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人生就是一場二人傳

正文 第12章 .23-第86章 文 / 北小端

    七月流火,暑意漸衰,或許是受到南姍描刺繡花樣的影響,南梵小盆友新添了個愛好,非常喜歡潑墨畫畫,不讀書寫字的閒暇之際,除了溜躂著散步玩兒,常常埋著大腦袋,趴在桌案勾描圖畫,南瑾老爹知曉此事後,不做任何壓制,由著兒子在藝術的道路上撒歡,在他老人家看來,沒事畫個畫,比無事瞎瘋著玩強多了。

    這日,南梵把南姍送他的陶瓷馬,擺在桌案作為模型,一本正經地邊細觀,邊描摹著畫到紙上,小臉上的神態一派認真,南姍斜斜靠坐在另一旁,隨手翻閱著自己在臨州買的花樣冊子,預備選上兩幅精緻好看的,給溫麻麻繡一條帕子,外加一個香囊,以表示她當閨女的孝心。

    南梵完成自己的大作後,滿臉稚氣歡愉地爬到南姍身邊,邀請小姐姐對他作的畫,給個中肯的評價,南姍丟開手中的花樣圖冊,接過十分純正的水墨畫,細細辨認著駿馬的各個部位,暗道,這馬畫的頭是頭,腿是腿,尾巴是尾巴,還挺有模有樣的,甚好,甚好,不過嘛……若是南姍提前不知道這畫的是一匹馬,或許會認為這是一隻驢,抑或會猜測這可能是一頭牛,但是嘛,小孩子是需要多多鼓勵的,所以南姍笑著摸摸弟弟的腦瓜子,稱讚:「好俊的馬!我們梵哥兒畫的真好!」

    南梵頓時喜氣洋洋,笑得無比燦爛,轉過身去,藏寶貝似的收了起來,南姍默默偷笑,小孩子真可愛呀真可愛,可到晚上就餐前,南姍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小南梵把自己的畫兒,拿給了老爹顯擺,並笑呵呵地指著南姍,童真可掬道:「爹爹,姐姐說我的畫兒,畫的可好看啦,您也看看?」

    南瑾半攬著偎在懷裡的幼子,將畫兒展放在眼皮子底下,目光威嚴的瞪著瞧,看了一小會兒,半晌才開口道:「好看是好看……不過,梵兒,你畫的這是只什麼?」

    南姍聽得差點噴茶,因為她的嘴唇只碰到杯沿,還沒來得及抿一口,但是她沒控制住情緒,撲哧樂了一下,南葛哥哥很不幸地噴了茶,因為他嘴裡剛好正飲著茶,在南葛哥哥的咳咳咳聲中,小南梵瞅了瞅一對兄姐,慢慢扁起了小嘴巴,眼睛濕漉漉地望著老爹:「爹爹,我畫的是馬呀……不像麼?」

    南瑾板著臉瞧向南葛和南姍,語氣平淡地斥道:「不成規矩,都給為父面壁思過去!」

    南姍默默為自己哀悼,她只是小小地笑了下,為毛就要去面壁啊,南葛也很憋屈,他就是聽到了好笑的話,不小心嗆了茶,為毛就要去思過啊……

    溫氏看完新生的小孫子南康,從外頭回來進屋子後,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子一女的後腦勺,這景象早見得熟悉無比,她養的幾個孩子裡,從長子南屏到幼女南姍,幾乎都是面壁思過的專業戶,溫氏笑盈盈走近,問道:「你倆又犯什麼錯啦?」

    鼻尖快蹭到牆壁的南姍十分委屈:「娘,我就是笑了一下。」瞪著粉白牆面的南葛也格外抑鬱:「娘,我只是嗆了口茶。」

    溫氏莫名其妙了:「……」聽這倆孩子如此無辜的語氣,反倒是像她老頭子在無理取鬧了!

