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宋乞丐王

《》第四卷 揮軍荊楚 第337章 捷報!哀報! 文 / 草稿

    趙匡胤這幾日總覺得心緒不寧,即便現在坐在龍椅上,面對滿城文武的「高談論闊」,他始終靜不下心來。自從宋軍在和朗州軍在灃水對峙之後,已經好些日子沒有戰報傳來了。心下不禁暗自奇怪,以慕容延釗一向謹慎的性格,怎麼會一連好幾天連一封戰報都沒有?難道出了什麼大事?

    不管底下怎麼議論,皇帝就是半天不發話。此刻殿內的文武再遲鈍,也看出了皇帝和往日的不一樣。議論聲漸漸小了下來,最後整個大殿內鴉雀無聲。

    「報,朗州捷報……」,「報,朗州捷報……」

    殿外響起了聲嘶力竭的嘶吼。

    「傳,快傳。」趙匡胤忽的從龍椅上站起來,雙眼閃出異常的色彩。

    只見一全身鎧甲的征西軍校尉大步急入大殿,雙手高舉戰報,大聲道:「啟稟皇上,征西監軍韓將軍急報,我軍已於三日前破朗州城,活捉武平節度使周保權以及朗州文武官員上百人。」

    「哄……」

    「恭喜吾皇,賀喜吾皇……」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內的文武頓時炸開了鍋,攻破朗州城,活捉周保權,那就意味著楚地再也沒有其他大規模的反抗勢力。繼荊南之後,宋軍又平了楚地。天下一統之勢,日趨顯現。

    平潞州李筠的叛亂,平淮揚李重進的叛亂,這些都是原本就屬於後周的勢力,趙匡胤只能算是清算了後周的版圖。如今將荊南和楚地納入大宋朝廷,可以說是趙匡胤的宋廷跨越了後周地域,第一次實現了對外的擴張。這怎能不讓百官興奮,這怎能不讓趙匡胤興奮。

    「念,給朕大聲念出來。」趙匡胤面色潮紅,情緒激動。

    如今范質,王溥,魏仁浦三人均被罷相,一同去編纂《資治通鑒》。趙普真正的實現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宏願,不僅如此他還是大宋朝唯一的宰相。不過,趙匡胤倒是給他安排了兩個副相,一位是樞密直學士薛居正,另一位是兵部侍郎呂餘慶。這之前也沒有副相的說法,於是定了個新名詞「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

    趙普當仁不讓,結果戰報,朗聲念道:「微臣大宋樞密院副使,征西監軍韓旭起奏聖上。天祐大宋,在吾皇英明的領導下,我軍將士英勇作戰,奮力殺敵,以死以報皇恩……」

    不文不白的戰報,一大段的歌功頌德,滿紙**裸的馬屁,聽得底下的文武百官是連連搖頭。可在見到趙匡胤那志得意滿的享受樣子後,他們不得不佩服韓旭的馬屁功夫。

    趙匡胤老臉微紅,聽了一陣後也覺得不好意思,笑咪咪的打斷趙普,道:「這些就不用念了,念重點,念重點。」

    趙普念得自己都覺得難堪,巴不得趙匡胤打斷,連忙跳過一大段,又念道:「灃水一役,攻破朗州軍五營大寨,盡滅朗州軍五萬之眾,我軍傷亡萬人。隨即我軍馬不停蹄,兵圍朗州城,翌日城破。武平節度使周保權及朗州百官全部被擒,已押送京城。另征西副監軍李處耘率精兵一萬收復湘南各州,原楚軍洞庭湖水軍統領王之銘率荊楚水軍向湘北各州進發,不日即可收復楚地全境……」

    「哈哈哈哈,好,打得好。」趙匡胤仰天大笑,底下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在這一片欣喜之中,唯有趙普呆滯當場,顫抖的雙手捧著戰報,一臉的不可置信。

    趙匡胤發覺到趙普的異樣,不禁問道:「趙愛卿,念下去,怎麼不念了?」

    「撲通……」

    趙普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泣道:「皇上……」

    「念下去,快念下去。」趙匡胤心中咯登一下,連日來那不好的念頭頓時湧了上來。

    在滿朝文武驚愕的目光中,趙普展開戰報,斷斷續續的念道:「微臣韓旭泣報,大宋山南東道節度使,樞密院副使,湖南道行營都部署,征西大軍元帥慕容延釗,重傷不治,於朗州城外去世。」

    聞聽此言,殿內文武百官頓時呆若木雞,相比宋軍平定荊楚之事,慕容延釗的戰死更令所有人震驚。

    「啊……」

    趙匡胤從龍椅上衝了下來,一把搶過趙普手中的戰報。當確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之後,面色一垮,仰面痛哭不已。

    「皇上,皇上,保重龍體……」

    一人哭,百人哭,殿內一片嗚咽之聲。

    慕容延釗是誰?那是趙匡胤的鐵桿兄弟。趙普被任命宰相之後,樞密院使的位置一直空著,明眼人都知道,一旦慕容延釗得勝回朝,那樞密使的位置就是他的。

    ……

    久久的悲慼之後,趙匡胤這才想起底下還跪著的征西軍校尉,連忙問道:「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延釗怎麼會重傷?數百名親衛難道都是木頭做的?」

