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建三國

龍騰世紀 八、桂陽堅守 文 / 蘭子龍

    卻說我從長安出兵,至江陵,得知荊南形勢。趙雲對我道:「殿下,依我觀之,急發兵去救荊南,不若向東去,至烏林,夜渡江水,攻取江夏。」

    我道:「子龍之意,乃是圍魏救趙之計?」

    趙雲道:「子龍正是此意。江夏、柴桑乃是東吳防線之城,如若我軍取得此二城,今後東吳yu來犯我大蜀,必長途跋涉,是乃難上加難矣。」

    我聽後,點了點頭,道:「好,就依子龍之言向烏林進軍。」

    此夜,我軍趁夜色連夜渡江,直逼至江夏。江夏見一軍從江上而來,始料不及,防不勝防,江夏守將凌cāo傳令堅守。我軍一時難以攻下,趙雲對我道:「殿下,依我觀之,此江夏易守難攻,一時半刻難於取下,不若讓屬下領一軍,繞過江夏攻取柴桑,斷其後援,守之柴桑,可滅我蜀境之內的敵軍。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我道:「好,子龍我就點兵十萬與你,速戰速決,盡快取下柴桑。」

    趙雲軍一路猛攻,勇不可擋,勢如破竹,一舉之下破武昌,直逼柴桑而來。柴桑守將董襲、馬忠、潘璋聞訊上城樓督戰,見城下一人,白袍銀盔,白馬銀槍,前來叫戰,道:「城上何許人也?能與我常山趙子龍一決高下否?」

    潘璋披掛上馬,出來迎戰道:「就讓我潘璋來領教閣下的高招。」說完奔馬而來,趙雲橫槍縱馬而上,僅一槍將其挑刺,槍從胸入,至背而出;趙雲回收銀槍,其隨槍出而墜地而死。董襲、馬忠一見大驚,皆不敢出戰,立飛馬報向吳郡吳王孫策,向其告急。

    話說周瑜屯兵長沙城外,得兵報甘寧夜出長沙城,至漢壽領兵相助黃嚴奪回湘潭、湘鄉二郡,yu發兵攻取長沙,又得報江夏告急。周瑜心中自生鬱悶,是回江夏援救好呢?還是力取進攻長沙好?周瑜自在營賬之中,來回徘徊著,一時難下決定,可是不快下決定,恐江夏失陷,柴桑亦危及矣。

    正此時朱然入,道:「都督在思索何事?為何久不發兵回救江夏郡?」

    周瑜道:「為何定要回救江夏?為何又不可攻取長沙呢?長沙已被困久矣,糧草不足,況且又無甘寧駐守,為何又不可取之呢?」

    朱然道:「都督可知當務之急否?蜀軍已入我東吳境內,恐江夏、柴桑皆難守矣,就算都督得此長沙城,可我軍乃一孤城,何來援軍?」

    周瑜自言自語小聲道:「為何曹操還不出兵攻蜀?」

    朱然一聽,不明其意道:「大都督你說什麼呢?」

    「沒什麼?哦,沒什麼?」周瑜回過神來,道:「對了,方才朱將軍所言極是。其實我早已如此想過,只不過此次進軍蜀軍卻未得半座城池。」

    朱然道:「不是還有呂蒙將軍與賀齊將軍兩路軍乎?據呂將軍使人回報,呂將軍已取得零陵、衡陽、末陽等郡,依我觀之,以呂將軍與賀將軍兩路軍聯手,定可取得桂陽、臨賀等郡,至時我軍已得荊南一半矣。」

    周瑜點頭道:「將軍所言甚是。那依將軍之見,此回是直向江夏救援,還是從安城至建昌,回柴桑,再向江夏相援呢?」

    朱然道:「自我軍一旦撤軍,安城、攸縣、廬陵自然難過,均被蜀軍奪去,此去巴陵向江夏,恐遭蜀軍前後軍夾攻,不若自此回建昌,到柴桑再作決定。」

    周瑜道:「嗯,就依將軍之言,你立傳令下去,立刻起程回兵建昌。」

    朱然道:「是,我立刻去。」於是周瑜撤兵從安城向建昌、柴桑退軍。

    一ri,呂蒙使人與賀齊軍傳訊,相約兩軍一齊進攻桂陽,賀齊率兵與呂蒙軍會師於桂陽北十里,兩路軍二十萬向桂陽逼近而來。此訊傳入桂陽城中,文聘、霍峻、劉巴等人一同商議對策。

