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青青麥穗

正文 第39章 算賬 文 / 金垚

    夏天很快就到來了,天氣很熱,地裡的活計基本上已經幹完,剩下的就是沒事去田間地頭掃看掃看,村裡有些壯勞力在家待不住,有門路的就通過熟人出去找些零活幹,掙點錢。

    西明夫婦前年就是這個時候出去的,不過現在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西遠又不願意爹娘去別人那低聲下氣,讓人吆喝來吆喝去的賺那些小錢,所以堅決反對他們出去給人幹啥。

    不過今年即使西遠不反對,他們也不可能出去,家裡房場那兒放著那麼多蓋房子用的材料,儘管覺得有人來偷這些東西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也要看一下,萬一有那不開眼的小偷呢。另外,現在天氣熱了,不能像以前似的三天去彥綏城送一次吃食就可以,而是要天天送,所以家裡根本就離不開人。

    前段時間家裡忙著備料,西遠送了一陣子,現在西明有空閒時間,就說什麼也不叫西遠去送了,天氣這麼熱,他不想讓西遠在日頭下遭罪。所以每天夜裡把東西放到鍋裡,下面加上慢火煮著,早晨寅時左右(3點)爺爺和西明就起來把吃食撈出來,然後寅時中(4點)西明匆匆吃一口飯就趕著驢車出發,卯時末(7點)不到就能到彥綏城,把東西交割清楚,緊接著往回趕,巳時(9點—11點)過一會就能趕回來,這時候天氣剛剛開始接近正午,熱氣也才上來。

    現在正是夏季,天亮的早,所以即使早起也不覺得辛苦。一上午的時間就能把這件事辦完。回來後就要接著把從萬德樓拿回來的鴨掌鵝掌還有內臟清洗乾淨,然後晚上的時候再下鍋熬煮。不過這些就不用西明動手了,西遠娘和奶奶就能做好,有時候西遠也會伸手幫忙。

    因為天氣已經轉暖,現在西遠給幾個小傢伙上課的時候改在家中的院子裡,每個小傢伙一個小桌子、一個小凳子,桌子、凳子是剛剛打好的,西遠當初跟老木匠定做房子門窗的時候就跟他講了,邊邊角角的材料用來製作小桌子小凳子,老木匠很上心,一有空閒就給做,現在已經做夠幾個小傢伙用的了,西遠就給搬了回來。幾個小傢伙一人一個,桌子很類似現在學校中的單人課桌,只不過坐著的是凳子不是椅子。

    西遠結合現代學校的上課方式,七天裡上五天課,然後休息兩天。休息的這兩天衛成和西韋可就放了羊,滿村滿野地裡跑著去玩,抓蟈蟈,逮青蛙,打鳥雀……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琢磨不出來的。

    現在兩個小傢伙又瞄上了天天去送吃食的西明,一到休息日就早早等在驢車邊,也不管太陽曬不曬,反正就要跟著去彥綏城。其實去了也只不過是到聚德樓把東西放下就回來,可是兩個小毛頭卻是樂此不疲。西遠想著讓他們出去開開眼界也好,省得像一些莊戶人家的孩子,一到城裡就膽怯了,不敢說話不敢做事,以後出去闖蕩不知道要吃多少虧。

    有了西遠的贊同,兩個孩子更加的有恃無恐了,西明也喜歡帶著他倆,他在前邊趕車,兩個孩子坐在車上小嘴不停,有的時候看到什麼還會問問他,幾個人一邊搭著話,一邊趕路,感覺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西遠不懶了,也跟著去,爺四個坐在車上很是熱鬧。

    因為他倆總去,家裡也不想叫兩個孩子眼巴巴去一次彥綏城,光手去光手回,所以每次西明都會帶上十幾錢,給兩個小傢伙買點吃的玩兒的,不過都是挑便宜的買,西韋和衛成也不挑撿,給買啥都挺滿足,都吃得玩得興高采烈。

    因為孩子總去城裡,西遠不想讓他們看上去土了吧唧的,所以特意買了兩塊布料,看著城裡孩子的穿著打扮,讓母親和奶奶照著給兩個小傢伙做了兩套夏衣,每天臨出發前都給他們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兩個孩子又長得可愛,嘴也甜,每次去都把聚德樓的掌櫃和夥計哄得眉開眼笑,連孫葉看過了兩次也掐著他們休息的日子去聚德樓,專門逗逗兩個孩子。

    孫葉有時候還會順手從聚德樓吃食中抓點零嘴給他倆,不過家裡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反覆叮囑過,不能隨便要別人家的東西,所以兩個孩子都能禁得住誘惑,給啥不管心裡多想吃,背著手搖頭不要,弄得孫葉想給點東西還得跟人家說好話,一直到家裡大人讓拿著,他們才吃一點嘗嘗,也不肯像別的孩子那樣碰到沒吃過的東西狼吞虎嚥的,哥哥說在外面要學會裝樣兒,他倆完全貫徹哥哥的路線,裝樣子還裝得挺好。這樣的孩子越發招人喜歡,聚德樓上下現在都盼著兩個小毛頭來,給他們添些快樂。

    兩個孩子跟著西遠學會了認字,而且哥哥不僅教他們識字,還教他們算數,現在基本上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難不住他們,西遠還記得前世做家教時教過小孩子的加減法速算法,什麼加九要減一,加八要減二,加七要減三;減三要加七,減二要加八,減一要加九……他把這些也給幾個小蘿蔔頭教了,西韋和衛成都學的不錯。

