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樓之四爺在上

《》第三卷 動盪生 第379章 狀元所屬 文 / 陌筱白

    乾清宮西暖閣,康熙批完了一天的折子,在睡前洗漱的時候忽然問:「梁九功,聽說今天在春闈現場,有人和雅爾江阿爭執起來了?」

    梁九功欠身笑道:「是河道總督林如海林大人的公子,叫做林墨白。」

    康熙張開手臂,任有宮女上前來給他脫衣裳,一邊嗔罵道:「雅爾江阿這孩子,越來越出格了,是該好好罵罵。林墨白,不就是把西郊馬場那匹野馬王給馴服的那個林墨白?」

    「是的皇上,六阿哥回宮裡來的時候,還特意跑來跟萬歲爺說,他學騎馬用的是野馬王不是小母馬呢。」

    康熙頓時回想起來,樂了,「那小傢伙,還說他初次學騎馬,起點就比別人高了不知多少,將來肯定是大清最最厲害的巴圖魯,也不想想,他那是被別人抱著騎的,完全沒有可比性嘛。」

    梁九功在康熙身邊伺候了幾十年,自然知道他對弘壽有多喜愛,當下反駁道:「皇上,說句大不敬的話,奴才倒是覺得皇上錯了,六阿哥雖然是被被人帶著騎的,可奴才也聽說了,那野馬王才認了主,六阿哥就敢上手拍打馬腦袋,而那野馬王竟然不反抗,可見六阿哥也是有些不凡的。都說畜生最是敏感,欺軟怕硬,那野馬王認同了六阿哥,可見也是服他的。」

    康熙笑罵道:「你個老貨,為了小六兒,竟然也敢和朕嗆聲了。」

    「奴才知錯……」

    「行了,你也沒說錯,朕的小六兒本就應當是不平凡的。」

    梁九功低著頭微微的笑了,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萬歲爺對先帝爺的孺慕之情。

    康熙年幼的時候,順治心裡眼裡只有榮親王一個,其他兒子他都看不進眼裡。小孩子哪有不親近父母,不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寵愛的呢?就像康熙的那麼些兒子一樣,他們小時候爭的不也是父親的喜愛嗎?不過是年紀大了,這份對父愛的渴求才慢慢變成了對權力的追求。

    如果順治能多活幾年,等康熙長大了,開始了對權力的嚮往,那麼,對父愛的執著或許就會消失了。可順治卻是在康熙年幼之時就去了,讓康熙對父愛的嚮往成為了永遠無法得到的遺憾,在他心底深處形成了一種執念。

    所以,在看到弘壽越來越像順治,康熙對父愛的執念就全部化作了對弘壽的寵愛。每每看到弘壽和他親近,就彷彿他多年的心願得償一般。

    梁九功很清楚他的這個心態,只要是說弘壽阿哥好,哪怕是對皇上放肆一點,也沒問題。

    睡覺前,康熙對梁九功說:「讓張鵬翮和趙申喬他們趕緊閱卷,朕倒是想看看,林如海這個兒子有幾分能耐。」

    梁九功笑著答應了一聲,幫燭火吹熄了,小心的退了出去。看來林家又要發達了。

    幾日之後,今年春闈的考卷終於是閱完了,張鵬翮和趙申喬帶著考卷進宮,對梁九功說:「梁總管,請啟稟萬歲爺,今春會試考卷業已閱完,臣等前來交旨。」

    「兩位大人請稍等。」梁九功腳步輕快的走了進去,「啟稟萬歲爺,張鵬翮和趙申喬兩位大人在殿外求見。」

    康熙將筆放下,抬頭笑道:「哦?看來是考卷閱完了,讓他們進來吧。」

    王頊齡和劉謙走進屋內,雙雙跪下,「臣張鵬翮,臣趙申喬,叩見皇上,萬歲萬萬歲。」張鵬翮說:「回皇上,今春會試二百三十四名考生的考卷業已全部閱完,臣等特來繳旨。」

    張鵬翮現任吏部尚書,趙申喬現任戶部尚書,被康熙點做今科主考官,現在閱卷完畢,他們就該各回各的崗位了。

    康熙說:「平身,辛苦兩位愛卿了,這次的生源如何?」

    趙申喬道:「謝皇上。回皇上的話,今科學子總體水平比前科略強,這是臣等共同選出的十份考卷,請皇上御覽。」

    「呈上來。」

    梁九功快步走過來,接過趙申喬手中的一捆試卷,雙手呈到康熙手上。

    張鵬翮和趙申喬在底下站著,康熙在案前坐著,一張張的閱覽著考卷。康熙做事很認真,這十份選上來的優秀試卷,康熙很仔細的看著。看到最後一份的時候,康熙忽然撫掌讚道:「我大清就是需要有這樣有想法的人!好!好啊!」

