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宋乞丐王

《》章 節目錄 第74章 登聞鼓〔上〕 文 / 草稿

    紫宸殿。

    今日的朝會,群臣濟濟一堂,左右文武各自分列。正上方坐著位七八歲的孩童,身穿明黃龍袍,頭帶金絲翼善冠,正是大周恭帝柴宗訓。此時,這位年少的帝王端坐龍椅,對於下面文武百官的爭吵,毫不在意,若是細看,定然會發覺這位年少帝王的眼睛是半瞇著的。

    原本以為會像往常一樣,安安穩穩的坐上一兩個時辰,等下面一幫老傢伙囉囉嗦嗦完,他就可以回後宮掉王八去了。卻沒想,剛要宣佈退朝,右手邊站在第一位的紅臉將軍,拿出張白紙告示,狀告起侍衛司親軍韓通。這一來,底下頓時亂成了一片,年輕的小皇帝只能打著哈欠,半閉上了眼睛。

    「趙大人,你為何非要反對將那些乞丐趕出汴梁?」一位滿臉絡腮鬍子的中年大漢,對拿著告示的趙匡胤怒目而視。環顧大殿之內,另他最不服氣的正是眼前的這位趙大人。他二十歲從軍,身經百戰,擁護周太祖郭威稱帝,功升保義軍節度使,而那時的趙匡胤只不過是個禁軍小官。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周世宗柴榮繼位,更加信任的是那些常年在其身邊的年輕將領,這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趙匡胤。雖然,世宗對他這位老臣也是尊敬,不時加官進爵,但早已遠遠比不上那趙匡胤的陞遷速度。數年時光,如今兩人已經算是平起平坐了。而更另他惱火的是,原本侍衛親軍乃大周第一強軍,強壓殿前司一頭,但世宗卻派趙匡胤整頓禁軍,選全國精壯入殿前司,不僅如此,還將侍衛司高手抽調一空。到目前為止,殿前司已成為大周第一,而侍衛親軍只能排老二了。

    世宗駕崩,韓通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不時找機會在這年弱的小皇帝面前表現,以期望能成為這位小皇帝的親信。出將入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他畢生追求的目標。

    「不知韓大人,能否提點在下一二?」趙匡胤面色不變,腳步微動,轉身面對滿朝文武,緩緩道道:「趙某書讀得不多。但自古以來,有哪朝哪代做過如此荒唐之事?告汴梁乞丐書?將乞丐都逐出汴梁城,你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我皇?」

    此話一出,底下的文武百官頓時議論紛紛。大周自周世宗柴榮以來,對外四處武力征服,揚國威於世;對內,大行仁政,百姓安居樂業;對那些流民,乞丐,也一直奉行開荒拓地,附送農具的安頓之策,只不過先皇剛剛過世沒多久,朝廷一直忙於其後世,以及新皇的登基大典,對於其他之事倒是一時荒廢了下來。

    不過,這趕乞丐出城,倒確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韓通見百官對於此事,似乎都心有惴惴,不由暗罵,一群老夫子,整日仁義掛在嘴邊。然而趙匡胤的「亙古未有之事」,卻又戳中了其要害。臉色不由黑,高聲斥問道。「吾皇登基不久,年關將至,四方使者將來朝賀,而這些乞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對南唐使者動手。你讓天下如何看待我大周,大周的威嚴,吾皇的威嚴何在?」

    帝王的威嚴?趙匡胤不經意抬頭看了眼皇位上那高高在上的七歲孩童,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開口道:「得明心者,得天下,這話諸位同僚想必心裡都清楚。大周的威嚴非欺壓百姓,亦非讓他們有話無處說,讓天下百姓害怕。而是對天下百姓的『仁』。民心所向,才是大周的無上威嚴。」

    事實上,趙匡胤並不想和韓通為敵,韓通雖是侍衛司的副都指揮使,但侍衛司的那位都指揮使卻遠在揚州,所以韓通實際上控制著汴梁的半數禁軍。但韓通卻毫不領情,幾次三番將趙匡胤的示好拋之腦後。趙匡胤其實再能忍,也受不了韓通的無動於衷,甚至指桑罵槐。而且,丐幫的這件事,他也不得不出面。

    韓通將尉遲雄的舉動,拉高到了皇帝的尊嚴,國家的面子問題。而趙匡胤拿大周對平明百姓的仁政,以及自古的為政之德來對抗。

    一時之間兩方各有支持,爭執不下。()

    「嗯!范愛卿,此事依您之見該如何是好?」這聲音不大,且柔柔弱弱,但此話一出,朝堂內頓時鴉雀無聲。

    聲音從小皇帝的背後的那一張簾子中傳出,說話之人正是垂簾聽政的大周符太后。

    左邊,位列文官第一位的正是大周宰相,顧命大臣,肖國公——范質。

    范質年少成名,才情出眾。此時已年過半百,身形瘦弱,面色儒雅淡然,看上去一幅與世無爭的樣子。然而正是這份老好人心腸,卻又頗有才華的氣質,才使得他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為官而不倒,甚至位列大周宰相九年,晉肖國公。

