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火明末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視察與安排 文 / 周天師

    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崇禎三年三月二十日起,周世龍便讓葉黑領著那隊『尖刀大隊』隨行,另外,黃宏發也被要求帶領著他原本的部下隨行。至於趙陽、張天波、三人,則領著屬於他們的幾隊戰兵留守福山屯。福山屯內,副千戶金大成、郭天福兩人帶頭,兩員鎮撫,數名百戶官等人隨行,冒著嚴寒,引領周世龍接連巡視了屬下各屯。

    福山千戶所下轄數十個屯所,其中有高瞳、張格莊、回裡、門等屯所,名目眾多。

    上官視察,下面的人自然拼了命的巴結,都希望在上官面前表現出好的一面,以此獲得升賞的機會。不過周世龍對於這些,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呵斥,但也沒有欣然接受,只神色淡然以對。

    且不提各屯長軍官們的努力巴結,依周世龍看到的情況,各屯堡情況都非常糟糕,屯田拋荒,耕牛瘦弱,屯內屯戶大量逃亡,青壯越少。看到這些情況,周世龍想不皺眉頭都不行。

    三月二十二日,周世龍領著一行人馬來到了張格莊屯內,張格莊屯管隊官張正偉與貼隊官錢逸雲恭恭敬敬地迎接了周世龍一行人進去。

    這張格莊地勢重要,位於奇山千戶所、棲霞與登州衛的隘口要道上,屯築於山坡上,西北邊是內夾河,地勢險要。整個屯周長一里零二百六十步,不包磚,設管隊官領軍五十人防戍,所轄墩台四座。

    對於這個,周世龍沒覺得什麼,倒是那內夾河卻是讓他吃了一驚,因為『內夾河』只是俗稱,正統的稱呼卻是『清洋河』。這個名字,他有點印象,好像後世的天朝電視台就播放了一則廣告,什麼清洋河酒之類的。

    這讓他有些啼笑皆非的感慨!

    屯內只有一條大街,幾條小巷,住有軍戶幾十戶,或許是張格莊附近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除少量河谷平原外,均屬丘陵地。主要山峰有小天、玉黃頂、尖頂、蓬頂、花頂,三岔頂等。最高峰塔頂,海拔耕地較少的原因,這屯所裡面的軍戶比高瞳、回裡等地的軍戶都窮。

    那所謂大街也只是一條寬一些的泥土路罷了,到處坑坑窪窪,街的兩邊多是一些土屋,茅屋之類的破爛建築,路上走的也多是衣衫襤褸,凍得全身哆嗦的男人女人。屯內店舖只有兩家,賣些糧米雜貨之類的商品。

    而屯內最好的建築就是那百戶官廳了,張正偉和錢逸雲最後也沒能拿出什麼好東西來招待,最後還是殺了屯內唯一的一口豬來招呼這些從福山屯來的大人物們。

    對二人的恭敬與馬屁,特別是貼隊官錢逸雲如花的笑容,金大成、郭天福等人都是有些皺眉,但周世龍沒有多加理會,他只是問張正偉道:「張大人,聽聞這張格莊附近有多產片石?不知可有鐵礦?」

    後世的張格莊鎮是煙台市福山區出名的櫻桃與大棗之鄉,境內水資源也算豐富。不過這些經濟作物並不是周世龍首要關注的內容,周世龍他現在最關心的還是境內能打制兵器盔甲的鐵礦。

    張正偉沉吟道:「是有很多個,而且露天都可以采剝。不過都是些大理石巖礦,至於有沒有鐵光,卑職也是不甚清楚。這些地方平時也只有一些鄉民到那處挖些礦石使用,泛人問津!」

    大理石巖礦,礦石中氧化鈣的含量高,最適合用來生產水泥。

    聽了張正偉的話,周世龍雖然有些可惜,但心情還是有些高興的,他跟著說道:「你帶我過去看看!」

    水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可是一大金礦,以後的發展也要全部靠他了。一念及此,周世龍非常振奮,暗暗謀劃起了未來的路子。

    而從附近的礦石區回來,周世龍心情更是愉快,依隨行各人的估計,附近的大理石巖礦儲量近起碼不下萬萬噸,用上一兩百年都是用不完。而且其中雖然的岩石含鐵量較少,但積少成多之下,數量還是客觀的。

    這些曠世開採之後,完全能夠滿足周世龍的需求。

    另外,由於大多數都是露天礦,開採也比較方便,周世龍相信,只要調派人手,加上錢糧充足,還是可以大量冶煉鋼鐵的。

    事後心情愉快的他,還在張正偉等人的陪同下,遊覽了張格莊附近的清洋河、泉水群和千年古寺山合山盧寺。這些地方無一不是風景秀麗之地,一片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而在張格莊和清洋河中間,周世龍卻是發現了這塊地方真是塊好地方,四周圍繞,中間凹陷,正適合修建一個大型水庫。

    而這個水庫的建成,不僅有利於整個福山千戶所,另外的,還可以往周邊輻射出去,甚至於奇山千戶所也在他的籠罩範圍。地利之佳,堪稱絕筆。

    「這不僅是功在千秋的利民好事,說不準以後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呢。」周世龍心下頗喜。

    經過這些天巡察福山屯及張格莊各地,周世龍估計,境內有四、五萬畝可供耕種的田地荒地,而且這是一塊完全由自己作主的土地。

    站在高坡之上,看著坡下和遠方秀美的景色,周世龍心中豪情湧起,自己能從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升到現在的千總位置,同樣也可以將整個福山千戶所治理好,取得自己在世間的立足之地。

    算算明年八月下,皇太極就要兵圍大凌河成內的祖大壽,孔有德也將在那個時間起兵叛亂,肆虐整個山東一地,時間緊迫啊!

