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田園巧婦

《》第一卷 第313章 科舉 文 / 香椿芽

    盛唐現在只是一個雛形,要是建國的話還缺了很多官員,這裡只是建立了到現在截止才三十二個軍墾和農場,這裡的原住民只是以前那些自己來投的部落,都組成了一個個的農場,因為青青要實現現代化,就不能小家小戶的耕種,把那些部落的土地全都歸攏在一起,拖拉機播種機是務必一個部落四台,這些部落種地的極少,他們過的是遊牧生活。

    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是歐洲人,對種田是生疏的,他們這些部落一來投,盛唐就派下軍隊進行管理,帶來了機器,開墾土地給他們種,不許部落的酋長徵收他們的農業所得,有現成的地種,有了糧吃,大部分人都熱衷了種地,自己都動手開墾土地,誰開歸誰有,五年不收稅,這些部落的人口都誠服了盛唐的皇帝,倒是很安分,這些原住民的遊牧獵物部落酋長只需收百分之一的稅務。

    這樣的決定附和了大多是人的利益,極小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可是他們現在是不敢跳壕,是他們自己來投的,條件都已經講好,酋長和其手下是吃了虧,可是要是把他們的權利撤掉,他們也是沒有辦法,他們也不是當地的少數民族,敢不受朝廷管束。

    他們的部落也會和後來那十幾個部落一樣被拆開插到盛唐的軍墾裡,他們這些酋長就連一點權利也保不住了。

    不願意也不敢說什麼,以後青青都會把他們變成農場,得受國家統一領導,各自為政的好事會一去不復返。

    盛唐即將開國,農場軍墾倒是管理人員齊備,低層的官員好找,中央機構可不是什麼人都執掌得了的,現在盛唐只有一個張說管理著電網發電站的建設,農業就是李繼的八大侍衛分工掌管三十二個軍墾農場。谷侍衛掌管全局。就等大唐三年一度的科舉選拔人才,盛唐才會獲得管理人員。

    這次科舉主要就是從青青辦的學院裡選拔數理化文兼備的優秀人才,特別是那些窮苦的學生,富貴人家的孩子怎麼會漂洋過海去受苦?

    盛唐已經蓋好了官員宿舍。沒有什麼高官的府邸的待遇,從零開始,讀書都是國家的扶持,讀完了書就想享受是不現實的,只有自己掙工資慢慢的攢,盛唐的官員也不會有什麼油水,官員都要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家園。

    如果這些有才幹的學子得中了榜首,不想到盛唐效力在大唐也不會得到官職,就讓他們做一個技術人才拉倒,因為他沒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沒有回報國家的良心,這種自私的官員大唐是不會抬舉他們。

    李繼也不講什麼春闈秋闈的了,盛唐建國急需人才,大冬天的他就開起了科考,不但招收數理化人才。八股文作得好更受歡迎,如果你數理化加八股文樣樣都精,皇帝會點你頭名魁元,就是盛唐的翰林院編修。

    昭告天下,大唐的學子激動萬分,有很多八股文寫得好的窮舉子學了數理化,預備不能高中用以謀生路。

    那些進入太學的窮苦學子。他們沒有舉人的功名,這次也能和舉子一起考試,個個都是激動不已,熬多少年才能中舉,他們連束脩都沒有花過卻享受到了舉人的待遇,人人都憋足了勁。他們不是那些死讀書的學子,都是青青請來的大學教授認真教的,文采也是不錯,這些人會被放到高科技的領導崗位,青青準備建立農科院。數理化研究所,引進高科技全仗這些人才。

    盛唐要成為現代化的王國,宰相都得懂得數理化,張九齡的兒子張宇鋒具備宰相的潛質,又兼數理化大才,李繼準備把張說和張九齡調換,讓張九齡到盛唐為相,等張宇鋒接他父親的班,他太嫩需要鍛煉幾年,張九齡老了,他就可以接上了。

    張九齡跟皇帝來了一次盛唐,就喜歡了這個地方,他有雄心壯志可以大展身手,張說料理完這裡的事情,就回大唐和張九齡交接手續,宰相有了,其他的官員就由宰相選李繼批准就好。

    李繼就不操那個心了,全部交給張九齡辦理,李繼知道這個人是個聰明的,不會逾越權限,他辦事李繼很放心。

    這次科考是由一個班子,十人的小組掌握,取士的名額是二百,這些人主要是擔任國家的重要崗位,主要是給盛唐選官,也就是明著告訴你了,不願意去盛唐的你乾脆別來。

    雖然取的名額不多,全國的舉子也是來了大部分,這一科是李繼加出來的,開春還有春闈,生活比較富裕的舉子就是琢磨中不了也都來了,覺得這是個鍛煉的機會,雖然浪費了一些錢財,開春也不用急慌慌的往京城跑了,來一次科舉兩回,天底下頭一次有這樣的事情。

