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姽嫿將軍傳

正文 第48章 試新茶 文 / 納蘭朗月

    趙百萬一番心思輕易不可對人言,叫過伺候的少男少女細細囑咐,打發他們出去了。

    隔壁間,那一對少年男女言笑晏晏,「趙郎君生性慷慨,今日新得了好茶,遣我們為郎君奉上,請郎君笑納。」

    周衡不由扯扯嘴角——我家郎君,也是趙郎君呢。而且是世間最尊貴的那個「趙」。因道:「多謝美意,不勝感激。」

    少女又道是:「這茶烹法與尋常法子不同,小女子恰好懂得此法。郎君若有意,小人可在此演示。」也好請你家從人記下,免得家去後糟蹋了這等好茶。

    周衡家這位趙郎君無可無不可地點點頭,少女便是一笑,低頭與少年準備風爐清水蒲扇炭火等物。周衡問:「什麼水?」

    少女答道:「江心水。」周衡想一想,雖不是什麼好水,倒也罷了。

    自唐以來,茶逐漸為士人所接受,茶聖陸羽之前,茶湯中多加胡椒、生薑、茱萸等辛香料,晚唐以後陸羽所倡只加細鹽的煮茶法甚為流行——煮茶要先將餅狀茶團研成極細粉末,以精選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燒開,但不能全沸,加入細鹽與茶末。

    二沸時出現沫餑,沫為細小茶花,餑為大花,皆為茶之精華。此時將沫餑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備用。繼續燒煮,波滾浪湧,稱為三沸。

    此時將二沸時盛出之沫餑澆烹茶的水與茶,視人數多寡而嚴格量入,便是分茶。

    國朝以來,烹茶之風在民間盛行,不僅煮清茶法流行,百姓也很喜歡在茶湯中加入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調味。不過今日這茶顯然與眾不同。

    煮茶法所用器具尚黑,以襯托白色茶花。而今日這一對少年男女所用器具均是瑩潔如冰雪的白瓷。

    少年手腳利索地燒好風爐,烹煮江水。片刻水沸,少女先用這水將一雙細白的手細細洗過,口中道:「以無油膩為上。」這才執起水壺,燙洗茶壺、茶杯等器具。

    少年很快又燒好一爐水,起身退後。少女跽坐案前,取出少量綠色茶葉放入壺中,稍稍抬手請諸人觀看。瓷壺潔白,茶葉鮮綠,竟是十分好看。

    少女沖水入茶壺,白汽蒸騰,茶葉翻滾,宛然如畫。靜待片刻,少女將茶水倒入茶海,平均分進四隻瓷杯,伸手示意諸人取用。

    周衡先取了一杯給郎君,又取一杯放在自己身前。這樣東西,他是要先嘗過的。

    茶湯清亮,色如琥珀,清香撲鼻。他抿一口,微苦過後,鮮甜席捲而來。

    向郎君點頭,郎君這才低頭飲用。郎君一向是比他懂得欣賞的,似乎很是滿意,向少女點頭誇讚:「不錯。」

    周衡心道,這茶水製法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那姑娘手法精妙,若是有一步不到位,必然沒有這樣的好滋味。

    郎君若是愛上這茶湯,自己還得想辦法將這姑娘撮弄回去才是。

    這裡周衡想入非非,他家趙郎君已遣人向趙百萬道謝去了。

    一時回來,侍衛道:「那位趙郎君說,區區小事不必掛心。郎君若喜歡這茶葉,來年他可奉上。」這就是察覺他家郎君身份高貴的意思了。

    趙郎君道:「明年麼,我自然是要的。如今這些,還得這位姑娘來烹製才是。你叫什麼名字?」

    那姑娘俯身行禮,「小女子姓馮,名新茶。」

    本來未嫁少女的名諱不可對外人言,然而她身在蜀江碧這樣的食肆,雖在姑娘庇佑下清清白白,卻毫無自命清高的必要,因此說得痛快。

    周衡便道:「馮姑娘,這裡誰人主事?還請他出來相商。」

    少年出門去,不一時請了主事來。掌櫃姓鄭,名武,生就一副團團和氣的掌櫃模樣。

    因聽周衡道:「我家郎君甚愛馮姑娘烹茶,願延請這位姑娘到家中,專為郎君烹茶。」

    鄭掌櫃圓臉帶笑,「既是如此,便讓阿茶去半年,教會貴府烹茶之道後再回來便是。」

    周衡的意思是,馮新茶從此便不再是蜀江碧的人,而是他家中婢女。但馮新茶是良家子,鄭掌櫃自然不願意她淪落奴籍,是以只裝作沒聽懂。

    新茶悄悄舒了一口氣——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那時家中貧困,父母欲賣了她為兄弟娶妻,姑娘路過買下她,卻不曾讓她入奴籍。姑娘說給她這幾句話,將她由茶花改名為新茶,教她烹茶之術,是為了給她安身立命之道,而非攀龍附鳳的手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