    晚飯過後,南梵被戚媽媽領回去歇息,明亮的燭輝下,南瑾訓話南姍:「姍姍,你和梵哥兒姐弟友愛,爹爹很欣慰,不過,你不該為了哄梵哥兒高興,便睜眼說瞎話,之前爹爹說過的讀書寫字如此,作畫也該是如此。」

    南姍不敢頂嘴,只好在心裡反駁老爹,小盆友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你剛剛明明也睜眼說那啥話了嘛,嘖,只許州官放火,卻不許百姓點燈,南姍正默默腹誹,只聽老爹又繼續道:「記住,凡事鼓勵梵哥兒是好的,但要適可而止,把握分寸,別只一味的誇獎讚美,以免讓你梵弟弟養成夜郎自大的性格。」南姍很受教地應下。

    南瑾訓閨女時,語氣較為溫軟,可到了南葛這邊,頓時由多雲轉烏雲密佈:「為父的話很好笑麼?」

    南葛忙躬身請罪道:「父親的話不好笑。」

    南瑾冷哼了聲,臉色不悅:「既不好笑,你笑什麼!還笑到失態噴茶!你是兄長,該為弟弟妹妹之表率,以身作則,以正榜樣,從小學的規矩都丟到哪裡去了!若是你弟弟妹妹一個個都有樣學樣,成何體統!」南姍默默為老哥叫屈,老爹,你自己也噴過茶的好罷,也沒見你自批罪己過。

    此事就算揭過,幾日後,南姍正窩在房裡繡帕子,小南梵興沖沖地跑過來,拿了卷白紙讓南姍看,南姍動手攤開,發現紙上畫著一匹馬,線條雖稚嫩,卻頗有模有樣,南姍瞅著小弟弟,詫異道:「你畫的?」

    南梵跟只勤奮的啄木鳥似,使勁地點頭點頭再點頭。

    這進步完全是神速啊,真可謂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南姍揪揪小南梵束著的頭髮,奇道:「梵哥兒,誰教你畫的?」

    南梵黑麗的眸子閃著小星星,稚音清脆:「是湯先生!以後先生不僅教我讀書,也會教我畫畫!太好了!」喜滋滋地看著自個小姐姐,乖巧討喜道:「姐姐,等我以後學好了畫,我就把你畫下來!」

    南姍掬著南梵胖嘟嘟的肉臉,直感動的眉眼彎彎:「我們梵哥兒這麼好啊,那姐姐等著。」

    到了七月底,南姍的院子各處已全部建造好,移栽的花草林木均已到位,目前已開始往裡頭搬運傢俱衣櫃,床桌椅屏成色一律簇新,均泛著好看的光澤。

    日後南姍要獨門獨院居住,裡裡外外都需要添置人手,除了在南姍屋裡伺候的董媽媽、夏枝、夏桂,以及已用趁手的丫鬟碧雲、碧雨、碧草,溫氏也將早年的丫鬟現如今已是管事媳婦的暗香,也撥給了南姍調用,不久前,溫氏曾給南姍略略提過,還會從外頭再選幾個丫頭進來。

    南姍瞅著眼前的一顆顆人頭,有點瞠目結舌地問崔媽媽:「媽媽,不是說幾個麼?怎麼這麼多?」她的個穿越大神喂,她這幅小身板又不是金子雕

    雕琢的,用不著這麼多人圍著她打轉罷,日子過的這麼舒坦奢侈,她將來會不會折壽吶——南姍不由自主低頭,去瞅掌紋中的生命線。

    奈何,南姍被溫氏養的膘肥體壯,噢,不對,是身強體健,那條象徵壽命的線條,相當纖長,看來,她這輩子應該不是只短命鬼。

    崔媽媽抿嘴笑道:「這才幾個人,小姐是老爺和夫人唯一的閨女,自然要金尊玉貴的養著,夫人說了,這十來個丫頭,都讓小姐先使喚著,若發現有偷懶耍滑、心術不正的,或是讓小姐看不過眼的,即刻攆出內院,再選勤快老實的進來,務必要把小姐服侍的舒舒坦坦妥妥帖帖。」

    手底下一口氣要多十來個員工,南姍倚坐在桌角旁,放眼望去,只見那些女孩子年歲不一,有高有矮,統一穿著水綠色的衣裳,搭垂著手規規矩矩站著,不敢隨意發出半點聲音,南姍正一個個瞅著,崔媽媽已笑道:「今日是先領她們過來給小姐瞧瞧,過會兒將她們安置到小姐的新院子,讓暗香給她們先分配差事做著,小姐覺著如何?」

