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全球殖道

正文 第九十三章 胡路筆記 文 / 暴風起

    那是一個明媚的春天,當本官從朝廷邸報中得知權閹汪直統領船隊出海的消息時,還在替朝中諸臣慶幸,這個凶名赫赫的西廠提督終於離開了京城。

    可是萬萬沒料到,朝廷船隊是沿著當年三保太監下西洋的路線,途中的一處重要停靠港口,正好歸於本縣所轄,看來本官注定是要撞上這汪太監了。

    好在衙中還存有前任知縣修撰的縣志,據其所載:此港口原名馬江港,永樂七年三寶太監第三次下西洋前夕,為求海路平安,特地上奏朝廷更改為「太平港」。

    永樂年間朝廷舟師從南京後,第一個駐泊點就是處在閩江下游、長樂城西的太平港,船隊「累駐於斯,伺風開洋」。

    朝廷舟師多次在夏、秋之際進駐太平港,少則兩月,多則十月。當冬、chun東北季風勁吹時,船隊拔錨揚帆,出閩江口五虎門,轉舵南下,借風力直下西洋。

    本官從縣志中還發現了當年朝廷舟師在太平港駐泊期間,在長樂的駐紮點,正在縣城的十洋街,三寶太監曾在此處設置過水師轅門。

    在本官到任之初,就從當地士紳口中聽說過十洋街。一名經歷過當年之事的鄉老回憶,當時的十洋街上,海外番人往來眾多,在大明境內很難在同一處見到如此眾多的番人。

    這名鄉老當年還是幼童,對這些服飾古怪、形貌迥異的番人很是好奇,經常流連於十洋街,據其所述,當年的十洋街中除了大批古怪的番人外,還有各色海外異物,引得眾多商賈前來交易,這些番人最喜歡的是大明的瓷器和絲綢。

    十洋街在當年是遠近聞名,不過好景不長,自從三保太監在天竺去世,朝廷停了西洋之行,十洋街也風光不再,連帶著長樂縣也蕭條了不少,前來交易的番人商賈日漸稀少,最後近乎絕跡。

    如今本官在長樂能夠發現的,唯一殘存的外番交易,就只有縣中一些商賈與小流求上東番人的往來。

    十洋街也早已荒廢,不過既然朝廷重開海路,本官也得罪不起凶名赫赫的西廠提督,看來必須趕在船隊抵達之前將街道修繕完畢,特別是當年三寶太監曾設於此的水師轅門。

    作為大明立朝以來內監中功業最盛的三寶太監曾經駐紮之處,汪直極有可能會將自己駐地也設置在此。

    汪直統領的朝廷舟師是二月初三抵達太平港的,本官聽到消息趕往碼頭迎候,首次見識到傳聞中的寶船,其高大巍峨之處遠勝鄉老所述。

    本官在船上見到了汪直,雖然如此被一名內監傳喚召見,讓本官頗感羞恥,不過大丈夫能屈能伸,汪直能夠逼得當朝首輔閉門謝罪,想來要對付本官這個小小知縣,那是輕而易舉之事。

    本官之前只聽聞過汪直的赫赫凶名,沒想到真正見到的只是一名少年,從外形體貌上完全看不出此人就是讓朝中諸臣提心吊膽的西廠提督。人不可貌象,本官如今在真正體會到這一點。

    汪直初見本官時的態度很是奇怪,似乎對本官的體貌感到驚訝,不過凡是初見本官之人大多如此,想當年本人赴京秋試之時,考場守門軍士竟然以「武舉不得入場」為由,將本人拒之門外,好在有隨身執照為憑,不過這也讓本官在同年中被傳為笑柄。最終吏部選官之時,也以體貌不佳為由,將本官補缺到長樂縣。

    本官面見汪直不久,又有一名少年道士前來,此人正是天子寵信有加的正一道掌教張玄慶,其人其事本官也曾聽說過:其父犯事被朝廷發配,後雖經赦免,但很快辭世,此人以總角之年接掌一教,年前又蒙天子賜婚,得娶國公之女。

    邸報中曾言這位張真人被陛下定為船隊副統領,如此看來,朝廷船隊的正副兩位統領都不及弱冠,豈能擔此重任,陛下行事還是如此荒唐。

    據汪直所言,朝廷舟師停駐太平港,需等入秋後海上風起,借風力方能出行,如此當在長樂駐紮半年之久。

    幸好本官早有準備,當即表示縣城內有當年三寶太監駐紮舊址,已經修繕完畢,可以入駐。汪直果然對此處很是中意,同意了本官的提議。

    至於正一道掌教當然另有居處,據這位張真人所言,船隊中道佛兩家之人為數不少,好在當年三寶太監在長樂南山建造天妃宮作為「官軍祈報之所」時,附建的還有三清寶殿,除此之外,還有南山塔寺可供僧人居留。

    本官回城之後,聽說船隊在碼頭卸下了一頭巨大海怪的殘軀,傳聞是在海上被張真人以雷法擊殺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原以為是愚民愚婦以訛傳訛,後來衙中差役有多人前去碼頭查看,證實了此事,難怪夫子曾言:敬鬼神而遠之,卻並不否認鬼神的存在。

    後來此事越傳越廣,縣內民眾竟然對這位正一道掌教敬若神仙,南山之上求福問卦之人絡繹不絕,一掃昔日淳樸民風。好在不久這名張真人就出海遊玩去了,果然是少年心性。

    張真人出海後,本官與汪直一直相安無事,一日本官正在後衙歇息,忽有衙役來報,聲稱縣城上空出現了一隻奇特的木製飛鳥,引得民眾騷動。

    本官只聽說過有魯班削木為鵲,難不成長樂縣也出了如此人物?衙役再三保證絕非虛報,並聲稱滿城民眾多有看到此物。

    待本官出衙查看,果然見一狀若飛鳥之物正盤旋於縣城上空,觀其外形絕非血肉之軀,滿城百姓對此異物議論紛紛。本官唯恐有人藉機造謠生事,吩咐差役注意嚴查妄言之人。

    沒想到此事竟然驚動了汪直,以致引發了其後諸事:以汪直軟禁一名船隊工匠開始,引得船隊的正副統領之間針鋒相對,本官實在不知大明匠戶何時變得如此重要,竟然能讓兩個天子面前的紅人撕破臉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