    有一次西明有事情耽擱了一下,正好有人趁著上午天不熱,來聚德樓買他家的麻辣鴨掌鵝掌,還有鴨腸鵝腸,張財給他拿油紙包好,正想拿算盤算一下多少錢呢,西韋在旁邊就報了一個錢數,張財沒信,又拿算盤算了一遍,結果和人家西韋算的一模一樣,這讓張財很吃驚。

    要知道,像他們倆這麼大的小孩子,不要說是農家的了,就是有錢的人家,從小就請了先生教的,也未見得能口算,而且還能算得這麼快這麼準。

    兩個小傢伙口算能力把聚德樓的人震驚了一把,正好那天上午來買吃食的人還很多,夥計們就逗兩個小傢伙,每個人買的東西都叫他們給算一下多少錢,不管西韋還是衛成,還真是張嘴就來,不過只限於一百以內的,過了一百兩個孩子就不會算了,這也足夠叫他們風光一下下了,喜的幾個活計把兩個小毛頭抱起來顛了又顛。

    西韋和衛成很臭屁,很不屑地給衝著他倆呵呵樂的人奉送了幾個白眼,這麼簡單的加減法還不如他們哥哥平時上課時候考他們的難好不好,而且西遠每次給他們講的時候和考他們的時候,都舉的生活中的例子,比如

    咱家一共賣了三隻雞,第一隻多少錢,第二隻多少錢,第三隻多少錢,一共能賣多少錢;或者咱家買一塊青磚多少錢,一片瓦多少錢,買了四塊磚五片瓦一共多少錢等等,因為涉及到自己家賺錢花錢,小傢伙們算起了都很用心,很怕算差了家裡的進項少了或者多花了錢,態度很是積極,而且也把相關的口訣給記得牢牢地。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來過聚德樓的食客都聽說有兩個算賬神童每天上午會過來,有的人出於好奇,沒事兒午飯的時候早來一會,或者特意上午過來溜躂著買點東西,專門為了見見夥計們極力稱讚的兩個小孩。

    衛成和西韋還很傲嬌,你不買我們家的東西我還不給你算,兩個孩子站在櫃檯後,只露出半個腦袋瓜,沒辦法夥計們給拿來兩個小板凳,他們倆才能把腦袋全露出來。

    小傢伙還像模像樣地,問人家要買什麼,一個給記賬一個給算賬,旁邊張財幫著給拿東西,逗得來的人買過了東西也不走,就站在那兒看,一邊還樂樂呵呵地和他們搭話。

    因為他們倆的緣故,家裡的東西賣得比以前多了,連帶著聚德樓也多賣出了一些吃食,比如西遠給孫葉方子的雙皮奶,孫葉特意讓掌櫃派夥計放到井裡冰了一下,所以現在吃著嫩嫩甜甜的,冰冰涼還滑溜溜,幾乎每個客人來了都會點上一份,吃得涼爽爽,彷彿暑氣也消散了一般。

    有的客人故意端著雙皮奶饞西韋和衛成,結果發現兩個孩子根本對這個吃食不屑一顧,給他們,人家連看都懶得看,聚德樓的東西可不便宜,而且他們也知道這兩個小傢伙是附近村子裡的,不可能對這麼好吃的東西不上心,難道聚德樓掌櫃的給他們吃過?

    看客人一臉不相信的樣子,西韋和衛成心裡早就翻了無數個白眼,雙皮奶又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他倆只要想吃,哥哥就會給做,比聚德樓的還好吃呢!而且哥哥還會做好多聚德樓沒有的吃食,他們這些人真是井底之蛙,坐井觀天,沒見過大世面!這兩個成語也是哥哥新教的,他們倆很快就用上了。

    因為總去彥綏城,也總在聚德樓顯擺,見到的世面廣了,見到的人也多了,兩個孩子現在看到誰都不膽怯,都敢說話,嘴也甜,年紀大點的就叫叔叔伯伯,再年長的就叫爺爺,管店裡夥計,哥哥、哥哥的不離口,而且按照哥哥教的,即使心裡不喜歡這個人也不能在臉上表現出來,實在不喜歡討厭了就只是笑呵呵地不說話,所以他倆的人氣在聚德樓飛漲,大家都說這兩個孩子扛逗是,怎麼逗都不生氣。

    聽著別人這樣的誇獎,西明很想捂臉,他臉上笑著,心裡也笑著,不過兩個笑的內容不一樣:這些誇獎的人一定不知道,兩個小傢伙在來時候的車上早就商量著今天如果碰到誰誰誰要怎麼應付,他要再說什麼要怎麼怎麼回答,如果實在有人不知道怎麼對付了就回去問哥哥,哥哥會給他倆支招;回去的路上,兩個孩子說的內容又變了,開始評價今天誰誰那樣子可真傻,誰誰說那話可真小白,小白這個詞是跟西遠學的,他倆也能夠活學活用,而且他倆還給總逗他倆的人每個都取了個外號,什麼張老鴨,這是說這個人說話有點公鴨嗓;郭饅頭,是說這個人長得又白又胖;李瘋子,這個人說話做事有點人來瘋,不走正常路數;驢打滾,嗯,這個是說這個人的臉上總像是沒洗乾淨,有一層土似的……總之,每個人都取了個外號,還都因人而起的。

    除了給人取外號,每天回去的車上兩個孩子還對當天上午發生的事情總結評價一番,誰誰那話真是笑死人了,誰誰那麼說可是真笨,誰誰逗他倆時一臉傻相……總之,如果讓別人聽到他倆這些話,估計就不會有人說他們是可愛的小傢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