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火明末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復槍成了! 文 / 周天師

    第一百五十五章來復槍成了!

    福山千戶所之前的兵器打造,一直都是各個屯所之內的匠戶在忙碌,不管是福山屯也好、高瞳屯、張格莊屯也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匠戶。不過壓搾的厲害,這些匠戶們也是偷工減料,懶惰的很,打製出來的兵器十件中有一件合格已經是頂天了。

    周世龍入主福山千戶所之後,除了在福山屯成立了福山製造局,把福山屯之內的匠戶們統一調度,依照技術的不同程度安排進了福山製造局之外,之後陸陸續續的將旗下各屯的匠戶都搬到了福山屯來,統一管理。

    到了這個八月底的時候,諸如高瞳、張格莊這些屯所之內的兵器局已經全部撤銷,可以說周世龍已經把製造兵器的權利抓在了手上。以後在這些屯所之內,除了他派去的治安巡邏隊手上有武器之外,其餘的軍戶都是不得擁有武器的,也不容易弄到武器,這大大消除了大規模動亂以及夥同外賊叛亂的危險。

    福山製造局之內,原有福山屯的全部匠戶一百戶,工匠七十餘人,父親和兒子、哥哥和弟弟一同都在作坊之內的情況那是普遍的很。後來隨著各屯之內的匠戶們陸續遷來,從招來的流民之中又招來了一些工匠,工匠的數量是日漸增多。到最後算起來,加上工匠、周世龍之後又調撥進去的一批學徒、以及一些負責打雜的普通軍戶,整個福山製造局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四百餘人,接近規模算是非常之大了。

    其中,工匠一百二十名,每位工匠帶學徒兩名,一共就兩百四十名學徒。

    而在這批工匠之中,有七十名工匠是在打制長槍、腰刀、盔甲以及頭盔、馬鐙、匕首等等冷兵器裝備;其餘五十二名工匠則是在打制火銃、飛槍以及研製從海盜劉豹手裡搶來的荷蘭火銃。學徒一邊打著下手,拋光、檢驗、分批入庫等等後續工作,一邊學習師父們的手藝,不懂的立即提問。

    冷兵器的製作並不能因為火器的出現而停止了,需要為以後兵力的擴充進行儲備。

    而在這裡,學徒們學手藝,若是跟著的是一些大師傅們,那麼大師傅們大多數是打制一些關鍵性的部位,,其餘簡單一點的器械大多數就會讓他們進行打製,大師傅們則最後把關。

    通常而言,師父教徒弟的話都是留一手的,畢竟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因此徒弟們的技術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大多數是失傳了。至於在福山製造局之內,學習的氣氛熱火朝天,師傅們也是放心大膽的教徒弟,不是他們突然開竅了,而是周世龍後來加上的一個獎懲措施。

    那就是一個師父如果帶出來了一個徒弟,徒弟的技術也達到了普通工匠的水準,那這個師父就可以得到賞銀。徒弟的技術越好,賞銀也越多,從最低的一百兩五百兩之巨。白兩紋銀的誘惑力不是蓋的,畢竟工匠們的月餉最多也就幾兩銀子,要賺夠一百兩,起碼得五十多個月甚至於上百個月才能賺到。

    想想看,一邊是幾年甚至於十幾年,一邊則是把徒弟帶出來,頂多也就幾個月大半年的樣子,傻子都知道會選擇哪一邊。()至於說技術留在手上流傳給子孫,那就更別提了,這麼多工匠,你不教別人會教,而且這麼多人,這麼多學徒,有時候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多討論一會就可以得出來了。

    武器的質量,周世龍一向都是嚴格要求的,而且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每柄兵器甚至於每個部件之上都刻有打造之人的名號,到時出了問題,按圖索驥之下很輕鬆就能找出是誰出了問題。

    一邊是極容易就被上司發現了,然後給予懲罰;一邊是老老實實工作,獎勵一大把,榮譽也是一大把,工匠們可不傻,他們可不想既砸了招牌又惹得一身騷,最後激飛蛋打一場空!

