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青青麥穗

正文 第30章 臘八 文 / 金垚

    西明把雙皮奶送到聚德樓,孫葉品嚐後二話沒說,第二天就坐馬車來到西遠家,西遠當然要盛情款待,把羊肉切成片,做成羊肉火鍋;又切成塊,用竹籤串起來做成烤羊肉串,把孫葉吃撐得坐在炕頭一個勁的說走不動路了,西遠看著孫葉嘿嘿直樂。

    孫葉這次來,除了謝西遠給的雙皮奶方子,還帶來了一份契約,和上次簽的烤鴨契約一樣,西遠屬於用祖傳秘方入股,和聚德樓按比例分成,本來上邊只有雙皮奶,如今又填加上羊肉火鍋和羊肉烤串,西遠也沒推辭,在上邊簽了字畫了押,兩個人相視一笑,彼此都很滿意。

    孫葉如今在烏馬縣城的分店已經開張迎客,因為是冬季,外面冰天雪地,人們出去一趟手腳凍得跟貓咬了似的,所以只能在屋裡貓著,即所謂的貓冬。不過總在家待著也膩味,沒事就會約兩個人出來到飯館坐坐,要兩個菜、一壺酒,邊吃邊聊;或者一個人,要點酒菜,坐那邊吃邊聽別人閒侃。因此,冬季飯館的生意比平時要好,不過由於這時節菜蔬樣數少,菜館裡菜色總吃那幾樣,吃來吃去就膩味了,想換換新的。

    這就給孫葉提供了大好時機,他有西遠提供的幾樣新鮮食物,飯莊招攬了大量食客,老聚德樓不用說了,早已經打出口碑,連在烏馬的新聚德樓分號客人也是爆滿,本來祁掌櫃還擔心新開的飯莊客源不足,如今看看滿屋客人樂的合不攏嘴。他如今已經不是彥綏城聚得樓掌櫃了,新飯莊剛開始籌備,東家就把他升為聚德樓主管事位置,兩個飯莊各有掌櫃,又由他主管。東家說了,來年還打算把聚德樓開到濱江城去,等明年開春就去看看情況選好店舖,到時候就由他鎮守濱江。濱江,那可是府城啊!

    西遠也盼著聚德樓的生意越做越好,畢竟他還欠著孫葉二百兩銀子呢,況且,西遠總覺得家裡地方太小了,明年無論如何也要把新房蓋起來,而且要有一間專門教孩子們讀書的地方,西遠看著坐在炕上認真寫字的幾個小蘿蔔頭心裡合計著。他現在沒事兒的時候就開始琢磨新房的建構,這裡地處北地,冬天寒冷,考慮到冬天取暖的問題,房屋要相對集中。

    進入臘月,離過年就不遠了,家家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有的人家有黃米的,就把黃米和玉米面摻到一起,再捏好豆餡,捏一塊黃米面,把豆餡放在中間,把麵團捏嚴,用手團成小圓球,一個粘豆包就做好了。西遠覺得粘豆包很類似湯圓,只不過湯圓是用的江米而豆包用的是黃米罷了。

    西遠家奶奶也發了兩大盆黃米面,這裡用的大盆可不是平時家裡做飯的普通稍微大些的盆,而是將近家裡大鍋那樣大的盆,所以蒸兩盆面的粘豆包就夠一家人吃一冬天。

    面發好了,西遠娘放適量的玉米面到黃米面裡,由西明把面和好,因為面多,和面的人要有力氣。然後一家人團團坐在大盆周圍開始包粘豆包,今年連衛成和西韋、西陽也上手了,西勇小,給了他一塊面讓他坐在旁邊捏小鴨子玩兒。

    幾個小傢伙一開始包的很認真,把粘豆包包得滴溜圓,可是包了一會兒就開始溜號了,你推我一下,我撞你一下,我再拿面塗你鼻尖一塊白……西遠看著也沒有阻止。

    奶奶和母親看包的數量夠蒸一鍋了,就把放豆包的蓋簾端到堂屋,把豆包放到大鍋的蒸屜上,然後蓋上鍋蓋開火蒸。

    那些面一天根本蒸不完,況且家裡燒多了火炕太熱晚上也沒法兒睡覺,所以分了三天來蒸,蒸好的粘豆包放在外面,一會兒就凍上了,然後撿到袋子裡放進倉房,想吃的時候拿幾個,放到蒸屜上蒸一下就好。也可以在鍋裡放些油,把豆包放到鍋裡用油煎;有的人家孩子餓了,直接給拿兩個凍豆包,讓孩子坐那慢慢啃,既頂飽又打發時間。

