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極惡皇后

龍騰世紀 第五章第十八節怎麼又搶起來了 文 / 藍惜月

    有了梁景仁捐的米我們去重災區的時候底氣就足多了。

    說實話手裡沒糧食我根本不敢讓太子去那種地方。沒救濟糧你不說你是去賑災的還好說了會被人打死的。

    你空手來賑災?我們都快餓死了你還跟老子開這種沒油沒鹽淡出鳥兒來的玩笑欠揍是不是?

    自魏篡漢以來禮樂崩壞人心不古。百姓心中敬君如敬神的概念早就沒了。尤其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不久以前還是東吳的土地。在某些百姓眼裡只怕還把我們當侵略者呢。只不過因為他們本來的國君也是個根本就不值得擁戴的暴君這才沒有公然反抗我們。

    如果原屬於東吳的荊、揚等地出現了這樣的大災情朝廷都不出面賑災就很容易激當地老百姓的反晉情緒。

    這也正是導致皇上焦慮成病的主要原因。辛辛苦苦幾代人浴血奮戰才打來的天下要是因為一場天災就失去了半壁江山那皇上還有什麼臉去見司馬家的列祖列宗?

    後來皇上病了太子代父出巡在北邊的陰平、廣武等地震災區只稍微意思了一下就趕緊南下還不是因為南方才更讓朝廷不放心?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因為征服人心比征服土地更不容易。

    這天當我們的船到達漢陽江口後漢陽太守派的人已經焦急地在岸上等著了。

    他跪在地上一邊擦汗一邊說:「江大人派小臣來的時候一再叮囑小臣千萬不要讓太子殿下和齊王殿下登岸.手機小說站.太子還沒開口。齊王已經問道:「漢陽城裡生什麼事了?」

    「太守衙門被一幫亂民圍住了。昨天夜裡城裡的米行被搶江大人派人抓了幾個為鬧事地。結果今天一大早。府衙就被圍得水洩不通。」

    這時太子開口說:「米價不是已經降下來了嗎?前天我們在江陵的時候那裡的米已經降到十五兩一石了。襄陽那邊三十兩一石地時候都沒人哄搶。怎麼這邊十五兩一石倒還搶起來了?」

    那人回道:「這一點連江大人也很納悶。前些天這裡的米價也達到過三十兩一石地那時候江大人每天派人盯著幾家米行就怕出現哄搶。這兩天眼看著米價一天天降下來了江大人本來還很高興的以為總算度過難關了。以後就會慢慢好起來的。誰知道就是這個時候偏偏出事了。」

    這時跟在我們後面的另一艘船也靠岸了。從那艘船上跳下來一個人問:「被搶的是哪家米行?」

    這個人回頭看見了趕緊說:「就是你地梁記米行。「

    梁景仁聽了不怒反笑道:「這倒好玩了還有人敢搶我的米。又對太子說:「殿下小民知道這搶米的幕後主使是誰他純粹是沖小民來的。兩位殿下還有眾人大人不如先到小民的山間別墅歇息一下。等小民去解決了那些趁機搗亂的人再請殿下和各位大人們去府衙。」

    說完他就跟著太守派來的人走了。

    倒把齊王和楊太傅弄得面面相覷。這人的派頭怎麼比他們還大啊?放著這麼多官府的人不用。讓他們去「歇息一下」他自己去處理?

    這時齊王看著我問:「這位梁大掌櫃你們是怎麼搞定他地?不是說他一貫目無官長。桀驁不馴是整個荊襄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嗎?」

    我想。這時候。大概連楊太傅也知道我就是太子妃了吧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我也就不再自稱什麼奴才了。直接跟齊王對話道:「這個嘛我們也是在一個特定的場所湊巧遇上了他就跟他聊天結果現他是石崇地小舅子。因為石崇跟我爹還算有點交情藉著這層關係才最終說服了他。」

    這下幾位荊州本地的官員包括荊州牧郭大人都露出了難以置信地表情看著我問:「他是石崇地小舅子?」

    我比他們更驚訝地問:「難道幾位大人都不知道這位梁大掌櫃的來歷嗎?」

    他們一起搖頭。郭大人說:「他是最近幾年才突然冒出來地以前在哪裡是做什麼的沒有人知道。他也從來不跟官府打交道也不去結交地方世族所以關於他的事外面知道得很少。他算是我們荊襄第一富豪同時也是第一神秘人。」

    齊王問了一句:「那他是靠什麼起家的呢?」

    另一位陳大人說:「這個也沒人知道只知道他前兩年突然從外地來襄陽開米行一開始米價就比其他幾家米行略低些。那幾家米行就聯合起來一起把價壓得更低想把他擠兌走。誰知道別人低他就更低米價就那樣一直低下去。低得另外幾家都快要哭出來了只得派人去求他。」

    我笑著插了一句:「這人不能求的越求他越不答允。」就像我和太子起初三次上門求他捐米每去一次都現他比上一次態度更強硬了臉上的笑容也越嘲弄——也就是越欠扁了。

    陳大人趕緊說:「是啊是啊外面的人都說他腦子有毛病不管什麼事你越求他他越變本加厲。這幾家米行不求他還好越求他就把米價壓得越低。據說求一次就再壓低一次。就這樣只用了一、兩年就把其他幾家小米行全拖垮了。現在只剩下一家盛記還勉強維持著。」

    說到這裡幾位荊州官員全恍然大悟地說:「難怪他能把米價壓得那麼低還能持續一年以上。他是石崇的小舅子嘛背後有巨大的財力支撐自然就不怕先虧上一兩年了。」

    這時太子說:「可是我們在江陵的時候明明看到那家叫盛記的米行生意也很興隆啊。」

    郭大人笑著說:「盛記我們本來都以為支撐不了多久的結果盛記的老闆情急之下使出了奇招。」

    「什麼奇招啊?」「把他的女兒嫁給了楚王做側妃得到了楚王的大力支持。現在雖說盛記始終比梁記差一點但也稱得上第二了。」

    說到這裡大家心裡其實已經明白了這哄搶米的多半就是盛記派的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