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青青麥穗

正文 第102章 不點 文 / 金垚

    第二天一大早,西遠領幾個孩子,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浩浩蕩蕩回了蓮花村。

    村裡今天很熱鬧,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臉上都露出喜悅的笑容。

    離村四里外的水已經修得整整齊齊,水渠規模並不大,四周用石頭砌好堤壩,這是程義帶人,到幾十里外的石頭山,自己打的石頭,好節省成本。在水渠南側,有一個洩水口,夏季雨水如果太多,水渠水滿後,可以打開洩水口,把水排出一部分。

    說是水渠,在西遠看來,就是一個大點兒的湖。程義找人在水渠邊立了一個石碑,上面刻著蓮花渠。四周早就栽了幾排柳樹,如今秋季還未到,柳條垂了下來,隨風參差飄拂。隔著柳樹的外圍,栽種的是杏樹,今年已經結了杏,因為第一年結果,數量還不多。

    西遠可以想到,春天杏花開放的時節,楊柳依依,渠水泛波,將是怎樣一番美景。

    本地很少有人種植果樹,所以,衙門徵收雜稅時,沒有這一項,村裡的果樹,都是挑田間地頭,道路兩側,總之沒有佔用農田的地方栽種的,可以說,蓮花村現在是鑽了《大燕律》中關於賦稅的空子,只是不知道以後成規模了,會不會被強硬徵收,先顧眼前吧,那些不是小老百姓能夠左右的。

    男人們在村口架起一口大鍋,剛宰殺完的肥豬,被架在鍋上,用熱水往豬身上澆,然後殺豬匠拿著刀,刷刷刷往下刮豬毛。

    肥豬收拾完,先在水渠旁舉行了一個簡短的祭拜儀式,然後,肥豬被分成小塊,下到鍋裡煮了起來。一時間,肉香飄滿了這一片小小的天空。

    村裡人基本傾巢出動,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比過年還熱鬧。北地生活艱苦,生存條件惡劣,人在這樣的環境生活,更多的精力用來應付自然。

    而來此做官的,基本上都是被貶或者在官場鬱鬱不得志者,到了北地,覺得陞遷無望,前途渺茫,或者是怕朝廷再追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大多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又因為這裡百姓生活貧苦,無甚搜刮,因此,北地的衙門對百姓控制不那麼嚴密,只要年終把賦稅給交了,該服的徭役服了,頗有些無為而治的意味。

    所以說,天高皇帝遠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

    熱熱鬧鬧了一小天,傍晚時分,村民收拾收拾,都回了自家,自這天起,村裡的裡正就由程義來擔當,老裡正正式卸任。

    程義吸取去年西家莊稼被禍害的教訓,走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起村民,每天兩個人,輪流看守莊稼,並且當著全體村民的面,鄭重聲明,要是再有禍害人莊稼的,一經查明,馬上趕出蓮花村。

    可以說,有程義這麼個有威嚴的裡正震著,村裡那些二流子,冒壞水的人,不敢再明目張膽的使壞了,沒有人懷疑程義話裡的水分,他向來是個說得到做得到的人。

    但是,大家還是喜歡程義當里正,相信他能夠領著大伙把日子過好,他們蓮花村,現在已經隱隱超過其他村子了,這都是程義的功勞。

    跟著這樣一位能辦事,辦實事的里正,心裡踏實,村裡人對未來多了些期待,好日子,在後頭那!

    西遠小睡了片刻,傍晚醒來,坐在院子裡的小凳子上,看著家裡人各自忙碌。他還是喜歡蓮花村的家,靜謐安閒,舒適溫馨。

    「大哥哥。」小不點本來拿著一個小棍子,在院子的葡萄籐下,撥弄一直小蟲子,看見西遠出來,兩個小短腿緊著倒騰,跑了過來,小身子擠啊擠,擠到大哥的懷裡。

    她今年已經五虛歲了,實際上只有三歲半,大了一些,總算說話能成句,也能清楚的發音了。因為家裡就這一個女孩子,從老輩人到幾個哥哥,都無限制的寵愛她。

    「大哥哥,你看。」不點張開小手,裡面赫然是一小只蟲子,這裡叫「花大姐」,實際就是學名為七星瓢蟲的蟲子,綠豆粒那麼大,黑腦袋,紅色身子,背上幾個小黑點。

    「嗯,真漂亮。」西遠順著不點的心思誇。

    不點高興的抿著嘴樂,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怎麼看怎麼招人稀罕,兩個眼睛彎彎著,總是一副笑模樣。

    不點小,個子也不高,以前的頭髮又黃又細,前兩年奶奶聽從彥綏城的鄰居,李奶奶建議,給她剪了兩年小短寸,看起來像個小蛋子,不過那時候不點小,不知道啥磕磣好看,後來再養起來的頭髮,就好多了。

