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火明末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堅船利炮! 文 / 周天師

    第一百五十八章堅船利炮!

    鑄炮手和造船的西洋工匠都招了來,自然是開足馬力動起來了。

    周世龍在再次安排了一批人跟隨兩個洋人南下福建廣招人手之外,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一個炮廠以及一個造船廠。

    由於有了製造福山銃的福山製造局,因此周世龍最後就把炮廠和福山製造局合併,依然叫做福山製造局,只是分為了三個工廠,一個工廠打制腰刀、長槍、盔甲等冷兵器;一個工廠打制福山銃、製作定裝火藥;一個工廠專門鑄炮,以及鑄造各種大炮的彈yao,諸如實心彈、開花彈、yao包炸彈等等。

    這三個工廠,由於加入了西洋鑄炮手,因此人員有些混雜,為了以防萬一,周世龍最後是把三個工廠隔離了開來,炮廠的位置雖然毗鄰製造福山銃的工廠,但兩堵牆擋住了,而且也派了重兵把守,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能擅自出入。

    明朝的大炮分很多種,用於架在廂車或是馬背上射擊的虎蹲炮,明朝朱元璋時期就存在的大碗口銃,用生鐵鑄造、重達五百多斤的大將軍炮,用炮車推動的無敵大將軍炮、威遠將軍炮等等,至於像千子雷炮、葉公神銃這些就更多了。

    不過總的來說,用得最廣泛的還要屬用於野戰的弗朗機大炮以及用於城防拒敵用的紅衣大炮。

    《明史》記載佛郎機炮:「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商修孔,以子銃五枚夕貯yao置腹中,發及百餘丈。」這種火炮的優點是以子銃預貯彈yao,不必臨時裝填,可加快發射速度。缺點是身管較短,和紅衣大炮相比,不能有較遠的射程。而中國因為罕遇歐洲那樣強大的海上對手,所以仿製的船用佛郎機炮彈重量比較輕,千斤巨炮在射程上可以與紅衣大炮相比,達到兩三千米。

    至於紅衣大炮,那就更加威猛了,據《明史》記載紅夷炮之形制性能:「其後(指輸入佛郎機炮以後),大西洋船至,夏得百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dong裂石城,震數十里。」

    雖說《明史》是清朝修撰的,難免要貶損明朝一番,不過按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性能來看,這個數據還是很有依據的,是準確的。因為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

    遠射程的紅夷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you入城頭紅夷大炮射程,然後用開花彈集火射擊,效果非常顯著,連努爾哈赤都被炸死。很長時間內,後金騎兵不敢進攻裝備有紅夷大炮的寧遠、錦州、山海關等戰略要地。

    當然,種種大炮,並不一定威力大就是好,這還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就周世龍現在的情況,其實鑄造紅衣大炮純屬浪費,只需鑄造一批弗朗機大炮就行了。()當然,隨著後面的發展,威力更大的紅衣大炮還是要鑄造的,不過這就不是現在的事情了。

    而弗朗機大炮,一來可以用於野戰,二來可以安放在戰艦之上進行海戰,正是最先要趕製的。

    不過周世龍在和唐博忠這些洋人鑄炮手商量一番之後,最後唐博忠等人卻是建議他最先趕製「長管加農炮」。

    加農炮,其實就是後世榴彈炮的原型。中國的火藥和火器西進之後,歐洲開始出現的是射石青銅巨炮,後來出現了鐵彈,延伸出三種火炮,一種是長炮、一種是迫擊炮,第三種就是這加農炮了。而之後的意大利人n?塔爾塔利亞發現炮彈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發射時射程最大的規律,為炮兵學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到16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出現了口徑較小的青銅長管炮和熟鐵鍛成的長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種大口徑短管炮)。還採用了前車,便於快速行動和通過起伏地。

    到崇禎三年這個時候,加農炮的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全身精鐵鑄造,射程最遠可達十里,是分裝彈yao後膛裝填式,上面還有射表、準星等等輔助炮擊的部位。至於彈yao,雖說不是後世的那種剛猛爆裂的榴彈,但也是yao包式炸彈,威力絕倫,用於野戰或是攻城那是最威猛不過了。

    特別是攻城,一個yao包式炸彈扔過去,城牆都要被轟塌了,後續攻城的士兵可以直接破牆而入,絲毫沒有阻礙。

    這是野戰炮,但是周世龍可不僅僅要發展陸地武器,更加要的還是發展海上武器,因此艦載大炮勢在必行。不過對於周世龍提到的要在戰艦之上使用大炮,這卻讓唐博忠等人極為詫異了。

    不是唐博忠等人不知道可以將大炮裝載在戰艦之上,而是自他們到明帝國來之後,就很少見明帝國的戰艦之上安裝有大炮,即便是安裝了,那也是當擺設用。

    現實總是和理想有著差距的,其實一代兵法大家戚繼光早在他的《紀效新書-治水兵篇》中,就對朝廷的水師進行了規劃,一個水兵營有四艘福船、兩艘海滄船和四艘蒼山船,而這些戰船的主要兵器就是火器,包括大發貢一men,弗朗機炮四十men,碗口炮三十men,鳥銃六十八支以及其餘數目不定的噴筒、煙罐、火藥箭等等。不過明朝到了這個時期,軍制早已敗壞得一乾二淨,哪裡還能中規中矩的按照正規配置進行設置水師?更別提發展創新了?

