態人來說,青黴素並不能對他們有多大的幫助,他們需要更加強大的抗生素,而這些東西還在實驗室的實驗過程中。命運共同體一旦傷風感冒,必須第一時間隔離,回到譚門島特區隔離治療中心接受治療。

    他們一旦傷風感冒,對於非特區命運共同體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災難。這種強大的耐藥的病菌,一旦擴散,幾乎會造成致命流感。對命運共同體的人來說,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感冒。而對這個時空的人來說,缺乏耐藥性感冒病毒的人來說意味著死亡。這病菌體不亞於一枚核武器。低劑量的普通青黴素基本對它無效。

    所以,特區從原來時空留下來的各種抗生素對命運共同體的人至關重要。沒有這些藥,即使一個簡單的創傷都可能造成不可想像的傷害。

    而那些青黴素藥物,除了提高特區的醫療衛生水平,也將是特區重要的出口產品。

    而郭婷在救濟災民過程中,使用青黴素治癒了肺結核病例,徹底引起來轟動。要知道1942年之前,患了肺結核,幾乎被認定必死無疑。上海聽說消息的各大醫院院長和科室骨幹,傾巢而出。一邊在郭婷的治療點幫助免費治療災民,一邊使用郭婷分配給他們的青黴素做臨場實驗。

    在郭婷的要求下,所有臨床病人必須先做皮試,無過敏反應則接受青黴素注射,注射室安置在郭婷的核心醫療點。整個注射過程,醫護人員全程陪同。而醫生和專家則對病人用藥之後的病情進行跟蹤,整理記錄。

    隨著臨床病人的增多,各種類型的病人參與到實驗之中。尤其是,醫護人員和學生拿著喇叭,要求難民中有肺結核的免費治療之後,參與實驗的病人快速增多。

    一百十一例肺結核病例,其中一百一十例無過敏反應,在用藥三天後明顯好轉,五天後醫生和專家組成的團隊判定為治癒,無一例例外。

    隨後專家組發現這種藥對肺炎的作用非常好,很多肺結核病例伴隨嚴重肺炎,在用藥之後,肺炎一般在三天內治癒。而隨後在專門的確診肺炎病例實驗,結果確實符合預期,全部在三天內痊癒。這樣的結果,簡直把專家組的專家、醫生興奮的嗷嗷直叫。

    也不知誰透露了風聲,不久之後,滬上的各家報紙也被捲入進來,報道這次神奇的新藥實驗。

    隨著實驗的進行,專家組又發現了青黴素驚人的療效,一些肺炎患者很多由破傷風引起的,並伴有傷口膿腫。這種情況在戰場上受傷感染,非常常見,幾乎感染者只有十分之一二才能躲過死神的召喚。而隨著青黴素給藥,不僅肺炎消退,破傷風也好了,膿腫也化痂了。這個發現簡直把專家組驚的目瞪口呆。

    為了確認療效,更多的膿腫、淋巴發炎、破傷風、氣性壞疽、感冒發燒、腦膜炎患者加入實驗,青黴素用強悍的療效證明了這種全能的藥物有多麼神奇,甚至那些有淋病的實驗患者在治療之後,發現淋病也治癒了。

    這樣的結果,簡直不得了。隨著報紙的報道,上海的洋人醫生也參與了實驗和鑒定。

    在洋人醫生的見證下,白喉、鼠咬熱、炭疽、中耳炎、手術感染、腸道疾病一樣樣被證實非常非常的有效。

    而且神奇的是,在青黴素治療後的患者,全部是治癒根除,沒有一例復發。驚的老外醫生直呼這是:上帝之藥。

    唯一的遺憾是,皮試過程中證實約有3-5%的人群對青黴素有不同程度過敏。過敏患者不能使用青黴素,這是郭婷給專家組說的,因為這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引起致命性休克。

    但是,這種小小的遺憾完全擋不住專業醫務人員對這種藥的崇拜。在實驗的後期,各個醫院和洋人醫生無不關心這種藥如何購得,價錢如何?

