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娘子,輕點

《》章 節目錄 七十九章 新消息 文 / 一葉無花

    對蒲黃來說,力氣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其他,種地這一技能,她也就在山谷那稍稍摸索了一些,那時還死了不少的苗子,前身的記憶,對自己似乎沒什麼幫助,真是麻煩。

    蒲黃心裡嘀咕著,卻利索地將所有的菜秧子拿出來,在已經弄平整的壟上整出間距適合的淺坑,拿了秧苗,小心地種下,同時一心二用地跟洪浩安說話。

    「你說,我們請人在屋子旁挖個水井如何,要澆水也方便。」

    「這倒成,不過得讓風水先生再過來一躺,怕有衝撞。」洪浩安點點頭,如果屋子旁邊有水井,他能幫忙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先生應當還記得我們這,你看看誰有空,讓他幫忙遞個話。」那風水先生可不是本村的,跑那麼遠,還不如看有經過的人順道問兩句。

    「我這兩日問問。」洪浩安點頭,也沒去想這挖水井需要多少銀子,至於水井挖好後,會有多少人來取水,這是否要有利益的牽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行,你回去罷,讓文琳別玩地龍了。」蒲黃點點頭,沒一會就將所有的菜秧子種下,才一壟半,算算有三四十棵,數量還是太少了,看來得去看看山谷裡的秧苗有多少移植的,地瓜和土豆都種一些,雖說季節晚了,但總比沒有好。

    接連幾天,蒲黃都努力地將所有她看上的植物往菜園子裡搬,又是蓋蕨草防曬又是挑水的,忙得不亦樂乎。洪浩安也沒閒著,很快就從風水先生那得了消息,只要水井不在屋前,離豬圈雞棚什麼的足夠遠就成。

    兩人得了消息,又開始打聽起挖井的人來,做一行餬口的行蹤不定,這時定下了,並不如蒲黃想的馬上要動土,也得人家有時間才行。

    因為這些事,洪浩安是通過洪家平去打聽的,畢竟他經常外出給人做工,知道的消息多,所以許氏很快就知道了,她並不贊成洪浩安他們挖水井。他們自己出銀子,其他人也用,這利益該如何算,如果不給用,與鄰居矛盾大了,那日子也不會太好過,這滋味她自己受過,就不過洪浩安他們也去承受。

    蒲黃並不喜歡和許氏談論一些事情,直接將這些都推給了洪浩安,她午後菜地折騰得差不多了,開始以那個毒物峽谷為中心,慢慢地朝周圍探索去,尋找著能帶來銀子的東西。

    受以前以及各種電視劇的影響,人參是很值錢的,似乎在古代遍地都是,而實際上呢,找到的都是些普通的蘑菇木耳,連靈芝的影子都瞧不見,還人參呢。

    雖說人參的品種很多,不只東北才有,但這是不是產地也不知道,她完全抱著撞運氣的心態的。不過一路找來,倒是捉到了不少的蜈蚣蠍子,還有蛇蛻,這些可都是好東西,炮製一下就可以賣錢了。

    不過山上的野果子倒是挺多的,至少她見到了不少的野柿子,還帶著青色的皮,等成熟還得好一段時間,不過做成柿餅,很甜,應該能掙到一筆。

    現在,她看到什麼東西,首先想到的都是賣錢賣錢,這黃白之物,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段時間來,蒲黃可是將這碧湖縣的情況摸得差不多,更別說整個春城了,真正種水果的並不多,多集中在春城附近,畢竟是中心城市,經濟好消費能力高。

    因此,碧湖縣賣水果的都是零散的,大多是山中摘來或少量自己種的,像蕭金亮那般買山大面積種植山楂樹可是很少見的,而且人家也不是賣水果而是賣加工品。

    圍繞著那幾棵柿子樹轉了兩圈,蒲黃放棄了移植回去的打算,轉而將注意力放在周圍的未長成的小樹,想著這裡反正是公家的,也沒人來,就想著料理下這些柿子樹,也是一筆很不錯的收入。

    記下地點,蒲黃在腦海中模擬了個小地圖,那些有野生果樹生長的地方都被她標出小點,以線連接,形成一幅粗糙而凌亂的圖畫,好在她的方向感很好,否則還真是麻煩。

    回去的路上,蒲黃手上又提著兩隻野雞,因著種的菜還不能吃,都是些南瓜冬瓜什的,都很膩了,因而她時不時地抓一些野雞回去調節口味,加上關氏送來的芥菜乾一起燉,還是很美味的。

    想著家裡收集的那一大包曬乾的雞內金,估計有兩三百克了,能賣上點價錢,兔子皮則全都低價轉給了柳獵戶,畢竟人家有手藝也有門路,自己完全沒必要跟人家去爭。

    路過那片松樹林的時候,蒲黃還停下來看了看樹上的松果,這個品種的松樹的松子是可以吃的,與其他的品種的松樹相比又高大許多且多產,而且這麼一大片,到時能整出不少呢,冬天沒事做的時候,圍著個火盆子,磕把松子花生,多愜意啊!

