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樓之四爺在上

《》第三卷 動盪生 第163章 不自知的心動 文 / 陌筱白

    進城之後,林如海就邀請胤禛和胤祥去家中做客,他說:「四爺,舍下已備下酒席,為兩位接風洗塵。」

    胤禛看了後面的馬車一眼,說:「今日天色已晚,且一路行來大家都有些疲憊了,接風一事等明日再說吧。丫頭離家多時,爺就不打擾你們一家團圓了。」

    林如海知道胤禛不是那種客套之人,便笑道:「奴才多謝四爺體恤。」

    早有下人快馬先回府報信,林如海和黛玉到家時,就看到元容牽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孩子,似乎已等候多時。

    黛玉下車,小跑過去抱著元容的腰,撒嬌道:「娘親,玉兒想你了。」

    元容見黛玉和她分別多時卻一點也不疏離,心裡的一點擔憂就消散了,滿心歡喜的摩挲著她:「好孩子,娘親也想你。」

    娘兒倆正親熱著,黛玉就感覺自己腿上一重,低頭,就看到肉糰子似地一個娃娃抱著她的腿,圓乎乎的腦袋揚起來,眼睛裡含著一泡淚。

    黛玉一下子就被他萌住了,蹲下身一把就將那萌娃娃抱住,在他臉上吧唧吧唧的親了幾口,笑瞇瞇的道:「哎呀,小墨兒都長這麼大了呀,還記得姐姐不?」

    小娃娃傲嬌的別過頭,哼道:「我才不記得你呢!」說是這樣說,眼角卻偷偷的往黛玉這邊瞄,一副口是心非的樣子。

    黛玉傷心的嚶嚶兩聲:「小墨兒不記得姐姐,不喜歡姐姐了,姐姐好傷心啊……」

    看到姐姐哭了,林墨白一下子就慌了,急忙轉過頭來,笨拙的拍拍她的臉,「墨兒騙姐姐的,墨兒最喜歡姐姐了。」

    或許是因為才出生就被黛玉用靈力在身體內梳理了一圈,林墨白很小就表現出早慧的苗頭來,他和黛玉在京城分別的時候已經能記事了,自然記得自己有個非常好看又疼愛他的姐姐。

    分別的這段日子,黛玉每月裡總有兩回書信來往,字裡行間對弟弟的想念與疼愛是騙不了人的。可以說,通過這些書信來往,林墨白和黛玉之間並沒有疏遠。

    所以,在看到黛玉時,林墨白就認出她來了,要不然也不會激動的撲上去抱住她的腿。不過是氣惱她沒有第一眼看見他,所以才彆扭了。

    黛玉對於裝哭欺騙小孩子心裡毫無壓力,得意的沖爹娘比了個勝利的手勢。

    元容搖頭輕笑,玉兒這孩子可真是調皮。瞧姐弟倆甜甜蜜蜜的抱在一起挨挨蹭蹭的,元容也大大的鬆了口氣,她還真擔心他們姐弟倆之間的感情會出現隔閡,如今見他們這般親暱,也就放下了心裡的擔心。

    一家人進了屋,元容對黛玉招招手:「玉兒過來,讓娘親看看。」

    黛玉抱著弟弟蹭到了元容身邊,膩在她身上,元容歡喜的摟著她,不住的道:「玉兒長高了些,也更漂亮了。」

    「姐姐是最漂亮的!」林墨白摟著姐姐的脖子,小下巴驕傲的抬得老高,彷彿被誇獎的是他似地。

    黛玉頂了頂弟弟的腦袋,笑嘻嘻的道:「咱們小墨兒也是個小帥哥呢,以後長大了肯定要迷死一大票女孩子了。」

    林墨白小大人似地拍拍姐姐的臉,「姐姐放心,墨兒只喜歡姐姐,不喜歡她們。」

    黛玉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小墨兒現在說得好聽,以後怕是見了漂亮姑娘就不要姐姐了。」

    林墨白立馬著急上火的反駁:「才不會呢,娘親,你幫墨兒作證啦!」

    家裡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抱住在自己身上扭糖似地兒子,元容喜笑顏開的說:「好好好,娘親幫墨兒作證。」

    黛玉是個戀家的人,想著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了,便也不急著外出尋找突破到築基期的機緣,而是留在家裡孝順父母、疼愛幼弟。

    胤禛、胤祥還有林如海這三位都是忙起來就不要命的人,一回江浦就忙碌起來。黛玉擔心父親的身體,每天變著方兒的給他做好吃的補身子。她也不好厚此薄彼,每次都會多做一份送到胤禛、胤祥那裡更他們加菜。

    胤祥對於吃的執著和十阿哥胤哦也差不了多少了,自從黛玉開始給他送餐,他就恨不得長駐江浦了。

    「林大人,林姑娘這廚藝簡直就是絕了,比宮裡的御廚做的還好吃。要不是爺已經娶了福晉,還真想向汗阿瑪求娶林姑娘了。」

    林如海尷尬的笑笑,十三爺雖然是個好的,站位也沒站錯,後來更是獲封鐵帽子親王。可惜他已經有了嫡福晉,而且根據歷史來看,這位十三福晉還是頗得他喜愛的。況且十三爺也是個悲催的,為雍正爺嘔心瀝血年紀輕輕就去逝了。不是良配啊!

