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樓之四爺在上

《》第三卷 動盪生 第407章 格物之道 文 / 陌筱白

    張英撫掌而笑:「如果練兵之法也同子青的武藝一樣強悍的話,這件事確實做得!」此事一成,還有誰敢說四爺不懂兵事?

    胤禛眼中精光閃爍:「林大人放心,爺回去就做安排。」

    練兵一事告一段落,張英又道:「前些時日如海和九爺打的那個賭,九爺輸了,不知你們的賭注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林如海和胤禟的賭約,但是賭注為何就不清楚了,也只有康熙查到了。

    林如海笑看著胤禛,說:「奴才和九爺的賭注是,如果奴才贏了,他就不能再參與到任何人的奪嫡之爭中去,只能忠於王事。」

    「什麼?竟然是這個賭注!」

    張英真是大吃一驚,在八爺黨之中,他從來沒有忽略九爺的作用。甚至還可以說,八爺黨如果是以八爺為核心的話,那九爺就是其中的樞紐。如果九爺這個角沒了,那十爺也絕對會脫離出去,所謂的八爺黨將不復存在!

    況且張英從來不認為八爺的魅力就真的那麼大,如果不是有郭絡羅氏和鈕鈷祿氏兩家鼎力支持,八爺最多得眾人誇讚一句親和,卻絕對不會有「八賢王」這個稱謂傳出。

    「怪不得,怪不得九爺最近都閉門謝客,連八爺和十四爺都拒之門外呢,原來是這個原因。」張英神色複雜的看著林如海,能夠如此簡單、兵不血刃的就瓦解了八爺黨,如此能力真是讓他自歎不如。

    不,這事豈能說簡單?那飛天一事,人類幾千年都沒實現,卻在林如海手裡實現了,他的格物一道怕是已經不單單是停留在術的層面,而是已經無限接近道的層面了。

    張英沒有哪一刻有像現在這樣慶幸將女兒嫁給了林如海的。

    張英讚歎道:「沒有了九爺的財力、人力自持,十四爺就不足為懼了!」

    烏雅氏一族沒什麼能人,財力也不足,九爺不再參與之後,十爺肯定也是同步退出的,失去了九爺的財力支持,以及郭絡羅氏和鈕鈷祿氏兩族的支持,再加上八爺和十四爺之間本來就有嫌隙,難以齊心,如今十四爺就像是折翼的鳥兒,再也飛不起來了。(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張英非常的歡喜,雖說張家的祖訓就是不結黨,只用自己的實力和對皇上的忠心來立於朝堂之上。沒奈何張家和林家有親,林家的姑娘又被指給了四爺,張家再是表示中立,怕是新皇登基也會心存顧忌。如今四爺有了更多的希望,那自然是極好的事。

    胤禛的臉色有些古怪,他是萬萬沒有想到,讓他頭疼不已的八爺黨就這樣煙消雲散了。沒了老九的支持老十的附和,老十四還如何上躥下跳?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老十四得知此事的臉孔了。

    對林如海,胤禛心中也更加的敬服,這才是上兵伐謀,兵不血刃的最高境界啊!

    林如海道:「重農抑商喊了幾千年,奴才倒是覺得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堅持發展農業的基礎上,應當鼓勵手工業者生產出更多的產品、鼓勵工匠研發出更多的新事物,鼓勵商人加大南北物產流通。朝廷不管做什麼,都離不開錢,必須要把商業搞活,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稅,才能將更多的資源用於實現國強民富。」

    張英正色道:「工匠研發這一塊,臣亦認為應當引起重視,如海搗鼓出來的香皂、肥皂,使得百姓更加愛潔,不僅是提高了國民素質,更是預防了不少的疾病。自行車如今也成了許多人家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水泥更是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洪澇災害問題,用於鋪路又讓百姓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滑翔翼更是集格物之大成,若是能進一步的完善,在軍事上也是有很大用處的。」

    胤禛暗暗點頭,這格物之道確實精妙,並且能給人種種驚喜,以往總覺得格物乃是小道,沒想到這小道要是用好了,也能給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看來以後應該多留意一下這樣的人才了。

    從林府回去,胤禛雖然還是面無表情的,不過黛玉卻從他肌肉的細微變化察覺到他的心情非常的好。斬掉了十四阿哥最要緊的兩條臂膀,心情能不好嗎?