    這個時期的明朝海域,是荷蘭人與海盜稱雄,諸如鄭芝龍、劉香等等,而鄭芝龍、劉香這些人的水師裝備全然還處在了冷兵器時期,只有小型的鐵火銃,火繩槍更是低劣到普通的護甲都打不穿。他們更多的,是用竹槍、長矛、彎刀等等冷兵器作戰。()

    至於鄭芝龍為什麼還能令荷蘭人妥協,海上作戰得勝?道理很簡單,蟻多咬死象。他們常常是上百艘船圍攻荷蘭人幾十艘戰艦,順風順水接弦肉搏,或者拋灑石灰粉等最古老的手段攻擊對方。

    流氓打架一般,手段低劣到令人髮指!

    「怎麼,難道你們造不出來麼?」周世龍心下明白他們在想什麼,不過面上還是皺著眉頭問道。

    「造得出來,造得出來!」唐博忠慌不迭的答應著。

    他們已經不敢小覷面前的這位明帝國的千戶大人了,不僅僅因為周世龍對於他們歐洲的事情瞭解甚多,更加來源於他們對福山屯的觀察。

    在來炮廠的駐地之前,他們是被郭天福帶領著將整個福山屯都逛了一遍的。而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是另外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明帝國其餘地方,甚至於更為富庶的江淮一帶相比,也是要大大的超過。

    福山屯內,不僅青石鋪路,兩旁綠蔭幽幽,住房整齊規劃整齊,地上見不到一點兒垃圾,乾淨整潔之極,甚至於所有的軍戶都是全身乾淨,滿是笑臉,精神蓬勃向上,見人斯文有禮。

    如此景象,可以說是世外桃源也不為過。他們無不紛紛感歎這才是歐洲人嚮往的神秘東方古國應該有的現象,而不是福建、江淮地區,朱men酒rou臭、路有凍死骨,一邊是富得流油,一邊是懦弱卑微,螻蟻一般的愚昧。

    「很好!」周世龍讚賞的點了點頭,跟著道:「大炮的鑄造本官會加派人手,加撥銀兩。另外,你們如果有什麼疑問儘管來找本官,只要合理,本官是一律給予支持,你們只要把合格的大炮給本官鑄造出來即可。」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不是沒有依據的,如果沒有巨大的財力支撐,那是別想用得起炮兵部隊,沒把敵人給打垮了,你自己首先就會被大炮給拖垮了。

    周世龍也是因為現階段自身勢力已成,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誤,基本上可以說是自保無疑,完全可以把以前那些憋在肚子裡的賺錢良方給拿出來,賺取大把的銀子,才敢下定決心建立炮廠。

    「大人放心,我們一定給大人您鑄造出最先進的大炮來,相信一定不會比那些該死的荷蘭佬的大炮差,我們以大英帝國的公民身份擔保!」唐博忠說得有些咬牙切齒,看來也是極度不屑於荷蘭人這個時候稱霸全球,四處掠奪殖民地的行為。

    「哼,真是大哥碰見二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men,難道你們這些英國佬又能好到哪去?」周世龍暗中冷哼了一聲。

    只要是個中國人,對於歐洲列強那是從來都是抱有惡感的,想想後世對於中國的侵略,逼迫簽訂賣國條約、火燒圓明園、瓜分領土??,這些都是每個中國人的血淚史,是歷史都難以磨滅的屈辱史。

    雖說很大的程度上是中國人自己不爭氣,但是無論如何,他們才是罪魁禍首!

    不過這些,只周世龍他自己心裡清楚罷了,也沒有必要說出來,他相信有他的存在,歷史始終是會改變的,中國民族也不會淪落進那個血淚的交加黑暗時期。而且他現在,不正是走在那條道路之上麼?

