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全球殖道

龍騰世紀 第八章貴溪齋醮 文 / 暴風起

    次日,張玄慶攜一幹道人,往縣城而來,貴溪知縣、道會攜一干人等,於城外蘆篷迎接,「真人駕臨,必能一清妖氛,還貴溪一個朗朗青天。」貴溪知縣道。

    人群中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突然上前道:「明府欲大辦度亡醮,老朽以為其意在於安民,但道門所言鬼神之事,確屬虛妄,實乃無稽之談,老朽不敢與聞。」

    張玄慶暗道,此何人也,當著眾人面前說什麼鬼神虛妄,這不是**裸的打自己這個道門領袖的臉麼?

    「真人,這位乃是本縣裴公德澤,裴公乃永樂十三年乙未科同進士出身,已致仕多年,本縣操辦度亡醮,多賴其力。」知縣強笑道。

    知縣也看出老頭與張玄慶不對付:一個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讀書人,對於怪力亂神之事當然有天生的反感,但聖人不是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並沒有否定鬼神的存在。這老頭是故意在眾人面前貶斥道門,這位張真人年紀太輕,可千萬不要跟老傢伙起衝突,否則自己夾在中間就難辦了。

    「明府,不知齋醮時間可安排妥當?貧道何時可以登壇?」張玄慶並沒有與老頭計較的意思,讓知縣大大鬆了口氣。

    「明日午時,請真人登壇開醮。」

    當晚,知縣前往拜訪張玄慶,「真人,近日我縣有兩名樵夫突遭橫死,經仵作驗屍,死者通體全無傷痕,也無中毒跡象,疑是鬼魅作祟,害人性命,特請真人前來作法降妖。」

    張玄慶心知,區區一次度亡醮,上清宮內弟子如範文泰等即可操辦,何必一定要求自己這個二品真人到場,要知道就品秩而言,貴溪知縣才是七品。若不是想試驗一番新煉雷法,就算是自己拒而不至,貴溪縣也無可奈何。

    不過這知縣作為儒家弟子,行事為人倒也圓滑,不像白日那致仕老者,嚷嚷什麼鬼神虛妄。

    「明府,可否帶貧道去驗看死者屍首?」張玄慶心想,若是鬼魅所為,死者屍體上必有蛛絲馬跡。

    「真人,請隨本縣來。」知縣躬身引路。

    「果有鬼魅作祟,這屍首看似全無傷痕,可週身肌膚上附有一層極淡的黑氣,非修行者不能察覺,難怪仵作查驗不出。」張玄慶想著,那貴溪知縣不願進停屍之所,正在屋外候著。

    張玄慶出門後,吩咐到:「這兩具屍首不可久存,恐有屍變,請明府速速安排,將其焚化。」

    「望真人能除此鬼魅,救我滿縣黎民。」知縣聽聞確是鬼魅所為,心中戰戰,只能寄希望於張玄慶,畢竟龍虎山歷代真人聲名煊赫,降妖除魔想必不在話下。

    「明府放心,度亡醮後,貧道定為貴縣除此妖魅。」張玄慶慨然道。

    醮壇設於縣城東南,是為正一道萬法宗壇,只見兩道長幡分掛兩邊,上書:仗劍登壇誠通三界,步罡踏斗表奏諸滅。香爐、燭台、花瓶、如意、玉冊、法劍、令旗、令箭、令牌羅列壇上。

    張玄慶登壇用「陽平治都功」印,啟壇、請聖、拜表、化表。

    齋醮首日,其儀範自有制度:發直符、揚幡、安監齋、敷座演經、靈前召請、立寒林所。張玄慶於壇上步罡踏鬥,觀縣城西北方隱隱有黑氣瀰漫,那裡乃是三峰山下宋時象山書院遺址。

    象山書院自宋時陸九淵開創象山精舍後,歷宋一朝盛況空前,宋末戰亂,學子星散,書院從此衰敗下來。入元之後,蒙元朝廷對儒家書院嚴加控制,山長、教習都是由朝廷指派,書院學子日益減少,後來象山書院近乎銷聲匿跡,到了元末戰亂之後,此地更是成了一片廢墟。

    張玄慶心中已有主意,那害人之鬼魅想必與之有關。

    次日,發直符,禮懺,靈前咒食。

    三日,發直符,濟孤,設醮。

    齋醮結束後,張玄慶只身前往三峰山下,只見往昔祭文安、梭山、復齋三先生祠廟,書院學生的齋舍百棟,如今剩下的只有一片殘桓斷瓦,廢墟間依稀還能見到半截殘碑,其上碑文殘存宋紹興五年字樣,張玄慶掐指一算,已有五百餘年,心中不禁升起光陰似箭之感,世人多是生年不滿百,修行者所求也是延壽長生之道,自己若是結丹,必能延壽百載,正一道不限婚娶,天師傳承也要求自己必須留下後嗣,成道必備:法、侶、財、地,自己目前所缺的就是道侶了,可誰人能陪伴自己在修行路上走下去?

    正恍惚間,眼前突現一個盛裝麗人,淒聲道:「夫君,今日你成道之日,就是你我夫妻離散之時。」

    張玄慶心頭一驚,怒斥道:「大膽妖孽,敢惑我心神!」,揚手打出一道掌心雷,只見一道雷光閃過,眼前麗人消失無蹤。

    張玄慶心想這妖魅真是膽大包天,難道龍虎山天師的威名已經衰落到如此地步,區區鬼魅也敢現形惑己。

    抖手燃起一道黃符,這是道門常用的覓蹤符,在妖魅曾現形之處使用,十里之內可以追蹤到妖魅來源。只見符篆化為一道青煙,如蛇形般飄向廢墟內那半截殘碑。

    原來妖魅藏身於殘碑之內,張玄慶揚手欲再發掌心雷,碑上現出一道身影,身著襦裙、髻作墮馬,一副宋時打扮。「真人請息怒,小女子無知冒犯,望真人恕罪!」女鬼慌道。

    「你這妖孽,害人性命,還妄圖迷惑貧道,實在是罪無可恕,今日豈能饒你!「張玄慶怒道。

    「真人容稟,小女人本是書院山長之女,因宋末戰亂,書院為亂軍所焚,葬身火海。數百年間附身於此殘碑之上,不能遠離書院之地,並無害人性命之舉,請真人詳查。」女鬼泣聲道。

    張玄慶並不相信女鬼所言,自己在醮壇所見,黑氣瀰漫於三峰山處。自己剛至此處不久,就有女鬼欲惑己心神。此事未免太過蹊蹺,就算是女鬼與貴溪縣橫死的那兩人無關,但此地離龍虎山不遠,想必女鬼生前想必也聽說過天師之名,如此行為豈不是飛蛾撲火之舉,自己要滅殺她,是輕而易舉之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