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蠍龍太尉

正文 第三十六節 大風起兮(一) 文 / 黑文凰

    (終於!要到汜水關了!!!)

    高順,陷陣營的創建者和目前指揮者,這是個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刻板異常的男子,普普通通的身高和相貌既沒有呂布的霸氣也沒有張遼的風度,比起臧霸來也完全沒有那種豁達感,他嘴唇緊緊地抿著,正以一種審視的神色打量著眼前的夏燹。

    夏燹也頗感興趣地看著眼前的高順,就算他再笨應該也看得出來這是高順再給他下馬威,畢竟作為一軍長官,駕馭下屬是必須的事情。呂布應該是為了讓自己先看看陷陣營,然後在到時更好地發揮。這個所謂的護軍校尉,只是個方便夏燹出入軍營的身份。

    不過很顯然高順似乎不這麼想,在他看來既然身為陷陣營的護軍校尉,就有遵從陷陣營軍規的必要,所以才會立刻派人將夏燹徵召過來。

    「你是何方人士?家中可有妻兒老小?」

    高順顯然不打算給夏燹特殊待遇,所以很是公事公辦地打算給夏燹記錄身份,而夏燹則是點頭道:「我祖籍無法考究,目前家居洛陽城內,孤身一人未有妻兒老小。」

    「既然如此,我陷陣營可以收你。你為護軍校尉,當知我陷陣營軍規。陷陣之志,有死無生,你可能做到?」

    高順彷彿沒有看到站在旁邊的張遼,依然刻板無比地對夏燹講述著,而後者則是點頭道:「這個自然,只會有戰勝和戰死的夏燹,不會有逃跑或投降的夏燹。」

    對於這個回答高順顯然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便示意夏燹出帳。而邁出高順的帥帳,夏燹頗為好奇地看了一眼跟出來的張遼道:「這個陷陣營的傢伙有點意思啊,難怪能練出這樣子的強兵。」

    「伯平確實少了些變通,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七百陷陣營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小兄多擔待一些。」

    見夏燹的確沒有惱怒的意思,張遼也鬆了口氣道:「近幾日陸續有消息傳來,十八路諸侯已經開始集結,估計再過不久就會開始了。「

    「那最好能快一點,我已經開始有點感覺無聊了。「

    在陷陣營的校場旁邊停下,夏燹看著正在訓練的一隊陷陣營軍士。比起狂暴的飛熊軍來說,陷陣營是一支純粹的步兵,而且陣型極為緊密,進退如一人,卻是在防禦方面似乎更為偏重。

    「有意思,遠你覺得咱們加上陷陣營能辦得到什麼?「

    打量著眼前的陷陣營軍士,夏燹漫不經心地詢問。而張遼則是想了想道:「我和曹性會各自再帶百餘親軍湊足一千之數,有小兄在將領也無需擔心匱乏,不過西涼軍一向喜好爭功,此次出征的先鋒多半是西涼軍中人。不過為了公平起見,相國一定會允許一小部并州軍前往協助監察,有溫候在,這支軍隊定會是我們。「

    「是麼?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哈哈一笑,夏燹便和張遼一起出了陷陣營的軍營,他到這裡來不過是走個過場,本來這一步也基本上可有可無,只是因為高順為人過於刻板,才有這樣子的一幕。

    初平元年,董卓霸佔洛陽帝都,倒行逆施欺凌幼帝,終究導致天下民怨沸騰,總計一十八路諸侯同時起兵,誓要將此國賊誅除。這一十八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節。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胄字公緒。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志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名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鎮,聲如巨鐘,丰姿英偉,幽州刺史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為,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鎮,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台。

    第十七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第十八鎮,義舉無雙,刺董發詔,昔日西園八校尉之一,曹操字孟德。

    這總計一十八路諸侯,陳兵會盟於酸棗,兵鋒直指汜水關,誓要奪還天子,還漢帝江山一個朗朗乾坤。

    當然,以上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心中的想法而已,對於更多的人而言,他們已經看清楚了漢朝江山根部的糜爛,即便是董卓被殺,也會有其餘更多更強的傢伙跳出來染指這片大好河山。

    酸棗的會盟大帳當中,袁紹以其無與倫比的聲望優勢坐穩了此次盟主的位置,而這也是在曹操意料之中,畢竟袁紹的身份的的確確是在各個諸侯當中最為高貴的,除卻他的兄弟袁術之外,沒有人比得上四世三公的門檻。

    &nbs

    p;「主公,此次會盟情況不容樂觀,這些人恐怕不打算用全力。「

    陳宮語氣肯定地對曹操說,而後者則是不由的歎了口氣,他也或多或少看得出來,雖然十八路諸侯看起來是打算來一起討伐董卓的,但是這些人的表現,卻讓原本信心強烈的曹操大失所望。

    單看袁紹的安排就知道了,他自己是盟主,而管糧草的則是袁術,這袁家兩兄弟可以說將整只聯軍的權力都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這可是聯軍啊,袁紹這麼做,過了。

