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七、說服黃忠 文 / 蘭子龍

    「稟主公,俘虜了向朗、伊籍二人,劉表與文聘、蒯良等人逃往江夏而去了。」陳到來報說,「主公,是否率兵追擊?」

    我思忖了一下道:「不必了,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安民心,撫降兵,堅防備。」我立下命令道:「黃嚴將軍聽令,我命你帶你手下部將防備各大城門,一有消息立刻來報。陳到,我令你去安民心,在戰亂中所毀之房屋住宅雇工去修築,並將戰死將士葬了吧。武飛,我令你去收編降兵。」

    「是,謹遵主命。」他們應聲後都去辦自己的事了。

    回到城宮,我對李副將道:「你去把向朗、伊籍帶來。」一會兒,李副將來報:「主公,向朗、伊籍帶到。」

    我馬上上去迎接道:「向朗,伊籍二位先生,子雲已候多時了,來快快就坐。」

    向朗、伊籍二人相互看了看便隨我勉強坐下,我道:「子雲年少輕狂,今特請二位先生來有事請教。不知二位先生可否授教?」

    向朗輕淡地道:「蘭將軍乃有經世之才,行軍作戰可算得上智勇雙全,又為何說起自謙之詞?想畢蘭將軍是在故弄玄虛吧?!」

    「巨達(向朗的字)先生何出此言。不錯論行軍作戰,我是戰勝了劉表,但論治理內政我蘭子雲,又怎比得上二位先生呢?」我道,「蘭子雲自問不才,若有向先生、伊先生相助,那可乃我軍之幸,荊州百姓之福啊!」

    伊籍道:「以蘭將軍之智勇雙全之才,麾下將士可謂是人才汲汲,又何須得我二人呢?」

    我道:「正所謂明主無棄才。我雖不算什麼明主,但這個道理我也是明白,何況我軍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又何來有多呢?」

    伊籍道:「若我二人不允,又如何?」

    我一聽,此乃試我之意?我道:「如若二位先生真不願助我蘭子雲,我又有何話可說?人各有志,我又有何理由免強呢?是走是留請二位先生自便。」說完我已起身yu走。

    「昔日聽說蘭將軍求賢似渴,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如蒙將軍不棄,我向巨達願為將軍效忠。」向朗立即下跪拜行禮道。

    伊籍隨同道:「我伊機柏也不例外。」

    我馬上轉身扶起他二人道:「太好了,得二位先生相助真是太好了。」

    向朗道:「其實我二人早就有意效忠將軍了,只是沒有機會。」

    「先生何出此言。」

    伊籍道:「劉表此人一向優柔寡斷,雖把荊州治理得很好,卻不曾有問鼎中原之意,胸無大志。天下本一家,如今四分五裂,但終有一ri會合為一家,所以劉表必定會為他人所滅。今日蘭將軍來也正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我道:「先生言之有理。不過說到為我效忠是其次的,天下是老百姓的,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天下百姓效力。」

    向朗道:「主公為天下百姓作想,是乃明君也,以後我們二位任憑主公吩咐。」

    「好。來二位先生請坐。」我道,「不過子雲年少讀書甚少,他日還得請教兩位。對了,二位先生能否說服黃忠此人。」

    向朗道:「自從我得知此人以來,此人對主忠心耿耿,真不愧是黃忠。要說服他,我看還是主公親自去,說他曉以大義方能說服他。」

    「好,我便親自去。」我起身道:「巨達,我令你為太樂令,機伯,我令你為太倉令,從今以後多為百姓做事。」

    「是,主公。」

    「李副將,你帶二位大人下去休息吧。」我吩咐道。

    要得一員大將,而且是一猛將,並非易事,更何況要他對你誓死效忠更是難辦。兩位護衛隨我來到黃忠面前,我半揮手示意兵士給黃忠鬆綁。

    黃忠不知何意,心想上次在夜裡伏擊卻被故意釋放,這次又不聞不問就為自己鬆綁,不知對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我見黃忠花白鬍鬚上裡的嘴緊閉,沒有出聲。我道:「黃老將軍受委屈了,今日我來之意想必將軍也是有所知的了。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將軍也不是不知吧。」