    「好了,本官不需要聽這些毫無意義的話。」周世龍隨後擺了擺手,把話題轉到了戰艦之上。他說道:「大炮的問題就按之前擬定的方案實行,鑄造野戰用的加農炮和用於戰艦之上的弗朗機大炮。現在說說戰艦的問題吧,不知道你們之中能夠設計督造戰艦之人可以製造哪種戰艦?可會製造三層甲板的巨艦?」

    「三層甲板的巨艦?」

    唐博忠等人面面相覷,許久不曾說話。

    最後還是在周世龍的目光注視下,唐博忠苦笑著搖了搖頭,躬身道:「大人,三層甲板的巨艦不要說我們大英帝國,就是那該死的荷蘭鬼一樣也不會製造,那太大了,根本就製造不出來!」

    「不用緊張,本官只是詢問一番,到沒有真讓你們製造三層甲板巨艦的打算,而且就算你們可以製造出來,本官還沒那麼多銀兩呢!」出乎他們的預料,周世龍卻是微微一笑,完全的不以為意。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周世龍這一問並不是希望他們能夠製造出來,他真正的目的還是想要瞭解一下歐洲列強這個時候能夠督造戰艦的大致能力。還好,並不是太離譜。

    因為就周世龍自己所知道,明末的這個時期正是歐洲列強海上之路大發展的時期,各種用於海戰的戰艦層出不窮,不僅越建越大,載炮量也是越來越多,最大時甚至達到了一艘戰艦載炮量超過一百men駭人地步。

    荷蘭人督造了排水量高達1500噸,裝有一百men大炮的三層甲板式戰艦「海上君主」號。而英國則更進一步,為了對付荷蘭人,最後建造了當時最大的一艘戰艦,載炮量達到一百零四men的「海上君王」號,長五十多米,重1600多噸,一次齊射的炮彈重量達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噸多!

    如此恐怖的巨艦,想想就令人發楚,不要說親眼目睹了。如果這樣的巨艦開到明朝這邊來,估計不用打,嚇也能夠嚇死一大批人。想想看,一個最高戰艦才五百多噸,還是冷兵器;一個是一千六百多噸,一百men多大炮,對比之下明朝這邊的海上力量根本就是渣。

    周世龍自然也想督造這樣的戰艦,到時只要開到岸邊,一炮下去什麼樣的城池攻不下來?不過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沒有技術。本來他也是可以按照明朝這個時期的戰艦進行督造。

    這個時候,戰艦原本有兩種船,一種是福船,一種是寶船。寶船的資料。已經失散,無法建造。現在能造的,只有福船。福船按照大小不同,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四號福船最大概是一百料。三號福船稍大,大概是二百料。二號福船更大,大概是三百料。一號福船是最大的,大概是五百料。

    至於蒼山船,是大明水師專業的戰鬥船,船型比較全長不到二十米,寬大約四米,吃水大約五尺左右深。按照大明水師編製,裝備有千斤佛郎機大炮,碗口炮3個,嚕密銃4把,噴筒40個,煙罐60個、火磚、火箭、yao弩、弩箭若干。水手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另外就是一些小型的船隻,譬如鷹船、鳥船、八槳船等等。

    不過很顯然,這些都不符合他心中的目標,於西方世界實在是差距太大了。他寧願把西洋人招來,他這邊再派學徒,以這種方式來督造自己將來要用的戰艦。雖然這樣一來,不可避免的有著花費巨大、耗時很長的弊端,但一切走上正軌之後自然能帶來無比巨大的好處。

    造船,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一切從現在抓起才是最可靠的。

    最後瞭解了一番這時期的明水師戰艦情況之後,唐博忠和其他洋人再商議了一番,最後說道:「大人,我們能幫您督造的戰艦,可以用就用福船的形式來改造,重量可以達到七百料左右,不過只能是兩層甲板的,並且載炮量不超過六十men。」

    「一艘船能載炮六十men?怎麼可能?」**在旁聽得驚得跳了起來,見了鬼似的。

    周世龍轉眼瞧去,發現無論是沒有接觸過水師的郭天福、趙陽等人也好,還是南下了的潘曉,這個時候雖然沒有同**一樣驚得跳了起來,但也是面露驚詫之色。相信如不是他還沒有開口的話,他們估計會直接呵斥唐博忠等人了。

    開什麼玩笑,一艘戰艦能載炮量達到六十men,而且還是大炮的類型?朝廷最大的戰艦也沒有達到這個地步啊,實在是令他們感覺荒謬得很。

    「怎麼不可能?這位大人,你這是侮辱我們的人格!」面對**的嚴重不相信,唐博忠怒了,脖頸一硬,有如一隻發狂的公獅子。

    「唐師傅不用生氣,本官自然是相信唐師傅的技術,!」周世龍溫聲寬慰了一句,接著轉頭向在場的部下解釋道:「他沒有說謊,一艘戰艦完全可以達到載炮量六十men,採用的是一種新技術,在船舷位置開設炮men,用來發炮。而且不要說六十men,即便是八十men,甚至於一百men也是可以的。至於朝廷也沒有,嘿嘿,你們也是孤陋寡聞了,成祖那會的鄭和寶船就有那個規模。只是百年海禁下來,製造戰艦的技術失傳了而已!」

    眾人這才一臉的釋然,沒有在用極度懷疑的眼神盯著唐博忠等人。當然,至於他們信不信,那就不是周世龍所能考慮的範圍了。

    「大人,還是您厲害!」唐博忠對於周世龍連船舷開設炮men這個西方人秘而不宣的技術都能知道,眼睛都睜得瞪了出來,豎起大拇指嘖嘖讚歎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