    大概來了上萬的舉子,京城的客棧全部爆滿,青青就想到了貧困的舉子,應該給他們一點待遇,京城有三處破落的官員府邸,李繼就讓戶部查閱了這些舉子的戶籍家庭狀況,把這些窮苦的舉子都送到這幾個府邸居住,要等幾個月,需要消費很多錢財,舉子雖然有米糧可領,也是剩下些好,可以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別在這裡熬幾個月餓得骨瘦如柴還考的什麼科舉,讓他們舒舒心心的備考,也能考個好成績。

    這樣的決定,大受舉子的感激,皇帝連這樣的事情都為他們想,有幾個沒有人心的,本來這次不想考只是來看熱鬧怕去盛唐為官的舉子也都改變想法,盛唐的皇帝和皇后值得他們去扶保,決心一下,就都報了名。

    大唐是不缺官員,大唐的人才濟濟國蘊十分的豐厚,依著永恆就讓父皇把大唐的很多官員挑走,李繼怎麼會拆兒子的台,好好的大唐班底,要是抽走一勾,也會亂了套。

    還是招收官員自己去組合的好,盛唐的人口還少,也不需要那麼多官員,隨著盛唐的人口增加再逐漸添加官員,李繼說服了永恆只要他管好大唐就行,怎麼能挖他的牆角。

    永恆擔心新人管理不好國家,沒有人傳幫帶,他們怎麼會幹好,幹不好就得讓父皇操心。

    青青和李繼的想法一致,全都是新人更好,給他們整一套為官之道新的管理方法,那些個舊的腐朽的東西一概扔掉,盛唐沒有保守的勢力橫檔新事物,這樣的國家一定是個全新的帝國,從零開始的國家才是徹底改革的國家。

    一定會按著自己的意志發展,有二百名官員現在就夠用。

    李繼一看報考的人員太多,取士可固定不了二百名,那就多取。

    只是盛唐用不了那麼多官員,大唐也不缺多少,怎麼辦?那就多往高科技上邊用人才,就選二百辦學的官員,到大唐的各省去建學校,就像太學一級的大學,窮困的舉子也算有了職業,看著他們二三十年的苦讀,沒有用武之地也是可惜。

    考試整整的半個月,可不比一般的科舉,考試的科目很多,純牌的大唐舉子考的是八股文等等的那一套,太學的學生考的是數理化文科地裡歷史自然,這幾年太學的學生的科目增加了五六科,逐漸見到走向全滿發展。

    半月下來學子們才輕鬆,等著發榜休息兩天就逛起來京城和一些名勝古跡,因為考試的卷子很多,二十天的功夫才發了榜文。

    這一次的考試竟然達到標準的六百多,李繼和永恆一商量就全都被取士,把最後的四百名直接就分到了各省去搞文教。文書一下來,這些人都高興的走了,雖然官小點也是官,也不算小,皇帝都給他們定在了九品,不管怎麼說也是朝廷命官,來時都沒想到能做官,考試的把握都不太大,人家是勝利返鄉,光宗耀祖。

    排前邊這二百人,李繼是全都帶走,也要徵求他們的意見,結果這些人都要去,誰也不想留下搞科技,搞科技的也沒有多大的官,不如跟著太上皇走,最少也是個七品官。

    李繼沒想到盛唐在大唐招官員這樣順利,看來科技人員沒有官位吃香。

    自古是利益熏心,人的思想就是富貴榮華,都想把握權利在手,掌握他人的命運。

    千古一理,也是怪不得的,十年寒窗就是為的做官,哪有苦讀想去要飯的。

    這也不能怪人心,原因是做官的利益太大了,要是他們的待遇和平民一樣,就沒人搶著做這個官了。

    哪個皇帝也做不到那個程度,地方官有權利,豈有不行駛權利謀私利的,盛唐開始就要打下官位不能獲取太大利益的基礎。

    就是從官員的宿舍開始了,官員不許建府邸,朝廷的官員要住在大集體的官員家屬大院。

    就像後世的家屬院一樣,這個盛唐就好像是一個社會主義時期的模型。

    因為這裡還沒有形成什麼資產階級,土地歸自己種,卻是不許買賣,為的是不讓資產階級兼併土地,為的窮富均衡一點,部落居民的土地都是國家的機器開墾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自己人工開墾的也不許轉賣賺錢,土地是讓你種的。都拿著倒著玩豈不就亂了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