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四九章 邸報(下)賠罪加更!! 文 / 庚新

    第四九章邸報(下)賠罪加更!!

    今天早上那章更錯了,已經修改完畢。\\。首發\\

    非常抱歉,向大家賠罪,加更一章以示誠意……

    最近兩天有點恍惚了!!!!

    +++++++++++++++++++++++++++++++++

    所謂邸報,又稱之邸抄,起源於西漢年間,並有朝報、條報、雜報的稱謂,專門用朝廷傳知朝政文書的文抄。漢代的郡國和唐代的藩鎮,都曾在京師設邸,其作用就相當於後世的駐京新聞機構。最初,這邸報只是用於朝廷內部傳抄,後張貼於宮門,讓人們傳抄,所以又有人叫做『宮門抄』或者『轅門抄』,是古時發佈新聞的方式。

    不過到了宋代,就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牟利的商人。

    而官員們為了求省事,也都樂於花錢購買……

    玉尹手中的這份小報,約十六開大小,上面密密麻麻抄寫著各種各樣的內容,排版極不規範,以至於看著非常辛苦。不過,字體有大有小,也反應了新聞的重要程度。

    比如今日小報,便有十二個字字體極大,也就是今日的頭條新聞。

    香燕罷黜,少府監主簿繼府尹。

    十二字反映出了許多事情。首先,燕瑛已經被罷黜了開封府尹的職務;其次,開封府尹已經有了人選;其三,新任開封府尹,是原少府監主簿,很快會接掌開封府。

    只不過,這些內容只有熟知朝堂事情的人才知曉。

    至少對玉尹來說,他便不知道這少府監主簿,究竟是哪一個?

    「沒想到,竟然是蔡懋接掌開封府……看起來這開封府,又少不得將有一陣麻煩。」

    「蔡懋哪個?」

    「便是那原少府監主簿。」

    你這和沒解釋差不太多,我若是知道少府監主簿是誰,還會用問你嗎?

    李逸風看出端倪,在玉尹耳邊輕聲道:「六賊走狗。」

    你看,你這麼說我便明白了,那肯定是一個奸賊!

    只不過,玉尹還是不清楚蔡懋的底細,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開封府將會要有混亂。

    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拿起那小報,頗有興趣的觀看起來。

    至於吳革等人的討論,與他沒有關係。

    他想到了一個生財之法,只是有些猶豫,不知道是否當說。

    「小乙在想什麼?」

    「我在想……」玉尹抬起頭,笑了笑道:「這小報雖好,卻看著恁辛苦,而且於百姓而言,實在是用處不大。若是能把這小報,辦成一分專業的報紙,不知會如何?」

    「報紙?」

    李逸風疑惑看著玉尹,有些不解。

    「就是一份綜合性的小報,不僅僅是朝堂邸報內容,還可以加上一些時政評論,小道消息,以及各種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文章。//.小說網//如此一來,朝堂上不同的政見,可以拿出來進行辯論,學術上的分歧,也能夠有更直白的交流。而作為百姓,可以更加清楚的瞭解當今局勢……不過要作成此事,恐怕是普通人,難以達成。」

    玉尹詳細的解釋一番這報紙的模式,雖然不夠詳盡,卻已經勾勒出了一個輪廓。

    吳革等人哪能聽不出這裡面的好處?

    聞聽之下,眼睛頓時一亮。

    「大郎,你看這太學之中,貧苦人家子弟不少,卻無任何收入,過的極為艱難……如果這報紙辦成,便可以特邀一些太學生撰寫文章,不但能發表他們的意見,還可以賺取稿費,改善生活。而那些名士大家,也能通過這報紙,表達他們的政見。

    總之,我是覺得若這報紙能夠開設出來,於朝堂,於百姓,都將是一樁大好事情。」

    吳革連連稱讚道:「小乙這主意甚好,甚好!」

    「只是這報紙用手抄,不免辛苦……我聽說,不是有活字印刷之法?大可以運用起來,必能令報紙節省許多成本。只不過這件事,必須要要找個有背景的……否則朝廷說要封了報紙,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封掉,那這一腔心血便要付之東流。」

    這話一說出來,吳革等人的目光,便看向了李逸風。

    李逸風連連搖頭,「此事我出不得頭……非是自家膽小,實在是……義夫你們當知道,家父雖為太常少卿,也只是個沒職事的,根本當不得用處。要作成此時,至少是要個有職事的,而且最好是樞密院的背景。若實在不成,有官家背景也成。

    至於小乙說的編輯,我倒是可以出一把力,找些人來幫忙。

    還有那活字印刷之法,也能找來,包括工匠人選,都不成問題,卻當不得出頭人。」

    李逸風是這幾人當中,除吳革之外,出身最好的。

    連他都出不得頭,其他幾人,更不用說了……李若虛和徐揆不可能出面,而吳革馬上要去涇原,也不太可能。至於玉尹?更不用說,肯定當不得這個出頭人。

    場面頓時又陷入了沉默!

    片刻後,李逸風突然眼睛一亮,「我倒是想起一人,說不得可以作成?」

    「敢問何人?」

    吳革連忙詢問。

    李逸風看了一眼徐揆,笑道:「徐三哥以為,朱絢如何?」

    「你是說,那上捨生朱絢?」

    「正是!」

    玉尹一臉茫然,「大郎,朱絢又是哪個?」

    「呵呵,便是今太子妃堂弟,武康軍節度使朱桂納堂侄。

    太子妃身後,有當今太子,而朱絢出身雖好,可是家中並不寬裕。朱桂納常年在外,其父朱振也只是個閒職,若非太子妃暗中接濟,生活頗有些艱難。不見朱絢從不出入風花雪月之地,但私下裡常抱怨,月例太少,以至於難以負擔生活。

    若能把朱絢拉過來,這報紙之事,便可作成。」

    太子妃的堂弟?