    晚飯的時候,西遠娘用黏米面烙的年糕餅子吃,剛把餅子放到嘴裡,西遠就想起去年衛成剛到家裡的時候,吃年糕把牙粘掉的事情,估計衛成自己也想起來了,抬頭不好意思的偷偷看看大家,把小身子往哥哥身邊偎了偎,他今年因為吃的好,又有羊奶補鈣,所以新牙長得很好,前邊的四個門牙都已經換掉,當時西遠明令禁止他用舌頭去舔,所以四顆小牙長得齊齊整整。

    臘八這天,奶奶用家裡的紅小豆、綠豆、芸豆、大米、小米、黃米、高粱米一起熬了一大鍋八寶粥,裡面又放了少許的花生、紅棗、白糖,這都是家裡種的或者在野地裡能夠摘回來的東西,熬出來的八寶粥粘稠香濃,大家喝得直冒汗。幾個孩子喝得都不想撂碗,他們都喜歡喝甜甜的東西,平時西遠除了給他們用冰糖熬梨糖水,還是禁止他們吃糖的,怕長壞了牙齒,所以難得的能這樣放開了吃。

    西明全夫婦領著兩個孩子也過來了,臘八雖然不像別的節日那麼隆重,好歹也是個節嘛,現在跟大哥家關係緩和了,他們一家只要有機會就跑大哥家蹭飯,更是恨不得讓兩個小的長到西明家,像西陽西勇一樣由老太太給他們照顧著。

    西遠對這個三叔還是不感冒,不過也沒像以前那樣看見掉頭就走,現在他會跟打下招呼,然後不鹹不淡地說上兩句客套話,接著就找個借口干自己的事兒去了。老太太和老爺子看西遠跟這個三叔始終熱絡不起來,也不強求,兒孫們別見了面跟烏眼雞似的就行啊,他們也知道老三這一家人不招人待見。

    今天也是,虎子西裡呼嚕比其他人吃得都快,他怕一會兒吃慢了粥再沒了,旁邊還讓他娘給盛出來一碗晾著,本來是喊他大娘給盛的,但是西遠娘裝沒聽到沒動。西遠娘其實心裡還沒忘記這兩口子當初為了地跟他大哥干仗的事呢。西明全是西明的親兄弟,西明自己不計較,她也說不出什麼,畢竟還有老太太老爺子在她家裡;不過西明原諒是西明的,她卻如西遠似的不鹹不淡地和這夫妻兩個處著,老三家的兩個孩子小的狗蛋瞅著還好,也可能是年紀小,還沒有學到這一對爹媽的為人處世,大的虎子她怎麼看怎麼招人嫌,所以也不像對西陽西勇那樣待見。一家子吃飯,小勇都沒說單獨盛出一碗擱旁邊晾著,比西韋還大的虎子

    憑什麼啊?所以她就沒動。老三媳婦瞅大嫂沒動,她倒是不見外,自己拿了個碗,去粥盆裡盛了,放到西虎旁邊。

    有了他們這一家子,奶奶熬的那一大鍋臘八粥愣是一點沒剩,西遠都被三叔一家狼吞虎嚥的吃法給嚇著了。按理來說,三叔家條件和以前的西遠家比起來,只有好的,不會更差啊。這可真是白吃不要錢啊,也不管桌子上的老人和孩子吃沒吃飽,自己吃個肚子溜圓才放下筷子。奶奶也覺得這一家子的吃相太難看,氣得拿眼睛瞪了他們好幾眼,不過人家就是裝著沒看到。粥沒了,別人飽沒飽的也都撂了筷子。