    忙完諸多內政要事之後,周世龍也心急起火銃的打制來。畢竟這都九月多了,研製荷蘭火銃的事情還沒有個著落,龔德茂也沒有來匯報過,這讓他如何能靜下心來?要知道,未來可全都在火器之上了。

    「走,去製造局。」坐在千戶官廳處理了一會事物,周世龍突然放下了手中的mao筆,帶著葉黑及一應親衛就往福山製造局趕去。

    不一會,一行人便走進了製造局。

    製造局也經過了一番整修,修建了一個超大型的廠房,一個是冷兵器製造,一個是火銃的製造,中間只一道一人高的青石牆壁隔了開來,兩邊都是互通的。

    周世龍走進廠房的時候,裡面叮叮噹噹的,工匠們正幹得熱火朝天,每個工匠前面都有砧座,錘子,鉗子,爐箱等設備,另外木工的設備則簡單一些,也就是斧頭,鋸子,刨子,鑿子等物。

    不要以為匠戶們都只是打鐵的,木工同樣也有。

    而在火銃廠房那邊,另有一塊區域專門劃分為火銃的組裝區域,在火銃的全部製作好後,就放在這裡組裝。在這裡,擺放著眾多簡易的銃床等物,由龔德茂領著一些工匠親自負責。在火銃廠房的最後,則是新建的兵器倉庫,這個暫時由龔德茂負責簽收,然後集體送入庫內。

    不過負責管理倉庫的,卻不是龔德茂,周世龍另外派了專人管理,隸屬於潘曉掌管的後勤方面。

    這時雖然沒有研製出荷蘭火銃,但火銃的製造也已經開始了,製造的是掣電銃,用的模型正是周世龍從孫元化那裡領來的二十四桿掣電銃。畢竟是明朝技術,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一脈相承,還是很容易的便學會了打製的技術。

    到現在為止,已經打製了上百桿掣電銃了。不過這些掣電銃,最後都沒有入庫,也不是用來做為以後的主要火器,而是全部撥發了下去用來士兵的訓練,僅供訓練之用。

    見到千戶大人到來,匠戶們雖然忙著打制兵器,但全部都慌忙的停了下來,全部跪拜了下去,恭恭敬敬的喊道:「小的見過千戶大人。」

    「都起來吧,你們忙你們的!」周世龍趕緊擺了擺手,讓他們不用管他,只管工作。

    這時候,龔德茂也慌忙的迎了上來,只是不等他跪拜,周世龍一把扶起了他,溫聲道:「龔師傅不用多禮,本官這次來是來看看你們的工作,都不用緊張。」

    「是是,大人這邊請。」龔德茂陪著笑臉,將他往火銃組裝區域迎了過去。

    「那荷蘭火銃結果如何了?本官現在是心急如焚啊!」周世龍有些歎氣的問道。

    龔德茂臉色有些難看,一臉羞慚的道:「小老兒慚愧,辜負了大人的一片期望。」

    周世龍聽得有些皺眉,當下便道:「帶本官去看看。」

    從海盜劉豹手上搶到的荷蘭火銃,已經全部被龔德茂解剖了出來,圖紙也畫了出來,零零散散的零部件也是依次分men別類的放在了一起,而且也表明了方位,以及各自的作用為何,可以說詳細無比。即便周世龍這個不懂火銃製造技術的小白這時一眼望去,仔細看上了幾眼之後也差不多懂了個大概,起碼知道這火銃是怎麼一回事了。

    看了一圈,周世龍有些納悶這都解剖得這麼詳細,怎麼還是製造不出來?