    南姍微笑道:「就按媽媽說的辦。」方才魚貫而入的一票子女孩兒,又按順序魚貫而出,南姍瞧過自個的新員工後,沒有半點興奮勁兒,心裡反而有些空落落的,於是去正屋找了溫氏說話,南姍抱著溫氏的胳膊,歪靠在麻麻身上,悶聲撒嬌道:「娘,我能不能不搬出去自己住啊。」

    溫氏疼愛地摸著女兒的臉頰,柔聲問:「姍姍不喜歡那些新丫鬟?」

    「不是。」南姍在溫氏身上懶貓似蹭了蹭:「女兒就是想和娘一塊住著。」

    溫氏抱著閨女輕輕搖著,語重心長道:「可你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總要學著自己過日子,娘不能照顧你一輩子啊。」南姍聽得心頭一酸,險些落下淚來,孩子氣般悶聲嘀咕道:「若是能一直不長大就好了……」

    「……真是傻丫頭。」溫氏只能低低地笑歎。

    溫氏已給自個的傻閨女南姍,選好了遷居的吉日良辰,正是中秋節後的第三天,入了八月後,南姍心情抑鬱地開始收拾家當,溫氏管家理事之餘,外頭還多有應酬,七月的時候,隨夫留居京城的四皇子妃,頭胎產下一女,這天要辦滿月酒宴,溫氏被送了喜帖,自要前去走個過場。

    說到皇家子嗣,不得不提一下當朝太子蕭清斌,太子爺已年滿二十五歲,自早些年連喪四子後,如今膝下仍空虛,聽說他耕耘的還是蠻勤快的,就是時運不濟,一直顆粒無收,南姍無聊之時,曾很邪惡猜測過,太子辛勤勞作卻不見豐收之果的緣故,也不知是土壤有問題,還是耕地的有問題……

    麻麻去別人家看剛滿月的小嬰兒,南姍只用甩動兩條腿,走上幾步路,就可看到自家白白軟軟的二侄子南康,南康這只奶娃娃還不足半歲,生的白胖俊氣,小嘴巴粉嫩似柔潤的花苞,南姍去瞅他的時候,他正躺在搖籃裡呼呼大睡,嘴角濕嗒嗒地留著口水。

    欣賞完小侄子的睡姿,南姍躡手躡腳地退出屋子,與二嫂嫂安佩閒話,安佩產後恢復的很好,身材比之前更顯玲瓏有致,更兼面色紅潤,容顏愈發嬌艷嫵媚。

    溫氏自個韻致宛然,給兒子尋的媳婦,也一個賽似一個的標緻,溫氏的閨蜜好友邱氏曾調侃,京城裡出名的標緻姑娘,只怕都要被溫氏弄回去做兒媳婦啦,南姍默默地掰著指頭數,目前還有三個標緻閨女沒著落呢。

    丫鬟捧來一盞新鮮的紫晶葡萄,擱在四四方方的炕桌上,南姍拈了一粒慢慢吃著,問道:「嫂子有事要忙麼,若沒甚麼急事,咱倆下盤棋玩吧。」

    剛做了母親的安佩,對自己身上掉下的那塊肉,充滿了新鮮的滿足感,朝裡間努了努嘴,悄聲低笑道:「只要裡頭那位小祖宗不哭鬧,我就沒甚麼急事,趁他這會睡著,我也忙中偷個閒……」說著,對一旁的丫鬟揮了揮手:「拿棋盤過來。」

    只是棋盤剛擺好,南姍捏著的第一粒黑子還沒落下,嬰孩洪亮的啼哭聲已然響起,正撐著下巴悠然的安佩,立即如彈簧似起身,腳步飛快地閃進屋裡,不一會的功夫,已悠抱著兒子出了屋,滿臉慈愛地親了又親,照看南康睡覺的乳母,卻兩手空空地跟著出來。

    南康被哄安靜後,南姍蔥管似的食指,輕輕戳著南康的臉頰,一摁一個小坑,笑語漱漱:「康哥兒生的真漂亮,康哥兒,笑笑,給姑姑笑笑,笑笑……咦,嫂子,你看康哥兒笑了……」見兒子笑的甜如蜜糖,安佩也喜得眉花眼笑。

