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玉婆娑

龍騰世紀 章三百一十二 以玉為引 文 / 一半是天使

    章三百一十二以玉為引

    絕冠嶺作為仙盟的總部,其上也有丹房。不過平時很少有人會用,但裡面一應俱全,並不需要琳琅再添置什麼,直接就可以開爐煉丹。

    關上門,琳琅感覺到冷子寐並未走遠,只站在了丹房外面的平台處沒有動。

    或許他是對自己不放心吧

    琳琅想著,卻已無心再斟酌其他,而是將兩片玉簡並列擺在了身前的木桌之上。

    左邊那塊是記錄了九轉丹所需靈材的丹方,右邊,則是記錄了九轉丹的煉製之法,若想丹成,那兩者便缺一不可。

    深吸了口氣,琳琅先將丹方玉簡拿在手中,沉入神識,將早已熟記於心的靈材又過了一遍,然後點點頭。

    除了神雪鹿茸,其他靈材雖然也是珍貴無比,但以冷子寐仙盟長老的身份,早已準備妥當,進入丹房之前,他就都交給了自己。

    既然靈材齊備,接下來就該研究這煉製之法了。

    玉簡在手,琳琅微微有些忐忑。

    莫老說著九轉丹的煉製之法並不難,卻有些考究,也不知自己能否勝任

    可當琳琅的神識掃過玉簡之時,一抹深思伴隨著一抹笑意同時展開在臉龐之上,讓她禁不住長舒了口氣。

    《神農四經》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

    這煉製之法的玉簡中旁的不寫,卻偏偏一開頭就寫了這《神農四經》中關於丹藥的話,琳琅略一讀來,就有種十分微妙的感覺。

    再看下一句,竟又是引用自《玉經》中的一句話:玉亦仙藥,但難得耳。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也。又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極。玄真者,玉之別名也。

    再然後,就什麼也沒寫了,偌大的玉簡中只這兩段引自不同典籍中的話,卻讓琳琅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玉亦仙藥,卻十分難得」琳琅默念著這兩句話,突然間雙眸一亮,只覺得渾身都在微微顫抖。

    神農,乃上古大神神通修士中最頂尖的丹師。相傳他嘗百草,辨藥性,且煉製任何靈丹都不受靈材的限制,只要經他手煉製出來的丹藥,無一不是「上藥」。

    而《玉經》中的這句話很顯然是以「玉」為引,方為「上藥」之本。

    怪不得莫老不願交出煉製之法,只因此法太過抽像。但將神農煉製「上藥」和「以玉為引」聯繫起來,琳琅一下子就想到了,或許,神農前輩能夠煉製上藥的能力,是因為他身上有特殊的「玉」?

    玉,玉,玉那自己識海中的玉婆娑,豈不也是暗合了其內之深意?

    玉婆娑以「玉」為名,肯定就和「玉」有幾分關聯才對。相傳子幽蓮生於佛蓮之邊,日夜沐浴佛氣,本是無子之蓮,卻在蓮心生出了玉婆娑!

    玉,石之美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玉之一物,世間從來無人得知淵源。難道,玉婆娑就是玉之先祖不成?

    琳琅這樣一想,頓覺很有這個可能。

    以前她催動玉婆娑,就能看透靈草的內部經脈,當時並未多想,只覺得可能是玉婆娑的特殊能力而已。但這玉簡之內所記錄的兩句話,聯繫在一起,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神農有「玉」,才可煉製讓凡人食之就能飛昇成仙的「上藥」。而這九轉丹的煉製之法,也暗合此意。或以玉為爐,或以玉為媒,其他人如何滿足這煉製的條件琳琅不管,但對於她來說,要煉出這九轉丹豈不是太過容易了!

    悟透了這玉簡中記載的煉製之法,琳琅也不耽擱,沉下心來,盤膝而坐,將丹爐祭出,丹火催動,就準備開爐煉丹了!

    玉婆娑如今已是琳琅的第二元神,不用刻意催動,琳琅的法力中也蘊含了玉婆娑的氣息。

    這絕冠嶺丹方中的丹火乃是引自山底十里之下深埋的地火,從陰,所以丹火顏色呈現出一種十分詭異的幽藍之色,跳耀間,一股忽冷忽熱的氣流會環繞著密石丹爐瀰漫四散。

    琳琅額上有汗,乃是體內法力輸出有些太快的緣故。

    九轉丹乃是神級靈丹,煉製過程中需一絲不苟,但凡有一丁點細微的錯處,都有可能導致失敗。特別是神雪鹿茸此等靈寶份量有限,琳琅更是不敢怠慢,將體內的神識修為也完全調動起來,護住了玉婆娑,讓自己可以在法力的輸出過程中保持均勻的速度和力度。

    丹道一脈,自成一統,皆因煉丹師在領悟丹道的同時,可以提升修為,走上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條修煉之路。

    當煉丹師釋放法力控制丹火的時候,就等於普通修士鬥法。但前者可以練就對法力輸出達到分毫的細微控制力,而後者,卻在大量法力輸出的同時,只追求壓倒對手。

    久而久之,煉丹師對法力輸出的控制可以精準無比,收放自如,進而達到合理調動體內法力釋放的目的。相反,普通修士就算鬥法的次數再多,就算戰力越來越強,最終也不過是可以比同等修為的修士能夠多輸出一成法力,以此來贏得鬥法的勝利而已。

    表面上看不出兩者有多大的區別,但對於煉丹師來說,法力的渾厚並不重要。因為賴以成丹的訣竅,必須是火候的平穩均勻和持久不滅。

    輸出的法力不需要很強,但必須持續不斷,這才能夠使得丹火不滅。所以從最開始釋放法力,就得越微弱越好,這樣哪怕修為很低的煉丹師,也能保持很長時間的法力釋放。

    另外,其而輸出的法力得均勻如一,不然,丹火就會忽旺忽滅,導致丹爐之內的靈材無法順利化為丹液,就更別提最後的成丹了。

    琳琅此時做的,就是要將法力的輸出達到極致的平衡,另外根據自己體內法力的充盈程度來決定釋放法力的強弱,這樣才可以使丹火不旺不滅,讓丹爐之內的靈材可以慢慢地煉化為丹液。

    有神識的守護和玉婆娑源源不斷帶來的生機,琳琅的法力輸出如同一根極細的絲線,卻始終如一,不曾中斷。而她面前的密石丹爐,也在丹火的灼燒之下,漸漸變得通體發光,開始對其內的靈材進行分解化液!

    =============

    寫這類章節最費心思和時間,但也是天使君最喜歡的。

    借鑒了《抱朴子》相關資料,有興趣的親可自行翻查。研究這些古代的丹道很有意思,有時候也會覺得很囧,哈哈,因為不說了,有趣在於發現,說出來就沒有意思了,哈哈!(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章三百一十二以玉為引【聽潮閣最快更新

    章三百一十二以玉為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