    那豈不就是太子趙桓的小舅子!

    有這個背景,倒也可以操作一番……

    玉尹點點頭,又思忖片刻後道:「可是要把這報紙辦起來,恐怕還需要不少錢兩。」

    「這個……」

    一句話,說的李逸風四人面面相覷。

    李逸風雖是李綱之子,可李綱為官清廉,每月給李逸風的例錢也不算太多。否則當初玉尹還債,他又何必辛辛苦苦湊得錢出來?至於李若虛和徐揆二人,那更無需贅言,兩個窮鬼而已。相比之下,吳革情況好些,所以沉吟片刻後便問道:「小乙以為,開設這報紙,需幾多錢兩?」

    「說不準,不過約摸著沒三四千貫,怕難以成事。」

    李逸風聞聽,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三四千貫,這又如何作得?」

    吳革想了想道:「我這邊湊一湊,大約能擠出三五百貫,多了卻也不成……大郎,你呢?」

    李逸風苦笑道:「我比你好不得多少,湊一湊,再找人借一下,也不過兩三百貫。」

    「可這卻還差的遠呢。

    讓朱絢出頭可以,但要他出錢,怕也不太可能。」

    一旁玉尹沉默良久,突然道:「我可以出一千貫,咱們先把這攤子支起來,再說其他。若是不夠時,我還可以再追加……我那肉攤子一月也能賺二三百貫,過些時候,再與那千金一笑樓的譜子,也有兩千貫錢,想必足夠咱們把此事作成。」

    李逸風和吳革相視一眼,從吳革眼中,他看出了些許不情願。

    也難怪,玉尹就算使琴使得再好,終究還是個不入流的肉販子……這等事情,卻要一個肉販子出錢支持,說出去不免有辱斯文。可這一時間,又真個想不出更好辦法。

    李逸風沉吟片刻道:「若這樣,倒也能省卻了心思。」

    言下之意,他同意讓玉尹出資。

    而吳革則還是有些猶豫,向李若虛和徐揆看去,希望他二人能夠開口拒絕了此事。

    只是,李若虛和徐揆兩人,都沒有表示。

    「那……便先這樣?」

    「就先如此吧!」

    玉尹一旁長出一口氣,算是放了心。

    他可不願意白白放過這大好事情,只不過擔心吳革和李逸風等人排斥。自家身份自家清楚,一起吃酒飲茶,也許沒有大礙,可如果是一起做事,這些人未必同意。

    果然,他看到了吳革的猶豫。

    只是沒想到,李逸風居然站出來支持。

    要知此前,李逸風可有些瞧他不起,沒想到……

    玉尹深吸了一口氣,看著李逸風的目光,頓時又多了幾分親切。

    +++++++++++++++++++++++++++++++++++++++++++++++++++++++++++

    五人聚在一起,又詳細的商議了這報紙的具體細節問題,不知不覺間,已過酉時。

    吳革因為馬上要離開開封,所以告辭回家,收拾行李。

    而李若虛和徐揆兩人,則返回太學,準備明日功課。李逸風和玉尹在茶樓裡吃了些點心,看時間不早了,這才施施然起身,走下茶樓,往瑞聖園方向緩緩行去。

    一路上,兩人還在探討著這報紙的細節,越說越是興奮。

    如果不是對李清照心存幾分好奇,說不得玉尹就不去那瑞聖園,拉著李逸風討論細節去了。不過,經此一交流,不管是玉尹還是李逸風,對報紙也有了越發清晰的思路。

    瑞聖園,位於景陽門外道東,是一座皇家園林。

    初名北園,在太平興國二年有改為含芳園。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奉安泰山天書於院內,便有了瑞聖園之名。而在紹聖三年,又設立了北郊齋宮於道西,故而稱之為北表城。

    這瑞聖園內,殿廊亭榭,參差錯落,塘池湖泊,波光粼粼。

    園中種植了名貴花木,蒼松翠竹。

    「這瑞聖園,除每年孟秋佳節官家會駕臨,在此宴請大臣外,其餘時候多是關閉。李娘子之所以能在此開詩社,也是因官家最喜愛的柔福帝姬拜在李娘子門下學琴,托柔福帝姬向官家求情,方才得以使用。故而今日前來參加詩社者,比多顯貴,說不得幾位帝姬也會出席。到時候小乙到時候,說話還要多小心,莫招惹來禍事。」

    李逸風在瑞聖園門外,小心提醒道。

    玉尹點了點頭,笑道:「自家曉得厲害,怎會招惹是非?大郎只管放心。」

    兩人正說著,忽聽一陣鑾鈴聲響。

    一輛馬車由遠而近,在瑞聖園園林門前停下。

    從車上走下兩個女子,一個看上去大約在雙十年紀,做人婦打扮,相貌極美,恍若仙女一般,氣質更是婀娜端莊,高貴無比;而另一個則是個少女,約十三四歲模樣,也是活脫脫一副美人胚子,年紀雖然不大,卻已透出幾分動人的美貌……

    李逸風忙拉著玉尹往旁邊閃躲,卻不想被少女看到。

    「我認得你,你便是那馬行街的玉小乙!」

    少女手指著玉尹歡聲叫道,聲音若銀鈴一般悅耳動聽。

    只是她這一喊,卻讓玉尹和李逸風都愣住了!兩人相視一眼,不絕感到有些疑惑。

    她是誰,怎又認得我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