    「皇上,這裡還有一封韓監軍的密信。」校尉這才想起懷中的密信,趕緊掏了出來。

    趙匡胤大步上前,親手接過。

    信中,韓旭將慕容延釗受傷的過程,以及以重傷之軀被人抬著指揮攻寨之事,一一稟明。不僅如此,韓旭更是提到了令慕容延釗重傷不治的罪魁禍首——慕容龍城。

    慕容龍城,多麼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若不是韓旭提到慕容龍城,趙匡胤幾乎已經忘了此人。當年慕容龍城的武藝,心狠手辣的行事作風,就已經讓趙匡胤驚駭不已。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不僅沒有忘卻大燕國,甚至為了復興大燕,竟然向自己的親大哥動手。

    看罷,趙匡胤久久不語。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趙匡胤手中的密信上。

    然而趙匡胤似乎並沒有將內容公開的打算,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一字一頓道:「則平擬旨,追封已故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河南郡王,中書令……」

    封王了,異性封王。

    趙匡胤對有功之臣一向不吝賞賜,不過此次的追贈真是皇恩浩蕩了。豐厚的賞賜未讓其他文武反對,畢竟慕容延釗已故,沒人會在這時候引皇帝的不快。

    趙匡胤繼續道:「則平,延釗的子嗣擇期優者入太學,其他賞賜你再看著辦。」說著,又轉頭朝著兵部侍郎呂餘慶說道:「此次有功之臣,待韓監軍上報之後,兵部立即論功行賞,不能讓將士寒了心。」

    「微臣遵旨。」呂餘慶領命道:「皇上,慕容元帥已故,軍中不可一日無帥,這征西大軍的主帥是否需另立人選?」

    呂餘慶只是本著本職工作這麼一問。可聞聽此話,右手邊的武將之列,數人雙眼頓亮,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湘南基本平了,湘北的朗州城都攻下了,平定楚地那是必然的事。此刻若是被任命為征西軍的主帥,那不是明擺著撿功勞的好事嘛!

    右手邊向來上朝也不怎麼發話的晉王趙光義,雙眼一瞇,突然出列道:「皇上,臣弟附議,軍中不可一日無帥,呂大人言之有理。」

    趙光義起了頭,緊接著其身後的武將紛紛附議。甚至有人直接提議讓晉王趙光義掛帥。

    趙普若有所意的看了一眼趙光義,隨後眼觀鼻,鼻觀心,不再說話。

    雖然當別人提議他掛帥之時,趙光義委婉的推辭了。但從趙光義雙眼一閃而逝的精光中,趙普還是看出了其不一般的內心。沒錯,趙光義確實想做這個征西元帥。

    然而,趙匡胤一直看著底下那名報信的校尉,似乎並未聽見眾人的議論。半響後,長身而起,道:「從即日起任命李處耘為宣徽南院使,征西監軍。」說著,略一停頓,大聲道:「任命原樞密副使韓旭,為……大宋樞密使,征西元帥。」

    語畢,直接離坐,轉身而去。

    「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堂再一次的沸騰了。

    大宋樞密使,年僅二十歲的大宋樞密使,簡直是曠古奇聞。如今范質三人罷相,尚書,門下,中書三省,唯有中書省名副其實,其他二省名不副實。是以中書省和樞密院成了大宋最高的官職機構,又稱東西二府,一個管政務,一個主兵事,直接向皇帝趙匡胤負責。

    中書省的宰相正是趙普。

    如今韓旭竟然成了樞密使,可以和趙普並肩而立的大宋權臣。這怎能不令滿朝的文武震驚。

    趙匡胤決心已定,根本就不留給滿朝文武爭論的機會,宣佈後直接離開的紫宸殿。

    「這……這……」

    滿朝的文武紛紛圍到趙普身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然而,趙普並不理會,隻言片語不提。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道離開的明黃蟒袍背影上。

    大宋朝唯一的親王,晉王趙光義,獨自一人率先離開了紫宸殿。

    ……

    數日後,千餘名征西軍護送著慕容延釗的棺木返回京城,同時還有被押送而來的朗州武平節度使周保權,以及朗州大小官員。

    長長的隊伍綿延數里,全部一身孝服,就連周保權等朗州官員都被韓旭強行要求給慕容延釗帶孝。此舉不得不說有點過了。可韓旭一聲令下,征西軍上下一心,讓整個朗州城的百姓全部帶孝。

    御史台的御史們言辭激烈,將韓旭的此行徑昇華到了在朗州城施行暴行的地步。

    可趙匡胤聽到之後,不僅未對韓旭下旨訓斥,反而大大的嘉獎了一番。

    同時,趙匡胤帶著文武百官直入慕容延釗府邸,親自主持了慕容延釗的喪禮。

    事後,年僅十一歲的周保權被赦免其罪,任命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居住京師,也算是朝廷對他的寬宏大量。

    然而,還未等趙匡胤從悲傷中恢復過來,一封朗州的八百里加急再次被遞到了京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