    逗玩夠了小侄子,南姍頓時心情舒暢不少,於是,打道回屋,繼續收拾東西。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日,南府裡也張燈結綵,很有熱鬧的氛圍,老爹白日參加皇帝主持的宮宴,以此彰昭盛世祥和君臣一心,晚間則參加自個的家宴,共度團圓佳節,南老夫人是個鐵桿戲迷,每逢做壽過節,必要請戲班子過來唱堂會,今年也不例外。

    南瑾與老娘的愛好不同,他甚不喜戲子咿咿呀呀的唱腔,這一點,南姍完全附和老爹,是以,每逢南府過節唱堂會,南老夫人聽得極是津津有味,南瑾老爹卻聽得面孔緊繃,南姍聽的……呵欠連連。

    三日後,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正是南姍喬遷新居之日,南瑾老爹為獨女的院子題名為『悅安居』,嗯,寓意很美好……知悉的長輩親朋,紛紛送來賀禮,值得一提的是,溫玉玳舅舅讓南笙帶回一箱子玉瓷古玩,頗有收藏價值,溫老祖宗直接給了南姍兩張面值不菲的銀票,睿王妃很給面子地抬了兩架精美大屏風,秦岳又給南姍送了一套房四寶,君子蘭送了南姍一車的鮮花盆景,沈佳慧更有意思,贈了南姍各式各樣的花瓶,南硯哥哥送了兩整套茶具,安二嫂嫂送了南姍四套顏色麗的帷帳簾套。

    南姍搬遷完畢後,溫氏才坐下喝茶歇息,來自臨州長子的書信,又一次翩然而至,信上最重要的一條消息

    是,蕭清湘在八月十五產下一子,母子平安,順便,求南瑾老爹為次子起個名兒,歸家的南瑾老爹,稍一思咐,大筆一揮,為第三個孫子起名南旭。

    二房又喜得一孫子,葉氏嘴上道喜,心裡卻很發苦,她的大兒媳婦都進門一年多了,肚皮還沒有半點動靜,真是抑鬱壞了她這個做婆婆的。

    葉氏犯愁孫子的問題時,南姍最鬱悶南毅登門拜訪,這位小哥兒忒不講理,一語不合就摔茶杯,南姍讓他小心些,南毅小哥一翻白眼,表情不屑地鄙視:「不就是只破茶杯嘛。」

    南姍很無語。

    最近還發生了一件超級離譜的事,南毅某次過來竄門子,居然瞧上了南姍的一個新小丫鬟,要向她討了去自己使喚,那丫鬟是南姍這裡最水靈俊俏的丫頭,南姍頓感匪夷所思,兄弟呀,你才幾歲吶……當然,南姍很堅決地不放人,憑什麼你索要,我就一定要給呀!你當你是皇帝老子喲!

    南毅未能得償所願,於是去找無敵祖母撐腰,南老夫人認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自然想遂了孫子的心願,張口便向南姍要人,南姍很不好意思地把南老夫人拒了,南老夫人瞬間拍桌子發飆。

    南姍卻楚楚可憐地言道:「姐弟之間,互相謙讓友愛是不假,可也不能總是孫女這頭一直謙讓啊……」細數歷史種種,通常都是南姍謙讓南毅。

    又拋給南老夫人一連串的問題:「毅弟弟今日問孫女要的是丫鬟,假使明日向孫女索金銀,後日又要孫女的首飾,大後日乾脆讓孫女挪屋子,祖母您老人家是不是都要依從他……孫女知道毅弟弟自小養在您老的跟前,感情深厚,可孫女和毅弟弟都是南家孫輩,素日對您老人家恭敬有禮孝順有加,您老也不能太區別對待啊……」

    南老夫人被問得略語塞,她雖不喜這個孫女,但是,這個孫女的孝道禮儀姿態確實足足的,南老夫人稍緩和了語氣,卻還是想遂了孫子的意,於是依舊道:「不過就是個丫鬟,到了毅哥兒這邊,又不會虐待她,服侍哪個主子不是服侍?」

