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全球殖道

龍騰世紀 第三十三章船廠變革 文 / 暴風起

    張玄慶見到兩人同時等待自己後,奇怪的問道:「貧道今天過來,好像沒有提前通知過,兩位怎麼會早早等候在此。」

    張清玄笑道:「下官聽聞昨日之事後,今天就一直在等待張真人的駕臨,有些話下官不知當不當說,但朝廷重開海路這般大事,不能因為某些小事影響了大局,所以下官敢請張真人借一步說話。」

    張玄慶聞言看了一眼旁邊的周宗建,此時的周廂長已經不敢輕言,他從督造大人的話中已經聽出了言外之意,果然船廠內這班滑吏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昨天張真人剛剛給工匠們許下了承諾,今天這班人就讓督造大人出來作梗了。

    張玄慶也想聽聽這位船廠督造到底打算說些什麼,難道真是廠內有人對自己昨天的表現不滿,打算給自己一個下馬威麼?

    兩人進入屋內坐下後,張玄慶道:「不知張督造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當,下官聽聞昨日張真人召集工匠,答應這些工匠一些條件?這幫匠戶是什麼身份,竟敢當面向真人提條件。」張清玄故作憤然道。

    「不是工匠提條件,而是有人不顧朝廷法度,私下剋扣工匠們的口鹽錢,這些工匠服役期間全靠這點口鹽錢餬口,竟然有人膽敢從中盤剝,實在是可恨之極。」張玄慶正色道。

    張清玄對此事當然是心知肚明,雖然他自己沒有從中撈取好處,但對船廠這種歷代流傳下來的陋規,也無意去改變,畢竟匠戶在他眼裡就如腳下的泥沙,不值一提。

    所謂官清如水,吏滑如油,也許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今這位張真人有意要革除這些陋規,張清玄的態度是保持中立,他想要提醒張玄慶的是,不要小看船廠這班滑吏的能耐,同時把自己從這趟渾水中先摘出來。

    「此等小人當然可恨,但下官要提醒張真人的是,船廠陋習由來已久,各級吏員在此事之中都有插手。下官初任船廠督造之時,也曾試圖清除陋規,但下面的人都是陽奉陰違,反而給下官處處添堵,下官言盡於此。」

    張玄慶對這位船廠督造初時的印像很好,主要是因為他在木料管理方面的舉措,讓人覺得他確有實幹之才,但聽完這番言語後,張玄慶對他的印象頓時改變,一個進士出身的兵部主事,連面對區區滑吏都束手無策,可見此人有能力管事,但沒有管人的能力。

    「張督造所言,貧道已經知曉,但此等陋規一定要清除,不能因小失大,壞了朝廷開海大計。」張玄慶斬釘截鐵道。

    周宗建一直在外面等候,只見張玄慶出來後笑道:「周廂長不必擔心,剋扣工匠口鹽錢之事,貧道必定為你們主持公道。」

    然後吩咐他,將昨日那名鐵匠叫過來,很快石世柳就出現了。

    張玄慶笑道:「這是昨日貧道所說的關於砂范法的詳細記載,你可拿去仔細研究,若有所成,當記你一大功。」

    石世柳沒想到這位貴人竟然真的拿來了新式鑄范法的工藝資料,自己昨日不過是為了顧及這位貴人的顏面,才找了個借口索取詳細資料。

    石世柳一時間不知所措,旁邊的周宗建在底下狠狠踢了他一腳,他才反應過來,忙接過資料道:「真人重托,小人必定全力以赴。」

    接下來張玄慶想找一名木匠製造木鳥,想起昨日見過的楚澤,吩咐周宗建傳喚他過來。楚澤見到張玄慶後,先向張玄慶施了一個大禮,「小人拜謝真人大恩,為我等匠戶出面主持公道。」想來必是周宗建在去傳喚他時,將自己方纔的話語告訴了這位木匠。

    張玄慶笑道:「此等小人,無視朝廷法度,貧道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接著張玄慶正色道:「貧道喚你過來,是有一事吩咐與你,此事非同小可,你當盡心竭力,貧道交予你的相關工藝文卷,萬萬不可洩露與旁人。」

    楚澤聞言道:「真人能夠交付如此重任,是對小人的信任,小人必定全力完成此事。「

    「這是一份關於木鳥製作的工藝文卷,相傳是木匠祖師魯班當年製作木鳥之法,你可按其所載,製作一隻成品木鳥。」張玄慶取出一份文卷交給楚澤。

    楚澤顫抖著接過文卷,激動的問道:「這真是魯班祖師當年製作木鳥之法?小人聽祖輩傳言,魯班祖師曾削木為鵲,可飛三日不落,此等神物竟然可以在小人手中再現真是小人的福分。真人放心,小人必定全力以赴,造出此物。」

    張玄慶明白被尊為木匠祖師的魯班在木匠的心中形象,就好比道門宗派祖師在後世傳人眼裡的形象。

    此時的船廠中,放眼望去,入目依然是來來往往的工匠,廠內明顯增高的是堆積的木料,看來近日新入廠的木材數量不少,這是工部對重建船隊之事大力支持的表現。

    一束陽光從高高的木料堆的縫隙間穿插過來,恰好投射到張玄慶的臉上,頓時張玄慶忍不住瞇起雙眼,這束陽光好像突然打開了張玄慶腦中的一扇大門,他思考良久的答案出現了。

    既然紙鶴傳書的符篆是根據功法氣息來確定目標的,那麼如果能在雷符攻擊威力的範圍之外,將符篆確認的功法氣息如同這束陽光一樣投附到目標身上,那麼就能完美解決攻擊目標確認的問題。

    至於如何將功法氣息投附到目標身上,通過光線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龍虎山道法中並沒有合適的手段,看來要考慮向自己的道門同盟求助了。

    張玄慶在接到天子正式旨意之後,已經傳信於全真和武當,想必自己那兩位盟友很快就會前來南京會合了。

    此時的李玄宗和沈靜圓,正在趕往南京的途中,說起來在張玄慶離開北京後一段日子裡,這兩人留在京城,與那位密宗法王之間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讓武當和全真的名聲在京城中很是響亮了一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