    每次不點出村,都要有一個家裡人跟著,從村裡圍牆大門出去,是一塊綠油油的麥田,不點還沒有麥子高那,又時刻不消停,小腿跑得飛快,一溜煙跑到麥田里,麥浪翻滾,大人站在外面,連不點的影兒都抓不著,她自己小,萬一不知道怎麼出來,這孩子就難找了。

    不點也知道家裡人不讓她往麥田里去,心眼還挺多,沒事趁著大人不注意,滋溜跑到麥田邊,往那一蹲,然後看大人著急忙慌的找她,咋叫都不答應,一直到大人嚇唬她,說不出來就不管她了,才會笑嘻嘻的往出跑。

    平時在家裡都是老太太老爺子,一邊幹活一邊看小不點,可是要去外面,就得腿腳利索的年輕人了。

    剛開春的時候,有一次西遠娘約王大娘一起挖野菜,不點非要跟著,西遠娘就領著她了。

    一開始不點還好好的,跟著西遠娘,還能幫著給找野菜,娘幾個越走越遠,越走越遠,然後,不點一回頭,看不見村裡的房子了,左看看沒有,右看看沒有,「哇」一聲哭了起來,一門說「家沒了,家沒了。」

    西遠娘弄得苦笑不得,怎麼解釋,怎麼哄都沒用,到底兒抱著她往回走,走到能看見家裡房子的地界,把村子指給不點看,她才止住了

    哭聲。所以,領不點出去玩,路途的遠近,以能不能看見村裡房子為標準,在不點心裡,房子就是家,家就是房子。

    西家隔院的鄰居,周大娘家養了一隻貓,用來捉老鼠,村裡老鼠多,糧食少,養的貓狗基本上不餵食,都是讓它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溫飽。

    有一次,大黃貓跑到西家院子裡來捉老鼠,老鼠沒捉著,看見小不點拿著塊糕點坐在小凳子上吃,大黃貓圍著不點喵喵喵叫,討吃的。

    不點捏了兩小塊餵它,它就香甜的吃。不點喜歡大黃貓,喂完了抱著大黃貓玩,大黃貓也乖巧,竟然沒有伸爪子撓她。

    從那以後,不點在家裡準備了一個磕掉茬的破碗,裡面經常放點吃的喂大黃貓。貓這種生物,不像狗那樣忠心,還真是饞貓,誰給它食兒它就跟誰,所以,大黃貓漸漸在西家待的時間多,回周家少,成了不點專屬大貓咪。

    晚上大黃貓要是來了,不點就想把它抱到被窩裡摟著,奶奶嫌棄貓成天逮老鼠,不乾淨,不讓不點摟,她倒是聽話,可是又捨不得大黃貓,小主意還挺多,自己拿了個小籃子,裡面墊了一件破衣服,給大黃貓做了一個貓窩,晚上往枕頭邊一放,大黃貓來,往裡一蜷,呼嚕呼嚕睡覺,不點扯著貓尾巴,也睡的香甜。

    可惜,好景不長,大黃貓不知道吃了什麼東西,一命嗚呼了,臨死前很難受的瞅著不點,喵喵叫,惹的不點啪嗒啪嗒往下掉眼淚,一個勁兒的喊奶奶,奶奶也沒辦法,猜大黃貓可能吃了被毒死的老鼠,這是神仙也難救,沒辦法,想到白菜水解毒,弄了一小碗,給大黃貓灌了下去,最終還是無濟於事。

    不點很傷心,好幾天都沒樂模樣。把大黃貓抱到菜園子裡,挖了一個坑埋上,還堆起了個小土包,旁邊插了一根柳條,土包上面放著一束麥田里採來的小野花。她看過村裡人沒了以後,都是這樣的,也跟著學,給大黃貓弄了一個安葬儀式。

    家裡人看著不點的樣子,又心疼又覺得好笑,後來,為了安慰不點小小的心靈,奶奶可村裡問,給小孫女要來一個小黃貓,如今才半大。

    別看不點才三歲半,可是個厲害閨女,有一次周大娘的小孫子,不知道怎麼惹著不點了,不點當時正在吃東西,拿著雙筷子,把拎著燒火棍的、比他大兩歲的小子,攆得繞房前屋後跑。

    一直到現在,周大娘看見不點還歎息那,「我們家小兒可真是熊蛋包啊,讓你家不點拿雙筷子給攆的蹭蹭跑,唉,長大了要是還這麼完蛋可咋整。」

    不點最親近的是狗蛋哥哥,每次狗蛋回來,她就成了小尾巴,哥哥,哥哥叫個不聽,不過,她也喜歡大哥,沒事就想讓大哥抱抱他,摟著大哥的脖子撒嬌。

    西遠抱著不點,給她逮了一隻蜻蜓,用細線把蜻蜓拴住,讓不點牽著,哥倆一起坐在大門外,等著家裡另外幾個孩子回來,包括狗蛋在內,由衛成領著,跑水渠那裡游泳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