    南姍心裡歎氣,將話題焦點進行昇華,繼續說:「毅弟弟已十歲多了,現在的頭等大事,是要好好讀書,早日考取功名,伺候的僕從女婢應是穩重妥帖為上,要那些漂亮活潑的有何用,不是更擾了毅弟弟唸書麼,我娘給幾位哥哥安置的丫鬟,都是穩重安靜的姑娘,那個丹露才八歲,性子又活潑,才進內院不久,服侍人還不妥帖老練,再有,孫女聽說,毅弟弟是因為她會編柳籃子,覺著新鮮好玩,才想要了她去,這對毅弟弟上進讀書又有何益處……」

    最後,為了南毅日後的功成名就,南老夫人將此事罷休不提了,but,南毅卻和南姍槓上了,常逃課與南姍狹路相逢,南姍主動哀慼慼地找南老夫人傳達一個意思,您的寶貝孫子整日忙著和她置氣,都耽擱他唸書了,不多多勤奮刻苦埋頭苦讀,日後怎麼能金榜題名呢,孫女我很為他憂愁喲……

    南老夫人對親手撫養大的孫子,有很高的望孫成龍期盼值,深刻思慮後,很快便把南毅逮了回去,嚴加看管著唸書,南姍耳根頓時清淨了不少,當然,南毅小哥也更恨南姍了……對此,南姍很囧。

    南姍搬入新居後的日子,除了南毅撲騰出來的幾朵浪花,別的一切還算安好,新來的丫鬟均由暗香再細細調教,南姍搬遷之時,一應的銀錢、首飾、物品都做了賬冊登記,管家理事,要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先一點一滴學起,當然,每逢溫氏處理家事時,南姍都會坐在隔壁上旁聽課,嘖,多現成的老師,若有不懂的地方,課後詢問老師麻麻,會得到耐心細緻的講解。

    光陰如水,秋漸走,冬來臨。

    這日,南姍窩在溫氏的房裡看書,外頭溫氏正在會客,南姍順便聽了一耳朵,不禁暗自偷笑,原來這位夫人來給南葛哥哥說媒來了,女方家的姑娘,是衛國公府汪家的小姐,衛國公府嘛,南姍還是有所耳聞的,現在皇宮裡的德貴妃娘娘,也就是小四皇子的生母,就是出自衛國公府,溫氏聽了對方的來意後,很委婉地表示,我要和我家老頭子商量商量。

    十八歲的南葛,也遺傳了父母良好的相貌基因,模樣生得很秀氣,如今已有秀才功名在身,家世背景麼,老爹身居高官,是皇帝很倚重的大臣,舅舅家也是很顯赫的侯門爵家,與遠靖候府、睿王府都有姻親關係,在京城頗數的上名號,名門大族挑女婿,能選到南葛,也不是那麼意外。

    南瑾聽了媳婦的轉述,想了一想,一票否決掉了,溫氏對這門親事也不熱衷,倒不覺可惜,只與南瑾商量道:「老爺,雖說功名要緊,葛兒的婚姻大事,也不能這麼一直耽擱著呀,他的年紀也不小了,也該訂下來了。」

    南瑾撫了撫鬍鬚,頷首道:「那夫人問問他,可有中意哪家姑娘。」

    溫氏替南瑾續上熱茶,微笑道:「我已問過他,扭扭捏捏給我老實說了,他瞧上我二伯家孫媳婦的小妹子了,那姑娘喚作如敏,今年秋天剛滿十五,樣貌品性都是不錯的,老爺以為如何?」

    南瑾腦袋理著關係,妻子的二伯是過世老陵安候的弟弟,其孫媳婦出自臨江伯魏家,魏家五十年前因戰功受封,世襲罔替,按照溫家選媳婦從家世到門風再到姑娘品性的嚴苛條件,魏氏親妹子想來也不會差很多,隨即道:「雖說魏家也能稱上親戚,還是要謹慎思量,夫人再細細打聽下,若真是個好姑娘,便張羅著提親吧。」