    胤祥哈哈笑道:「瞧你緊張的,爺開個玩笑罷了,林姑娘和溫恪、敦恪交好,爺也只當她是妹子罷了。不過後年就是大選了,林姑娘必然是不會被撂牌子的,林大人可有中意的女婿人選,倒是可以先走走路子了,只要不出格,想來汗阿瑪也是會准的。」

    林如海心裡一動,對胤禛道:「不滿四爺和十三爺,奴才原本是準備多留小女幾年的,並沒想這麼快就給她議親,因此竟是一點準備也沒有。如今林家蒙皇上恩典抬了旗,這選擇的方向就更加不同了,兩位爺若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還請幫奴才留意一下。」

    林如海道:「奴才對家世、嫡庶並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人本身有才學、知禮儀、懂上進、有責任心、於女色上不要太****就是了。奴才也不指望著小女去攀高枝為林家謀劃什麼,只要他們小兩口能和和美美的就行。」

    林如海就差直說:四爺,你手下有什麼心腹之人,選那有能耐又疼老婆的給我介紹幾個吧……

    胤禛如何能不明白林如海這是在表忠心呢,只是想到過兩年,那個乖巧的小姑娘就要和別人成親,心裡竟是有些不自在。將自己認識的人盤算了一圈,竟覺得沒一個合適的,總覺得不是這裡不好,就是那裡不妥。

    當下也沒多想,只微微頷首:「林丫頭是個好的,爺會幫著多留意。」

    林如海鬆了口氣,有胤禛幫忙運作,閨女被指給******、八爺黨的機率就要少一些了,他還真擔心康熙亂點鴛鴦譜,他可不想等雍正登基後被清洗。

    這件事只是一個小插曲,之後再沒人提起。林如海和胤禛、胤祥幾人這段時間非常忙碌,因為黛玉的提醒,林如海準備將修路的事提上日程,首先要修的就是採石場、水泥生產基地到江浦碼頭的路。

    對於修路,林如海和黛玉一樣,只知道點毛皮,曉得是用水泥、河沙、碎石子以水調和混合而成的混泥土鋪就,但具體水、水泥、河沙、碎石子的具體比例卻是不清楚的。

    沒辦法,只能把目標定在那裡,由得下面的人去試了。

    事實上,所有的發明創造最難的就是不知道目標,一旦把這個最關鍵的問題點破,那麼剩下的就簡單了,就像和面一般,水多了就再加點麵粉,面干了就再加點水,多試幾次總能找出最佳配比的。

    這水泥路面也是這樣,任務安排下去不到半個月,水泥生產基地那邊就傳來了喜訊。

    原來這些天他們按照林如海的吩咐,嘗試了各種的比例,並且用各種比例都鋪了一小段路,經過檢驗,已經找出了最佳配比方案,剩下的就是安排大量的人手進行碎石工作了。

    開山挖石自然是需要火藥的,可真正到了碎石這一步卻不得不依靠人工,火藥爆破無法達到碎石的指標,還需要人工將大塊的石頭敲打成石子兒。

    林如海大致的算了一下,根據這比例,一里路需要多少石子兒、多少水泥、多少河沙,又需要多少的勞力。這麼一算下來,發現耗資還真不少!

    要不怎麼說修路是個燒錢的活兒呢,就是在黛玉前世,一些偏遠的鄉村也還是泥巴路。

    雖然耗資不少,可這水泥路卻是一定要修的,不為別的,只為讓康熙知道這水泥路的好處,只有這樣,他才能下定決心多修路,交通便利了,貨物流通加速,商業才能得到快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才有可能壯大。

    當然,林如海是不可能將根本的原因坦白出來的,只找了個合情合理的借口,說是為將來把水泥快速的運往各地做準備。

    康熙看了,沒多想就大筆一揮同意了,他倒是要看看,林如海搗鼓出來的這所謂的水泥路,是不是真的像他奏折上所說的那樣神奇。

    此時已經入冬,田地裡的莊稼都已經收割了,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貓冬了。忽聽衙門貼出了告示,大量招收壯年男丁,不要求什麼技術,只要有力氣就行,還給工錢。

    能夠在農閒時節賺點錢,大家都樂意,便紛紛去打聽詳情。

    這一打聽下來才知道,原來是河務衙門要修路,需要大量的勞力做碎石的工作。工錢根據幹活兒多少發放,也就是按碎石的多少來發放,干的越多,得的也就越多,只要你有能耐,一個月下來賺兩三千錢不成問題。當然,普通人一個月大約也能賺幾百錢。

    最重要的是,幹這活兒沒有時間要求,隨時來去都可以,反正是按重量計算,不按上工時間計算。

    這也是林如海的主意,怕的就是有人磨洋工,對於這樣的工作,「計件」可比「計時」好管理些。

    一個冬碎出來的石子兒基本就夠用了,等明年開春之後,就可以動工修路了。

    年前,胤禛和胤祥回了京,在聽了黛玉的意見後,胤禛就書信一封派人送回去給了戶部尚書凱音布,要他將歷年來的戶部借款列個詳細的清單。

    當然,胤禛要凱音布查實的只是「姓名、借款時間、借款額度、以及欠款總額」這幾項,真正的重頭戲,也就是這些借款人的家產卻是讓粘桿處的人去查的。

    胤禛回京時,這些資料都已經準備齊了,胤禛就尋了個時間將這東西呈了上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