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朝廷鷹犬

《》章 節目錄 第五十九章 魔功 文 / 一豬西來

    「那名刺客臨死之前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將半部《無畏心經》從懷中取了出來,然後用混合著誠懇與希冀的眼神望著老夫。老夫讀懂了那眼神之中的含義,他希望老夫將《無畏心經》傳授下去,使他的畢生心血不至於失傳。

    「雖然那名刺客是老夫的敵人,雖然他死在老夫的手裡,但老夫心中卻對這樣一位可以稱之為奇人的人十分佩服,便同意了他的請求。在親眼看到老夫點頭之後,那名刺客方才面現笑容,溘然長逝。」

    歎息了一聲,古平庸渾身上下流露出一股蒼涼蕭索的氣息。元真從未見過這樣的古平庸,他可以感受到老人言語之中那種惺惺相惜的味道,今日的古平庸與以往截然不同,彷彿要將一輩子的感慨和歎息全部發洩出來,在這一刻,他不像是一個站在武道之巔的絕世強者,反而像是一個陷入回憶無法自拔的普通老人。

    「老夫始終不知道那個刺客姓甚名誰,來自何方,甚至在江湖之中也從未聽聞過關於他的半點消息。由此可見,他若不是一個只知埋頭苦修之人,就是一個真正的隱士。

    「江湖之中藏龍臥虎,如果不是戰爭使老夫與他相遇,或許那名刺客會成為開宗立派的絕代宗師,或許老夫會永遠停留在入微之境不得寸進。二十年前的那一場生死搏殺,可以說是老夫的機緣,也可以說是那名刺客的悲哀。」

    扭過頭,古平庸看著元真手中顯得有些破舊的書籍,神情之中帶著幾許唏噓。

    「至於那名刺客所留下的半部《無畏心經》,老夫難免心生好奇,當即便翻看了起來,哪知道這一看,便彷彿入了迷,著了魔一般,再也難以移開自己的視線。如果老夫當時不是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如果老夫當時再年輕二十歲,恐怕老夫會毫不猶豫地散去一身武功,一切從零開始,重新修習無畏心經中所記載的武功。」

    「是因為真竅的原因?」一邊打量著使古平庸此等強者都心生動搖的《無畏心經》,元真一邊若有所悟地道。

    「不錯……」古平庸點了點頭,「老夫當時卡在通往歸真之境的道路上,除了最為關切的真竅,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觸動老夫的心神?無畏心經中所記載的其他武功老夫並不在意,唯獨一門名為無畏真氣的內功吸引了老夫的全部注意力。與世上諸多高深內功不同,無畏真氣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是唯一一門可以讓習練者在歸真境界之前,便可以感應到真竅的內功。」

    古平庸此言一出,元真覺得自己的心臟不爭氣地猛跳了兩下,望向《無畏心經》的目光也不由灼熱了幾分。

    元真的異常狀態自然瞞不過古平庸這個大高手,只見他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了一絲莫名的意味,緩緩道:「不要高興得太早,等老夫說完,希望你仍然有一個好心情。」

    猛地抬頭,元真的目光之中帶著七分疑惑,三分憤怒。疑惑的是難道無畏真氣也要出什麼波折不成?憤怒的是這老頭又將他耍了一次。

    「放心放心,這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古平庸見狀哈哈一笑,旋即肅容道,「但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全在於你自己的能力,老夫可是一點忙也幫不上。」

    元真心中無奈,他發現古平庸現在有了一個說不上是好還是壞的習慣,那便是喜歡用言語刺激自己,什麼時候將元真那張面無表情的死人臉刺激得變了顏色,古平庸便高興了,便心滿意足了。在這種習慣的驅使下,元真經常會被古平庸弄得哭笑不得,卻又無法發作。

    「不說江湖上那些道貌岸然的正道人士,即使是在老夫的眼中,無畏真氣也可以稱作為一門魔功。」滿意了的古平庸娓娓道來。

    「無畏真氣威力之強世所罕見,其剛猛霸道之處冠絕天下。按道理來說,無畏真氣既威力強絕,又可以使修習之人提前感應到真竅,真可謂是江湖中一門極其完美的高深內功。但是,完美是要付出代價的,無畏真氣之所以會被老夫稱之為魔功,就在於此。

    「修煉無畏心經之人,其真氣鋒芒太盛,用之對敵幾乎無往而不利,這本是無畏真氣的威力所在,卻也是痛苦的根源。無畏真氣平時被修煉之人約束在丹田之內,並不會產生什麼大礙,但每當你功行全身,無畏真氣那霸道的鋒芒就會將你全身的經脈刺得劇痛無比。如《無畏心經》上所描述,那種境遇就好似把人渾身上下塗滿蜂蜜,然後扔到螞蟻窩裡受萬蟻嚙咬一般,又好似有千萬鋼針在經脈中攢刺,非常人所能忍受。

    「這種情況在功力淺顯之時還不明顯,起初無畏真氣對經脈造成的疼痛只如搔癢一般,並不會對修煉之人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隨著修為的精進,內功的加深,其鋒芒愈加霸道,造成的疼痛愈發明顯。

    「每一次的打坐調息,每一次的運功對敵,對於修煉無畏真氣之人來說俱都是一種折磨。一個習武之人,早晚兩課打坐調息是基本的要求,甚至有勤奮的武人時時刻刻都在運轉著體內的真氣,而一個修煉無畏真氣的人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忍受體內時時刻刻傳來的痛苦。」

    「為什麼想學武功就這麼難?」

    聽著古平庸的講述,元真暗歎了一口氣。先傷己,再傷敵……無畏真氣簡直是另一個版本的七傷拳。元真有些納悶,這樣的武功有多少人會去修練?有多少人敢去修煉?他不由向老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太多了……」古平庸嗤笑一聲,「只要這部《無畏心經》出現在江湖上,恐怕會有無數的習武之人趨之若鶩,不僅是普通的江湖人,就連那些傳承了幾百年的高門大派也會放下他們的架子,拋開他們的臉面,加入到《無畏心經》的爭奪之中。」

    古平庸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向頭頂的夜空。元真不由抬頭,這才發覺在不知不覺間,時已入夜,天空中出現了點點閃亮的繁星。

    「你看這方天地……」耳邊響起古平庸低沉而又清晰的聲音,「若把它比作人的身體,那些閃亮的星辰便是人體內的真竅。歸真之所以高於入微,就是因為歸真強者凝練了真竅。」

    「歸真境界與入微境界的差距便在於此,而《無畏心經》,就是一門可以消除這種差距的武道經書。」

    腦海中迴響著古平庸的聲音,望著無盡的夜空,元真喃喃道:「記得師父曾經說過,想要凝練真竅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吧?」

    「何止是困難。」古平庸呵呵笑道,「對於一位入微境界的強者來說,如果他想要更進一步,那麼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應真竅。感應真竅其實比凝練真竅更為艱難,感應不到真竅,連真竅的位置都不知道,如何凝練?而感應真竅,光靠天資、悟性是遠遠不夠的,感應真竅只能靠自己,前人的經驗只是一點啟發而已。

    「天地之間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人與人真竅的位置也是不同的,別人的真竅所在,未必是你的真竅所在,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是如此。」

    「想要感應到真竅而成就歸真,必須有大毅力,大機緣。否則,只能原地踏步,一輩子停留在入微的境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