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紅樓之四爺在上

《》第三卷 動盪生 第612章 禪位(完結) 文 / 陌筱白

    胤祥一開口,許多人的視線便若有似無的落在了弘昊身上。怡親王不是對四阿哥頗為看重嗎?怎麼會明火執仗的站出來說反對的話?

    弘晝也心生奇怪,不過胤祥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他不管,只要是反對老四繼位就好!弘晝忍不住出列道:「十三叔所言極是,皇阿……皇上正是年富力強之時,皇上的施政舉措很得民心,在皇上在位這十多年,大清國力更加強盛,百姓更加富足,大清江山離不開皇上,還請皇上三思啊!」

    胤禛哪裡能不知道弘晝的想法,不過是眼紅老四罷了。胤禛皺眉道:「你現在是老十七的兒子,怎麼能叫十三叔?你應該叫十三伯父。」

    弘晝頓時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似乎聽到了周圍的人低聲嘲笑的聲音。他深深的垂下頭站了回去。

    胤禮的臉色也陰沉起來,果然弘晝是個養不熟的,看來府裡的事情可不能交給弘晝和他福晉,要不然將來哪裡還能有他的立足之地?

    此時弘昊站了出來,「皇阿瑪,兒臣年紀尚輕,閱歷尚淺,皇阿瑪身體一向健朗,實無必要在此時傳位,還請皇阿瑪三思。」

    弘昊不得不站出來,總不能胤禛說要傳位給他,他就理所當然的接受吧?就是做個樣子也是要推辭一番的。

    有了胤祥打頭,又有了弘晝和弘昊發言在先,文武百官便都躁動起來,紛紛出言。

    沒有支持弘昊的官員們自然是口口聲聲的讓胤禛不要著急傳位,要是現在就換了弘昊上台,他們這些人恐怕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就是支持弘昊的人也假惺惺的勸著胤禛三思,畢竟誰也不知道胤禛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遙想當年康熙讓百官推舉太子,不也只是一個陷阱麼?不過他們在勸的同時,也暗示著,現在可以不慌傳位,但是可以先立太子。

    雖然康熙朝的太子沒有得到善終,不過太子在中華傳統之中仍然是佔著很高的地位的,如果他們能夠趁此機會將弘昊推上太子之位,那麼首先就佔據了大義的名分,若是胤禛有個萬一,太子繼位就是順理成章之事。

    胤禛就高高在上的看著,這麼會兒功夫,他也就分辨出來了,哪些是弘昊的人,哪些是弘壽的人。胤禛想到之前所看到的老四和老六在面對兩個鬼差時所顯露出來的實力,心裡就生出一股詭異的感覺來。

    老六明顯就不想和老四爭奪皇位,但是在外面卻假裝著收下了這麼多的黨羽,他們兄弟兩個倒是好算計,老六這一插手,可是搶走了很多原本有可能會投效老八的人。

    胤禛明白了弘昊和弘壽的計劃,又是好笑又是好氣,除此之外,心中還有些自豪,更多的是欣慰。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兄友弟恭,不是一個額娘的相互之間懷有芥蒂這很正常,但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卻還是要鬧個你死我活,他就很不能接受了。

    和老十四之間的關係何嘗不是他心中的一種痛?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也這樣。弘昊兄弟幾人能夠相親相愛,這讓他很是欣慰。他想,將來就算他不在了,有老五、老六和老九在一旁輔佐,老四肯定能將大清的國力帶上更高的台階的。

    此刻他看到支持弘昊的和支持弘壽的兩派人馬在那裡明爭暗鬥著,不由得就瞥了一眼站在前頭的兩個兒子,心裡暗暗發笑。

    等眾人爭論得差不多了,胤禛才咳嗽了兩聲,文武百官們爭論歸爭論,卻還是一個個的都悄悄的瞅著胤禛,看他有了動靜,紛紛停了下來,閉上了嘴,又恢復了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胤禛淡淡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就莫再多言了。」

    當下,胤禛就讓欽天監的人選了個良辰吉日,定在九月初一舉行禪位大典。胤禛更發下話來,從今天起,所有的奏章就由弘昊批閱,他只在一旁檢查指點。

    便是這指點,胤禛也不過是說來哄底下這些大臣的,他已經決定了,從現在起,他就不再干預政事了。

    胤禛經歷了鬼差之事後,深知天命不可違。既然他今日已經是「死了」,就不應當再插手干預政事,或許他的每一項決策,都會對這個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給原本固有的命運造成破壞。胤禛擔心他插手太多會讓這些因果全部都歸咎到黛玉身上,到時候黛玉渡劫之時豈不是九死無生?