    而且在後世他有聽聞,孔有德叛亂之後,整個山東一地的局面糜爛不堪,盜賊橫行,徹底的廢了,都有了鬼蜮的稱謂了。

    不過無論是流寇還是胡虜,周世龍都從心底厭惡之,從內心深處看不起他們!自己無論走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不會考慮從賊降虜的念頭,兵臨城下,大不了轟轟烈烈戰死便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身為穿越者,豈可甘心認命?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直在拚命,從一文不名的小兵,一直拼到現在的千總,掌印千戶之職,都是靠自己拚命出來的,就算到最後一刻,周世龍也不會放棄。

    周世龍有著天大的雄心,看穿歷史大勢的眼睛和數百年的見識。他打算在明年孔有德叛亂來臨之前,編練出一隻千人的強軍,錢糧不夠,就去搶,就自己埋頭大力發展!眼下大明差不多到了亂世的時候,匪賊滿地。

    就說山東一地,也是盜賊橫行,白蓮教一些邪教也不時的興風作雨。殺了他們,一可安民,二可養軍,如果他們不死,就輪到自己死了。

    看著對面福山屯的方向,周世龍雙眼微瞇,重重的呼了口氣,跺了跺腳,自己的未來,就從這裡開始。

    有這個雄心壯志,在明年下編練出一千餘人的強軍。不心時間緊迫,周世龍也只能仔細籌謀,選取最容易編練的兵種來練。

    冷兵器時代,靠的是勇氣和自身的武力。

    熱兵器時代,靠的是勇氣和紀律。

    兩者都注重勇氣,但比之冷兵器,熱兵器卻是較少依賴於士兵的身體力量,因此訓練後要見成效也是最快的。

    而在周世龍的計劃中,這些兵種還必須是流水線似,能大批量生產,廉價的,能經得起消耗的士兵,到時用數量堆死一切自己的對手。但就他這樣算來算去,最後似乎只有長槍兵與火統手,還有再加上一些適量的炮兵與騎兵才能行得通。

    火銃手練一個月便可上戰場作戰,只要練充足,一年時間就可以成為神槍手。雖然有著花費巨大以及技術性的問題,但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地盤,有了大本營,這些問題已經可以逐步就地解決了。而且這個時候從無到有的發展,積蓄,到發展壯大之時,就是一種深厚的積蓄,能夠厚積薄發,一飛沖天

    譬如火器製作問題這類技術性的問題,這些從現在開始進步,從現在開始培養這類的人才,然後逐步形成一整套的流水線作業方式,獲得大量的技術性人才。這些是最最基礎的東西,不能晚了。

    而這個時候,除了發展火銃手,同樣也要大力發展長槍兵,因為畢竟還是要作戰的,火銃手一時半會也形成不了對這個時代戰爭的壓倒性優勢。另外,長槍兵同樣是練上三個月就可上戰場,一年下來也可以成為精銳的士兵。

    別看攻打建昌行營之時是騎兵建功的,但其實依舊是長槍顯威。不是這些騎兵馬下的時候將「刺」的槍術練到了神經反射的地步,如何能血戰韃子兵,並獲得巨大的勝利?

    而培養一個合格的弓箭手,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對士兵的身高臂長也有極嚴格的要求,加上弓箭器械昂貴,這成本真是太高了。

    另外,周世龍之前也問過了孫元化,討論過關於火器的問題。其實火銃的花費大部分花費在了槍身這一塊,子彈倒是非常容易製作的。就像製造鉛彈,完全比製造箭支容易多了。只要士兵們在野營的時候點起篝火,拿出一個鐵杯融化鉛塊,用子彈鉗鉗出,放進水裡冷卻。這樣之後,一個鉛彈就算是作好了。

    如果有模具的話,更可以大批量的鑄造鉛彈了,是真正的流水線作業。

    其實這個時代,火槍技術遠不成熟,冷熱兵器混合才是王道。如果手上有大批量合格的弓箭手,還是可以在戰場中佔據優勢的。十七世紀後世,鄭成功的弓箭手們就以嫻熟的箭術就曾經讓荷蘭的來復槍手黯然失色。

    弓箭手周世龍排出了,在以後的軍種中取消了。另外還有刀盾手,練難度也是極大,一個合格的刀盾手也需要練長達一年的時間,比長槍手與火槍手慢太多了,還是取消。

    當然,如果軍中只有火槍手與長矛兵,這構成還是很有弊端的。

    這個時代火槍有種種缺陷,臨敵的心理壓力下,繁雜的火器操作容易造成失誤,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不過任何事情總是有利有弊,只要利大於弊,就值得去做!而且即便是冷兵器的戰鬥,勇氣依然是最主要的。戰爭,畢竟是人類和人類相互之間搏鬥,不是武器在搏鬥。

    大明朝的流水線生產士兵,就從自己這裡開始,周世龍心中豪情萬丈!