    本次策問考的是八旗旗務,這是一個讓康熙非常頭疼,但又必須要面對的事情。前面幾份大多是些老生常談之論調,大多是些精神層面上的方法,沒有什麼實際的可操作性,不過就是文字功底不錯罷了。

    只有這最後一份,不但是字跡飄逸大氣,非常的漂亮,整篇文章也是如行雲流水一般一氣呵成,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裡面提到的幾個整治八旗旗務的辦法,雖然難度也頗大,畢竟是比較行之有效的,不是完全的嘴上功夫。

    「朕之狀元非此人莫屬啊!梁九功,來,拆開看看,是哪一位學子。」

    「庶。」梁九功雙手恭敬的將那份考卷接了過來,小心的拆開名字處的封條。清朝不允許太監識字,梁九功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在皇帝身邊當差,不但是察言觀色重要,能看懂折子也很重要。所以,梁九功就自己偷偷摸摸學了些,雖然認不全,不過一些常用的、簡單的字還是認得的。

    那考卷上別的字梁九功不是很熟悉,但一個林字一個白字還是認得的。沒想到林側福晉的兄弟還有如此大才,能夠得萬歲爺這般賞識!要知道,他在康熙身邊幾十年了,也就當年納蘭容若曾得康熙這般讚譽了。林家,不簡單啊!

    梁九功按捺下心裡的想法,臉上不動聲色,復又將卷子呈上。康熙接過一看,就笑了,「這林如海在教養子女方面還真是不錯。」

    康熙想到黛玉,他對胤禛府裡的事情雖說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不清楚,可大面兒上的事情還是瞭解的,不管是黛玉對胤禛身體的調理,還是作為一個側福晉的安分守己,都讓他滿意。當然,最讓他滿意的就是黛玉給胤禛生了三個健康聰慧的子嗣,尤其是弘壽,最得他的心意。

    女兒教導得好,如今兒子也德才兼備,康熙笑道:「朕記得林如海當年是個探花吧,如今被兒子比下去了,真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啊!」

    「原來是林大人的公子,林大人的家教是很好的,林墨白此人的品行也當得狀元之位。」趙申喬是聽說了林墨白在考場門口斥責雅爾江阿的事的,當時他就曾說,林墨白此人不管才學如何,只這勇氣和風骨,將來就必成大事。果然被他言中了。

    點了林墨白做狀元之後,康熙又挑選了兩份相對比較讓他滿意的卷子出來,分別選為榜眼和探花。「除了林墨白三人進入一甲外,其餘二甲、三甲的人選,就由兩位愛卿根據他們的得分情況予以安排吧。」

    兩位主考官並兩位副考官當天就進行了嚴肅的討論,確定了各人的排名,第二天就讓人把成績張貼了出去。

    「主子,主子,奴婢給主子道喜了,大爺被聖上欽點為今科狀元,皇榜都已經張出來了!」因為林墨白參加今年的春闈,所以雪蝶一大早就安排了園子裡機靈的小太監去探查消息了。皇榜張出來的時候,林墨白三個大字就排在第一位,那小太監一眼就瞅著了,連滾帶爬的跑回來報喜。

    黛玉激動的站起身,抓著雪蝶問:「沒看錯?真的是狀元?」

    雪蝶嘴巴都笑得合不攏了:「真沒看錯,一甲頭名林墨白,不是狀元郎是什麼?」

    呼,真是太好了!

    黛玉一直以來都相信,以自己弟弟的能耐,考個試有什麼難的?修行之人大腦比尋常的人開發得更多,不管是聰明還是記憶力都要強過凡人,那些之乎者也的文章還不是信手拈來?不過這文試客觀題少主觀題多,有的時候還是要看所述之觀點能不能合了別人的心意。

    其實黛玉對文武狀元什麼的並不怎麼看重,但就像她之前說的那樣,林家人丁不夠興旺,將來不管是弘昊奪嫡之時還是稱帝之後,都需要有一定的助力,不能以量取勝就只能以質取勝了。

    如今林墨白已經順利考取了文狀元,至於下半年的武試黛玉就絲毫也不擔心了。黛玉相信,她的弟弟一定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位文、大清歷史上第一位武雙科狀元!

    有那樣的榮譽在身,他的仕途一定能夠走得更順。

    當初年羹堯那樣的都能得到康熙的喜歡和重用,她就不信了,比年羹堯各方面都要強得多的弟弟會混得比他還差?

    年羹堯用了九年的時間,從一個白身升到了四川巡撫,現在是康熙五十七年,離康熙逝世胤禛登基的時間還有四年,黛玉相信,有此四年,她的弟弟一定能成為胤禛奪嫡大事中的一個功臣。只有在康熙朝就打下堅實的基礎,到了雍正朝的時候才能夠更快的走上高位,成為弘昊的助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