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科幻小說 > 金丹九品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開始煉器! 文 / 兩年兩月

    接下來,李浩並沒有直接就開始煉製那件法器,而是開始細緻的體會這種術煉手法的種種細節。

    在之前,他從來沒有施展過這種手法。因為沒有實力煉器,所以這手法他當初雖說已經是學習過,但整個過程卻都只是在心中模擬而已,卻必然是會產生疏忽,與真實施展,卻是有著不小的差別。

    這一點,在他這個時候真正施展出來的時候便清楚的知道了——種種他沒有注意到的疏漏不斷的出現……

    在感受著這種種疏漏的時候,李浩至極就著這種種疏漏微微調整自己的真氣,細細的體會著這術煉手法的諸多關鍵之處。

    隨著他的體會,隨著他對真氣的調整,他雙手之間出現的那術煉力場開始隨著發生變化。

    整個力場隨著這種調整變得越來越穩定了。除此之外,那力場的透明輪廓,也隨著變得越來越清晰。漸漸的,顯現出了一個數尺直徑的球形輪廓出來……

    在這種調整的過程之中,一種越來越強的掌控感漸漸的湧上來。

    如此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李浩心中猛然有一種極限之感浮現出來。

    隨著這種極限感,他就知道,自己現在對這術煉手法的掌握已經是達到了暫時的極限。再這麼加深掌控,對其已經是再無多少效果。

    「若是這是術法的話,或許可以算是初窺門徑了。」這一時刻,李浩心中就閃過這樣的念頭。

    接下來他再想要加強這種手法,增加對這種手法的掌控。卻已經不是這個時候繼續體會能夠做到的了——那卻需要大量的重複。大量的煉器才有著提升的可能。

    明白這個之後。他就明白,現在就是他應該開始煉器的時候了。

    他對於整個煉器過程已經是想定,這個時候卻並沒有任何迷茫。

    心中一動,根據術煉手法的要求,分出一部分真氣緩緩的按照化石為泥,化泥為石的術法要求在他的身體之中緩緩的運轉起來。

    隨著這真氣的運轉,一個複雜的符菉,開始緩緩的在他身體之中形成。

    當這符菉真正完全成型的瞬間。他雙手之中的術煉力場開始出現莫名的吸引力,直接作用在這符菉之上,拉扯著這符菉開始順著他的經脈,從他的手心之中移了出來,開始快速的向著幾件煉器材料之中的一顆看起來好像玉石雕刻而成的眼珠子印過去!

    這整個過程,比起他主動將符菉移出身體,卻是輕鬆了數倍之多。

    而這整個過程,其實也就是術煉手法的基本過程了。

    用術煉手法來煉製法器之所以有著種種優勢,有著種種劣勢,就是因為這個過程。

    因為。術煉手法煉器,就是直接將術法的符菉重複不斷的打入材料之中。讓術法的符菉自己去淬煉材料,讓術法的符菉自己去將種種材料組合在一起,最終才將法器構築出來。

    也只有這樣,其門檻方才會這麼低。

    也只有這樣,這樣煉製出來的法器才會有那麼大的不確定。

    畢竟,術法符菉本身是沒有靈智的!它對材料的淬煉,對材料的選擇,都完全是根據其本身的特質!作為煉器者本身,對其具體過程的掌控力度卻是相當的微弱。這再加上煉器材料本身的特性,本身的能力,彼此相互結合在一起之後,最終會形成什麼樣的結果,更是繁複得難以想像。如此一來,最終能否得到法器,得到的法器又將是擁有什麼力量,當然就難以確定了。

    運氣好的話,那術法符菉和材料之中的某種物質,和其某種力量結合在一起之後會產生良性變異,直接獲得某種逆天的能力,或者直接將某種能力大幅度的增強。

    但若是運氣一個不好,即便是使用的術法本身是和材料相同性質的能力,最終也因為其中實現原理的彼此衝突,其中材質之間的某種衝突,而使得最終或者無法形成法器,或者形成的法器能力極為雞肋……

    事實上,對術煉手法的研究,一般也就集中於如何將其引導向良性的方向,而盡量避免其惡性的方向。但,這顯然並不是李浩現在所能夠達到的程度。

    這個時候,他卻只能夠基礎的運用術煉手法連煉器而已,卻是還並沒有掌握如何引導,只能夠不斷的運轉術法,凝聚術法符菉,再直接被術煉手法凝成的術煉力場牽引著不斷的投入那些材料之中。

    這術煉力場本身乃是專門為了煉器而研究出來的,自然便擁有將種種材料凝聚的效果。

    所以,卻根本不需要李浩去掌控該什麼材料來承接符菉,那力場自然而然的就開始將符菉分配到所有材料之上,並且在這過程之中,讓這些材料開始不斷聚集,並隨著符菉的不斷投入,其邊緣開始漸漸的模糊,一件件材料開始漸漸的融合在一起。

    而且,除了融合之外,更是有著點點滴滴的雜質好像煙霧一樣被一個個符菉給轟擊出來,在力場的引導之下,不斷的四處飛濺,脫離這術煉力場。

    如此變化,卻更是加深了其融合力度,使得術煉力場之中的種種材料隨著開始漸漸失去原來的形態!

    「看來,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結束的……」半個小時之後,李浩心中就已經有了明悟。

    現如今,他通過術煉力場打入那些材料之中的符菉已經有數十個,但這些材料卻遠遠沒有完全融合,頂多,也只是融合了幾十分之一而已……

    也即是說,之前他辛辛苦苦半個小時的過程,卻還需要重複幾十次方才能夠成功讓這幾件材料完全融合在

    一起。

    對於這一點判斷,李浩卻是得到了這術煉力場反饋的確認。

    作為專門用來煉器的術煉力場,經過從古至今不知多少代高人的完善之後,如今早已是形成了一整套體系。

    其不單單擁有著類似半自動的效果,而且通過研究其中所傳達出來的種種反饋,卻是能夠相當輕鬆的瞭解整個煉器過程的種種具體細節,雖說……難以改變……

    對於這種種反饋,在原先他只不過是紙上談兵,雖然瞭解過,但根本無法和現實的感覺結合起來。而現在,隨著他這種煉器過程的持續,他以前研究的收穫,漸漸的與真實結合,讓他對種種反饋的理解變得越來越準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