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宋乞丐王

《》第七卷 汴京風雲 第387章 四方動(上) 文 / 草稿

    苗訓的猜測在第二天得到了證實。

    紫宸殿早朝,趙匡胤狠狠的訓斥了南唐進奏院使,責問其南唐國主李煜為何三番五次的不來京朝拜。

    南唐早在後週末年就在汴京設立了進奏院,說白了也就是駐京辦事處,向南唐國內傳達大宋的一些國策事務,同時代表南唐對大宋朝廷行朝拜之事。這是大宋和南唐之間的窗口。可身為南唐進奏院的使者,哪有權利去決定南唐國主李煜來不來京城朝拜呢?

    弱國無外交,自古使然。

    南唐進奏院使者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承受著大宋皇帝的滿腔怒火,誰讓他是南唐的臣子呢?替李煜接下這謾罵就當是為國盡忠了。反正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熬過這一頓喝罵也就過去了。

    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趙匡胤今日彷彿吃了春藥般,這樣的訓斥足足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早朝的各項議題全部放棄,從頭到尾都是訓斥。最後更是手書聖旨一道,讓南唐進奏院八百里加急派人護送到李煜手上,言辭之激烈簡直匪夷所思。

    這點不僅南唐進奏院使沒想到,甚至連紫宸殿內的滿朝大宋文武也沒想到,一個個無比震驚。而趙匡胤說完這一切,直接甩胳膊閃人,留下一堆面面相覷的文武百官。

    趙光義和趙普並肩而行,帶頭邁出了紫宸殿的門檻。緊接著,滿朝的文武魚貫而出。

    下得台階,趙光義忍不住的開口問道:「趙大人,皇兄今日似乎……」

    這話剛說一半,立馬被趙普以眼神制止。

    「晉王爺……」「趙大人……」

    兩人的身邊不時的走過下朝的文武,紛紛朝著兩人告辭而去。

    隔牆有耳,人多耳雜,可見趙普不一般的小心謹慎。

    趙普目不斜視,逕直緩慢前行,待得周圍的官員漸漸稀疏,這才彷彿若無其事般的說道:「晉王殿下……皇上年富力強,雄才大略,今日之事只是早晚的事。」

    早晚的事?

    趙光義當然不笨,在趙匡胤對著南唐進奏院使說出那番話的時候,就已經隱隱猜到了趙匡胤的意思。他能有如此一問,當然是想從趙普那裡確認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此刻聽趙普這麼一說,更加確定了其心中所想。

    趙匡胤要對南唐動武了!

    自古以來,凡是自認王朝正統的皇帝,出兵都講究個名正言順。

    先前大宋出兵荊楚,那是高繼沖、周保權向朝廷求救,朝廷搬王師名正言順的進入荊楚之地。

    大宋出兵滅後蜀,那又是韓旭借為慕容延釗報仇之事,追殺楚地舊將張從富而進入巴蜀之地。雖然這出兵借口有點牽強,但此時的大宋禁軍威震四方,誰又敢說三道四呢?

    至於後來趙匡胤命潘美進軍南漢,理由就更簡單了,說的是南漢勾結北漢,欲前後夾擊中原朝廷。

    如今趙匡胤這般三番五次的命南唐國主李煜來朝,顯然是對南唐起了心思。

    趙光義略一沉吟,道:「倘若李煜真的來汴京朝覲呢?」

    趙普搖了搖頭,微微一笑道:「他不會。」

    「為何?」趙光義這話一出口就連自己的笑出了聲。論文采,南唐國主李煜遠遠超過趙匡胤,但論膽量,一千個李煜都比不上趙匡胤的一個手指頭。再說了,若是李煜要來的話,早就來了,而不是三番五次的派出南唐的齊王李從善作為他的代表來汴京朝賀。

    想是這麼想,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若李煜真的就來了呢?

    趙普見趙光義一副眉頭微皺的樣子,就猜到了其所想,微微一笑道:「倘若李煜真的敢來的話,那南唐將會亡得更快。」

    趙光義疑惑道:「此話怎講?」

    「當年周世宗定『平南策』,言道『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從周世宗算起,到如今的大宋,已過去六年有餘。皇上一直秉承周世宗的方略,十年開拓天下,也該動手了。」趙普說到這,似乎想到了什麼,忍不住的笑道:「依皇上的個性,若是李煜真的敢來京城的話,皇上說不定真的會立即對南唐下手。群龍無首的南唐,當然會滅亡得更快。」

    「這樣做豈不是給天下人留下口舌?」

    「口舌?」趙普笑瞇瞇的看著趙光義,眼中滿是戲謔之意。

    見此,趙光義苦笑著連連搖頭。口舌?口舌算個屁!只要李煜來汴京,那朝廷就有辦法將其留在京城不放。至於趁機會大軍南下,那只需隨便找個借口而已。說白了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宮門外,晉王府的馬車已停靠在一旁。

