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宋乞丐王

《》第三卷 南國風月 第247章 車內閒話 文 / 草稿

    金陵城古時又稱石頭城,秣陵,建康等等。最早史上有記載的地方建置乃西周靈王時期,諸侯國楚國在此設立棠邑。春秋戰國時期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遂有金陵之名。

    金陵東傍鍾山,南枕秦淮,西依大江,北臨玄武湖,處於天然的屏障之內。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出使江東,對孫權說過,「秣陵地形,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孫吳建國,遂以金陵為都。至此,金陵城正式進入了其輝煌時代。

    歷經孫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金陵六朝古都之名響起,成為南方政治中心,即使和北方關中的長安,洛陽相比,亦不遜色。

    不過,漢人江山每每招到外族入侵之時,金陵城就成了漢家的復興之地,南北對峙的中心,也落得個亂世金陵之說。至於後來的南宋小朝廷為何不建都金陵,卻偏偏躲在臨安之地?原因只有一個,趙構壓根就沒想過北伐中原。

    而一旦天下一統,金陵立刻成為北方朝廷的打壓對象。隋唐朝廷對金陵城的建置一壓再壓,甚至歸為潤州治下,可見中原朝廷對此帝王之地的害怕。

    李從善親自前來迎接,隊伍放棄了沿秦淮河,走水門入城的打算,而是乘坐馬車,由正南門入城。於是,韓旭得以領略了江南雄城的風采。

    一般的小城城牆,大多以夯土夯實,而金陵城的城牆從外表看,完全是磚石砌成。高約三丈,一眼看不到盡頭。城頭上,旌旗招展,矛戟如林,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興許是城衛軍早已收到了消息,車隊未做任何的停留,逕直入了南門。直到進入金陵城,韓旭還在為剛剛的所見的城牆讚歎不已。

    「韓兄,不知我金陵城防可算穩妥?」李從善端起精緻的青瓷碗,淺淺的啜了口,若有所意的問道。

    車內放置著小炭爐,木炭的餘溫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溫熱著青瓷杯中的茶水。車廂的設計很獨特,再加上金陵城附近的官道相當的平整,是以在馬車內幾乎感覺不到絲毫的顛簸。

    韓旭端著茶碗,眼神淡然的看著碗中的茶水,宮廷特供的茶葉顯然不一樣,看上去比「綠楊春」還高上一籌,碧綠的嫩芽在青瓷碗中上下浮沉,煞是好看。

    「好茶。聞一聞,清香純正;喝一口,苦澀卻又甘甜,妙不可言。」韓旭讚道,將青瓷碗放回小爐上,同時腦袋微微一歪,似乎想起了什麼,連忙問道:「李兄剛剛問什麼?」

    說著,見李從善嘴角微翹,雙眼一眨不眨的看著自己,不禁一拍腦袋,恍然大悟到:「不好意思啊李兄,這也都怪李兄的茶實在是美妙,兄弟我一時失態了。剛剛李兄問什麼來著?哦,對了,是城牆,金陵城牆。」

    「金陵城牆那是沒得說啊,比兄弟我揚州城城牆可雄壯多了,就是咱汴京的城牆也比不上!汴京周圍一馬平川,四周無險可守,倒是金陵城若用固若金湯來說的話,也不算為過。」說道這,韓旭略一遲疑,瞧著李從善嘴角不自禁的上翹,不由若無其事的歎道:「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古以來,這天下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只有攻不破的人心。」

    天下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只有攻不破的人心。

    李從善喃喃自語,眼中瞬間爆發出熾烈的光芒,面色潮紅,呼吸急促,雙目死死的盯著韓旭。

    韓旭佯作不知,依舊瞧著二郎腿,靠在小軟榻上,悠閒的喝著茶。他知道李從善並非李景這樣的縮頭烏龜,至少在李從善的身上,他還能看到年輕人的熱血,對淮南,甚至中原之地的迷戀。

    「唉……」

    一陣沉默後,李從善一聲長歎,面色回復正常,卻似乎又帶著少許哀怨。剛剛的一陣激動似乎抽空了他的力氣,此刻正萎靡的坐在對面軟榻,茫然的目光在韓旭臉上停留,不知所想。

    「有些事或許命中早已注定,李兄又何必自尋煩惱呢。」韓旭隨口說道。掀開馬車的車簾,莞爾笑道:「你看前面的皇甫兄,活得多自在。」

    此刻馬車正行駛在金陵城的御道街上。御道街上的熱鬧程度絲毫不比汴京差,甚至可以說連汴京城都不及。自楊吳以來,金陵城已五十多年未發生過戰事,文人商賈齊聚金陵。尤其是金陵城的手工業者,他們做出的金銀器物,風靡整個天下。

