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軍旅人生

龍騰世紀 修建營房 文 / NIBIRU

    團大閱兵之後,軍裡從團裡面挑選了一部分士兵參加**廣場上的大閱兵去了。因為要求是183至185公分的身高,大部分人沒有被選上。我的老鄉、同學申子博很幸運的被選上了,不過等他回來,我們才知道原來在běijing的訓練更嚴格。

    我們訓練的時候也就是要求站的直,走的正,踢得齊罷了。běijing的訓練則是,站的不單要直,而且要非常直!他們訓練的時候,背上背著一副特製的夾板,想彎一下腰都不可能。

    在他們的領口位置,都給別上了大頭針,緊緊地貼著皮膚。只要你微微的一低頭,立刻就能扎到你。

    太陽下面一站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的,曬暈了被拖到一邊灌藿香正氣水,灌醒了就問你行不行,不行就把你送回來。可誰願意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呢?所以都是醒了就跑回去繼續站著。

    還有的兵,個頭夠了,可就是兩條腿並不緊,怎麼辦?要來夾板,晚上把自己的兩條腿硬生生的給夾起來,不能躺著睡,他就站著靠著牆睡!

    腳面不直,我們在基層到不在乎這個腳面踢出來直不直的,我們只在乎大略的一條線就好了。但是běijing那邊可不是這樣,要求很嚴格。每天穿著軍靴壓腳,那滋味,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我們看到**廣場上威武雄壯的士兵方陣的時候,有誰想過他們為了這次閱兵而付出的巨大的代價?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評論的,也許就是很帥,很威武!很好看,很有氣勢。

    而我們看到的卻不是,我們看到的是不知道又要受多少罪,吃了多大的苦才算留下,然後參加這場規模盛大的世紀閱兵。

    本來說把那次盛事再給再現一下的,結果一看,好麼,網絡這東西是好,到處都是那年的實況視頻。我一看這架勢,得了,咱文筆也不是很好是不?別讓我給寫差了,要想回憶或者沒看過的,直接上網查詢一下99年大閱兵,你能找到完整的閱兵式全程視頻。我就不在這裡獻醜了,咱當了幾年兵,啥玩意兒沒學到,自知之明算是學到了。

    選拔結束了,也就沒我們這些普通士兵什麼事兒了,那麼,該訓練的還是要訓練的。於是我們就開始準備外訓的工作。不過,這時候團裡面給我們下達了一個命令。

    什麼命令?好命令。因為我們炮營的營房還是50年代的大瓦房,已經破的不成樣子了。明年炮營在三界的駐訓任務就徹底結束了,所以要回來住。這破房子不能再湊合了,所以呢,團裡面專門撥了一筆款子,讓我們協同工程隊,給我們蓋小樓住。

    好消息吧?可是這麼多連隊不可能都留下來蓋房子不是?於是我們新來的連長胡志斌同志便主動請纓,放棄三界「舒適」的生活,留下來協助蓋房子。營裡面也很高興這件事,加之我們連是有名的能吃苦能打仗(演習也是打仗嘛!),於是便同意了連長的請纓。

    你問以前的那個連長去哪了?管他去哪?我到連隊的認識的第一個連長雷宏凱,這時候已經是師裡面的參謀了。第二個和我不對付導致我獨自翻越幾座山的那個,我早就忘了他去哪了。第三位連長是安徽的胡志斌,呃,實話說,我和他關係不熟,就記得他總是帶著一臉神秘莫測的笑容(壞笑更能貼切一點)。

    你們知道蓋房子要花多少錢嗎?現在房子都貴的要死,一平方米賣幾千甚至於上萬的都有。那麼讓我來告訴你們四棟三層小樓是多少錢,總計是28萬元人民幣。別不信,這可是我和司務長一起到銀行去取回來的,親手點過的。你們自己算算房地產開發商們賺了你們多少錢吧!

    好像也不能這麼說,畢竟十年的價格還是有浮動的。那麼我就這麼說吧,一棟三層小樓,算三十萬好了。別說我吹牛,三十萬蓋一棟三層的住宅樓還是足足有餘的。你們自己算一平方劃多少錢,你們買的時候又花了多少錢就明白了。(我退役後曾經幹過民建,蓋過幾棟樓)

    不過也許是因為我們是軍隊的原因吧,這事兒也不好說不是?畢竟我們有個軍民合作建設的規定,我想不單單是我們軍隊要按照規定辦事,地方上也是按照規定辦事的,何況我們這裡又是一個超級擁軍的地方?便宜點只收個手工材料費還是很有可能的。

    於是,別的連隊便開赴三界,我們留下來開始整理營地。

    我從來不知道50年代的房子居然有這麼堅固,難以想像前輩們的智慧。那粗大的三角梁,僅僅是人力一個一個的架上去的嗎?這些已經破損的瓦片,只是這樣相互搭著而已,但是卻能完美的遮風擋雨,這一切,讓我這個住在樓房裡面的城市兵感到很驚訝。

    而農村的兄弟對此並不感到好奇,也許他們就是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面長大的原因,他們總是飛速的拆下紅色的瓦片,然後投擲到土地上去。我也試著和他們一樣將瓦片扔到地上,但是很遺憾,這些瓦片扔到地上都摔破了,而他們扔的卻不會破,看來,這也是一種技巧。

    由於營房被拆,我們只能住在炮場上的帳篷裡面。從水塔上望去,破爛的拆了一半的營房,滿地的廢墟,然後還有炮場上的帳篷,炊事班用炊事車做飯冒出的濃煙,簡直就跟災區一樣了。

    由於我們拆下的瓦片什麼的老百姓認為已經沒有太大的用途(主要是不用來蓋房子,但是蓋個豬圈什麼的還能用的上),所以他們就從營區的各個地方跳牆、鑽洞或者從大門溜進來偷拿瓦片、鐵釘或者門窗木料。

    不是我們不想給他們,是上面有規定不能給他們。因為我們還要回收這些材料,能修的修,不能修的完全報廢的就用來當作澡堂的燃料使用。瓦片什麼的用來修建農場的倉庫啦,養殖場的雞捨啦或者連隊的豬圈啦什麼的,還有用的。可以說,勤儉持家還是軍隊一貫的傳統。

    所以,該站哨還是要站哨的,不管白天多累。只是熄燈的時間變得短了,因為電線並沒有架設到帳篷裡。於是我們便發明了手電燈。背包繩一拉,然後將一個手電筒掛在帳篷中間,將光圈調整至最大,多裝幾節電池,就這麼著,一個很明亮的電燈就把帳篷給照亮了。忙碌了一天,我們就圍坐在這燈光下打牌、看書、下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