    溫氏應下,柳眉微揚地再笑著爆料道:「老爺,笙兒也有喜歡的姑娘呢。」

    南瑾端著茶盞微愣,隨即失笑:「他瞧上哪家姑娘了?」問完話後,低眉飲了一口茶。

    溫氏笑道:「老爺認識的,就是佳慧那丫頭。」

    相較於轉了幾個折的魏如敏,南瑾對於老婆閨蜜的女兒即自個女兒的閨蜜沈佳慧,還是比較熟悉的

    ,沉吟道:「我記得,那丫頭也就比姍姍大一歲多吧,沈國公就這一個嫡出的閨女,咱們笙兒無功無名的,他會樂意?」

    溫氏嗔道:「瞧老爺說的,笙兒又不是一輩子都無功無名,大哥說了,笙兒武功練的極好,待過兩年參加武科考,憑咱們兒子的本事,還愁掙不到功名……」又笑盈盈道:「笙兒和佳慧自幼相熟,我那邱妹妹也是肯的,有她說項,沈國公會答應的。」

    南瑾又慢慢啜了一口茶,才道:「笙兒暫且不慌,先緊著把葛兒的親事訂下,省的母親不是瞎提這個,就是亂點那個。」從長孫南屏到南硯,再到如今年歲最大的單身孫子南葛,南老夫人個個都要點鴛鴦譜,那些姑娘不是姓林便是姓許,直把南瑾搞的煩不勝煩。

    聊完兒子,南瑾又問女兒近況:「姍姍獨住的這些日子,她那小院可還料理的妥當?」

    提及女兒,溫氏掩唇笑道:「唔,挺像模像樣的,和暗香一塊訂了不少框框條條,還專門訂了本冊子,記錄小丫頭每日的差事好賴,認真勤懇當差的,發月錢時每人額外多獎五百錢,有偷懶犯錯的,也按規矩罰了些許,閒著的時候一塊做做繡活,有時也讓夏桂夏枝教小丫頭們識些字……現在先讓她自個打點院裡的銀錢,待再大一些,我教她看店舖和莊子的賬本。」

    南瑾點了點頭,又道:「姍丫頭呢,我回來這麼久了,怎麼還不見她人影?」

    溫氏笑道:「想來是還在廚房呢。」

    南瑾微蹙眉頭:「她在廚房搗鼓什麼?」

    這時,南姍笑嘻嘻的聲音從簾外傳來,黃鶯出谷一般悅耳:「爹爹,您找我呀?」門簾一翻,南姍當先走進,一身簇新的桃紅色束腰長襖,領口袖口籠了雪白的風毛,下頭露出半截月白褶裙,頭上簪了一對輕巧的累金絲嵌珠小髮釵,巧笑嫣然地走到炕桌邊,笑著說:「女兒今日學了包餃子,是蝦仁餡的,剛蒸好幾小籠,還熱乎乎的,請爹娘嘗嘗。」

    跟著南姍進來的夏桂提著食盒,南姍揭了盒蓋,端出兩隻還冒著熱氣的蒸籠,又擺出小醋罐、小碟和筷子等物什,南瑾拿筷子夾了一隻蝦餃,不嘗其味,先觀其形,曬然一笑評價道:「為父從沒吃過長相這般難看的餃子。」

    雖被老爹言語戲謔目光興味地鄙視了,奈何,南姍的抗打擊神經很是堅韌,當下一臉正經道:「爹爹,女兒的餃子是金玉其內。」雖然樣貌醜陋,味道還是挺不錯滴說,她都嘗過了。

    在南瑾父女正辯論的時候,溫氏已先吃了一個,並給予十足的誇獎:「果然是金玉其內,味道很不錯,老爺也嘗嘗。」再探出筷子夾起一隻,問道:「姍姍,可有給你祖母送兩籠過去,她老人家最愛吃蝦仁餡的蒸餃。」

    南姍笑道:「已使人送過去了,那兩籠蒸餃的模樣,已是我捏的最周正的,希望祖母別嫌棄我手藝拙劣才是。」

    溫氏言道:「你有這份孝心,便是餃子模樣難看些,你祖母也能諒解的。」將新蘸好醋汁的蒸餃,夾到南姍眼皮子下一隻乾淨的小碟內:「姍姍勞累了半天,也吃一個。」

    南姍拿筷子夾起吞了,鼓著粉嘟嘟的臉頰嚼動。

    一連吃了五個怪模怪樣蒸餃的南瑾,放下筷子,對女兒溫言道:「冬天怪冷的,別老往屋外跑,當心著了風寒。」

    自個的勞動果實,便是賣相丑了些,南姍也吃的歡暢,吃完一個,又夾一個,對老爹的關切之語笑道:「爹爹,這幾天日頭都挺暖和的,廚房裡有那麼多大爐子,不礙的,等過兩天,我再熬一鍋牛肉羹。」