    白衣飄飄的王繼恩見遠遠的趙光義和趙普兩人並肩走了出來,不禁眉頭微蹙,下車迎了上去。

    趙光義笑呵呵的登上馬車,顯然他剛剛和趙普聊得很默契。

    馬車啟動之時,趙光義似乎意猶未盡,掀開車簾,想了想問道:「趙大人,那本王該如何做?」

    趙普正欲轉身,聞聽趙光義這話,楞在了當場。

    眼瞅著趙光義那求賢若渴的眼神,長吁口氣,深深一歎道:「若欲選兵,必先選將!潘將軍似乎好久沒回京了。」說著,頭也不回的朝著宰相座駕而去。

    「哼。」

    王繼恩看著趙普的背影一聲冷哼,忍不住的說道:「王爺,趙大人似乎對王爺……」

    「無妨……」趙光義放下車簾,微微一笑,對於趙普不太禮貌的行為似乎並不在意。

    馬車噠噠的平穩行駛在青石板的路面。

    若欲選兵,必先選將!潘美已經好久沒回京了。趙普臨行前的這句話反覆的在趙光義的腦海中迴響。

    「好……」

    突然間,趙光義手拍大腿,大聲叫好,雙眼精光一閃而逝。

    欲對南唐動手,至少得十多萬水陸大軍。而這統帥大軍的將領就得好好考慮下人選,一旦攻下大江以南,此人在軍中的威望將如日中天。

    放眼整個大宋將領,能率軍十多萬,擔當平南元帥之職的屈指可數。宣威南院使李處耘,宣威北院使曹彬,如今的崇義節度使王全斌,山南東道節度使潘美。

    至於趙普最後為何偏偏提到潘美?

    因為他知道潘美正是趙光義的人,乃趙光義在大宋軍隊中為數不多親信,而且是兵權最高的親信。至於其他三人,卻是實實在在趙匡胤的親信。

    當年潘美以並不算高的防禦使之職領兵進攻南漢,正是來自晉王趙光義的強烈推薦。防禦使說白了就是警備司令,平日裡統帥的都是些治安軍,實力遠不如正規的大宋禁軍。趙匡胤一直在培養新的年輕將領,在趙光義的推薦下,潘美進入了考慮的範圍,最後更是得到了領兵進攻南漢的機會。

    好在潘美不負眾望,對南漢這一場戰爭幾乎可以說是完勝。之後,潘美被趙匡胤任命為山南東道節度使,真正成了一方大員,這也大大增加了趙光義對大宋軍隊的干預。

    若是潘美成為平南唐的統帥之時,趙光義在軍隊中的支持將更上層樓。這怎麼能不令他激動。

    「好,好,好,」

    趙光義連說三個好字,大歎道:「趙大人果然不虧為我大宋宰輔。」

    王繼恩撇嘴道:「趙大人這提議也不怎樣!依我看,潘將軍還不如王爺您呢。」

    「不得胡言亂語。」趙光義板著臉訓斥道。不過,看他那笑瞇瞇的樣子,哪有半分的教訓之意。

    見此,王繼恩丹鳳眼上挑,語帶委屈道:「本來就是嘛!王爺從小跟皇上在軍中長大,論箭術,潘將軍是拍馬也趕不上王爺您吶!」

    聞聽此言,趙光義哈哈大笑。論拳腳功夫,他比不上大多數的禁軍將軍,甚至是普通的禁軍士卒。若說道射箭,雖說不上百步穿楊,但在當年的禁軍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這也是他生憑最得意的地方。王繼恩說到了趙光義的g點,更加口無遮攔了,又道:「所以說嘛,讓潘將軍當這平南元帥,還不如讓王爺您親自出馬。」

    「轟……」

    「你剛說什麼?」趙光義腦中頓時炸開了鍋,一把將身邊的王繼恩拽起,雙眼死死的盯著他,大吼道。

    王繼恩大駭,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何成見過趙光義如此恐怖的臉孔,那扭曲的面龐似乎欲吃人一般。趙光義對別人發怒也從未有過這種恐怖的表情,更何況是對王繼恩自己呢?

    趙光義急急吼道。「快說,將你剛剛的話再說一遍?」

    王繼恩心都跳到了嗓子眼,結巴道:「王爺恕罪……我只是……只是說……不如讓王爺您親自帶兵平南唐。」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趙光義激動的面色扭曲,渾身發抖,口中喃喃自語道:「沒錯,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隋朝晉王楊廣帶兵過江平南陳,唐朝秦王李世民帶兵征戰天下,兩人均以王爺的身份立下赫赫戰功,更重要的是,這兩人最後都憑藉著手中的兵權得到了皇位。既然他們兩可以,為何他趙光義就不可以呢?大宋禁軍天下無敵,滅南唐指日可待。

    想到自己倘若親自帶兵滅了南唐,趙光義激動得跳了起來,頭頂差點撞到車棚。

    如此的動作,頓時嚇了王繼恩一跳:「王爺小心。」

    趙光義狂喜,一把抱住王繼恩,讚道:「剛剛本王實在是太激動了,嚇到你了吧?」

    王繼恩微微搖頭:「讓王爺開心,是我的福分。」

    「好,好,好。」趙光義摟著王繼恩的肩膀,伸指勾起他的下巴,望著眼前媚眼微張的王繼恩,腹中忍不住的一團火起,邪笑道:「今晚,本王要好好的疼惜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