    「龔師傅,這都如此詳盡了,為何還打制不出?」他指著桌面上的這些零部件的圖紙,問道。

    龔德茂顯然也是有些煩惱,這時聽到他的問話,臉上有些苦澀的拿起了桌面上的一個零部件對著他道:「大人,問題就出現在這,我們大傢伙研究了好幾天,最後也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周世龍伸手接過,是一根槍管,純鋼打製的鋼管。不過他在往龔德茂指的地方一瞧,卻發現這鋼管赫然是一根線膛槍的槍管,裡面刻畫有迴旋的膛線。

    「這這不是來復槍嗎?」周世龍有些吃驚,荷蘭人竟然把來復槍賣給了鄭芝龍。

    火銃,後世來說就是火槍,它分為了兩大類,一個是這個時期普遍的火銃,槍管之內沒有膛線,光溜溜就一根純鋼管,因此稱為「滑膛槍」,而另一類就是後世的主流槍支、單兵裝備,來復槍,其實就是線膛槍,槍管之內刻劃有線膛的槍支。

    與滑膛槍相比,線膛槍因為槍管之內有了膛線,能給與子彈一股旋轉的力量,因此精準度比較高,射程也更遠。

    當然,這倒不是說線膛槍一定比滑膛槍好,其實到了後世二十一世紀,滑膛槍依舊是很重要的一種槍支,因為它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工藝簡單,子彈也來源廣泛,而且在有效射程之內殺傷力大。後來各地警察用的槍支,其實就是滑膛槍,是一戰時美軍一種戰壕槍支發展而來,名字響亮:霰彈槍!

    荷蘭人竟然把技術先進的來復槍都賣給了大海盜劉香,他們這麼大方?見到來復槍後,這是周世龍的下意思的一個念頭。

    不過再轉念一想,看了看龔德茂解剖出來的槍支示意圖,卻是了然荷蘭人的想法了。不是來復槍不夠先進,而是來復槍在這個時候還是挺激肋的,裝個彈yao竟然要用木槌敲到槍管裡去,這怎麼能用來打仗?

    火槍兵剛剛發展的時候,為什麼始終不能戰勝冷兵器,戰勝不了騎兵?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發射速度過慢。騎兵騎馬一個衝鋒之下衝到陣前其實時間非常的短暫,等他們衝到了陣前,你這邊還在裝彈yao,這不是送死嗎?

    明朝這個時候的將軍為什麼很多也不願意用火器對付滿清?不是他們認識不到火器的厲害,也不是因為製造昂貴,裝備不起,實在是面對後金騎兵的時候起不到什麼大作用,反而容易被後金騎兵給衝垮了陣型,一敗塗地。

    周世龍也記起來了,後世之時來復槍從誕生出來之後,貌似一直就沒有得到過重用,裝彈費時導致發射速度慢,造價又高,而且直到十八世紀末才因為出現了後裝彈式槍支才成為戰爭中的一部分,更是要到十九世紀過去了很長時間,才因為出現了定裝彈yao而漸漸的成為戰爭的主流兵器。

    可以說,從誕生到成為主流,來復槍的發展歷經了幾個世紀,非常之難!

    荷蘭人這個時候把來復槍賣給大海盜劉香,因此也就不足為怪了。

    「看來你們是因為這線膛的問題了?」這個念頭,只在周世龍腦海中轉了一圈,周世龍便即回過了神來,淡淡的問道。

    「是啊,大人,在槍管裡面劃拉出膛線來實在是困難,大傢伙到現在都沒有想出法子來。」龔德茂極是苦惱的道。

    「嘿,你們難道沒有想到先把線膛劃拉好,然後再來捲成槍管?」周世龍皺著眉頭說道。

    「先劃膛線?再來卷槍管?」

    周世龍一說完,在場的工匠們都愣住了,是啊,只想到在鋼管裡劃線,怎麼就沒有想到畫好線再來捲成鋼管呢?要知道,他們打制火器其實就是用鋼管捲起來打製成型的。

    龔德茂神情激動的道:「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啊!」

    周世龍也有些無語,往往看起來很複雜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層窗紙,一桶就破,但偏偏很多人都看不透,也不知道怎麼去看透。想必來復槍的發展,同樣也是如此,只是一時之間沒有人想到而已,因此才隔了幾個世紀才最終大成,在世界戰爭史上大放光彩,成為槍支的主流!