    南姍要再熬一鍋牛肉羹的打算,失言了,因為天氣驟變,她很不幸地染了風寒,只能待在屋裡臥床養病,南瑾坐在南姍的床邊,黑著一張臉訓斥:「盡把為父的話當耳旁風!」

    從身旁丫鬟捧著的托盤中端起藥碗,南瑾繼續黑臉:「老實吃藥!」

    南姍底氣不足地去接藥碗,卻被老爹無情的拒絕,拒絕理由如下:「老實坐好別動,我餵你吃。」

    長痛不如短痛,長苦不如短苦,南姍苦著臉,聲音囔囔啞啞的,無素日的清脆明麗:「爹爹,我知道錯了,您就別罰我了,喝藥又不是進湯,一勺子一勺子喝,女兒會被苦死的……」

    南瑾狠狠瞪了閨女一眼,將藥碗塞了出去,繃著臉道:「快些趁熱喝了,喝完倒被窩裡好好捂著,待發了汗,去了熱,便不會難受了。」本聲嚴色厲的語氣,到了最後,已成輕飄淡馨的勸慰。

    南姍以壯士斷腕的氣勢,一口氣悶了苦味衝鼻的藥汁,丟開藥碗,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漱了口,最後一連塞了兩粒蜜餞嚼著,待吐了果核,便被老爹摁回被窩捂汗,且十分體貼仔細地掖了掖被角。

    此時已到十月底,正是天寒地凍的隆冬季節,南姍無聊地趴在床上養病,而經過十月懷胎之苦的南嬋姐姐,在葉氏三嬸每日焚香禱祝的期盼中,終於生下了一個兒子,葉氏歡欣之餘,不免言語刻薄長媳:「都進門一年半了,爺們天天睡在你屋裡,吃好的,喝好的,也不見鼓起肚皮……」

    葉氏所言句句屬實,邢飛艷卻也不是吃素的,當即搬出溫氏這個現成的活例子:「聽聞二伯母新嫁頭三年,都未曾開懷,如今不也子女成群,媳婦如今正年輕,身子骨又健壯,母親慌什麼,若媳婦真的無福生養,必會安排好生養的丫頭,讓夫君收在房裡的。」

    葉氏被噎的乾瞪眼,每回與兒媳婦交鋒,她幾乎次次落下風。

    待南姍風寒好轉之時,秦岳姍姍來遲地過府『探病』,仍被圈養在屋裡的南姍,在悅安居正堂接待了秦岳表兄,秦岳托著一隻粉彩繪雲紋的蓋碗,很官方地開口慰問:「妹妹身子可大好了?」

    尚被禁足

    的南姍,神色憂鬱地指指門口:「若是大好,我就到外頭折梅花去了,聽梵哥兒說,園子裡有一株梅樹已開了花。」

    秦岳放下茶盞,笑道:「妹妹風寒尚未大好,就又想著出去淘氣,當心姑父知道了斥責你。」

    南姍沒精打采地撇撇嘴,指著牆角高翹几上擺著的一盆水仙花,只見葉色翠綠,花朵黃白,隱有清香撲鼻:「所以,我只能瞧著這盆水仙解解悶了。」

    秦岳疑惑地問道:「妹妹不是養有幾隻鳥和一缸魚麼?」

    南姍攤攤手:「畫眉和黃鸝在梵哥兒那裡,他正照著模樣學畫畫呢,那一缸魚……咳咳,我不當心餵了太多魚食,它們都翻了肚子,已被油炸下肚了。」

    倆人正你問我答,夏枝滿面笑容地進來,端出一盤子剛煮熟的鵪鶉蛋,另有兩碗熱氣騰騰的餛飩,撒了香葉末子,油花點點的湯上飄著小蝦米,最後又端出一碟棗泥山藥糕和一碟綠豆糕:「夫人剛打發人送來的,說天兒冷,小姐和秦少爺吃碗熱熱的餛飩,好暖暖胃。」