    蒲黃的日子過得很規律,家裡,菜地、山上三個地方地轉,鎮上也沒去,可以說是一心只做活,兩耳不聞身外事。即使住在同一片區域,對於老宅那邊發生的事,卻是一點都不清楚的。

    在死了十幾棵菜秧子後,那些不到巴掌長的菜苗就顫巍巍地立著了,紮下根後,菜苗是一天一個樣,轉眼,距離搬家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那群小雞一隻都沒少,在將母雞還回去後,就開始折騰起菜地來,不得已,蒲黃值得將它們都關到了空著的雞棚裡,晚上的時候才抓回屋裡放著。

    天已經開始有些冷,蒲黃又開始糾結起來,這裡的冬天不下雪,但是會下霜結冰,還是很冷的,因此棉衣是必備的,她之前就見到隔壁的王氏在給她兒子做棉衣了。她自己是不怕冷,但是洪浩安需要啊,得花時間去學習,好忙好忙。

    心裡嘀咕著,蒲黃繼續風風火火地坐著事,現在家裡的事很多洪浩安都能做了,比如喂小雞,比如拿著小鋤頭在菜地裡除除草,對他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多曬曬太陽,整個人變黑了不少,顯得健康許多。

    蒲黃才不管這些,她將山谷附近的那從野生葛根給挖了出來,足足有三百多斤,又不敢一次性都搬回去,只得來回好幾次。葛籐可以做葛麻,而葛葉漚了肥更是很好的肥料。

    見到蒲黃挖了那麼多的葛根回來,洪浩安都要驚呆了,他實在想不出山上哪個地方會長著這般茂盛的葛根,就是村裡靜心伺候的,也沒這般多。

    還沒等兩夫妻想好怎麼處理這事,九月九重陽就到了,登高望遠,插茱萸飲菊酒,這簡直是村裡的一盛大活動,幾乎家家戶戶都去爬山了,整座青牛山熱鬧得很,漫山遍野的都是人,有走得遠點的,還與鄰村的碰上了。

    洪浩安與蒲黃並沒有去山上,人太多了,沒意思,有這功夫上山看人,還不如在家裡好好休息,吃頓好的。昨日洪家平送了一小桶的河蟹過來,個頭大概只有半個手掌大,吃起來沒多少肉,不過有時就是吃個氛圍而已。

    蒲黃並不怎會做飯菜,聽人說菊花蟹菊花蟹,就將清洗乾淨的河蟹,加上一把切片的生薑以及未開的菊花骨朵,就這般大火燒開來。

    洪浩安沒想到蒲黃是這般煮的,好在沒煮太久,蟹黃沒怎流掉,溫了一壺黃酒,又炒了兩盤菜,兩人就面對面地吃起來,速度不快,不時地交流著,洪浩安說著他對香料的發現,蒲黃則說著山上的趣事,不時嬉笑幾句。

    不過鑒於上次洪浩安的醉酒事件,蒲黃就嚴格控制著,就怕他一喝多了發酒瘋,到那時苦的可是自己。

    好在洪浩安也不是那貪杯的人,只喝了兩小盞就停了,專心地對付起那盆螃蟹來,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類帶殼的東西。對於他的這個喜好,蒲黃原本是沒發現的,不過上次她撿了不少的田螺回來,加酸菜爆炒了,那時他的眼睛就非常的亮。

    如此幾次,蒲黃就將他的喜好摸得差不多了,很多時候,兩人還是互補的,比如她嫌帶殼的食物麻煩,連帶著就不喜歡吃了。正想著,一小堆剝好的蟹肉就放到了她的碗裡。

    「娘子,你的手藝真好,我看你都沒怎吃,嘗嘗看?」洪浩安很是期待地看著蒲黃,兩眼亮晶晶的。

    有人幫忙剝殼,蒲黃又怎會拒絕,毫不客氣地夾了一筷子,她的手藝一般,這螃蟹還帶著河腥味呢,若是酒足夠,完全可以泡一泡再去蒸的,味道應該會更好才對,只可惜,那是只有富人才能敗家得起來,窮人傷不起啊!

    小兩口,就這樣一人剝一人吃的,度過了一個下午,氣氛很是和諧,在別人的嚴重,完全是一堆恩恩愛愛的小夫妻模樣。

    傍晚的時候,關氏就過來了,帶了一些菊花做的糕點,她似乎知道洪浩安和蒲黃沒去爬山的事情,也不責怪,總有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去的。

    只不過,關氏帶過來的消息,讓洪浩安他們維持了一天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沒了。

    而蒲黃對關氏說的話則有些一頭霧水的,畢竟對洪家人不熟悉,不過看洪浩安的情緒變化,就知道關氏口中說著的這個人,對他的影響不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