    「其實有時候想問題要各方面去想,尤其是再製造局之內。本官雖然不通技巧,但也知道事情不能鑽了牛角尖,各位以後看來還要多多思考啊。」雖然想出來了辦法,在龔德茂等人面前表現了一番英明,但周世龍可沒有多少值得高興的,只淡然一笑之後,無不敲打之意的說道。

    「是,是!」在場的工匠,包括龔德茂在內,無不額頭冒出了冷汗,乾笑了幾聲急忙應道。

    「那好,既然問題已經解決了,那本官就回去等龔師傅你的好消息。」周世龍滿意的點了點頭,覺得也沒什麼要看的了,因此隨即便決定離去。

    不過最後還不忘補充了一句道:「對了,龔師傅,火銃彈yao的裝填問題,其實你們也可以多多考慮,不要一味的參照原來的方式,或者採取後裝式、定裝式,這些你們要多多試驗,選出一種最佳的方式來。本官希望第一支製造出來的火銃能夠令本官滿意。」

    凡事說得太多,最後都要他來指點,哪裡有那麼多時間?而且這些東西肯定是要專業人士自己研究出來,這樣才能形成技術的積累,而不是憑空掉下來,這樣根本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看看後世國內的發動機製造業、高精度工業機床等等這些精密工業就知道,全都照搬照抄,根本沒有半點的技術積累,知道是知道,但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後創新嗎?根本不行,因為斷代了,被原型產品固定了思維。

    「恭送達人!」龔德茂等人齊齊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慚愧啊,專業的技術人員居然比不過一個官老爺,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周世龍指點過後的一個禮拜,龔德茂終於將第一支線膛槍給打製了出來,依照的是定裝火藥。至於形狀,和後世的鳥槍差不多,槍托、護木、背帶、準星,照men等等都齊全,而且應該經過了拋光、浸油等後續加工處理,槍身顯得流光四溢,賣相極佳。

    周世龍伸手接過龔德茂捧上來的這支長槍之後,又是歡喜又是傷感,忍不住唏噓不已:「好槍好槍!」

    歡喜的是火器時代即將被自己開啟,自己之後終於有了縱橫天下的資本,再也無所畏懼了;傷感的卻是觸景傷情,畢竟這是和後世最為接近的一種東西了,看著這支鳥槍,他彷彿又回到了後世端著鳥槍在離自家不遠處群山上悠閒打獵的情景。

    槍托、護木的設計以及整支槍身的形狀,是他之後畫了一張草圖送給了龔德茂,依照的就是後世之時他自家的那桿鳥槍。

    至於準星、照men之類的,這個時候早就有了,都是孫元化的老師,學貫中西的大家徐光啟改進的,不需他提醒,龔德茂也是知道的。

    見越來越威勢十足的周世龍臉上神色萬千,最後雙眼之中竟然有了一絲朦朧,龔德茂大是訝異,沉淫了半會之後,忍不住試探著問道:「大人,如何?」

    「如何不應該問本官,這應該問龔師傅你呀!」周世龍回過了神來,難得的爽朗一笑,說道:「龔師傅,將這支槍試驗一番,讓本官看看它的威力如何。」

    「是!」龔德茂臉上露出一絲喜色,周世龍這是非常滿意呢,不然哪裡笑得出來。

    隨後,龔德茂便叫來了負責打制這支槍支的眾多工匠中的一個,讓他來實驗一番。

    來人領命,先是在三百米之外豎立了一個箭靶,跟著先用繩索將長槍固定好,用繩子綁住扳機,自己則牽著繩索離槍支有一段距離。

    「放!」

    隨著龔德茂的一聲令下,來人立即拉動了繩索。

    「砰!」一聲巨響響起,即便眾人隔了有一段距離,但還是耳膜被輕輕震了一下。

    一股白煙冒了出來,清風一吹,立馬就聞到了空氣中刺鼻的火藥味。

    箭靶被人抬了過來,紅心位置赫然被洞穿了一個孔洞,周圍還有圈燒焦了的痕跡。

    「成了!」

    這一刻,周世龍知道,世界上第一支定裝式線膛槍在自己手中誕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