    玉兒為他放棄了長生,他豈能再辜負於她?

    聽到胤禛這樣果斷的話語,弘昊的支持者們自然是暗爽在心,嘴上「反對」的話語越發弱了幾分。四阿哥要是登基了,那他們這些人豈不是也能更上一層樓?其餘皇子的支持者們怕是要靠邊站了,那得空出來多少官位啊!好些人都在心裡暗暗盤算,自己過幾日能夠坐到哪個位子上去。

    而其他的文武官員們就更加恐慌了,怎麼的萬歲爺是來真的?他們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居然不想當皇帝的皇帝!就是先皇也是把皇帝做到了駕崩的那一天啊!萬歲爺看上去也就是臉色蒼白了一點,不像是生了重病的樣子,怎麼就那麼想不開,居然想著要禪位呢?

    反對派們紛紛站出來掰著手指頭歷數現在不宜傳位的理由,他們也悔啊,哪怕是能夠阻擋三五個月也好,那他們也能夠有機會到四阿哥那裡遞投名狀了,當然,若是能推遲了三五年那就更好了。

    然而胤禛強勢慣了,哪裡可能受臣下擺佈?當即就命禮部官員籌備登基大典,又命內務府人給弘昊趕製皇袍,並且當場發了明詔,下旨於今日禪位,九月初一正式舉行登基大典。甚至連弘昊的年號胤禛都給他想好了,就叫天啟……

    如果說胤禛今天死了,只留下「光明正大」牌匾後的傳位詔書,那麼那些反對派們還能有個說法,可現在胤禛精神清明得很,金口玉言的說了要傳位給弘昊,大臣們還能有什麼理由反對?

    胤禛站起身,居高臨下的視線慢慢的從那些反對的大臣們身上掃過,看得他們一個個閉了嘴低下頭。胤禛對蘇培盛淡淡的吩咐道:「去,把內務府上個月新做好的龍袍拿來。」

    蘇培盛之前見識過了弘昊兄弟大發雄威,哪裡敢唧唧歪歪,當下就飛快的去屏風之後,將早已準備好的龍袍給捧了過來。

    胤禛看著弘昊,招了招手,「老四上來。」

    弘昊一步一步非常穩健的走了上去,胤禛親手給他取下頭上的帽子,又給他將外衣脫掉,從蘇培盛手中拿過龍袍,親自給弘昊穿上,扣上盤龍扣,繫好玉帶,再將皇帝的頭冠給弘昊帶上。退後兩步,胤禛滿意的看著自己最為器重的四兒子穿上龍袍的樣子。

    弘昊的模樣生的極好,結合了胤禛和黛玉的優點,整個人看上去俊逸而貴氣,穿上龍袍之後,更是有著一股天生的威勢。

    胤禛滿意的點頭:「不愧是朕的兒子!就是這龍袍稍微緊了點兒,沒關係,先將就一下,等正式的登基大典之時,內務府就能做好合身的龍袍了。」

    胤禛有些感慨,不知不覺的,兒子們也都長大了,身量都比他高大威武了。他終於是老了……

    在胤禛的堅持下,弘昊坐到了皇位之上,諸位臣工行三跪九叩之禮參拜新皇。

    弘昊俯視著文武百官,他並不覺得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有多麼的令人著迷和瘋狂,相反,他感覺肩上有些沉,從今天開始,他就要負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負擔起這一片土地上幾萬萬百姓的生活,任重而道遠!

    至此,雍正大帝愛新覺羅胤禛的時代結束了,天啟大帝愛新覺羅弘昊的時代開始了……(正文完結,接下來是番外。)r114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