    「公台,我曹操是來救駕勤王的,哪怕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就此退卻。何況,不是也有幾位豪傑和我們一起上路嗎?「

    長笑一聲,曹操的眼神也多了一絲堅定:「只有戰死的曹孟德,沒有苟活偷生的曹孟德!我不會從這裡退走的!「

    「主公既然心意已決,宮自當捨命相陪。」

    見到曹操語調堅決,陳宮也只能歎了口氣,轉而閉口不言,碰上一個固執的主公有時不是好事,但是若這個主公和自己有著一樣的心意,那就是必須豁出性命來陪伴的人了,無論他是明主與否。

    與之相對的,董卓給人的感覺就差得多了。

    過於肥胖的身體讓董卓現在連生氣都成了奢侈,他只能氣喘吁吁地拖著笨重的身體坐在寬大的太師椅當中怒吼道:「這些該死的狗才,竟然敢如此,袁紹,曹操!哪一個某不是捧著他們?真是忘恩負義的東西!」

    李儒倒是不太驚慌,早在進京前他就預料到了這一步,所以他此刻很安靜,現在是將軍們互相扯皮的時候了,他一屆臣還用不著管這些事。

    「義父,孩兒願提兵前往汜水關,取下那袁紹和曹操的頭顱!來為義父息怒。」

    呂布沉穩地從武將的一列中走了出來,而董卓則是哈哈一笑,對於這個武力驚人的義子,他是極為滿意的,否則當初也不會花下大力氣招攬,當下道:「好!有奉先在!那些該死的雜碎絕對不堪一擊!」

    而郭汜和李傕則是悄悄地對視了一眼,身為西涼軍派系,他們當然不願意看到并州軍的呂布拿下這個頭功,所以很快就有人站了出來。

    「殺雞何須用牛刀,溫候,末將去就足夠了!那些雜碎只會污了溫候的手!」

    華雄志得意滿地從西涼軍的武將序列中站了出來,而呂布瞟了他一眼,這個傢伙還不足以讓他開口斥責。

    「唔!言之有理!那就這樣吧!奉先就暫且留在洛陽。華雄!我封你為先鋒!於汜水關駐防!務必要讓那些傢伙明白!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來老子面前蹦躂的!」

    董卓臉上的肥肉因為憤怒而抖動著,而呂布則是沉默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董卓畢竟是依靠西涼軍起家的,這時候是輪不到并州軍出場的。

    而呂布身後不遠處的李肅也微微一笑,董卓當然是會偏袒自己的西涼軍,不過現在也不用擔心。心裡這麼想著,李肅偷眼看了一下對面的臣序列,而一個他預料中的身影也適時地站了出來躬身道。

    「相國且慢,既然賊軍勢大,此次當不同往日。詡認為,可遣一支并州軍卒隨先鋒一同戍守汜水關,一來可以就近評斷賊軍軍力,二來可觀摩涼州精銳作戰技巧,兩軍相得益彰方為上策。」

    走出來的人正是賈詡賈和,雖然這個善於存身的毒士至今也沒有對李肅私下的旁敲側擊做過回應,但是這些可以給他自己留下一條後路,並且還不會帶來什麼壞處的事情,這個老謀深算的傢伙果然不會放過。

    董卓疑惑地瞇了瞇眼,雖然酒色財氣讓他的身體和大腦都日益臃腫,但是他還是感覺到了一絲奇怪,賈詡幾乎從來不曾主動提過什麼建議,這一次又是什麼緣故?

    「唔和言之有理,那就如此吧,奉先你來挑選一支小隊隨華雄前往汜水關觀摩戰況。」

    想了想,董卓還是同意了賈詡的提議,畢竟西涼軍和并州軍都是他的麾下,如果一味將功勞和出戰機會都偏向西涼軍畢竟不妥,賈詡這個提議等於是讓并州軍也在此次先鋒中露一下面,這樣子也好。

    而郭汜和李傕,雖然有些奇怪,但也並未出言反對,畢竟重要的先鋒已經到手,也就不用在意一支區區的千人小隊。

    「孩兒遵命。」

    呂布躬身受命,不知怎地,看到對方的從容神態,華雄卻是陡然感到身體一冷,一種極其不詳的預感也浮上了他的心頭。

    軍令如山,整個洛陽城都在董相國的軍令下迅速行動了起來,駐紮在內的西涼軍迅速被集結起來,先鋒華雄會從中挑出精銳的四萬人,支援本就有一萬軍士的汜水關,而為了平衡兩軍的爭勝心,董相國額外允許并州軍出動一支千人隊跟隨華雄隨軍觀摩。

    夏府當中,洪埃仰望夜空,如同黑鍛的夜幕上群星閃耀,彷彿是無數英雄豪傑的化身,要在這亂世爭勝一番!看著這夜空,洪埃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愉悅的弧度。

    「大風起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