    趙匡胤和韓通兩人的交惡,范質也略知一二,原本為維護大周的穩定,他還盡力遊說了一番,想讓兩人放棄前嫌,一致對外。但似乎兩人均不領情,幾次之後,這位老宰相,也放棄了自己天真的想法。默許了兩人的爭,但決不允許兩人的鬥。

    對於韓通未經朝廷許可,擅自以侍衛司的名義發出的告示,他一開始確實惱火。但韓通畢竟也是為維護皇上的威嚴,先皇駕崩沒多久,此時維護當今小皇帝的威嚴,倒是很是必要。只是這辦法,卻過激了。

    范質一直閉口不言,對於韓通和趙匡胤之事,他並不想過多的參與。而這事,也不能在朝堂上下定論,兩邊都是大周的高級將領,無論最後誰贏了,另一方的面子上都過不去。想到此,他微微抬頭,看了眼那高高在上的簾子,暗歎,符太后聰明是聰明,可惜還是太年輕了。

    但是太后的問話,范質不得不回。望著上面的年輕母子,想起先皇的臨終囑托,他雙手抱著象牙笏,上前一步,答道:「國家形象是大,皇上威嚴不可不敬。然,韓大人此舉激進有餘,老臣建議將此時暫緩,發到中書省議一議,老臣定會拿出個妥善的處理辦法。」

    趙匡胤轉頭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一本正經的范質,心中暗道,果然是老狐狸,做事穩重得很。但此結果,倒讓他很是滿意。

    老宰相的話,自然引得滿朝文官的附和,紛紛點頭附議。

    「好一個議一議。」韓通暗道一聲不好,這事放到中書省議一議?那中書省是什麼地方?那本就是他范大人的地盤。這一議,還不知道何年馬月才能議出個結果,這明顯是范質想和稀泥,兩邊都不願得罪。拖一拖,拖到不了了之。於是,張口就欲反駁

    「嗯,還是老大人深思熟慮,這事就按老大人說的辦,發到中書省議一議。韓愛卿,你們侍衛司先將告示撤了,等中書省有了決議,再行定奪。」簾後的聲音再次響起。

    韓通一聽這話,頓時將欲出口的反駁之語,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只能跟著滿朝文武附和:

    「吾皇聖明,太后聖明。」

    「報」

    「啟稟皇上,太后,侍衛司都校來報,汴梁的數千乞丐聚眾鬧事,挾持汴梁半數百姓,一路進入內城,圍了南唐進奏院和四方館,目前正朝皇城趕來,形同造反,請皇上定奪。」一位侍衛進門報告。

    「造反?」

    「造反?」

    「造反?」

    「哄」朝堂頓時鬧騰了起來,先皇駕崩,當今聖上剛登基不久,還真的有人造反了?

    此時朝堂內真是人世百態,盡顯其中。有的官員一臉呆滯,雙腿直打顫,只能扶柱而立;有的官員左右搖頭接耳,議論紛紛,似乎再考慮自己的下家。放得下心的,只有那些右列的武將們,一個個磨拳搽掌,躍躍欲試,這又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時候。

    簾子後面一聲驚歎,聲音雖小,但前面的趙匡胤幾人,還是聽見了。龍椅上的小皇帝,此時倒是興奮了起來,似乎造反在他心中倒還是個趣事。見此狀況,趙匡胤不由搖頭歎息,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話,正是韓通此時最貼切的描述。本以為暫時拿丐幫沒了辦法,卻沒想到他們自己送上了門,造反,那可是死罪。於是,他上前拱手道:「啟稟聖上,太后,臣請旨,帶侍衛親軍,親自平叛亂。定斬賊人之首。」

    「臣請旨。」

    「臣請旨。」

    「臣請旨。」

    大周的武將們一個個請旨而出。

    趙匡胤眉頭緊皺,這丐幫到底想幹什麼?韓旭那些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憑他們那區區數千乞丐,怎麼可能造反?略一思索,立刻上前道:「起奏聖上,太后。此事,有待查明真相,妄動禁軍,恐怕會引起更大的騷亂。」

    「趙大人,都這個時候了,還查什麼查?聚眾造反,就是死罪。」韓通大聲責問道。

    趙匡胤一甩手,指著進殿的侍衛,正色道:「乞丐造反,你是否親眼所見?」

    侍衛見趙匡胤的威勢,立刻膽戰心驚,結結巴巴的老實道:「此事並非小的親眼所見,而是侍衛司的都校派人來報。」

    「哈哈,既非親眼所見,應當立刻查實。謊報軍情者,殺無赦。」趙匡胤大聲道:「你可知罪。」

    「趙大人,饒命,小的,知錯了。」侍衛趕緊跪拜,哭求道。

    「趙匡胤,你」韓通怒指著趙匡胤。

    「此事確有蹊蹺,若是造反,皇城早該亂成一片。而此時,卻平靜得狠。」范質捋著鬍鬚緩緩道:「趙大人,皇宮安危靠殿前司的護衛,此事還請趙大人立刻查明。」

    「咚,咚,咚,咚,咚,咚。」

    朝堂內,正自議論紛紛。遠處卻傳來陣陣鼓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