    弘壽也是個機靈的,沒感覺阿瑪身上的冷氣,就衝著額娘一陣擠眉弄眼。正好被胤禛瞅見了,眉頭一皺:「好好的做什麼怪相,不莊重。」

    弘壽就可憐兮兮的看著額娘,求拯救。

    黛玉笑著說:「方纔爺和阿瑪你們在書房說話的時候,小六兒聽說小湯山的棗子成熟了,想要請十八阿哥他們去摘棗子。」

    胤禛道:「這麼大了,不努力讀書,就知道貪玩。」

    聽胤禛這麼說,黛玉不樂意了,原本以為她前世的時候學習辛苦,現在才發現,這些皇子皇孫的學習才真的叫辛苦,每天都要起那麼早不說,一年四季還沒什麼假日,她前世的時候好歹還有寒暑假啊。

    黛玉一直認為,學習不應當死讀書,而應當寓教於樂,應當勞逸結合。於是她道:「請個一天半天假有什麼關係,讀書也不靠這一天半天的事。再說了,古人不還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麼?我覺得,上書房應該還增設一門課程,社會調查和實踐。現在許多孩子除了讀書,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這樣的讀書人,將來即便是中了進士當了官,又如何能做好官?」

    「嗯嗯嗯,額娘說的對。」弘壽一個勁的點著小腦袋,額娘這話真是說到他的心坎兒裡了,要是額娘做他的老師該多好。

    胤禛還是有些大男人主意的,當下就斥道:「謬論!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弘壽他們現在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等到了該辦差的年紀,自然就有機會瞭解民生了。」

    黛玉眼珠子轉了轉,「就是因為從小不瞭解民生,所以現在很多的八旗子弟才變得浮躁、虛榮、沒有責任心,應當讓他們從小就瞭解民生的艱難,他們才能懂得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

    黛玉這話說得讓胤禛難得的心裡有了些鬆動,黛玉趁熱打鐵的說:「不如讓小六兒他們也去做一天的果農,瞭解農民生活的艱辛,省的他們吃飯也挑三揀四的,這樣不吃那樣不愛的。」

    這句話終於是打動了胤禛,他板著臉,看著弘壽說:「阿瑪可以給你們請一天假,不過之後你們每個人都要交一份心得上來。還有,以後不許挑食。」

    弘壽歡呼一聲:「阿瑪最好了!」

    回府之後,在只剩下胤禛和黛玉兩個人的時候,胤禛說:「弘壽這麼大了性子還不定,皇阿瑪已經夠寵他了,以後玉兒可不能單單只做慈母,還是要對他嚴厲點。」弘昊和弘昭都挺穩重的,怎麼弘壽的性子這麼跳脫?

    黛玉笑道:「小六兒也就是貪玩一點,男孩子嘛,沒什麼關係的。再說了,小六兒的愛好也不在政務上,他不是天天叫嚷著要做大清最最厲害的巴圖魯嗎,正好從小鍛煉一下。爺,其實我覺得教書育人,應當做到因材施教,不是所有人都應該用同樣的教導模式的。」

    「弘壽要習武我並不反對,只是該學的道理還是要學。」

    「嗯嗯,這個我也是同意的,國學乃是傳承了幾千年的瑰寶,確實有它的意義所在。」黛玉笑瞇瞇的附和了一句,馬上一轉,道:「不過我想,如果不是要立志成為家的話,只要學個七八分就好了,沒必要像考狀元那樣去要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孩子們有一技之長,不是一無是處就行。」

    在胤禛皺眉就要發飆的時候,黛玉輕飄飄的來了一句:「兄弟之間就應該多元化發展,要是愛好都一致反而不好……」

    胤禛心裡一動,卻是沒有就這個問題再說什麼,顯然是認可了黛玉的話。

    第二天,弘壽一進宮,就四處發請柬邀人。這第一個當然是康熙。

    「梁諳達,皇瑪法在忙不?」弘壽走到梁九功面前,抬頭笑出一個酒窩。

    梁九功馬上彎了下腰,「奴才給六阿哥請安,皇上在裡頭看折子呢,六阿哥直接進去吧。」梁九功這個人精,自然是知道誰來要攔著,誰來要通傳,誰來可以直接進去的。而目前,也就弘壽是唯一一個可以不用通傳直接進去的人。

    梁九功雖然是個奴才,不過卻是康熙身邊最受信重的奴才,所以不能把他當做一般的奴才的。就是胤禛這些皇子,在他面前且不管心裡怎麼想,這面上怎麼的也要有三分尊敬。梁九功在那些阿哥們面前也端得起架子,可是在弘昭和弘壽兩人面前,那就是絕對的放低了身段兒。

    梁九功是很小就跟在康熙身邊了,也是比較幸運的見到過順治爺的,對於孝莊皇太后就更熟了,所以,在弘昭和弘壽麵前,他天然的有一種敬畏感。

    弘壽踱著四方步走了進去,先規規整整的行了個禮,然後不得康熙叫起就爬了起來,小嘴兒得吧得吧的說道:「皇瑪法,額娘在小湯山的莊子裡種的棗子成熟了,小六兒後天想請十六叔、十七叔、十八叔還有弘暾哥哥去幫額娘收棗子,皇瑪法您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