    這種問題郭婷推給了新華醫藥公司的高管方中偉。實驗的結果一公佈,全上海最受關注的人,無疑成了方中偉。

    全上海29個國家675家洋行,不管原來是不是從事醫藥生意,或者規模大小,都把綠幽幽的眼睛盯上了方中偉。

    杜月笙先生最直接,直接帶了數百個黑衣幫會中人給方中偉站崗,從方中偉下榻的匯中賓館房門開始,崗位一直排到賓館門口。

    大班鄭家輝對杜月笙的這種流氓手段極為不滿,擔心影響賓館的入住率。不過他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財大氣粗的英國卜內門洋行、美國旗昌洋行、法國永興洋行、德國西門子洋行、日本橫濱洋行一個個強悍的入住,完全不給鄭家輝拒絕的餘地。鄭家輝只得把散客一個個趕走,以滿足這些強盜的要求。當然,價錢也水漲船高。

    連遠在南京的老蔣也安排孔院長要求拜訪方中偉。

    老狐狸虞洽卿一大早就跑到唐劍行喝茶,也不說來意,總之圍著唐劍行打屁,唐劍行有事的時候,他也厚起臉皮尾*行,總之賴上了他。

    中午的時候,宋夫人打來電話只問了一句:「小唐,跟我說實話,是不是特區的產業?」唐劍行只恩了一聲。宋夫人就說了聲:「好!」就掛了電話。

    旁邊的老狐狸問道:「宋夫人的電話?」

    唐劍行盯著老狐狸,來了句:「怎麼?你老要改行做醫藥生意?」

    虞洽卿完全無視這句,追問道:「真跟你有關?」

    唐劍行抬著頭,故作不屑的說道:「你就直說,想咋搞。看在老朋友份上算你一份。」

    「你說的啊,不准翻臉不認人哈,你等著,我去賣房子籌錢。別忽悠我哦,否則老頭子找你拚命。」作勢起身,詳作回去籌錢。

    唐劍行拉著他坐下,說道:「i服了you。你也別急,這筆生意少誰也不敢少你老爺子。也不讓你白佔便宜,幫我想想這事怎麼處理比較妥當?」

    虞洽卿明白這是問他,如何協調各方利益。

    「小唐,不知這個藥產量如何?」

    唐劍行笑,這個老狐狸果然名不虛傳,一下子問道點子上了。

    「跟老爺子說實話,產量不愁。不過這事不能往外傳,否則賺不到錢別怪我。」

    「那是,那是。」聽說產量不愁,虞洽卿更是激動,這是多大的金礦。

    「既然產量不愁,那麼關鍵就是市場問題。一個是定價,一個是渠道要廣。既能獲得足夠的銷售量,又能穩定市場價格。經銷商和你們都能獲得豐厚利潤,一舉兩得。」

    唐劍行明白老頭子的意思,想不到老頭子也知道現代營銷的基本理念。不過,唐劍行考慮的更多的是政治因素。

    青黴素這東西,在西方學術上已經有提到。青黴素的基本成分,應該能在不久後被其他國家猜測到。但是,特區不擔心,這些國家要搞明白其中的成分,以及想出規模化工業生產的辦法,起碼要到1942年。考慮到各個國家關注度的上升和科研投入,最快也需要到1940年才可能有辦法量產。這足足五年的市場獨佔時期,顯然要充分利用。

    即要保證產品最大限度被世界接受,又能考慮世界各國的消費能力。這藥與青蒿素不一樣,後者再過一百年,其他國家也搞不出來,而且前者的用量遠遠超過後者。

    這就要考慮購買力的問題,價格高了,消費階層就會受到限制,市場推廣難度增加,進口就會減少,各國自主研發的力度就會增加,後果可能會低於預期。

    如果反過來,價錢定的實惠一點,讓普通人也能用得起這種藥,這樣市場很快就能佔領,各國也沒有積極性在這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也能有效遏制其他製藥公司摻入這個領域。可以更為長久的獨佔利潤。

    唐劍行問道:「老爺子,你看這藥定個什麼價格合適?」

    虞洽卿:「我看,一個療程賣個幾百大洋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從實驗組流入黑市的青黴素已經炒到了三百多美元的高價。」

    唐家行聽到這個價格有點訝異,這tmd也太黑了。

    唐劍行下了決心說道:「國外市場就定個三美元一個療程。」

    虞洽卿一聽這個離譜的價格,腦袋一時轉不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