    吃完了飯,臨走的時候,三嬸還跟老太太要家裡醃的鹹菜,她主要想要西遠做的辣白菜,前些日子他們在大哥家吃飯嘗過一次,回去怎麼想怎麼沒吃夠,所以今天趁著過節,家裡老人孩子都高興,又因為過節了,大人為了圖喜氣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生氣。他們算計的挺好,可是奶奶有什麼不明白的,現在老三一家來混吃混喝他們老兩口都覺著對不住老大家了,西遠娘嘴裡沒吭聲,可是看著心裡也是不樂意的,這兩口子還沒有個收斂,老太太張嘴想數落他們兩句,又一想今天是過節,況且當著這麼多的小輩兒面前還要給他們留點面子。不過老太太也沒如他們的意,沒給拿辣白菜,只是從堂屋的鹹菜罈子裡邊給夾了幾個芥菜疙瘩出來,其實這個讓她大孫子一弄也很好吃。西遠讓他娘把芥菜切成細絲,然後倒上辣椒油,放點芝麻、蒜、醋,然後一拌,也特別的好吃。

    看張了一回嘴,老太太給撈了兩個芥菜疙瘩,西明全氣得直瞪眼珠子。

    「你瞪啥,這芥菜拌著也好吃著吶,再說了,外面都黑天了,你讓我個老婆子黑燈瞎火的上地窖裡給你撈鹹菜去?」老太太數落道。其實,做燒雞的倉房裡就有辣白菜,只不過老太太不願意給,故意說在地窖裡,地窖下一次可是很麻煩的。她也怕這兩口子吃麻醉了以後總來要。這不是上次她心疼虎子和狗蛋,尋思著兩個孩子沒吃過,趕上他們在家裡吃飯就給端上來一碟,結果現在就開始惦記著來要了。

    拿老太太沒辦法,芥菜疙瘩誰家沒有啊,西明全夫妻倆也沒拿,領著兩個孩子走了。看奶奶智斗三叔,西遠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等三叔一家走了,西遠才問四個小的吃沒吃飽,小傢伙們都猶豫著不曉得該不該說實話,他們的確沒吃飽,像大點兒的衛成和西陽,還是多多少少能看出來點飯桌氣氛不對的。還是小的西勇想事情少,他很誠實地點了點頭。

    天已經黑了,再給做粥吃怕夜晚幾個小傢伙會尿炕,所以西遠用炭火盆給他們烤地瓜、煎土豆片吃,又拿了六個粘豆包放在鍋裡慢火煎,地瓜是秋天在萬德鎮市集上買的,蓮花村這邊主要是黑土地,沒有沙土地,種地瓜不愛長也不甜,所以家家都不種,而且秋天的時候在集市上是可以買到的,價格也不是很貴。

    地瓜烤熟了,從中間掰開,香味馬上出來了,西遠給小傢伙們一人分了一半,兩個烤地瓜,再加上幾片烤土豆片,基本上四個孩子就吃飽了,西遠沒讓他們吃粘豆包,天晚了,糯的東西不容易克化,怕他們積食。奶奶和爺爺也是,兩個老人也不敢黑天吃太難消化的東西,一人吃了一半地瓜就不吃了。只有西遠和西明夫婦,一人吃了兩個粘豆包,這才都混了個肚飽。

    老太太一邊吃著地瓜,一邊在燈下黑影裡默默歎了口氣。這節過的真是糟心,她覺著有些對不住幾個孩子。

    飯後,西遠沒有讓幾個小傢伙馬上睡,怕存住食兒,領著他們幾個坐在炕上給講故事。《西遊記》已經講完,現在開始講童話,今天講的是《格林童話》中《狼和七隻小山羊》的故事。現在西遠有意識的培養幾個孩子思考問題能力和對現實一些醜惡現象的識別能力,所以講故事的時候會問一些問題,比如,如果你是小羊,狼叫門的時候會怎麼辦,要不要給它開門等等。

    爺爺奶奶坐在炕頭上也微笑地聽著,直到幾個小傢伙困了,最小的西勇已經瞌睡的直點頭,西遠娘方過來把西陽兩個抱過去放入西屋炕上早早捂好的被窩裡。東屋裡西遠他們也都躺下睡了,村莊的夜晚很安靜,一家人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