    秦岳眉花眼笑道:「姑母當真疼我,知道我愛吃鵪鶉蛋,一下子就送這麼一大盤子來。」

    一旁正做繡活的夏桂,將繡花棚子擱到小籮筐裡,笑著走到桌前,開始剝殼:「既然秦少爺愛吃,奴婢就全剝了蛋殼,必定讓秦少爺飽餐而歸。」

    夏枝白一眼夏桂,嗔笑:「哪有你這樣待客的,吃一肚子鵪鶉蛋,中午秦少爺還要不要吃飯了?剛來的人說了,夫人中午給秦少爺備了好多菜呢。」

    秦岳插了一隻剝好殼的嫩皮蛋,很豪邁的說道:「沒關係,我肚量大的很。」

    夏桂看一眼夏枝,輕笑:「咱們老爺不是常說,小姐的肚量像個無底洞,不知和秦少爺比起來,誰更大些。」夏枝也附和而笑。

    秦岳彎了彎嘴角,吃著鵪鶉蛋的同時,目光意味深長地打量南姍,好似在瞅一隻食量頗大的小母豬,南姍被看的鬱悶,隨即清咳兩聲,淡淡道:「老爺也常說,食不言,老爺不在跟前,吃東西時的規矩就都忘了?」

    『老爺』二字一橫空出世,夏桂和夏枝不敢再說笑,忙一本老實麻利地繼續剝蛋殼,秦岳沖南姍笑得懶洋洋的:「姍妹妹,你這裡的規矩也太大了些,我是不是也不能言語呀?」

    南姍語氣無辜而誠懇:「吃飯用口,言語也用口,若是邊吃飯邊說話,一口兩用,太容易嗆著,岳哥哥還是待飽了口腹之慾後,再暢所欲言吧。」

    秦岳默然,接著氣勢很豪邁、一點也不把自己當外人地吃下一碗餛飩、半盤子鵪鶉蛋、兩樣糕點也各吃了一塊,而後,撫著暖洋洋的肚子暢所欲言道:「還有一個多月就到年關了,大表兄今年是否還不回來過年?去年就沒回來呢。」

    一提起古代交通的這事兒,南姍就特鬱悶,實在是太不便利了:「興許吧,旭哥兒還太小了,這才幾個月大,經不起冬天裡路途顛簸,不過,我聽我爹說,今年會將小芙兒接回京城過年。」

    秦岳和南姍口中的『小芙兒』不熟悉,於是轉移話題:「我不是送了你兩套房四寶,用了沒有,感覺如何?」

    南姍答道:「還沒用,都收在箱子裡,我現下用的這套,都還新著呢。」

    倆人再度進入一問一答模式,秦岳話多,從南梵怎麼還是胖嘟嘟的,說到南葛明年的秋闈之考,從南姍屋裡擺著的屏風瓷器,品評到牆壁上懸掛著的字畫福袋,再問南姍新讀了哪些書,又追問到學會彈了哪些新曲子,直到崔媽媽親自過來請秦岳吃午飯時,秦岳正一邊與南姍下棋,一邊回憶南姍今年春節到他家去拜年的場景。

    為著這幾日南姍風寒,南姍屋裡的地龍燒得十分暖和,剛從外頭進來的崔媽媽,裹著一身冰涼的寒氣,夏桂忙端上滾滾的熱茶來,崔媽媽坐在暖洋洋的熏籠旁,喝了兩口,笑道:「兩位夫人等了許久,也不見秦少爺回去,眼看著就快擺午飯了,老奴特意來看看,哥兒和姐兒聊什麼呢,都忘了吃飯的時辰?」

    秦老侯爺即溫氏的舅舅南姍的舅姥爺,過幾日要辦壽宴,楚氏這回親自到訪,算是送帖子親戚間的串門探望生病的南姍,秦岳是跟著過來打醬油的。

    南姍懷裡揣著個暖手爐,聞言笑道:「媽媽,我爹爹不讓我出屋子,我都快悶壞了,岳哥哥才和我多聊了會天解悶。」再笑嘻嘻地望向秦岳:「岳哥哥快去吧,別讓舅母和我娘等你。」

    秦岳放下茶盞,又很官方地做臨別囑咐:「妹妹好生靜養,可別再病了。」

    南姍點頭,三克油你的關心,再微笑送別,咕嘟拜,秦岳一步兩回頭地離開,夏桂和夏枝偷偷地抿嘴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