    黃忠道:「敢問蘭將軍,忠烈之士又怎可事二主呢?」

    「忠烈之士!早知將軍乃忠心效主,不過我想問問將軍效忠的是何人?」我問。

    黃忠道:「劉表乃我主,當然是忠於主公劉表了。」

    「那敢問將軍之主劉表忠於何人?」我又問。

    黃忠吱吱唔唔:「這這?」

    「我來替你答吧。」我道:「如果劉表效忠的是當今皇上,又何遲遲不發兵中原救皇上?光憑這一點他就有罪。如果劉表效忠的不是當今皇上,他又效忠何人?恐怕是他自己吧。將以曉以大義才知是非功過,方能知明主而效之。」

    黃忠大笑道:「敢問蘭將軍效忠的又是何人?莫非是當今皇上?」

    我見黃忠上鉤了,便道:「我效忠的不是皇上,而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並非某一個人的天下。為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再受戰亂之苦。」

    黃忠道:「既然如此,蘭將軍為何還要妄動干戈率兵來患?弄得死傷無數。」

    我道:「將軍此言差詫矣。試問天下誰屬?天下本一家,久分必合。今日我不來取江陵、襄陽,他日曹操、孫策也必定來取襄陽。曹操,虛為丞相,實為漢賊也。天下豈能歸他?」

    黃忠沒有作聲,只是在想,此人雖年紀輕輕,但卻非同一般。隨後大聲笑道:「蘭將軍說這麼多,費心費力,無非是想讓我黃忠投效於你。我才不會上你的當呢?」

    這人真是頑固不化,給他說這麼多也不明白,真是把我氣死了。我強顏裝歡道:「將軍昨夜沒有合眼想必是累了,還是多作休息吧,子雲就不打擾了。」轉身對兵士說:「黃老將軍累了,你們要好好看著將軍,不得有人來打擾將軍休息。」說完就氣呼呼地走了。

    黃忠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想著蘭子雲所說之話。

    次日,我帶兩護衛兵士又到黃忠之所。一見黃忠,我道:「黃老將軍昨晚睡得可好?」

    黃忠看了看我一眼,心想此人知我昨晚睡得不好,所以才有此一問。故黃忠道:「多謝蘭將軍體諒。黃某睡得可好啦。」

    我心想還能猜到此意,我道:「老將軍老當益壯,看來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看來真是為百姓做個很多事。」

    黃忠心想:明知我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卻又說這翻話來激我,也不知我是老人家,受不得氣的。

    我見黃忠沒有吱聲,只是臉色大變。我道:「將軍請息怒,我只是想讓將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話何解?」黃忠又上鉤了。

    我道:「『戰國策』裡曾說,一個國家的存亡取決於君主之憂患與安樂。憂,為國民而憂,為面臨敵國之強盛而憂,有此憂就為消此憂而使國力強盛,不被他國所欺;相反,樂,樂於酒色財氣之中,成天樂在其中,不知何為患,自然滅國之災也近在咫尺。劉表劉荊州雖不至於樂在酒色財氣之中,但他也沒有為亡國之早憂。作為一國之君,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黃忠聽了之後,道:「昔日只知蘭將軍有行軍作戰之才,沒想到將軍的治國安民之才也是叫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黃某雖活五十餘載,卻從未曾聽過有如此翻見解,也未曾為老百姓做個什麼實事。今蒙受將軍賞識,我黃忠願把這條老命交與將軍,從今以後唯將軍馬首是瞻。」黃忠說完馬上跪拜而下。

    我上前雙手扶住黃忠道:「黃老將軍請起,得將軍相助實乃我軍之幸,百姓之福啊。」說著我眼裡迸出了高興的淚花。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