    霍峻道:「文聘將軍,依你之見,應當如何應之?」

    文聘道:「唯今之計,仍只好堅持堅守。如若出城相對戰,我軍兵力難與之抗衡。」

    劉巴道:「仲業言之有理。不若先使人前去南海、蒼梧、臨賀引來救兵,以解燃眉之急,二位將軍意下如何?」

    文聘道:「南海有兵需要以防患於未然,而蒼梧、臨賀皆乃小城,兵數不過萬,區區小數之兵,怎能敵吳軍萬眾。如若桂陽果真守不住,其如此兵來救亦是枉然。」

    霍峻道:「文將軍所言甚是。如若以我桂陽八、九萬兵力也未能將桂陽堅守住,那恐怕已是城破不可守之時矣。不過昔日我桂陽之糧草皆來源於零陵,如今桂陽兵又多加兵力,恐糧草殆盡,軍心渙散。」

    文聘道:「就算糧草盡也要堅守到底,那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誓死方休。我大蜀江山豈能輕易被吳狗所佔乎?」

    霍峻道:「文將軍說得對,我等定全力抗敵。」

    正此時,有兵來報道:「稟文將軍、霍將軍,呂蒙、賀齊二軍圍城而上,正叫戰於城外。」

    文聘道:「立刻傳令下去,堅持堅守。」兵領命退去。

    文聘、霍峻立來城門上城樓督戰。吳軍雖兵有二十餘萬,但亦莫敢輕易攻城,是乃守城易,攻城難啊。只在城下狂叫,可文聘就是叫兵堅守,不出城迎戰。

    東吳賀齊叫戰道:「文聘,昔日你斬殺我軍大將呂岱將軍,今日為何不敢出城來戰,如此膽小之輩如何稱之『金槍王』呢?」

    文聘道:「今日非彼ri,今非昔比,帶兵之將要學會見機行事,因形勢而定,如果冒冒然然而出戰,豈能稱之大將,能為我大蜀百姓謀福呢?你這等吳狗便不會,只有你這等吳狗才會出爾反爾,過河拆橋,你此等狗只會在此汪汪直叫之外,卻不會天下百姓思慮,你等可知戰亂傷我多少百姓乎?」

    賀齊道:「我大王yu得天下,豈能姑息如此小民?」

    文聘大笑,對吳軍道:「城下之兵,城下之將,你等誰人不是百姓所養?百姓不耕田種莊稼,你等吃什麼?喝西北風乎?難道你等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乎?不惜百姓?哼,簡直可笑。吃水也不忘挖井人,不要忘了,你等是吃什麼長大的?你等是人乎?不是,是狗,吳狗,只會搖尾乞憐,喚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狗!」

    賀齊無言以對,吳軍兵士不再叫嚷,皆息氣似焉了一樣,無精打采,呂蒙見此立傳令退兵回營。

    霍峻稱讚文聘道:「文將軍罵得好,罵得妙,光憑三寸不爛之舌,竟可退敵軍。如此一來打消了敵軍士氣必不會再輕易攻城矣。」

    文聘笑道:「霍將軍太過於誇獎了。其實此翻道理皆乃殿下所授,想昔日與殿下一起進軍巴蜀,定兩川,耳聞目染,也略有所得,殿下之口才、才學才是更讓人為之稱讚的呢!」

    霍峻道:「文將軍尚還有幸在殿下身邊耳聞目睹的學習,而我卻未能有幸與殿下多相處時日,昔日殿下在荊州時,殿下對我等如兄弟」

    文聘道:「霍將軍,其實殿下昔日也常提及將軍,說將軍治理桂陽有方,托將軍於桂陽郡大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者們加油投票啊,支持支持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