    崇禎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從張格莊回來後,周世龍立時在官廳議事大堂內招集屯內一干軍官商議事務。

    「金大人,從今日起,你便負責屯內的營操和屯田事務!」

    周世龍正色對坐在下左旁的金大成鄭重說道。

    經過這些天的觀察,周世龍發現金大成對屯內諸事還是一片公心的,雖然能力有些欠缺,也對他這個正千戶不太感冒,但這些都是小事,只要是可以做事的,周世龍還是能忍下這些雞毛蒜皮的,因此是繼續委以了他重任。

    金大成進來之後就是一副沉默的樣子,因為周世龍這一番巡視,千戶所內的一切事情都是糟糕透了,他以為周世龍肯定會訓斥他,甚至於把他罷黜了。但這時聽了王斗的話,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金大成他呆了一呆,隨後顫抖地站了起來,渾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老邁的身體深深地拜了下來,哽咽道:「下官領命,千戶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會盡忠盡職,將大人吩咐的事情辦好!」

    這一瞬,原本對於周世龍這個搶了他夢寐以求的正千戶官職的上官有些怨懟之心的金大成,徹底的對周世龍改觀了,默默的接受了這份失落的事實。

    看他激動的樣子,周世龍能體會他的心情,做了萬年的老二,又被他這個空降上官壓著,能被自己賞識他,不計前嫌繼續任用他,心情能不激動麼?

    周世龍溫和了聲音道:「金大人不必如此,論輩分,你算是我的父輩大伯,在衛所之內經驗又是豐富,本官受命以來,日夜思量戰兢,惟恐誤了守備宋大人的任用。以後屯內諸事,還要金大人多多指教!」

    周世龍這下是肺腑之言了,意誠懇切。金大成心中暗歎了口氣,頓時就把以往的一些心思壓了下去,神色間更是感激。他又深深地作了一個揖,然後坐了下來,原本有了一絲光亮的雙目恢復了銳利,坐在椅上,頗有顧盼自雄的味道。

    此後金大成的生活充實起來,他精神抖擻的,老遠各人就可以聽到他哄亮喝斥的聲音,全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煥出了第二春。他已經老了,再爭下去已經沒了意義,而周世龍正當年輕,又有巡撫大人做後盾,金大成心下明白,周世龍前程遠大,自己還是抱抱這粗腿。

    對於金大成的繼續任用,而且因為是名正言順,事實上算是升任,在場眾人眼中都是露出羨慕嫉妒又失望的神情。金大成兼理舜堡屯田諸事,他們沒希望了。郭天福更甚,眼神裡另有些暗淡,沒了生氣。

    不過面上,他們還是滿面笑容地向金大成賀喜,金大成望著這一應同僚,也是喜笑顏弄地接受了眾人的賀喜。

    周世龍跟著道:「此外,副千戶郭大人除了管理屯中民事律法諸事之外,兼任軍中軍紀諸事。餘者各將各司其職!」

    郭天福一愣,原本以為沒他什麼事了,誰知不僅原官還在,更是兼上了軍中軍紀。這一下,郭天福是百感交集,起身深深的拜了下去,應了一聲「下官領命。」

    其餘沒有被點到名的,一律不變動,眾人都是轟然應諾。

    周世龍微微一笑,沉吟了半晌後道:「從明日起,屯內便要組織軍士開墾田地,操練軍務!」

    他對令吏胡大昌道:「胡先生,你明日便領著屯內幾個書吏。按戶統計堡內青壯男子,將所有十六歲以上至四十歲以下的青壯男子盡數統計上來!」

    胡大昌坐在右邊上,臉上一直帶著微笑,頗有儒雅文吏的樣子,此時他含笑起身,拱手道:「學生領命,幾日後,便會將文冊呈於大人案上。」

    周世龍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人說吏滑如油,不過至少表面上,這胡大昌還是很擁護自己的。

    接著,周世龍又頒布了幾條命令下去,指揮若定,氣定神閒。

    而看周世龍辦事井井有條的樣子,場中各人都是露出驚訝的神情,這個周世龍,果然有兩把刷子。先前各人看他只是巡視各地,絲毫沒有動作的樣子,現在這一動,卻是雷厲風行,自有一股威勢。

    在周世龍的盤算中,除了原先的部隊受自己獨立指揮外,以後福山千戶所的屯田事務盡數交給金大成,自己從旁點撥即可。

    不過在這之外,他計劃接下來便裁撤所有軍官們的家丁。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是我們唯一的域名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