    街邊無數的金陵城百姓駐足而觀,好奇的朝著隊伍看來。之前李從善邀請皇甫繼勳一同入車,卻被他推辭掉。原本韓旭還以為這小子雖說無腦,但也懂得尊卑禮儀,現在看來這傢伙分明是想出風頭。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皇甫繼勳,此刻正一臉得意的朝著街邊的百姓們揮手致意,那風光無限的樣子,好似凱旋的將軍。

    「難道這正如韓兄三國裡所說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李從善順著韓旭所指,瞧著皇甫繼勳的背影,苦笑著搖了搖頭。

    「或許吧。」韓旭心不在焉的回道。

    車內再次陷入了沉靜。

    李從善微蹙著眉頭,看著眼前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大宋節度使,不得不佩服趙匡胤的魄力。以韓旭當前的年紀,這樣的事絕對不會發生在南唐國內。

    南唐朝堂上想往上爬的人太多,但能站上高位的人就那麼幾個,對於能威脅到他們地位的年輕人,就算是拉也會被他們拉下去,排擠之事早已是南唐默認的官場規則。倘若自己不是出身皇家,或許此時還在某個書院裡為將來孜孜不倦呢。

    朝廷上因淮南戰敗,進行了一輪清洗,不久前平定黨爭,以宋齊丘為首的一幫南唐本地官員,死的死流放的流放,降職的降職。這本事件好事,可惜卻偏偏牽連到自己的親信禮部侍郎鍾謨等人,現在自己的身邊連個出謀劃策的人都沒有。

    一念及此,李從善面色一凜,打破平靜,正色道:「韓兄,李某將韓兄當朋友,有句話不吐不快,還望韓兄不寧賜教!」

    來了,果然來了,看樣子躲是躲不過去了,韓旭心下暗歎。不過表面上依舊一副笑呵呵的樣子,好氣道:「哦,李兄當然是韓某人的朋友,有話不妨儘管開口。」

    「雖然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但不得不說,天下早晚會歸為一統。孫吳最終歸晉,南朝最終歸隋。既然天下終將一統,可這統一天下的人出自何方還很難說吧?」李從善咬了咬牙,緩緩說道:「李某對韓兄一見如故,將來的天下終究是你我一代的天下,同甘苦共富貴,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不知韓兄是否明白李某的意思?」

    明白,怎麼不明白?如此明顯的招攬,韓旭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李從善一臉期待的神色,看在韓旭的眼裡不由暗自歎息。放眼南唐皇族,也確實只有眼前這位年輕的鄭王還算英明,可惜的是他只是個鄭王,和出自民間的大宋趙大老闆相比,還是差得太遠。未經歷過民間的疾苦,又怎能知道百姓的期盼。

    「不知李兄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李重善微微一愣,疑惑道:「當然是真話。」

    韓旭看著他微笑不語,微微的搖了搖頭。

    「為何?」李從善面色一變。

    「因為你是鄭王。」

    「既然本王是鄭王,為……。」李從善連忙起身,不解的說道,可是一觸及韓旭那意味深長的笑容,頓時戛然而止。

    他明白了韓旭的意思,頹然的坐了回去。他是鄭王,就連太子都不是,更別提南唐的皇位。太子是自己的嫡親六哥,父皇親點的皇位繼承者,雖說自古皇位的爭奪向來是充滿的血腥,可自己真的能做到嗎?

    「是啊,鄭王始終還是鄭王……」李從善喃喃自語。

    韓旭再次端起茶碗,漫不經心的隨口說道:「李兄,有句話叫做『世事無常』,天命這事信則有,不信則無。」

    聽得此話,李從善瞬間恢復過來,雙眼死死的盯著韓旭,眼中的精光一閃而逝。瞬間臉上的表情數次變換,幾息之後,他突然抱拳起身,朝著韓旭深深的一揖:「多謝韓兄賜教。」

    呃,眼瞅著李從善恢復原先的神采,韓旭卻反而楞住了。此時他突然發現一向自信儒雅的李從善,眼中似乎多了一絲狠色。

    我勒了個去,這傢伙不會想多了吧?看他這樣子,分明是做了重大的決心。鄭王若想再上一步……難道他想對李煜下手?

    念及此,韓旭頓時哭笑不得,心中暗附:「李詞霸,千萬別怪兄弟我,是你弟弟想多了。老兄我只是想勸他『難得糊塗』,得過且過的做個閒散王爺,過個富家翁的逍遙日子就算了。

    李從善見韓旭垮著張臉,以為韓旭被自己的激情給震懾了,心下不由大為痛快。這一來,他立馬擺出一副豪情萬丈的姿態,笑呵呵的說道:「韓兄,既然你拿李某當兄弟,那李某也不能欺負你。有句話李某先跟你透漏下…。」說到這,他嘴角微微上翹,若有所意的說道:「韓兄此行,興許並沒有韓兄想得那麼順利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